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宜春一中 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D B C C B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AD ACD AC ABC17 .(每空 2 分,共 12 分)(1)C、D、E(2) 糖原 肝臟和肌肉(3)H(4)磷酸、核糖、含氮堿基( A、U、C、G )(5)nm-18(n-2)18.(每空 2 分,共 12 分)(1)抗生素會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2) OFL(3)BCD(4) 8 ( 1 分) 多( 1 分) 兩個或多個細菌粘連在一起形成一個菌落(5)設置含一系列的 OFL 濃度的培養基,分別接種等量的菌株 A ,檢測 OFL 的降解程度菌落,因此導致實際活菌數比統計結果多。最終篩選出的是能降解 OFL 的菌株,但是降解 OFL 的菌株不 一定屬于同一物種。19 .(每空 2 分,共 12 分)(1)加強免疫,刺激小鼠機體產生更多的漿細胞(2) 乙和丙 能產生抗 cTnI 抗體的雜交瘤細胞(3) 與待測抗原結合,并催化檢測底物生成產物 酶催化特定底物反應(酶促反應)產物量(4)能準確地識別抗原的細微差異,與特定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備20 .(每空 2 分,共 12 分)( 1 )基因表達載體構建(2) 從基因文庫獲取 ( 1 分) 化學方法合成( 1 分)(3) 能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點上切割 DNA 分子(4) 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維持滲透壓 液體懸浮培養21 .(每空 2 分,共 12 分)( 1 ) 引物 2、引物 3 1-( 1/2n-1 )(2) BamHI 和 SalI(3) 抗原—抗體雜交 纖維素(4) EgⅢ基因( 1 分) 蛋白質( 1 分)宜春一中 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試卷一、單選題1 .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 .動物細胞沒有原生質層,因此不能發生滲透作用 C .脂質是細胞中的儲能物質,且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 D .真菌分泌纖維素酶需要高爾基體參加2 .在生物體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如圖所示。其中 X、Y 代表元素,A、B、C 是生 物大分子。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大腸桿菌中既有 A 也有 B,將 A 和 B 徹底水解后可得到 8 種小分子物質B .人體中,單體 a 的種類有 4 種,其排列順序決定了 C 中 c 的種類和排列 C .同一生物不同細胞中 A、B、C 均不同,A 的多樣性決定 C 的多樣性D .單體 a、b、c 在形成 A、B、C 化合物過程中都會消耗能量3 .酵母菌是研究新陳代謝的模式生物。下列關于酵母菌生命系統結構與功能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無線粒體,既能進行無氧呼吸又能進行有氧呼吸 B .有核糖體,核糖體在細胞質中形成而與核仁無關 C .有細胞壁,不能分泌水解酶分解環境中的淀粉D .在無氧環境中,合成 ATP 的同時還能生成 NADH4 .利用傳統發酵技術制作的食品是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關于傳統發酵技術的敘述錯誤 的是( )A .以混合菌種的固體發酵及半固體發酵為主B .制作果酒過程中無需接種菌種C .乳酸發酵過程中微生物種類會發生變化D .傳統發酵使用的發酵罐或發酵瓶要嚴格滅菌5 .鎮江陳醋具有“色、香、酸、醇、濃”之特色,其主要工藝流程如下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作為工業生產,鎮江陳醋的釀制過程需要做到嚴格無菌B .“淋飯”有助于提高發酵原料的透氣性,有助于霉菌的糖化等過程 C .接種醋酸菌后的固態發酵需要“翻缸” ,主要目的是抑制雜菌D .后發酵時間越長,醋體中風味物質的不斷堆積導致醋品更佳6 .以四倍體(基因型為 AAaa )植株的花藥為外植體經植物組織培養獲得植株的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相 關敘述正確的是( )A . ②③過程不需要更換培養基 B . ①②③過程要進行嚴格的滅菌處理C .