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人體與健康生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人體與健康生活

資源簡介

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人體與健康生活
一、填空題
1.(2023三下·埇橋期末)   是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答案】肺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肺是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過吸氣過程,使外界的空氣經由呼吸道進入肺里,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再通過呼氣過程,將交換后的氣體經由呼吸道排出體外。
2.(2023四上·通道期中)肺活量通常是指一次盡最大力氣   氣體,然后再盡力的將氣體   的氣量。肺活量的大小跟年齡以及身材和性別都有關系,在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情況下,肺活量也會   。
【答案】吸入;呼出;減小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測量肺活量;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它代表了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肺活量跟人的年齡和身體的健康等都有關,在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情況下,肺活量會減小。
3.(2023四上·陽信期中)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   ,使   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時,一呼一吸算   次呼吸。
【答案】氣體交換;氧氣;1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 人體的呼吸器官是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的。肺是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一呼一吸算1次呼吸。
4.(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參加適宜運動 ,可以使人的   ,提高學習效率。
【答案】精力充沛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解答】參加適宜運動,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
【分析】不同的運動可以鍛煉人體不同部位的肌肉和關節,所以我們應該多參加不同項目,以達到鍛煉人體的各個部位的目的。
5.(2023四上·巨野期中)人體的運動量越大,需要消耗掉氧氣   ,人的呼吸就會   。
【答案】越多;越快
【知識點】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著,隨著運動量的增加,每分鐘的呼吸次數會逐漸增加,因為人體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所以呼吸的次數要比平時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氣體。
6.(2023三上·武勝期末)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節和   作用。
【答案】清潔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 人體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的。鼻腔里有纖毛和黏液,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加溫、加濕作用。咽與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節和清潔作用。
7.(2025五上·南昌期末)   總是在不斷地發送和接受信息。這些信息的傳遞需要身體的“聯絡員”——   來完成。
【答案】腦;神經系統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它總是在不斷的發送和接收信息,這些信息的傳遞和處理需要通過身體的聯絡員神經系統來完成。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以及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系統組成。
8.(2025五上·南昌期末)   、   和   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
【答案】骨;關節;肌肉
【知識點】關節和肌肉的運動
【解析】【分析】骨骼與肌肉、關節等組織協同,共同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完成人的運動功能。
9.(2025五上·鄧州期末)   、   、   組成了人體的神經系統,它們相互配合,指揮人體對環境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
【答案】腦;神經;脊髓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所組成,它們相互配合,指揮人體對環境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
10.(2025五上·桐鄉市期末)手被針扎到會馬上縮回來,這個過程中手感受到刺激,由   將信號傳到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   使手做出反應。
【答案】感受器;傳出神經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人接受信號并作出反應的過程是接受信號→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作出反應。因此手被針扎到會馬上縮回來,這個過程中手感受到刺激,由感受器將信號傳到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傳出神經使手做出反應。
二、判斷題
11.(2023三下·埇橋期末)食物消化過程從胃開始。(  )
【答案】錯誤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人的口腔內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口腔中的唾液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因此細嚼饅頭時,覺得有甜味。題目說法錯誤。
12.(2021四上·新沂期末)人在吃食物時細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器官正常工作,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利用。
【答案】正確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老人們常說的“細嚼慢咽”, 意思是吃東西的時候細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有利于消化器官正常工作,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利用。
