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第八章 西北地區第一節 自然特征與農業新課導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它們會是我國哪個區域的獨特景致呢?新課導入“西北地區”目錄0102草原和荒漠牧區和灌溉農業區草原和荒漠PART01西北地區西北地區位于中國西北內陸;400mm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的分界大致以昆侖山—祁連山為界。位置和范圍位置和范圍昆侖山脈阿爾金山祁連山脈大興安嶺長城73°E123°E西北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東西經度跨度約50°。位置和范圍西北地區西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地形內蒙古高原準噶爾盆地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脈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內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主要是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等山脈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氣候特征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內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主要是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等山脈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烏魯木齊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海陸位置氣候特征自然環境特征 干旱 的成因分析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地勢地形高山環繞高原隆起阻擋濕潤氣流河流氣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為季節性河流,是我國內流河的主要分布區。弱水黃河塔里木河額爾齊斯河河流稀少多季節性河流內流河為主高山冰雪融水補給河流“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東部“白草原頭聞雁聲,黃沙磧里馬蹄輕”——中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西部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西東降水量植被景觀西北地區荒漠和草原廣布,其中東部高原以草原為主,向西逐漸過渡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活動認識西北地區的景觀變化規律及原因1.根據照片反映的地理環境,按照從濕潤到干旱的順序,將A、B、C三幅照片進行排列。某攝影家夏天在西北地區拍攝了甲、乙、丙三個地點的照片,請和同學一起探究這些照片中的地理奧秘。B 圖展現的是草原景觀,相對濕潤;A 圖是荒漠草原景觀,濕潤程度次之;C 圖是沙漠景觀,最為干旱。所以從濕潤到干旱的順序是 B、A、C 。活動認識西北地區的景觀變化規律及原因丙地年降水量相對較多,對應相對濕潤的草原景觀 B;乙地年降水量適中,對應荒漠草原景觀 A;甲地年降水量最少,對應干旱的沙漠景觀 C。活動認識西北地區的景觀變化規律及原因3.推測導致西北地區景觀變化的原因。某攝影家夏天在西北地區拍攝了甲、乙、丙三個地點的照片,請和同學一起探究這些照片中的地理奧秘。西北地區自東向西距海越來越遠 ,海洋水汽難以深入。根據 “距離海洋越遠,受海洋水汽影響越小,降水越少” 的原理,降水逐漸減少,導致景觀由草原逐漸過渡為荒漠草原、沙漠。牧區和灌溉農業PART02牧區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鄂爾多斯草原阿拉善沙漠/戈壁阿爾泰山天山山脈昆侖山賀蘭山東西西北地區草場廣布,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賀蘭山以東地區分布著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等大型優質草場。賀蘭山以西地區分布著高山草場。牧區賀蘭山以東地區,降水較多,分布大型優質草場。賀蘭山以西地區,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分布高山草場。西北地區主要牧區和畜種的分布示意圖賀蘭山脈牧區溫帶草原草場三河馬、三河牛、寧夏灘羊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高山草場新疆細毛羊、伊犁馬阿爾泰山天山山脈昆侖山賀蘭山祁連山脈內蒙古牧區溫帶草原草場牧區牧區名稱:三河牛介紹三河牛,中國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特產,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的南部,大興安嶺與呼倫貝爾草原的接洽處,分布著優良的草甸草場,這里就是三河牛的故鄉。三河牛是中國培育的乳肉兼用牛,三河分別是根河、得耳布爾河、哈布爾河。名稱:三河馬介紹三河馬,中國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三河馬與河曲馬、伊犁馬并稱為中國三大名馬,已有上百年的馴養歷史,主產于內蒙古呼倫貝爾三河地區,因此得名。牧區新疆牧區高山草場牧區名稱:新疆細毛羊新疆細毛羊的故鄉在新疆伊犁地區。它是中國培育細毛羊成的第一個細毛羊品種,號稱是"天山一枝花"。新疆細毛羊的毛,其細度、強度、伸長度、細毛羊彎曲度、羊毛密度、油汗和色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標準。名稱:伊犁馬伊犁馬是我國珍稀的動物資源。伊犁馬是我國著名的培育品種之一,力速兼備,挽乘皆宜,長途騎乘擅長走對側步,能夠適應于海拔高、氣候嚴寒、終年放牧的自然環境條件,抗病力強。