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祥云中學九年級4月歷史月考級(本試卷共19道題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名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號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在某節歷史課上,教師在一幅形勢圖上重點圈畫了“大澤鄉”“陳”“咸陽”三處地點,彌這幅形勢圖最有可能是張對含1結進A.春秋爭霸形勢圖B.戰國形勢圖G.秦滅六國形勢圖D.秦末起義形勢圖2!歷史學家湯因比指出,贏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稱號,這是因為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一個擁有整個中國文明覆蓋范圍的中央集權型帝國。湯因比認為贏政最大的功績在于A.修建了萬里長城B.廢除了分封制C.開創了統一格局D.推行了郡縣制3.某學校歷史社團編演了三部課本劇,它們反映的共同主題是T第一部:楊堅·統一全國發展經濟第二部:遣唐使·中日文化交流頻繁第三部:李隆基·社會安定國力強大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4.“宋朝時,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南宋時中央的財政收人,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材料反映的經濟現象是()A.經濟重心南移B.南方自然條件優越C.江南地區開發D.北方地區戰亂頻繁5.《起居注》是由職業史官(記注官)記錄皇帝言行的檔案。漢時,皇帝不允許觀看《起居注》。唐朝開了觀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觀閱成了慣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記注官泄密”為由,停止編纂《起居注》。這反映出我國古代()A.皇帝獨掌軍事大權B.史官控制皇帝的言行C.君主專制不斷加強D.君主越來越昏庸無道6.中國歷代繪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充分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璀璨輝煌。某班學生搜集了以下資料來開展“探索中國傳統節日”研究。下列與端午節相關的畫作是()0A.《龍舟盛會圖》B.《明憲宗元宵行樂圖》C.《清明祭掃圖》D.《歲朝圖》7,提取關鍵信息是理解與掌握知識的重要方法。下列人物與“鎮壓太平天國”“收復新疆”“洋務派”等信息關系最為密切的是A.曾國藩B.馮子材C.張之洞D.左宗棠8.下表是某同學在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表格。據此推斷他學習的是時間姓名事跡1894年左寶貴在平壤戰役中中炮犧牲1894年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與同艦官兵壯烈殉國1895年丁汝昌在威海衛戰役中自殺殉國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