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云南省昆明市2025屆高三“三診一?!笨荚嚿飳W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科目,在規定的位置貼好條形碼。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云南麗江的“青刺果”富含油脂和多種脂溶性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大量人體必需氨基酸,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和化妝品等領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青刺果中的油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室溫下為液態B.脂溶性維生素可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入人體細胞C.微量元素含量雖少,卻是細胞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D.當人體細胞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不足時,需從食物中獲取2.果膠酶催化果膠水解,使果汁變得澄清透亮。實驗者通過實驗①和實驗②分別研究了果膠酶添加量和酶解溫度對香梨果汁澄清度影響,實驗結果見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實驗① 實驗②果膠酶 添加量/% 0.04 0.05 0.06 0.07 0.08 酶解 溫度/℃ 35 40 45 50 55果膠含量 +++ + -- -- -- 果膠含量 ++ - -- ++注: “+”表示為陽性, “-”表示為陰性。A.果膠酶能催化香梨細胞壁水解,為該過程提供能量B.果膠酶添加量為0.04%,溫度為55℃時,香梨果汁澄清度最高C.兩組實驗應在最適pH條件下進行,且實驗②不需要設置空白對照D.溫度過高或過低均會破壞果膠酶的空間結構,使酶失活3.人體細胞衰老過程中,NAD 降解酶含量逐漸增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衰老細胞的細胞核體積減小,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B. NAD 降解酶含量增加,導致細胞中的NAD 減少,有氧呼吸速率降低C. NAD 水平低的細胞,其細胞膜的物質運輸能力較低D.促進NAD 合成或使用NAD 降解酶抑制劑能延緩細胞衰老4.下圖為某家系中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遺傳病不可能是人類紅綠色盲B.若Ⅰ 無致病基因,則能確定該病遺傳方式C. Ⅱ 和Ⅱ 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一定為1/2D.Ⅲ 和Ⅲ 個體的基因型一定相同5.人類TGFB1 基因的啟動子區域甲基化水平下降,會使該基因的表達量顯著升高,導致眼內小梁網纖維化,進而增加房水流出的阻力,導致青光眼的發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基化修飾沒有改變堿基序列,但仍可能發生可遺傳的性狀改變B.降低啟動子區域甲基化水平可能利于 RNA 聚合酶與該區域的結合C.啟動子區域甲基化會使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結構發生改變D. TGFB1基因啟動子區域甲基化水平升高,能緩解此類青光眼的病情6. 紅色面包霉合成精氨酸的代謝過程至少需要分別由基因A、C、O控制合成的三種酶參與,現有三種氨基酸依賴型突變體:突變型a (A突變)、突變型c(C突變)、突變型o(O突變),它們在基礎培養基上均不能生長,需添加某些氨基酸。下表為三種突變體能生長的氨基酸添加情況。精氨酸 瓜氨酸 鳥氨酸突變型a + --突變型c + --- + --突變型o + -- --- + --- -- +注: “+”表示添加, “-”表示不添加推測三個基因在精氨酸合成途徑中的作用順序是A. O→C→A B. A→C→O C. O→A→C D. C→O→A7.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進行劇烈運動時,機體產生的乳酸全部來自骨骼肌細胞B.細胞外液滲透壓低于正常值時,對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的刺激會減少C.體液中的CO 濃度升高會刺激下丘腦中的呼吸中樞加強呼吸運動D.炎熱環境下機體散熱增加只是神經調節的結果,與體液調節無關8.過敏性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過敏性哮喘是由于免疫自穩功能異常而導致的疾病B.