13.(2023六下·楚雄期中)長期不吃早飯對我們的健康沒有影響。(  )
【答案】錯誤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根據對人身體健康與飲食的關系的認識,不吃早餐,體內無法供應足夠的血糖以供消耗,便會感到倦怠、疲勞、腦力無法集中,對我們的身體影響很大。
14.(2020五下·微山期末)嚼饅頭時感覺有點甜,是因為唾液里有一種促進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
【答案】正確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嚼饅頭時感覺有點甜,是因為唾液里有一種促進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15.(教科版四年級下學期 科學期末測試(十一))已經發霉的食物,扔掉可惜,洗一洗,熱一熱就可以吃了。
【答案】錯誤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解答】已經發霉的食物,不可以再食用,否則有可能發生危險。
【分析】已經發霉的食物,里面長滿了大量的微生物,引起食物腐敗變質,如果人體繼續食用,可能發生食物中毒。
三、單選題
16.(2023三下·莘縣期末)食物主要在(  )里被消化和吸收的。
A.胃 B.大腸 C.小腸
【答案】C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體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腸里完成的,絕大部分營養成分在小腸內被消化、吸收了。
17.(2022四上·長興期中)“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優美的自然環境讓人可以更好地呼吸。下列關于呼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人體一般一分鐘呼吸30次
B.用口呼吸比鼻呼吸更好
C.疫情期間在外戴口罩有利于保護自己
【答案】B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鼻子是我們的呼吸器官,口腔是我們的消化器官。用口呼吸不能夠過濾空氣中的灰塵。所以此題選擇B選項。
18.關于橫膈膜的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吸氣時肺部擴張,橫膈膜下壓
B.呼氣時肺部擴張,橫膈膜上提
C.呼氣時肺部收縮,橫膈膜下壓
【答案】A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呼吸時胸腔的變化,當吸入氣體時,肺部充滿空氣,使得胸腔擴張,橫膈膜往下壓,當呼氣時,肺部氣體往外排出,胸腔收縮,橫膈膜上提。
19.(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測試卷十)37)運動后,呼吸次數和心跳次數都會(  )。
A.增加 B.不變 C.減少
【答案】A
【知識點】呼吸次數;測量肺活量
【解析】【解答】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氣,所以呼吸和心跳次數會增多,以便輸送更多的血液。
【分析】運動后呼吸加快,心跳加快,這是因為人體需要更多的氧氣。
20.(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B卷)35)食物在體內依次通過(  )。
A.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
B.口腔、胃、食道、大腸、小腸
C.口腔、食道、胃、大腸、小腸
【答案】A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故答案為:A。
【分析】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臟、腸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臟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腸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內。
21.(2023五上·鄒平期末)下列行為中,不利于身體健康的是(  )。
A.每天睡足10小時 B.經常參加體育運動 C.吃飯狼吞虎咽
【答案】C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 每天保證充足睡眠、注意用眼衛生、加強體育鍛煉、講究飲食衛生、講究營養都有利于身體健康。狼吞虎咽不利于身體健康。
22.(2022三下·嶧城期末)下面(  )不是呼吸器官。
A.鼻 B.胃 C.氣管
【答案】B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考查呼吸器官的名稱,鼻子、氣管都是呼吸器官,胃屬于消化器官。
23.(2025二上·)小明愛喝碳酸飲料,可是爸爸媽媽不讓他多喝,這是因為(  )。
A.爸爸媽媽舍不得花錢
B.爸爸媽媽不喜歡喝碳酸飲料
C.喝碳酸飲料影響身體健康
【答案】C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為了健康生長,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保持好的心態,保護周圍環境。經常喝碳酸飲料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我們要少喝。故選C。
24.為了讓我們的身體健康成長,我們應該養成(  )的生活習慣。
A.勤鍛煉
B.長時間看書
C.多吃漢堡
【答案】A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由兒童發育到成人的過渡時期,是人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的發育可以決定我們以后的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況。為了保證身體健康,應該有充足的各種營養;足夠的睡眠時間;積極參加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等。長時間看書、多吃漢堡不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故選A。
25.(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6《身體的“時間膠囊”》習題)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每天(  )。
A.早睡早起 B.看電視 C.吃零食
【答案】A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A、早睡早起對我們身體好,要提倡。
B、看電視對視力不好,要控制時間。
C、吃零食對身體健康不利,不易過度吃。
四、連線題
26.(2025六上·汕尾期末)不同的環境刺激會使我們作出不同的反應。下列的反應受大腦的控制嗎 請你連一連。
眼睛有異物時,忍不住眨眼睛
受大腦控制的反應
手碰到燙的物體時,立刻縮手
遇到強烈光線時,瞳孔會縮小
看到酸梅,口腔加快分泌唾液
不受大腦控制的反應
司機看到紅燈亮時,停車等待
