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十章 中國在世界中第二課時目錄010203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做負責任的大國發展中面臨的問題PART02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人地關系不夠和諧生態惡化環境污染能源緊缺表現: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突出,可持續發展的壓力大,面臨著資源特別是能源緊缺、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等方面的問題。人地關系不夠和諧措施:協調人地關系,建設生態文明,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應對這些挑戰的正確選擇。人地關系不夠和諧我國一直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并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根據第十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21年)結果,我國森林覆蓋率為24.02%。人地關系不夠和諧為保護典型的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我國積極建設自然保護區。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已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2 750個,總面積147.17萬平方千米。知識拓展首要原因是人口問題,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過快,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加上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不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導致了資源的緊張和環境的惡化。人地關系不夠和諧的原因區域發展不平衡原因:由于我國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基礎等的差異,區域發展很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表現二 城市與鄉村發展差距較大表現一 沿海與內地發展差距較大東、中、西部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區域發展不平衡解決措施:為了逐步縮小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我國正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決策。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知識拓展我國為什么要實施西部大開發 由于我國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基礎等的差異,區域發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區和中部、東部地區差距很大。為了縮小西部和中部、東部的差距,發揮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拉動西部地區經濟增長,20世紀末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0102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挑戰:我國不僅是陸上大國,而且是海洋大國。在海域劃界和若干島嶼歸屬上與有關國家存在爭議,我國的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措施:我國政府一貫表示,應當遵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其他國際法,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公平合理地解決這些爭議問題,以保衛我國的海洋國土,維護我國的海洋合法權益。活動認識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系,是人類面臨的一大課題,也是我國發展過程中必須妥善解決的問題。下面是兩位同學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你的觀點是什么?請說明理由。資源的開發一方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顧及子孫后代的需求,做到可持續發展;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發展過程要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系,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不受破壞,協調人地關系,建設生態文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知識拓展我國處理發展過程中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關系的措施01資源的開發一方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顧及子孫后代的需求,做到可持續發展。0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發展過程要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系,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不受破壞,協調人地關系,建設生態文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03做負責任的大國PART03有影響力的大國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我國正以更加自信、更加開放、更加負責的姿態走和平發展道路。2025 活力中國負責任的大國貢獻:我國用占世界不到 10% 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近 20% 的人口,這對世界是一大貢獻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我國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充分體現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已參加了近300個國際公約、130多個國際組織,參與維護國際秩序。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兒童權利公約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我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積極承擔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重大國際問題的解決越來越離不開我國的支持與參與。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每一個聯合國維和任務區,中國“藍盔”部隊不僅是和平的守護人,更是友誼和文明的傳播者。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中國“愛和平、負責任”的大國風范。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中非合作論壇是我國和非洲國家在“南南合作”范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2024年 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高級別會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北京時間 2025 3月 28 日 14 時20分,緬甸實皆市發生里氏 7.9 級強烈地震,是2025年以來的最大地震 。北京時間2025年3月29日上午,中國救援隊在首都機場集結,乘包機飛赴緬甸地震災區。提出“一帶一路”倡議2013年,我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 。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截至2021年11月20日,中國與14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6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活動了解我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努力1. 閱讀下面的資料,了解我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作出的努力。我國是最早制定和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是近年來節能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我國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我國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從法規方案的制定到節能減排,再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植樹造林,我國都在為應對氣候的變化做著不懈努力。