閱讀材料可移動的房子——蒙古包蒙古包是牧區的傳統民居。它常用木桿作支架,外面罩有白色羊毛氈;有一個門、一個窗;頂部可以打開,以便透光通氣,下雨、寒冷時便遮蓋起來。蒙古包便于拆卸、搬運和安裝。為了使畜群吃到充足鮮嫩的草,牧民會根據草場和季節變化,趕著畜群, 攜帶“房子”,從 一個草場轉移到另外一個草場。蒙古包就成了“可移動的房子”。牧區天山位于我國西北,冬季氣溫低,牧民在海拔較低、較溫暖的草原放牧;春季向高處草原轉移;夏季我國普遍高溫,牧民轉移至海拔較高、溫度較低的高山草甸、草場放牧;秋季天氣轉冷,牧民又向海拔較低的草原轉移;冬季回到山麓牧場,利用囤積的牧草過冬。牧區轉場放牧灌溉農業區弱水塔里木河流域額爾齊斯河遼河黃河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西北地區天然降水較少,難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只有在有河水、地下水等水源灌溉的地區,才能發展農業,形成灌溉農業區。灌溉農業區灌溉農業生產條件:由于夏季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這里的農產品品質優良,尤以瓜果聞名國內外。“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夸,葉城的石榴頂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個瓜果和瓜果之鄉。 新疆是久負盛名的“瓜果之鄉”,瓜果品種繁多,質地優良,一年四季干果水果不絕于市,如石榴、葡萄、無花果、巴旦杏、杏、桑葚、蟠桃、梨、阿月渾子、核桃、沙棘、伽師甜瓜、哈密瓜等。灌溉農業區河套平原、寧夏平原、甘肅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綠洲,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的灌溉,主要生產小麥、棉花、瓜果等。西北地區灌溉農業區的分布灌溉農業區在甘肅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綠洲上,人們主要利用河水、地下水發展農業,使這些地方成了糧棉瓜果之鄉。新疆綠洲灌溉農業灌溉農業區在寧夏平原、內蒙古河套平原上,人們引黃河水灌溉發展農業。自古以來,這里被譽為“塞外江南”。河套平原灌溉農業灌溉農業區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新疆的長絨棉享譽全國。機械采摘棉花灌溉農業區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積累,因此這里的瓜果特別甜。成熟的葡萄活動認識坎兒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1. 圖 8.12 是坎兒井的俯視圖。仔細觀察該圖,你能找到坎兒井嗎?你還能獲得哪些有關當地自然環境的信息?能看到一連串的坎兒井,在圖中表現為圓形士堆。能獲得的有關當地自然環境的信息:氣候干早(沙漠廣布),位于山腳地帶(遠處有山),有綠洲分布(遠處村莊,以及綠色的林木和田地)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新疆綠洲居民所利用。活動認識坎兒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2. 圖 8.13 是坎兒井剖面示意圖。對比圖 8.13 與圖 8.12,坎兒井的開鑿利用了當地的哪些有利條件?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較容易開鑿的明渠?坎兒井的開鑿利用了以下有利條件:①新疆分布著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及眾多的山間盆地,周圍高山環繞,山頂終年有積雪和冰川,夏季會有大量融雪和山地降水滲入戈壁,匯成潛流;②當地地勢自然傾斜,山龍地帶的地下水會自動沿傾斜的地勢流向山下的綠洲地帶;③當地土質為沙礫,質地堅硬,挖掘坎兒井不會坍塌。修建暗渠而不修建明渠的原因:地下暗渠不受季節和風沙影響,可以減少水在輸送過程中的蒸發,保持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新疆綠洲居民所利用。活動認識坎兒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3. 圍繞坎兒井工程這一人類利用自然的創舉,說說你的感想。坎兒井與長城、京杭運河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工程,是新疆各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通過坎兒井的修建可以感悟到,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自然環境,人類對環境的利用和改造要注意順應環境特征,做到人地和諧相處。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新疆綠洲居民所利用。灌溉農業區新疆引水工程——坎兒井自然特征與農業課堂小結草原和荒漠牧區和灌溉農業區位置和范圍地形牧區灌溉農業區氣候特征河流植被景觀課堂小練讀西北地區略圖,完成下面小題。1.西北地區大部分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其反映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干旱 B.半濕潤C.濕潤 D.高寒解析: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受海洋水汽影響小,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呈現出干旱的自然環境特征,A正確;半濕潤地區年降水量一般400-800毫米之間,B錯誤;濕潤地區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C錯誤;高寒是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導致的,D錯誤。故選A。A課堂小練讀西北地區略圖,完成下面小題。2.有關A和B說法正確的是( )A.能體驗詩句“大漠孤煙直”的是A地B.能體驗詩句“大漠孤煙直”的是B地C.