【答案】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眼睛有異物時,忍不住眨眼睛 —— 不受大腦控制的反應(這是一種簡單的非條件反射,由脊髓等低級神經中樞控制,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不需要經過大腦的思考) 手碰到燙的物體時,立刻縮手 —— 不受大腦控制的反應(這是縮手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神經中樞在脊髓,先縮手后才會感覺到疼,疼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縮手動作不受大腦直接控制) 遇到強烈光線時,瞳孔會縮小 —— 不受大腦控制的反應(這是瞳孔對光反射,是一種非條件反射,由中腦等部位的神經中樞控制,不需要大腦有意識的參與);看到酸梅,口腔加快分泌唾液 —— 受大腦控制的反應(這是條件反射,是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學習和經驗形成的,看到酸梅這個視覺刺激,大腦皮層相關區域接收到信息后,發出指令使口腔分泌唾液) 司機看到紅燈亮時,停車等待 —— 受大腦控制的反應(這是司機經過學習和訓練后形成的條件反射,大腦接收到紅燈的視覺信息后,經過分析判斷,發出指令讓司機控制車輛停車等待 )。
27.(2025四上·鄞州期末)將消化器官和對應的功能用線連起來。
口腔 把食物運輸到胃里
胃 把食物變成食糜,消化食物
食道 使食物破碎,并初步消化食物
大腸 吸收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腸 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
【答案】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體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和大腸,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攝入食物,牙齒咀嚼食物,舌頭攪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動,推送食物進入胃。胃能夠短暫地儲存食物,并對食物進行進一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腸里完成的,絕大部分營養成分在小腸內被消化、吸收了;剩下的食物殘渣進入大腸,變成糞便,由肛門排出。
五、綜合題
28.(2025六上·上城期末)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疾病,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及肺部的感染性炎癥,以喉為界,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下圖是目前科學上對此的相關說明。
讀圖并結合下列問題分析回答:
(1)圖中可能引起人體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 (即病原體)有   。
(2)有人說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對此你的觀點是   (可選擇“贊同”、 “不贊同”),理由是   。
(3)有人說“如果我咳嗽了很難受,我就到藥店買藥吃,去醫院太麻煩了”,對此你的觀點是   (可選擇“贊同”、 “不贊同”),理由是   。
【答案】(1)病毒和細菌
(2)不贊同;感冒屬于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包含上呼吸到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不贊同;咳嗽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癥狀,其背后的病因較為復雜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1)通過材料可知,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微生物有病毒和細菌。
(2)對于 “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 這一觀點,應選擇不贊同。 理由是:感冒只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種常見類型,屬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疇。而呼吸道感染的范圍更廣,以喉為界,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
(3)不贊同。咳嗽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癥狀,其背后的病因較為復雜。雖然有些咳嗽可能是由普通感冒等輕微疾病引起,通過在藥店購買一些對癥的藥物可能會緩解癥狀。但很多情況下,咳嗽可能是一些更嚴重疾病的表現,比如肺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結核等。這些疾病如果不經過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檢查,僅僅憑借自己的判斷在藥店買藥服用,可能會掩蓋病情,延誤治療時機。例如,肺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引發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肺結核如果誤診誤治,不僅會影響自身健康恢復,還可能造成疾病傳播。
29.(2025三上·臨潼期末)小強參加跑步比賽,以磨煉自己的意志。為補充能量和營養,小強在比賽前吃了牛肉。!
(1)牛肉在口腔里遇到了“舌頭、牙齒、唾液”,其中牙齒的主要作用是____(填字母)。
A.攪拌食物
B.切碎、磨碎食物
C.潤滑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比賽時小強發現自己每分鐘呼吸的次數會顯著上升,這是因為運動需要消耗更多的   (填“氧氣”或“二氧化碳”)。
(3)請你寫出下圖中人體呼吸器官的名稱:①   ;②   。
【答案】(1)B
(2)氧氣
(3)肺;氣管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1)口腔攝入食物,牙齒咀嚼食物,舌頭攪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動,推送食物進入胃。胃擠壓、磨碎、攪拌食物胃初步消化蛋白質,使食物變成糊狀。小腸進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轉化成人體可以吸收的養料并被吸收進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殘渣進入大腸,變成糞便,由肛門排出。故選B。
(2)人在運動以后呼吸會加快,這是因為運動會耗費大量的氧,人是通過呼吸得到氧氣,所以呼吸加快。
(3)人體的呼吸器官分別是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鼻腔里有纖毛和黏液,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加溫、加濕作用。咽與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節和清潔作用。氣管和支氣管連接著喉與肺,有清除異物、調節空氣溫濕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內,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場所。
六、簡答題
30.(2021五上·黔西南期中)遇到霧霾天氣,我們怎樣做好自我防護?