過敏原初次進入機體后,可直接引起哮喘的癥狀C.許多過敏反應會有明顯的遺傳傾向D.抗原呈遞細胞不參與過敏性哮喘的發生9. CONSTANS(縮寫為CO)是響應日照長度的重要基因,長日照促進CO表達,短日照抑制CO表達。APETALA2(簡稱為AP2) 是種子發育的調控基因。為探究CO和AP2在光周期調控種子大小中的作用,研究人員用野生型擬南芥、CO 缺失突變型擬南芥、AP2缺失突變型擬南芥開展相關實驗,實驗結果見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長日照促進CO表達,從而有利于種子的發育B.短日照促進AP2 表達,從而抑制種子的發育C.長日照時CO表達產物可能是通過促進AP2的表達來調控種子發育D.種子的發育受環境因素和基因表達的共同調控10.下列關于生物學研究中的科學方法和技術的敘述,錯誤的是A.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和探究DNA復制方式的實驗都使用了假說—演繹法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都是對比實驗C.分離細胞器和DNA粗提取的實驗都只進行了一次離心操作D.微生物培養、植物細胞培養和動物細胞培養過程都需采用無菌技術11.海水中的藻類大量繁殖易引發赤潮,從而破壞近海生態環境。實驗人員模擬近海生態環境,研究了三角褐指藻和海洋原甲藻在培養瓶中單獨培養及混合培養條件下的細胞密度變化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實驗中采用樣方法調查兩種藻類的種群密度B.兩種藻類混合培養時種間競爭強度持續增大C.海洋原甲藻的存在可能抑制三角褐指藻的生長D.在近海海域更容易引發赤潮的藻類是三角褐指藻12.環境DNA(eDNA)技術是指通過從環境介質(水、土壤、沉積物等)中提取 DNA,結合PCR 和DNA測序等分子生物學技術來定性或定量檢測目標生物,從而確定其分布狀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利用eDNA 技術可快速、準確地檢測到外來物種的存在,從而及時采取防控措施B.對某湖泊多個水域 eDNA 進行分析,可用于評估水生生物群落的物種豐富度C.從土壤 eDNA 中擴增出某瀕危植物的基因,無法直接判斷其仍存活于采樣區域D.通過eDNA技術發現兩個種群的基因庫存在顯著差異,證明它們已進化為不同物種13.科研人員對某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其中“植物X→高原盼鼠→赤狐”這條食物鏈上三種生物的能量情況見下表(單位為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植物X 高原鼢鼠 赤狐同化量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24500 105 75 71.5 8.5 5.5 4.3A.冬季光照時長縮短,植物X液泡中的色素對光能的利用下降,同化量降低B. 高原C.赤狐體內有機物中的碳只有通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返回無機環境D.將表中三種生物的同化量轉換為相應面積,可得到該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14.云南小粒咖啡濕法加工流程為:機械脫皮→浸泡自然發酵→水洗→干燥。發酵環節依賴酵母菌和乳酸菌分解咖啡豆的粘膜(主要成分是果膠),賦予咖啡獨特風味。干燥處理使咖啡豆的水分含量從55%~60%降低到12%,利于貯藏運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果膠分解形成的有機產物可作為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碳源B.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細胞呼吸產物均能導致發酵液pH 降低C.若要利用發酵工程進行大規模生產,應持續通入無菌空氣D.干燥過程中,咖啡豆細胞中部分結合水轉化為自由水被蒸發15.下列關于動物細胞核移植技術和胚胎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與體外受精相比,體內受精過程中精子無需獲能即可完成受精B.胚胎移植前可取滋養層細胞做DNA 分析,以篩查遺傳病和鑒定性別等C.選擇胚胎移植受體時,需要進行免疫檢查,以防止其對植入胚胎產生免疫排斥反應D.通過動物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獲得的個體的遺傳物質與細胞核供體遺傳物質一致16.