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三4月鞏固提升卷歷史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高考范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漢江中游的湖北.店子河遺址(約公元前1600年至前1300年)的出土陶器以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為主,器類以鬲、深腹鐮、盂、盆、大口尊、豆、甕為主,與鄭州二里崗遺址一致,器形及裝飾也相同,這可用于說明A.楚地與中原文明的同步發展B南北各區域文化整合為一體C.中原文化的影響力向外擴張D.漢江流域生產分工的精細化2.下面是秦漢時期史料中關于疫病的部分記載。據此可知,秦漢時期記載內容名稱甲有完城旦(修筑邊城)罪,朱斷,今甲癘(麻風病),問甲可(何)以論?《云夢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當遷癘所處之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漢書·平帝紀》(曹襲)遷城門校尉、將作大匠。時有疾疫,襲巡行病徒,為致醫藥…《后漢書·曹襲傳》多蒙濟活A,建立了最早的疫病救洽機構B.中醫為疾病診治提供理論依據C.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權D.較為重視對疫病的防控和救治3.玄學發展到東晉初年已至義理停滯的臨界點,再無新義可釋,而佛學卻以其精深的思辨哲學,折服了郗超、孫綽、許詢、殷浩等久負盛名的玄學家們?!妒勒f新語·文學》篇中有“殷中軍(殷浩)見佛經,云:‘理亦應阿堵上(這個里面)’”。這一現象可用于說明A.本土文化對外來思想的整合能力B.社會動蕩削弱了傳統文化的優勢C.佛玄學說改變了儒學的正統地位D.佛學得到了士人階層的普遍支持4.《唐律疏議·序言》曰:“王者之治,始于禮,終于刑。禮者,所以教民,而刑者,所以齊之也。”這一論述反映出,唐朝【高三4月鞏固提升卷·歷史第1頁(共6頁)】25A.實行嚴刑峻法維系統治B.社會治理中的禮制優于法律C,通過禮樂加強基層教化D.法律融人了儒家倫理的觀念5.《大契丹國夫人蕭氏墓志》稱蕭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為軒轅黃帝八世孫虞舜后裔;西夏文把黨項稱作“番”,用“圣”“文”;女真族建立的金,尊孔子為文宣帝,翻譯《孝經《論語》,并以正統自居,自稱“中國”。這些說明少數民族政權A.效法中原制度加速封建化進程B.意在加強文化認同以維護政權穩定C,密切了與內地經濟文化的交流D.旨在追述華夷共祖以傳播中原文化6.明初,“太祖初置寶源局于應天,鑄大中通寶錢,與歷代錢兼行”,洪武永樂年間數次頒布用銀禁令,洪熙元年(1425年)又禁金銀布帛交易。1487年,大臣邱浚提出“以銀為上幣,鈔為中幣,錢為下幣,以中下二幣為公私通用之幣,而一準上幣以權之焉”。這反映出明朝A.白銀貨幣化的趨勢漸顯B.紙幣濫發的現象日趨嚴重C.儔幣權逐步下移至地方D.貨幣制度與國際實現接軌7.在清末中日關于通商條約的談判中,日本提出以西方法律體系為藍本,改革中國法律中關于治外法權的條款。清政府代表李鴻章堅持認為,任何在華外國人犯法必須遵守修訂后的中國法律。這可用于說明A清政府外交策略靈活多變的特點B.列強在華利益格局得以重構C.清廷部分官員主權意識有所覺醒D.近代國際法在中國成功應用8.1912至1914年間,中國社會出現了一股興辦實業的熱潮,大量新公司注冊成立,工礦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充、產業種類擴大且產業工人的數量激增。這些現象A.為近代中國社會轉型奠定一定基礎B.標志著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正式啟動C.主要得益于列強暫時放松對華侵略D.體現了民間資本主導社會經濟發展9.20世紀20年代初,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下,一大批關注婦女問題的進步團體涌現,社會各界的進步女性還成立了各式各樣的婦女組織。同時,重視婦女問題的刊物如雨后春筍般遍布全國略地,如《新婦女X婦女評論》等。這些團體和刊物的涌現A反映出女性已實現徹底解放B.利于拓寬民主革命的社會基礎C.印證黨的工作中心發生轉移D.表明女性成為革命的主要力量10.下面是創作于解放戰爭時期的兩幅漫畫。這些漫畫米號【高三4月鞏固提升卷·歷史第2頁(共6頁)】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