【答案】戴口罩、減少出門、關閉門窗等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霧霾天氣極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我們應該采取戴口罩、減少出門、關閉門窗等方法來保護呼吸器官。
31.(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期末專項復習第四單元(一))人體的消化器官中每個器官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口腔:切碎,濕潤并初步消化食物|食管:運送食物到胃|胃:將食物變成食糜狀,并進一步消化|小腸: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養分|大腸:吸收少量水分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大腸(盲腸、闌尾、結腸、直腸、肛門)等部。口腔:切碎,濕潤并初步消化食物|食管:運送食物到胃|胃:將食物變成食糜狀,并進一步消化|小腸: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養分|大腸:吸收少量水分 。
32.(教科版六年級下學期 科學期末測試(二) )米飯在嘴里咀嚼一段時間后為什么會有甜味
【答案】饅頭中的淀粉分解產生麥芽糖,麥芽糖有甜味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解答】米飯在咀嚼和淀粉酶的作用下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麥芽糖。麥芽糖是甜的。
【分析】淀粉與碘酒會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3.(教科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達標測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請列舉三條健康的生活習慣。
【答案】示例:多吃水果、蔬菜;早睡早起;飯前洗手。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解答】生活中常見的健康生活習慣有:多吃水果、蔬菜、早睡早起和飯前洗手等。
【分析】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我們身體正常發展的重要條件。
34.(2024四上·廣州期末) 我們為什么要保護好我們的消化器官?什么樣的飲食習慣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答案】健康的身體離不開健康的消化器官;①吃飯要細嚼慢咽,養成定時吃飯的習慣。②不吃過熱過冷的食物。③每天刷牙。④不吃發霉變質的食物。 ⑤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情愉快。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科學合理的飲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基礎,飲食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人體的營養與健康狀況。健康的身體離不開健康的消化器官,保護消化器官,要飲食有規律,多吃生的食物,盡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如平衡膳食,合理搭配,不挑食,犖素結合,多吃水果,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每天刷牙等。
七、實驗探究題
35.(2023四上·禮泉期中)下圖是為了演示人呼吸過程而建立的模型,觀察模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甲中,A模擬的是   ,B模擬的是   。
(2)圖乙中,空氣進入氣球,模擬的是   (填“吸氣”或“呼氣”)過程,此時胸腔處于   (填“收縮”或“擴張”)狀態。
(3)在人體的呼吸器官中,氣體交換的中轉站是   (填文字名稱)。
(4)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   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1)呼吸系統中的氣管;肺
(2)吸氣;擴張
(3)肺
(4)氧氣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1)人體呼吸經過的器官是口鼻→氣管→肺→膈肌,肺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所以A模擬的是呼吸系統中的氣管,B模擬的是肺,瓶子模擬肺所在的胸腔,氣球皮模擬膈肌。
(2)呼吸時胸廓大小會發生變化。吸氣時,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吸氣時,胸廓擴張,肺也擴張,腹部會收縮,將氧氣輸送到體內;呼氣時,胸廓縮小,肺便收縮,腹部會擴張,將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圖乙中,空氣進入氣球,模擬的是吸氣過程,此時胸腔處于擴張。
(3)人的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被稱為身體中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
(4)人類時刻在進行呼吸作用,本質就是氣體交換,吸進去氧氣,呼出來二氧化碳氣體。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
36.(2025三上·仁化期末)科學課上,我們探究了食物的消化過程,請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1)將消化器官填在對應的方框內 (填序號)。
①小腸 ②口腔 ③食道 ④大腸 ⑤胃
(2)請將各器官與它們的功能用直線連起來。
口腔 把食物運輸到胃里
胃 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
食道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大腸 吸收食物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腸 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
(3)有利于保護消化器官的方法是 (  )。
A.暴飲暴食 B.多吃生冷的食物 C.細嚼慢咽
【答案】(1)(從上到下)②;③;⑤;①;④
(2)口腔 ——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胃 —— 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
食道 —— 把食物運輸到胃里
大腸 —— 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