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我國在發展進程中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從我國人民和人類長遠發展的根本利益出發,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樹立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活動了解我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努力2. 就下面的各項措施,選擇你感興趣的一項,查找相關資料舉例說明。以 “我國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為例:在太陽能領域,截至 2023 年底 ,中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4.9 億千瓦,占全球光伏裝機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僅 2023 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就達到 1.6 億千瓦,同比增長 153.4%。在風電方面,中國風電裝機規模持續擴大,2023 年新增裝機容量 76.27GW,累計裝機容量突破 400GW 大關,海上風電發展尤為迅速,引領全球海上風電發展潮流。此外,在水電、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國也都保持著快速的發展態勢,不斷加大開發利用力度,技術創新也不斷取得突破,推動產業規模持續攀升。活動了解我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努力3. 就節能減排而言,我們中學生能做些什么呢?作為中學生,我們應首先具備環境保護的意識;參與氣候變化科普知識的宣傳、普及;參加力所能及的節能減排的活動,如義務植樹造林等。中國在世界中課堂小結發展中面臨的挑戰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人地關系不夠和諧區域發展不平衡海洋權益面臨嚴峻的挑戰做負責任的 大國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負責任的大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課堂小練1.下列事實能說明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體現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是( )A.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B.參加世博會C.派中國救援隊飛赴尼泊爾搶險救災D.國家領導人出訪俄羅斯解析:參與世界各地的維和行動,派中國救援隊飛赴海地搶險救災,充分體現了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故選:C。C課堂小練2.“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訪問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分布在( )A.西半球 B.熱帶地區C.大西洋沿岸 D.亞洲南部解析:“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訪問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B正確;東西半球均有分布,A錯誤;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印度洋沿岸都有分布,C錯誤;不止分布在亞洲南部,D錯誤。故選B。B“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是中國專門為海上醫療救護的專業大型醫院船。該船先后為45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免費人道主義醫療服務。處處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體現出大國的擔當。下圖為該船訪問的部分國家和地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課堂小練3.“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對外服務有利于( )A.與當地的文化交流 B.增加當地就業機會C.提高當地人口素質 D.改善當地生態環境解析:“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在為當地民眾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不僅展現了中國的醫療技術和人道主義精神,也為雙方的文化交流創造了機會,船員和醫療團隊與當地民眾的接觸和互動,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通過交流各自的風俗習慣、傳統藝術、生活方式等,促進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欣賞,A正確。故選A。A“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是中國專門為海上醫療救護的專業大型醫院船。該船先后為45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免費人道主義醫療服務。處處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體現出大國的擔當。下圖為該船訪問的部分國家和地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課堂小練4.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很快,但是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很多,主要表現在( )①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矛盾突出②存在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③區域發展不平衡④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從國內情況看,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主要面臨幾方面挑戰:一是資源環境對發展的約束日益增強:中國淡水、石油、鐵礦石等重要資源的人均賦存量低。自然環境總體比較脆弱,存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等一系列問題。二是中國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比較突出。如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的結構不平衡,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發展不協調的問題也還沒有根本解決。三是我國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臨著一些嚴峻的問題,主要是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故選:D。D課堂小練5.“一帶一路”是“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這充分說明了我國( )A.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B.領土的最西端延伸至歐洲C.東西、南北跨度很大D.處在大陸與大洋結合部,海陸兼備解析: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我國面積位居世界第三,故A錯誤;我國領土的最西端位于帕米爾高原,位于亞洲,故B錯誤;“一帶一路”可以體現我國東西跨度很大,但不能體現我國南北跨度大,故C錯誤;“一帶一路”充分說明了我國處在大陸與大洋結合部,海陸兼備,故D正確。故選D。D2023年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凸顯大國擔當。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據圖完成下面小題。課堂小練6.下列對我國“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的優越性分析,正確的是( )A.東部臨海,氣候海洋性非常強,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B.西部深入大陸內部,鄰國眾多,便于發展邊境貿易C.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差異大,有豐富的物產出口D.海域遼闊,利于發展海洋事業和沿海城市污水排放解析:我國東臨海洋,季風氣候顯著,故A錯誤;我國西部深入大陸內部,鄰國眾多,便于發展邊境貿易,故B正確;我國主要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無寒帶,故C錯誤;我國海域遼闊,利于發展海洋事業,沿海城市污水排入海洋是破壞海洋生態的做法,不可取,故D錯誤;故選B。B2023年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凸顯大國擔當。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