經④過程形成的植株中純合子占 1/3 D .秋水仙素作用于細胞分裂間期抑制紡錘體形成 7 .如圖為核移植實驗過程示意圖,根據圖示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去核的時期應該在 MⅠ 期,原因是該時期第一極體和卵母細胞核較近B .桑葚胚細胞必須要提取出細胞核后,盡快注入去核的卵母細胞中試卷第 1 頁,共 3 頁(C.重構胚形成后還需要其他方法激活D.克隆動物細胞質中的DNA完全由卵母細胞中提供8.從紅豆杉的樹皮和樹葉中提取出來的紫杉醇是屬于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它對多種晚期癌癥療效突出。下列有關紫杉醇獲取途徑的敘述,錯誤的是( ))A .PCR 第 4 個循環,消耗了 15 對引物B .脫氧核苷酸作為擴增的原料會依次連接到 5’端C .用圖中引物擴增至少四個循環后才能獲得目的產物D .耐高溫的 DNA 聚合酶能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連續結合到引物鏈上(12.目的基因和載體如果用同一種限制酶處理,連接時會出現正反接的情況,為鑒定篩選出的表達載體中是否含有正確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組質粒,擬設計引物進行PCR后,結合電泳技術鑒定,圖示為甲、乙、丙3條引物在正確重組質粒中的相應位置,其中目的基因為長度300bp的片段。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PCR復性溫度不宜太低,避免引物錯配和模板鏈形成雙鏈B.電泳條帶遷移的位置和速度與DNA分子的大小、帶電量和構象有關C.選取引物甲、丙,擴增出450bp長度片段時,可以說明目的基因正接D.選取引物乙、丙,可以判斷目的基因是否反接二、多選題13.酵母菌的品質影響葡萄酒的產量和質量,研究人員為分離出產酒精能力強的酵母菌菌株,進行了如圖Ⅰ所示實驗,甲、乙、丙、丁錐形瓶內分別加入100mL完全培養基,得到如圖Ⅱ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從愈傷組織中分散得到的單細胞,細胞質豐富、液泡小、細胞核大B .將愈傷組織培養成植株還是特定細胞系要通過改變生長調節劑的種類進行調控 C .在選擇紅豆杉時除了要考慮其優良性狀外還需考慮細胞全能性的表達能力D .通過培養特定細胞系,可以實現對重要次生代謝產物的工業化生產9 .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若受體大腸桿菌含有構建重組質粒時用到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則一定有利于該重組質粒進入受體 并保持結構穩定B .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某抗鹽植物獲得 2 個穩定遺傳轉基因品系,抗性鑒定為抗除草劑抗鹽和抗除草劑 不抗鹽。表明抗鹽性的改變一定是與抗除草劑基因的轉入無關C .抗除草劑基因轉入某植物獲得轉基因植株,其 DNA 檢測均含目的基因,抗性鑒定為抗除草劑和不 抗除草劑。表明一定是前者表達了抗性蛋白而后者只表達抗性基因 RNAD .已知不同分子量 DNA 可分開成不同條帶,相同分子量的為一條帶。用某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完全 酶切環狀質粒后,出現 3 條帶。表明該質粒上一定至少有 3 個被該酶切開的位置10 .為制備熒光標記的 DNA 探針,研究人員向①~④號反應管中分別添加了 DNA 聚合酶、擴增緩沖液、H2O 和 4 種 dNTP( dATP、dTTP、dGTP 和堿基被熒光標記的 dCTP )以及適量單鏈 DNA(如下)。實驗 中提供的溫度條件不能產生小于 9 個連續堿基對的雙鏈 DNA 區(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實驗結束后, 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分離純化酵母菌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B.用平板劃線法計算出葡萄酒過濾液的活菌數為6.8×106個/L,此數值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少C.