小腸 —— 吸收食物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3)C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食物的消化過程是從口腔開始,然后依次經過食道、胃、小腸、大腸。 食物首先在②口腔中經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與唾液混合,進行初步消化。然后經③食道進入⑤胃,胃通過蠕動攪磨食物,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進行進一步消化。接著食物進入①小腸,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在這里食物被徹底消化并吸收營養物質。最后,不能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殘渣進入④大腸,大腸吸收剩余的水分等,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2)口腔內有牙齒可以咀嚼食物使其破碎,還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初步消化少量淀粉;胃通過蠕動攪磨食物,同時胃能分泌胃液,對食物進行消化;食道是連接口腔和胃的通道,它的作用是將口腔中初步處理后的食物運輸到胃里;經過小腸消化吸收后的食物殘渣進入大腸,大腸主要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使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如腸液、胰液、膽汁等,且小腸的內表面積很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是消化食物和吸收食物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3)細嚼慢咽是一種良好的飲食習慣。在細嚼慢咽的過程中,牙齒可以充分咀嚼食物,使食物變得更加細碎,便于消化液與食物充分混合,提高消化效率。同時,細嚼慢咽可以讓大腦有足夠的時間接收到飽腹感信號,避免進食過多,減輕胃腸道的負擔。此外,細嚼慢咽還可以促進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等消化酶,有助于初步消化食物,所以 “細嚼慢咽” 有利于保護消化器官。
1 / 1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人體與健康生活
一、填空題
1.(2023三下·埇橋期末)   是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2.(2023四上·通道期中)肺活量通常是指一次盡最大力氣   氣體,然后再盡力的將氣體   的氣量。肺活量的大小跟年齡以及身材和性別都有關系,在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情況下,肺活量也會   。
3.(2023四上·陽信期中)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   ,使   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時,一呼一吸算   次呼吸。
4.(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參加適宜運動 ,可以使人的   ,提高學習效率。
5.(2023四上·巨野期中)人體的運動量越大,需要消耗掉氧氣   ,人的呼吸就會   。
6.(2023三上·武勝期末)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節和   作用。
7.(2025五上·南昌期末)   總是在不斷地發送和接受信息。這些信息的傳遞需要身體的“聯絡員”——   來完成。
8.(2025五上·南昌期末)   、   和   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
9.(2025五上·鄧州期末)   、   、   組成了人體的神經系統,它們相互配合,指揮人體對環境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
10.(2025五上·桐鄉市期末)手被針扎到會馬上縮回來,這個過程中手感受到刺激,由   將信號傳到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   使手做出反應。
二、判斷題
11.(2023三下·埇橋期末)食物消化過程從胃開始。(  )
12.(2021四上·新沂期末)人在吃食物時細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器官正常工作,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利用。
13.(2023六下·楚雄期中)長期不吃早飯對我們的健康沒有影響。(  )
14.(2020五下·微山期末)嚼饅頭時感覺有點甜,是因為唾液里有一種促進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
15.(教科版四年級下學期 科學期末測試(十一))已經發霉的食物,扔掉可惜,洗一洗,熱一熱就可以吃了。
三、單選題
16.(2023三下·莘縣期末)食物主要在(  )里被消化和吸收的。
A.胃 B.大腸 C.小腸
17.(2022四上·長興期中)“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優美的自然環境讓人可以更好地呼吸。下列關于呼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人體一般一分鐘呼吸30次
B.用口呼吸比鼻呼吸更好
C.疫情期間在外戴口罩有利于保護自己
18.關于橫膈膜的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吸氣時肺部擴張,橫膈膜下壓
B.呼氣時肺部擴張,橫膈膜上提
C.呼氣時肺部收縮,橫膈膜下壓
19.(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測試卷十)37)運動后,呼吸次數和心跳次數都會(  )。
A.增加 B.不變 C.減少
20.(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B卷)35)食物在體內依次通過(  )。
A.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
B.口腔、胃、食道、大腸、小腸
C.口腔、食道、胃、大腸、小腸
21.(2023五上·鄒平期末)下列行為中,不利于身體健康的是(  )。
A.每天睡足10小時 B.經常參加體育運動 C.吃飯狼吞虎咽
22.(2022三下·嶧城期末)下面(  )不是呼吸器官。
A.鼻 B.胃 C.氣管
23.(2025二上·)小明愛喝碳酸飲料,可是爸爸媽媽不讓他多喝,這是因為(  )。
A.爸爸媽媽舍不得花錢
B.爸爸媽媽不喜歡喝碳酸飲料
C.喝碳酸飲料影響身體健康
24.為了讓我們的身體健康成長,我們應該養成(  )的生活習慣。
A.勤鍛煉
B.長時間看書
C.多吃漢堡
25.(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6《身體的“時間膠囊”》習題)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每天(  )。
A.早睡早起 B.看電視 C.吃零食
四、連線題
26.(2025六上·汕尾期末)不同的環境刺激會使我們作出不同的反應。下列的反應受大腦的控制嗎 請你連一連。
眼睛有異物時,忍不住眨眼睛
受大腦控制的反應
手碰到燙的物體時,立刻縮手
遇到強烈光線時,瞳孔會縮小
看到酸梅,口腔加快分泌唾液
不受大腦控制的反應
司機看到紅燈亮時,停車等待
27.(2025四上·鄞州期末)將消化器官和對應的功能用線連起來。
口腔 把食物運輸到胃里
胃 把食物變成食糜,消化食物
食道 使食物破碎,并初步消化食物
大腸 吸收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腸 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
五、綜合題
28.(2025六上·上城期末)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疾病,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及肺部的感染性炎癥,以喉為界,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下圖是目前科學上對此的相關說明。
讀圖并結合下列問題分析回答:
(1)圖中可能引起人體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 (即病原體)有   。
(2)有人說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對此你的觀點是   (可選擇“贊同”、 “不贊同”),理由是   。
(3)有人說“如果我咳嗽了很難受,我就到藥店買藥吃,去醫院太麻煩了”,對此你的觀點是   (可選擇“贊同”、 “不贊同”),理由是   。
29.(2025三上·臨潼期末)小強參加跑步比賽,以磨煉自己的意志。為補充能量和營養,小強在比賽前吃了牛肉。!