人工智能加速了蛋白質工程的發展進程,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海量抗原—抗體結合數據并構建預測模型,從而輔助設計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全新抗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抗原—抗體結合數據的建立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B.通過直接改造蛋白質的結構可獲得大量人工智能所設計的抗體C.與雜交瘤技術相比,蛋白質工程可以生產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抗體D.根據人工智能設計的氨基酸序列只能推測出一種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17. (10分)為探究光敏色素基因phyC 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科研人員在相同條件下種植某品種水稻的野生型(WT)、phyC敲除突變體植株,測定灌漿期葉的凈光合速率、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含量,結果見下表。凈光合速率 (μmol/m ·s ) 葉綠素 a 含量 (mg·g ) 葉綠素 b含量 (mg·g )WT 11.6 2.68 0.81phyC 敲除突變體 7.5 2.30 0.67回答下列問題。(1)光敏色素是一類 復合體,主要吸收 。(2)若采用“加法原理”控制自變量,應用獲得的 植株與野生型植株進行對照。(3)據表分析,光敏色素能 (填“提高”或“降低”)凈光合速率,其機理可能是光敏色素感受光刺激后,空間結構發生改變,這一變化的信息經過 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使葉綠素含量增加,提高光合速率。(4)為進一步探究光敏色素基因 phyC的作用機制,研究人員測定了水稻葉片中編碼葉綠素合成酶的CS基因和編碼葉綠素還原酶(促進葉綠素降解)的NYC1 基因的表達量,結果見下圖。據圖可知,光敏色素能 (填“抑制”或“促進”)CS 基因和 NYC1 基因的表達。敲除phyC基因會使水稻葉片葉綠素含量減少的原因是 。18. (11分)玉米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占全部糧食播種面積三分之一以上,科研人員對玉米進行了相關研究?;卮鹣铝袉栴}。(1)玉米雄性不育性狀由基因M/m控制,雄性不育品系與野生型雜交,F 自交,F 中野生型和雄性不育的比例為3∶1,母本的基因型是 ??蒲腥藛T將細菌的A基因導入F 植株染色體上(見右圖),獲得轉基因植株甲 (A基因只在花粉中表達,含有A基因的花粉致死),植株甲與雄性不育植株雜交,子代的表型為 。(2)研究人員利用誘變育種的方法,獲得寬葉和窄葉兩種單基因突變體,以提高玉米的產量和抗逆性,并進行雜交實驗,結果見下表。親本 F 表型組合一 正常葉×寬葉 正常葉組合二 正常葉×窄葉組合三 寬葉×窄葉①根據組合 可判斷寬葉和窄葉兩種突變體均為隱性突變體。②初步判斷控制寬葉和窄葉的突變基因a、b為非等位基因,依據是 。(3)目前已確定a基因位于5號染色體上,為進一步確定b基因所在位置,研究人員開發了特異性序列 umc2115作為分子標記,該序列與a基因緊密連鎖。在組合一和組合三的F 群體中選擇突變體進行擴增,電泳結果見下圖。該實驗結果說明b基因 (填“位于”或“不位于”)5號染色體上,理由是 。19. (10分)長期過度緊張、焦慮等刺激會導致黑色素細胞和毛囊細胞數量減少從而引起白發、脫發,其部分調節機制見右圖?;卮鹣铝袉栴}。(1)CRH 的中文名稱是 ,糖皮質激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過程體現了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都存在 調節。從圖中可知去甲腎上腺素是 信號分子(填寫編號:①激素類 ②神經遞質類 ③細胞因子類)。(2)某些疾病的治療會用到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據圖可知,大量使用這類藥物會 (填“促進”或“抑制”)脫發,原因是 。(3)若要治療因長期過度緊張焦慮引起的白發可以考慮研發抑制 分泌的藥物;若要改善脫發可使用阻斷糖皮質激素與 結合的藥物。20. (9分)石漠化是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山州西疇縣形成了獨特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六子登科”模式:山頂“戴帽子”(封山育林);山腰“系帶子” (種經濟林果);山腳“搭臺子” (緩坡改梯田);平地“鋪毯子” (建設高穩產農田);入戶建池子(建沼氣池和水池);村莊移位子(將村莊移出生態脆弱區)。回答下列問題。(1)在封山育林進行植被恢復過程中發生了群落的 演替。封山育林恢復初期,植被物種豐富度呈上升趨勢,一段時間后有所下降,從種間關系分析其下降的原因是 。(2)人工經濟林的抵抗力穩定性 (填“高于”或“低于”)天然混交林。