對培養基進行滅菌的方法是干熱滅菌法,菌種接種過程中的試管口、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均需再通過火焰灼燒滅菌)反應管① :5'—ACCGGTGCATGCA—3' 反應管② :5'—AAGCATCGCGATG—3'反應管③ :5'-TGGACTACCGAAC—3 ;5'—GGTAGTCCACCGA—3' 反應管④ :5'—GAGATAGAATAGC—3' ;5'—CAGGGCTATTCTA—3'D .由圖Ⅱ 結果可知,丙瓶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培養瓶密封不嚴,丁組酵母菌產酒精能力比乙組強(14.2018年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科學家利用基因修飾和編輯技術,將雌性印記基因被敲除的孤雌單倍體胚胎干細胞注射進入卵母細胞,最終創造出完全正常的“孤雌生殖”小鼠,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11 .PCR 引物的 3’端為結合模板 DNA 的關鍵堿基,5’端無嚴格限制,可用于添加限制酶切點等序列。下 列敘述正確的是(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正確的是( )A .本實驗中,孤雌胚胎干細胞的功能相當于精子B .孤雌小鼠的性染色體組成可以是 XX,也可以是 XY C . ③過程是胚胎移植,移植前要對乙鼠進行發情處理D .在本實驗中,使用的 ES 細胞可從雌性小鼠的早期胚胎中獲取15 .CD47 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可與巨噬細胞表面的信號調節蛋白結合,從而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肺癌腫瘤細胞表面的 CD47 含量比正常細胞高 1.6~5 倍,導致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清除效果減弱。為 證明抗 CD47 的單克隆抗體可以解除 CD47 對巨噬細胞的抑制作用,科學家按照如下流程進行了實驗,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對照組應設置為:巨噬細胞+正常細胞共培養體系+單克隆抗體B .骨髓瘤細胞在體外培養時不會出現貼壁生長和接觸抑制的現象C .過程②和過程③篩選得到的雜交瘤細胞都能夠產生抗 CD47 的單克隆抗體D .若實驗組的吞噬指數高于對照組,則單克隆抗體有解除 CD47 對巨噬細胞的抑制作用16 .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種 RNA 病毒,ORF2 基因編碼的結構蛋白(pORF2)位于病毒表面,構成病毒的衣 殼。我國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在大腸桿菌中表達 pORF2 ,制備戊型肝炎疫苗,過程如圖。下列關 于該疫苗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過程①需要的酶是 RNA 聚合酶,原料是 A、U、G、CB .重組基因表達載體上的啟動子需來源于戊型肝炎病毒C .過程⑤需要用聚乙二醇處理大腸桿菌使其處于一種能吸收周圍環境中 DNA 分子的生理狀態D .過程⑥大量制備 pORF2 蛋白前應做相應的檢測與鑒定 三、非選擇題17 .如圖是組成生物體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與相應組成元素的關系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A、B、C、D、E 中含有 N 元素的有 。(2)⑥是 ,其在人體中主要分布于 細胞。(3)相同質量的⑦氧化分解供能時釋放的能量遠遠多于⑥ ,原因是⑦中 含量高。(4)人體內大分子物質⑧徹底水解后,產生的物質是 。(5)現有一 Fn 由 n 個 E(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m )形成的兩條鏈組成,則該 Fn 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大約 為 。18 .近年來,水環境中發現的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殘留,不僅威脅水生生物的生存,還會損害微生物的生態 平衡。氧氟沙星( OFL )( C18H2OFN3O4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物,但遇到高溫就會分解失效。某實驗小組成功地從廢水環境樣品中分離得到能降解 OFL 的菌株 A ,篩選分離的操作過程如圖所示。回答 下列問題:試卷第 1 頁,共 3 頁(1)利用細菌處理去除廢水中的抗生素,這種方法的不足之處是 ,因 此需要篩選抗生素優勢降解菌株。