(1)牛肉在口腔里遇到了“舌頭、牙齒、唾液”,其中牙齒的主要作用是____(填字母)。
A.攪拌食物
B.切碎、磨碎食物
C.潤滑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比賽時小強發現自己每分鐘呼吸的次數會顯著上升,這是因為運動需要消耗更多的   (填“氧氣”或“二氧化碳”)。
(3)請你寫出下圖中人體呼吸器官的名稱:①   ;②   。
六、簡答題
30.(2021五上·黔西南期中)遇到霧霾天氣,我們怎樣做好自我防護?
31.(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 期末專項復習第四單元(一))人體的消化器官中每個器官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32.(教科版六年級下學期 科學期末測試(二) )米飯在嘴里咀嚼一段時間后為什么會有甜味
33.(教科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達標測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請列舉三條健康的生活習慣。
34.(2024四上·廣州期末) 我們為什么要保護好我們的消化器官?什么樣的飲食習慣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七、實驗探究題
35.(2023四上·禮泉期中)下圖是為了演示人呼吸過程而建立的模型,觀察模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甲中,A模擬的是   ,B模擬的是   。
(2)圖乙中,空氣進入氣球,模擬的是   (填“吸氣”或“呼氣”)過程,此時胸腔處于   (填“收縮”或“擴張”)狀態。
(3)在人體的呼吸器官中,氣體交換的中轉站是   (填文字名稱)。
(4)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   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36.(2025三上·仁化期末)科學課上,我們探究了食物的消化過程,請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1)將消化器官填在對應的方框內 (填序號)。
①小腸 ②口腔 ③食道 ④大腸 ⑤胃
(2)請將各器官與它們的功能用直線連起來。
口腔 把食物運輸到胃里
胃 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
食道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大腸 吸收食物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腸 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
(3)有利于保護消化器官的方法是 (  )。
A.暴飲暴食 B.多吃生冷的食物 C.細嚼慢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肺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肺是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過吸氣過程,使外界的空氣經由呼吸道進入肺里,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再通過呼氣過程,將交換后的氣體經由呼吸道排出體外。
2.【答案】吸入;呼出;減小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測量肺活量;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它代表了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氣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呼吸機能的潛在能力。肺活量跟人的年齡和身體的健康等都有關,在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情況下,肺活量會減小。
3.【答案】氣體交換;氧氣;1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 人體的呼吸器官是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的。肺是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一呼一吸算1次呼吸。
4.【答案】精力充沛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解答】參加適宜運動,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
【分析】不同的運動可以鍛煉人體不同部位的肌肉和關節,所以我們應該多參加不同項目,以達到鍛煉人體的各個部位的目的。
5.【答案】越多;越快
【知識點】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著,隨著運動量的增加,每分鐘的呼吸次數會逐漸增加,因為人體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所以呼吸的次數要比平時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氣體。
6.【答案】清潔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 人體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的。鼻腔里有纖毛和黏液,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加溫、加濕作用。咽與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節和清潔作用。
7.【答案】腦;神經系統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它總是在不斷的發送和接收信息,這些信息的傳遞和處理需要通過身體的聯絡員神經系統來完成。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以及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系統組成。
8.【答案】骨;關節;肌肉
【知識點】關節和肌肉的運動
【解析】【分析】骨骼與肌肉、關節等組織協同,共同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完成人的運動功能。
9.【答案】腦;神經;脊髓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與其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所組成,它們相互配合,指揮人體對環境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
10.【答案】感受器;傳出神經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人接受信號并作出反應的過程是接受信號→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作出反應。因此手被針扎到會馬上縮回來,這個過程中手感受到刺激,由感受器將信號傳到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做出相應的指令,并通過傳出神經使手做出反應。
11.【答案】錯誤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人的口腔內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口腔中的唾液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因此細嚼饅頭時,覺得有甜味。題目說法錯誤。
12.【答案】正確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老人們常說的“細嚼慢咽”, 意思是吃東西的時候細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有利于消化器官正常工作,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利用。
13.【答案】錯誤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根據對人身體健康與飲食的關系的認識,不吃早餐,體內無法供應足夠的血糖以供消耗,便會感到倦怠、疲勞、腦力無法集中,對我們的身體影響很大。