(3)為實現高穩產農田建設,西疇縣部分地區在林果樹間的土地上種植喜濕耐陰的中藥材重樓、苦參等,形成一個林藥復合系統。該系統中每種生物占據相對穩定的生態位,其意義是 。(4)牲畜的糞便和部分秸稈進入沼氣池,沼液用于水產養殖,沼渣作為肥料還田,降低了廢物的產生,從而減小了 的面積,導致生態足跡減小。(5)從種群的數量特征角度分析, “村莊移位子”會使生態脆弱區人口的 發生明顯變化,進而使該地區人口密度下降,緩解了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21. (12分)植物對鹽脅迫形成了一系列的適應機制,其中 SOS信號途徑是植物耐鹽性的重要信號通路。禾本科植物谷子是一種抗逆耐貧瘠作物,探究其體內的SOS2蛋白和SOS3 蛋白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能為培育抗逆作物新品種奠定基礎。部分研究過程如下?;卮鹣铝袉栴}。(1)首先從GenBank數據庫中查詢SOS2基因和SOS3 基因的堿基序列,設計并合成特異性 ,用于PCR 擴增獲得目的基因。若PCR 產物符合預期結果,通常還需進一步通過基因測序確認,原因是瓊脂糖凝膠電泳技術僅能用于分析待檢測DNA分子的大小,無法確定待檢測 DNA 分子的 。(2)研究者利用熒光性酶互補技術研究SOS2 蛋白和SOS3 蛋白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該技術中使用的熒光素酶被切割為無活性的氨基端片段(N端)和羧基端片段(C端),它們不能自發重組發揮作用,只有當它們分別融合能夠相互作用的蛋白時,才能引發重組并能激發熒光素酶活性,從而產生熒光(其機理見圖甲)。①研究者用Kpn Ⅰ、Sal I雙酶切獲得的SOS2基因和SOS3 基因, 分別插入p1載體、p2載體。SOS2 基因兩端的黏性末端分別為5′-GTAC-3′和5′- -3′, SOS3 基因應插入 p2 載體的 (填“Ⅰ”或“Ⅱ”) 位點。②將載體導入葉片細胞(見圖丙),熒光信號的檢測結果見圖丁。圖丙中 i、ii 分別對應的基因是 、 (填“cLUC” “nLUC”“cLUC-SOS2”或“nLUC-SOS3”) 。圖丁中的證據 , 說明該區域葉肉細胞能合成 SOS2-C端融合蛋白和 SOS3-N 端融合蛋白。綜上所述,谷子體內的SOS2 蛋白和SOS3 蛋白存在相互作用。(3)研究表明逆向轉運蛋白 SOS1 對于植物耐鹽性非常重要,它是抗鹽脅迫的關鍵蛋白。根據圖戊所示機制,解釋鹽脅迫下植物能實現 Na 外排的原因是 。生物學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 每小題3分, 共4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C A B C A B C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C D D B C B 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17. (10分, 除特殊標注外,每空1分)(1)色素一蛋白 紅光和遠紅光(2) phyC基因過量表達(2分)(3) 提高 信息傳遞系統(4) 抑制 與WT相比,phyC敲除突變體的NYC1 基因表達量的增幅顯著大于 CS基因表達量的增幅,導致葉綠索降解速率大于合成速率,葉綠素含量減少(3分)18. (11分,除特殊標注外,每空2分)(1) mm 雄性不育(2) 一、 二 組合三雜交得到的F 表型全為正常葉(3) 不位于(1分) F 窄葉突變體5號染色體的分子標記擴增結果有3種類型,說明b基因與5號染色體上的umc2115序列自由組合,即b 基因不位于5號染色體上19.(10分,除特殊標注外,每空1分)(1)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分級 ①②(2分)(2)促進 過量的糖皮質激素會抑制毛乳頭細胞分泌Gas6蛋白,Gas6蛋白促進毛囊干細胞增殖,最終導致毛囊細胞減少 (2分)(3)去甲腎上腺素 毛乳頭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2分)20. (9分,除特殊標注外,每空1分)(1) 次生 一種或少數幾種植物在種間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剝奪了其它植物生存的資源和空間(2分)(2) 低于(3)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資源(2分)(4)吸納廢物的土地與水域(2分)(5)遷出率21. (12分, 除特殊標注外,每空1分)(1) 引物 堿基序列(脫氧核苷酸序列)(2) ①TCGA Ⅱ(2分)②nLUC-SOS3(2分) nLUC (2分) 只有區域2出現熒光(3)鹽脅迫下,SOS2與 SOS3 結合后到達細胞膜,與細胞膜上的Na 逆向轉運蛋白 SOSl相互作用,使SOS1 磷酸化,實現Na 外排(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