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級九年級第二聯合測試歷史試題(閉卷本卷共兩個大畫,滿分50分,政史合堂共用90分鐘)一、選擇愿(本大題共15分,請將答案涂在答題卡上)1,《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了黃帝、堯、舜等遠古傳說。有學者指出,司馬遷對五帝關系的記述不一定準確,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遠古時期我國部落集團逐漸遜合的歷程。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遠古傳說純屬后人主觀腦遭B.司馬遷的記述完全符合事實C.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據D.遠古傳說可為探究歷史提供參考2、在江蘇、湖南等地的春秋時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些人工治煉的生產工具。它們是1146攝氏度以上高溫治煉的產物,其治煉過程的主要化學反應為Fe203C→Fe。這類工具的出現表明()A.我國早期國家開始形成B.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C.七國之間兼并戰爭激烈D.變法推動分封制的瓦解3.西晉以后人才選拔逐漸以家世出身、門第高下作為唯一標準,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隋朝時規定士人可以自由報考,經過分科考試,根據成績選拔人才、授予官職。這表明科舉制()A.推動人才選拔合理化B.促進了民間教育的發展C.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D.禁錮了學術思想發展4.漢武帝時期,政府在全國28個產鹽的郡都設立了鹽務官,統歸大農丞管理。鹽業生產、運輸和銷售都由政府包辦,屬于國營官辦,百姓不得私自煮鹽。該舉措()A.加強了對地方的監督B.減輕了人民的賦稅負擔C.完成了思想的大一統D.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5.某學者認為:“明清易代之際,臺灣的戰略地位從東亞海域國際商貿轉運站轉變為中國東南海疆的藩籬,鄭成功驅荷復臺正是這個歷史性轉變的起點。”該學者意在強調鄭成功收復臺灣()A.加速了臺灣地區的開發B.促進了民族交融C.維護了東南沿海的安金D.扭轉了東亞格局6.洋務運動興辦了許多新型的工礦企業,產生了新型的職業人士,如工程師、經理和實業家等。那些出洋留學的人士歸國后,大多也成為陸軍、海軍、學堂和外交等部門的領頭人。材料說明洋務運動()A.培養了一批近代化人才B.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C.鞏固了清朝的封建統治D.抵御了外國資本主義入侵7.觀察下方圖示坐標軸,對Y軸主題解讀最準確的是()Y(主題)↑完全陷人大大加深開始淪為《南京《馬關〈辛丑X《條約)條約》條約》條約》A.中國近代化緩慢推進進程B.新民主主義革命發展過程C.近代反抗外來侵略的過程D.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第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