14.【答案】正確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嚼饅頭時感覺有點甜,是因為唾液里有一種促進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15.【答案】錯誤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解答】已經發霉的食物,不可以再食用,否則有可能發生危險。
【分析】已經發霉的食物,里面長滿了大量的微生物,引起食物腐敗變質,如果人體繼續食用,可能發生食物中毒。
16.【答案】C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體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腸里完成的,絕大部分營養成分在小腸內被消化、吸收了。
17.【答案】B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鼻子是我們的呼吸器官,口腔是我們的消化器官。用口呼吸不能夠過濾空氣中的灰塵。所以此題選擇B選項。
18.【答案】A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呼吸時胸腔的變化,當吸入氣體時,肺部充滿空氣,使得胸腔擴張,橫膈膜往下壓,當呼氣時,肺部氣體往外排出,胸腔收縮,橫膈膜上提。
19.【答案】A
【知識點】呼吸次數;測量肺活量
【解析】【解答】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氣,所以呼吸和心跳次數會增多,以便輸送更多的血液。
【分析】運動后呼吸加快,心跳加快,這是因為人體需要更多的氧氣。
20.【答案】A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故答案為:A。
【分析】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臟、腸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臟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腸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內。
21.【答案】C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 每天保證充足睡眠、注意用眼衛生、加強體育鍛煉、講究飲食衛生、講究營養都有利于身體健康。狼吞虎咽不利于身體健康。
22.【答案】B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考查呼吸器官的名稱,鼻子、氣管都是呼吸器官,胃屬于消化器官。
23.【答案】C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為了健康生長,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保持好的心態,保護周圍環境。經常喝碳酸飲料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我們要少喝。故選C。
24.【答案】A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青春期是由兒童發育到成人的過渡時期,是人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的發育可以決定我們以后的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況。為了保證身體健康,應該有充足的各種營養;足夠的睡眠時間;積極參加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等。長時間看書、多吃漢堡不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故選A。
25.【答案】A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A、早睡早起對我們身體好,要提倡。
B、看電視對視力不好,要控制時間。
C、吃零食對身體健康不利,不易過度吃。
26.【答案】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眼睛有異物時,忍不住眨眼睛 —— 不受大腦控制的反應(這是一種簡單的非條件反射,由脊髓等低級神經中樞控制,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不需要經過大腦的思考) 手碰到燙的物體時,立刻縮手 —— 不受大腦控制的反應(這是縮手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神經中樞在脊髓,先縮手后才會感覺到疼,疼覺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縮手動作不受大腦直接控制) 遇到強烈光線時,瞳孔會縮小 —— 不受大腦控制的反應(這是瞳孔對光反射,是一種非條件反射,由中腦等部位的神經中樞控制,不需要大腦有意識的參與);看到酸梅,口腔加快分泌唾液 —— 受大腦控制的反應(這是條件反射,是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學習和經驗形成的,看到酸梅這個視覺刺激,大腦皮層相關區域接收到信息后,發出指令使口腔分泌唾液) 司機看到紅燈亮時,停車等待 —— 受大腦控制的反應(這是司機經過學習和訓練后形成的條件反射,大腦接收到紅燈的視覺信息后,經過分析判斷,發出指令讓司機控制車輛停車等待 )。
27.【答案】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體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和大腸,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攝入食物,牙齒咀嚼食物,舌頭攪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動,推送食物進入胃。胃能夠短暫地儲存食物,并對食物進行進一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腸里完成的,絕大部分營養成分在小腸內被消化、吸收了;剩下的食物殘渣進入大腸,變成糞便,由肛門排出。
28.【答案】(1)病毒和細菌
(2)不贊同;感冒屬于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包含上呼吸到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不贊同;咳嗽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癥狀,其背后的病因較為復雜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1)通過材料可知,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微生物有病毒和細菌。
(2)對于 “呼吸道感染就是感冒” 這一觀點,應選擇不贊同。 理由是:感冒只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種常見類型,屬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疇。而呼吸道感染的范圍更廣,以喉為界,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
(3)不贊同。咳嗽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癥狀,其背后的病因較為復雜。雖然有些咳嗽可能是由普通感冒等輕微疾病引起,通過在藥店購買一些對癥的藥物可能會緩解癥狀。但很多情況下,咳嗽可能是一些更嚴重疾病的表現,比如肺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結核等。這些疾病如果不經過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檢查,僅僅憑借自己的判斷在藥店買藥服用,可能會掩蓋病情,延誤治療時機。例如,肺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引發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肺結核如果誤診誤治,不僅會影響自身健康恢復,還可能造成疾病傳播。
29.【答案】(1)B
(2)氧氣
(3)肺;氣管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1)口腔攝入食物,牙齒咀嚼食物,舌頭攪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動,推送食物進入胃。胃擠壓、磨碎、攪拌食物胃初步消化蛋白質,使食物變成糊狀。小腸進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轉化成人體可以吸收的養料并被吸收進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殘渣進入大腸,變成糞便,由肛門排出。故選B。