能體驗“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是A地D.能體驗詩句“春來江水綠如藍”的B地解析:從圖中可知,A地位于沙漠地區,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符合“大漠孤煙直”所描述的景象,A正確;B地位于相對東部的地區,年降水量相對A地較多,不是沙漠景觀,不能體驗“大漠孤煙直”,B錯誤;“春來江水綠如藍”描述的是江南水鄉春天江水碧綠的景色,A、B兩地均位于西北地區,難以體驗到該景象,C、D錯誤。故選A。A課堂小練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牧民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游牧生活,當地牧民隨四季變化將牲畜趕往不同海拔的牧場,逐水草而居。圖示意該山地牧場景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下列四圖中能正確表示阿勒泰地區山地牧場位置及轉場路線的是( )A. B.C. D.解析:天山牧場為山地牧場,由于山地有垂直地帶性,夏季時山上冰雪融化,牧民可以上山放牧,冬季時,由于山上積雪不能放牧,因此牧民下山放牧,牲畜能覓食牧草,春秋季氣溫介于冬夏季之間。故海拔最高為夏季牧草、海拔最低為冬季牧場,春秋季的牧場位置在夏季和冬季牧場之間,故選C。C課堂小練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牧民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游牧生活,當地牧民隨四季變化將牲畜趕往不同海拔的牧場,逐水草而居。圖示意該山地牧場景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影響四季牧場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氣溫和降水 B.坡向C.土壤 D.風力解析:新疆天山牧區位于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降水少,牧草的生長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不同季節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放牧,故四季牧場的形成跟氣溫和降水有關,跟坡向、土壤和風力關系不大,故選A。A課堂小練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牧民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游牧生活,當地牧民隨四季變化將牲畜趕往不同海拔的牧場,逐水草而居。圖示意該山地牧場景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牧民采用季節輪牧的目的是( )A.減少牲畜病害 B.減輕草場壓力C.躲避牲畜天敵 D.改良牲畜品種解析:牧民采用季節輪牧的目的是不同海拔的牧草得到休收,減輕了草場的壓力,B正確。跟減少牲畜病害、躲避牲畜天敵、改良牲畜品種無關,ACD錯誤,故選B。B課堂小練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簡稱京新高速公路(G7),沿途出現“林海綠”“草原青”“沙漠黃”等自然景觀,被“驢友”稱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下圖示意京新高速公路線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京新高速公路沿途地區主要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高寒 B.冷濕C.干旱 D.濕熱解析:據圖可知,京新高速公路主要經過西北地區,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上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C正確;高寒是青藏地區的主要自然環境特征,冷濕是東北地區的主要自然環境特征,濕熱的南方地區的主要自然環境特征,ABD錯誤。故選C。C課堂小練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簡稱京新高速公路(G7),沿途出現“林海綠”“草原青”“沙漠黃”等自然景觀,被“驢友”稱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下圖示意京新高速公路線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京新高速公路東西部自然景觀自西向東的變化是( )A.森林、草原、荒漠B.荒漠,草原、森林C.荒漠、森林、草原D.森林、荒漠、草原解析:京新高速公路沿線東西跨度大,受海陸位置影響,北京所在的東部地區距海較近,降水較多,植被以森林為主;自北京到烏魯木齊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逐漸過渡為草原和荒漠。根據以上分析可知,京新高速公路東西部自然景觀自西向東的變化是荒漠,草原、森林,B正確,排除ACD。故選B。B課堂小練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簡稱京新高速公路(G7),沿途出現“林海綠”“草原青”“沙漠黃”等自然景觀,被“驢友”稱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下圖示意京新高速公路線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造成京新高速公路東西部自然景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解析:據材料可知,京新高速公路沿途出現‘林海綠草’‘原青’‘沙漠黃’等自然景觀,可見自北京到烏魯木齊植被越來越低矮稀疏(由森林向西逐漸過渡為草原和荒漠),主要是因為北京一烏魯木齊距海越來越遠,海洋上的濕潤氣流越來越難以到達,降水越來越少造成的,與海陸位置有關,與緯度位置、地形地勢、人類活動關系不大,B正確,ACD錯誤。故選B。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