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紅透山鎮中學九年級4月歷史月考及(本試卷共19道題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問共150分鐘)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位于遼寧省營口市的金牛山遺址是我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最早的古遺址之一。在遺址彌中發現約20厘米厚的灰燼層(如圖),內含大量燒骨和土塊。與金牛山遺址文化特征相似的是()A.北京人遺址B.河姆渡遺址C.二里頭遺址D.股墟2.按照周禮規定,諸侯最多只能使用七鼎六簋。春秋時鄭國國君使用九鼎八簋,是僭越禮制的行為。春秋時魯國大夫季孫氏使用天子才有的樂舞規格。這些反映了春秋時期()》A.諸侯會盟B.周公且制禮作樂C.禮崩樂壞D.各民族頻繁往來3.下面是某同學整理中國古代史復習資料的目錄(節選),據此判斷他復習的內容是(第14課明朝的統治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第19課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A.中國境內早期人“一B.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C.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4.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侵占了我國大片領土B.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C.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D.1912年3月11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5下圖是一張籍貫為奉天省(今遼寧省)學生楊興棟的大學畢業證書,落款時間是中華民國九年。這張畢業證書頒發于()A.19世紀20年代B.19世紀30年代C,20世紀20年代D.20世紀30年代6.某班策劃假期開展“打卡紅色旅游景點,弘揚偉大革命精神”的實踐活動。.同學們到浙江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可以感悟到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復制品)A.忠君守禮精神B.紅船精神C.國際主義精神D.長征精神7.某學校歷史社團編演三部課本劇,它們反映的共同主題是第一部:盧溝橋上的槍聲第二部:四行倉庫的勇士第三部:延安精神的光芒A.推翻封建統治B.社會生活變遷C.捍衛民族獨立D.維護共和制度8.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其中的“道路”是指()A.實業救國B.井岡山道路C.城市暴動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9.下面為古埃及墓穴壁畫。從壁畫中可以了解到古代埃及的A.農耕生產B.楔形文字C.小國寡民D.幕府政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