(2)人在運動以后呼吸會加快,這是因為運動會耗費大量的氧,人是通過呼吸得到氧氣,所以呼吸加快。
(3)人體的呼吸器官分別是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鼻腔里有纖毛和黏液,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加溫、加濕作用。咽與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節和清潔作用。氣管和支氣管連接著喉與肺,有清除異物、調節空氣溫濕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內,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場所。
30.【答案】戴口罩、減少出門、關閉門窗等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霧霾天氣極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我們應該采取戴口罩、減少出門、關閉門窗等方法來保護呼吸器官。
31.【答案】口腔:切碎,濕潤并初步消化食物|食管:運送食物到胃|胃:將食物變成食糜狀,并進一步消化|小腸: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養分|大腸:吸收少量水分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大腸(盲腸、闌尾、結腸、直腸、肛門)等部。口腔:切碎,濕潤并初步消化食物|食管:運送食物到胃|胃:將食物變成食糜狀,并進一步消化|小腸: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養分|大腸:吸收少量水分 。
32.【答案】饅頭中的淀粉分解產生麥芽糖,麥芽糖有甜味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解答】米飯在咀嚼和淀粉酶的作用下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麥芽糖。麥芽糖是甜的。
【分析】淀粉與碘酒會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3.【答案】示例:多吃水果、蔬菜;早睡早起;飯前洗手。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解答】生活中常見的健康生活習慣有:多吃水果、蔬菜、早睡早起和飯前洗手等。
【分析】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我們身體正常發展的重要條件。
34.【答案】健康的身體離不開健康的消化器官;①吃飯要細嚼慢咽,養成定時吃飯的習慣。②不吃過熱過冷的食物。③每天刷牙。④不吃發霉變質的食物。 ⑤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情愉快。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科學合理的飲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基礎,飲食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人體的營養與健康狀況。健康的身體離不開健康的消化器官,保護消化器官,要飲食有規律,多吃生的食物,盡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如平衡膳食,合理搭配,不挑食,犖素結合,多吃水果,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每天刷牙等。
35.【答案】(1)呼吸系統中的氣管;肺
(2)吸氣;擴張
(3)肺
(4)氧氣
【知識點】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1)人體呼吸經過的器官是口鼻→氣管→肺→膈肌,肺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所以A模擬的是呼吸系統中的氣管,B模擬的是肺,瓶子模擬肺所在的胸腔,氣球皮模擬膈肌。
(2)呼吸時胸廓大小會發生變化。吸氣時,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吸氣時,胸廓擴張,肺也擴張,腹部會收縮,將氧氣輸送到體內;呼氣時,胸廓縮小,肺便收縮,腹部會擴張,將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圖乙中,空氣進入氣球,模擬的是吸氣過程,此時胸腔處于擴張。
(3)人的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被稱為身體中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
(4)人類時刻在進行呼吸作用,本質就是氣體交換,吸進去氧氣,呼出來二氧化碳氣體。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
36.【答案】(1)(從上到下)②;③;⑤;①;④
(2)口腔 ——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胃 —— 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
食道 —— 把食物運輸到胃里
大腸 —— 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
小腸 —— 吸收食物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3)C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1)食物的消化過程是從口腔開始,然后依次經過食道、胃、小腸、大腸。 食物首先在②口腔中經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與唾液混合,進行初步消化。然后經③食道進入⑤胃,胃通過蠕動攪磨食物,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進行進一步消化。接著食物進入①小腸,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在這里食物被徹底消化并吸收營養物質。最后,不能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殘渣進入④大腸,大腸吸收剩余的水分等,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2)口腔內有牙齒可以咀嚼食物使其破碎,還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初步消化少量淀粉;胃通過蠕動攪磨食物,同時胃能分泌胃液,對食物進行消化;食道是連接口腔和胃的通道,它的作用是將口腔中初步處理后的食物運輸到胃里;經過小腸消化吸收后的食物殘渣進入大腸,大腸主要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使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如腸液、胰液、膽汁等,且小腸的內表面積很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是消化食物和吸收食物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3)細嚼慢咽是一種良好的飲食習慣。在細嚼慢咽的過程中,牙齒可以充分咀嚼食物,使食物變得更加細碎,便于消化液與食物充分混合,提高消化效率。同時,細嚼慢咽可以讓大腦有足夠的時間接收到飽腹感信號,避免進食過多,減輕胃腸道的負擔。此外,細嚼慢咽還可以促進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等消化酶,有助于初步消化食物,所以 “細嚼慢咽” 有利于保護消化器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梁县| 登封市| 上杭县| 天台县| 广德县| 公安县| 启东市| 蓝田县| 霍山县| 乐昌市| 宁安市| 丹棱县| 长阳| 鄂托克旗| 文山县| 巴里| 沛县| 巴青县| 汉中市| 西贡区| 三江| 敦煌市| 太谷县| 定西市| 类乌齐县| 毕节市| 鹤峰县| 大宁县| 华池县| 广饶县| 盐山县| 米易县| 正阳县| 皋兰县| 昌图县| 卢氏县| 大名县| 天祝| 朔州市| 赞皇县|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