(2)篩選能夠降解 OFL 的菌株時,富集培養基中需要加入 作為唯一碳源或氮源。(3)(多選題)下列關于該實驗過程中相關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___。A .用移液管稀釋菌液時,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與水充分混勻B . Ⅲ過程中通過連續劃線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獲得單個菌落 C .圖中培養基在所有成分都熔化后裝至錐形瓶進行高壓蒸汽滅菌 D .微生物接種后,應在培養皿皿底做標記后正放培養(4)在過程Ⅲ中,可以每隔 24h 統計一次菌落的數目,選菌落數目穩定時的記錄作為結果,三個培養基中長 出的菌落數量分別是 145、 163、 154 ,故推測 A 中細菌的數量為 1.54×1011 個/mL ,則過程Ⅱ 中的總稀釋次 數為 次。實際活菌數比統計結果 (“多”或“少”),原因是 。(5)該實驗小組欲進一步探究初始 OFL 濃度對菌株 A 降解 OFL 能力的影響,請幫助其設計實驗并寫出實驗 思路 。19 .人體心肌細胞中的肌鈣蛋白由三種結構不同的亞基組成,即肌鈣蛋白 T( cTnT )、肌鈣蛋白 I( cTnI ) 和肌鈣蛋白 C( cTnC ),其中 cTnI 在血液中含量上升是心肌損傷的特異性指標。為制備抗 cTnI 的單克隆 抗體,科研人員完成了以下過程。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每隔 2 周用 cTnI 作為抗原注射小鼠 1 次,共注射 3 次,其目的是 。最后一次免疫后 第 3 天,取脾臟內部分組織制成細胞懸液與骨髓瘤細胞誘導融合。(2)甲、乙、丙中,只含雜交瘤細胞的是 ,②過程表示將乙細胞接種到多孔培養板上,進行抗體陽性 檢測,之后稀釋、培養、再檢測,并多次重復上述操作,其目的是篩選獲得 。(3)酶聯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是醫學上常用的定量檢測抗原的方法,具體原理如圖所示:據圖分析,固相抗體和酶標抗體均能與抗原結合,這是由于不同抗體能與同一抗原表面的不同部位結合。 該檢測方法中,酶標抗體的作用是 ,可通過 測定 來判斷待測抗原量。(4)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技術是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上發展起來的,與常規的血清抗體相比,單克隆抗體的優 點在于 。20 .苦蕎富含黃酮類化合物等營養物質,在降血糖、降血脂等方面功效顯著。查爾酮合成酶( CHS )是黃 酮類化合物合成的關鍵酶,如圖為將 CHS 基因導入苦蕎,培育高產黃酮苦蕎品系示意圖。(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2)可利用 、 方法獲取 CHS 基因。(3)過程①中切開質粒的酶是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或限制酶)。它能在質粒特定的部位切割的原因 是 。(4)為培育轉基因苦蕎植物,還可將該植物幼葉消毒后,用 酶混合液處理,獲得原 生質體。酶混合液中含有適宜濃度的甘露醇,其作用是 。將目的基因導入到原生質體, 經培養形成愈傷組織,再通過 得到分散的胚性細胞,發育成胚狀體,生長發育后獲得該轉基因植株。21 .內切葡聚糖酶是一類糖苷水解酶,能夠隨機切割纖維素鏈中的β-1 ,4-糖苷鍵,實現碳素的轉移和循環。 某科研人員從綠色木霉中獲得了纖維素內切葡聚糖酶基因 EgⅢ ,并將其導入畢赤酵母中構建工程菌,成功 實現了高效降解固體廢物中纖維素的目的。回答下列問題:(1)利用 PCR 技術從木酶基因組中獲得 EgⅢ基因時應選擇的兩種引物是 ,經過 n 次循環后 形成的子代 DNA 中,同時含有上述兩種引物的 DNA 所占比例為 。(2)為使 EgⅢ基因與質粒連接并正確表達,應選擇的限制酶是(3)從分子水平上,利用 方法檢測轉化畢赤酵母是否合成內切葡聚糖酶,從個體水平上, 可將轉化畢赤酵母培養在以 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檢測轉化畢赤酵母能否增殖。(4)為擴大內切葡聚糖酶的適宜溫度范圍,科研人員對酶分子結構進行改造,設計了酶分子的氨基酸序列, 對 進行改造,這屬于 工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生物答案.docx 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生物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