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3.1醛和酮(教學課件)(共32張PPT)_高中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3.1醛和酮(教學課件)(共32張PPT)_高中化學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三

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
烴的衍生物
第二章
2.3醛和酮 糖類和核酸
章節脈絡
第二章
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
烴的衍生物
2.2醇和酚
2.1有機化學反應類型
2.3醛和酮 糖類和核酸
2.4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質
糖類和核酸
醛和酮
醛和酮
1.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通過對醛與酮的系統學習,從宏觀視角清晰把握醛與酮的物理特性和化學反應現象,進而成功構建起醛與酮宏觀性質與微觀結構之間緊密且清晰的邏輯關聯,能夠依據微觀結構準確無誤地闡釋宏觀性質和反應現象產生的本質原因。
2.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在對醛與酮的結構和性質展開學習的進程中,以醛與酮的結構特點、實驗所呈現的現象以及反應生成的產物作為堅實依據,對醛與酮的各類反應進行嚴謹且全面的分類歸納。
3. 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探索醛和酮在新型材料合成、藥物化學等領域的潛在應用。關注化學學科前沿研究成果,嘗試對醛和酮的反應條件、合成方法進行創新改進,激發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核心素養目標
學習重難點
重點:
1. 深入理解酮和醛的結構,精準區分酮和醛等含氧化合物的結構差異,以及熟記酮和醛的常見物質。
2.全面掌握醛、酮典型化學性質,如氧化、還原、加成反應,牢記反應原理、條件,精準書寫方程式。
難點:
1. 對于結構復雜且含有多種官能團的酮和醛,綜合考慮各官能團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反應條件等因素,準確判斷其可能發生的反應類型和產物結構。
2. 熟練掌握醛酮的鑒別,掌握銀鏡反應和新制氫氧化銅濁液用于檢驗醛基的方程式。
課前導入
福爾馬林是 35%~ 45%的甲醛水溶液,某些動物標本通常被保存在稀釋的福爾馬林中。
丙酮是一種重要的有機溶劑,它在化學實驗和工業生產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工業上常以丙酮為原料制造塑料和涂料。
甲醛和丙酮分別屬于哪類有機化合物?它們的結構和性質是怎樣的?
常見的醛、酮
PART 01
常見的醛、酮
1.定義
2.官能團結構簡式
羰基碳原子分別與氫原子和烴基(或氫原子)相連
羰基的碳原子與兩個烴基相連構成的有機物


或 —CHO
C H
O
醛基
酮羰基
C ( R′)
O
(R)
飽和一元醛(酮)的組成通式
CnH2nO(n≥3)
常見的醛、酮
3.醛和酮的命名
醛、酮的命名與醇的命名相似
(一)選主鏈:含羰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
(二)定碳位:靠近羰基的一端開始編號
3-甲基丁醛
3-甲基-2-丁酮
常見的醛、酮
4.醛、酮的同分異構現象
(1)飽和一元醛、酮的通式為CnH2nO,分子中碳原子數相同的飽和一元醛酮互為同分異構體。
丙醛 CH3CH2CHO
丙酮
C CH3
O
CH3
常見的醛、酮
請寫出分子式為 C5H10O 的醛和酮的全部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并根據異構類型進行分類。
①CH3CH2CH2CH2CHO






常見的醛、酮
異構類型 同分異構體
官能團類型異構 醛(①、②、③、④)與
酮(⑤、⑥、⑦)之間
官能團位置異構 ⑤、⑥之間
碳骨架異構 ①、②、③、④之間
常見的醛、酮
問題探究
(1)丙醛(CH3CH2CHO)與丙酮(CH3COCH3)有何聯系
兩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2)分子式為C2H4O和C3H6O的有機物一定是同系物嗎
不一定,分子式為C2H4O的有機物是乙醛,分子式為C3H6O的有機物可能是丙醛,也可能是丙酮,還可能是環丙醇或烯丙醇。
常見的醛、酮
名稱 結構簡式 狀態 氣味 溶解性 用途
甲醛 HCHO 氣體 刺激性 易溶于水 制酚醛樹脂、脲醛樹脂
乙醛 CH3CHO 液體 刺激性 易溶于水
苯甲醛 液體 苦杏仁味,工業上稱苦杏仁油 微溶于水 染料、香料的中間體
丙酮 液體 特殊氣味 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有機溶劑、有機合成原料
CHO
C CH3
O
CH3
5.醛、酮的常見物質
醛、酮的化學性質
PART 02
醛、酮的化學性質
1. 羰基的加成反應
δ+
δ-
C H
O
CH3
—C—CN
OH
CH3
H
+ H CN →
δ-
δ+
δ+
δ-
C CH3
O
CH3
—C—CN
OH
CH3
+ H CN →
CH3
δ-
δ+
醛或酮與氫氰酸加成,這類加成反應在有機合成中可以用于增長碳鏈。
醛、酮的化學性質
δ-
δ+
δ-
δ+
C
O
H
CH3
+ H—NH2
C
OH
H
CH3
NH2
δ-
δ+
δ-
δ+
C
O
H
CH3
+ H—NHCH3
C
OH
H
CH3
NHCH3
醛或酮與與NH3、RNH2(胺)加成
δ-
δ+
δ-
C
O
H
CH3
+ H—OCH2CH3
C
OH
H
CH3
OCH2CH3
醛或酮與與醇類加成
醛、酮的化學性質
幾種與醛、酮反應的試劑及加成產物
醛、酮的化學性質
2. 氧化反應
醛較容易被氧化,酮比較穩定,只有很強的氧化劑才能將其氧化。
由于醛的氧化只是官能團的轉變,而酮的氧化涉及分子中碳碳單鍵的斷裂。
飽和一元醛(酮)燃燒的通式為
CnH2nO+
O2
nCO2+nH2O
醛、酮的化學性質
醛的氧化反應
醛、酮的化學性質
醛、酮的化學性質
醛與銀氨溶液的反應,因生成的金屬銀的薄層附著在潔凈的試管內壁形成光亮的銀鏡,也稱為銀鏡反應。乙醛發生銀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先生成白色沉淀,之后白色沉淀逐漸溶解 AgNO3(aq)與過量的稀氨水作用制得銀氨溶液
試管內壁出現光亮的銀鏡 銀氨溶液的主要成分[Ag(NH3)2]OH是一種弱氧化劑,將乙醛氧化成乙酸,而[Ag(NH3)2]+中的銀離子被還原成單質銀
醛、酮的化學性質
醛、酮的化學性質
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銀氨溶液和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常用于檢驗有機化合物分子是否含有醛基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有藍色沉淀產生 NaOH溶液與CuSO4溶液反應制得Cu(OH)2懸濁液
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新制的Cu(OH)2懸濁液是一種弱氧化劑,將乙醛氧化,自身被還原為Cu2O
醛、酮的化學性質
3. 還原反應
醛、酮分子中的羰基可以發生多種還原反應,還原產物一般是醇。
將醛、酮還原成醇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如可在鉑、鎳等催化劑存在時與氫氣反應。
課堂小結
醛、酮的化學性質
常見的醛、酮
定義
結構與命名
醛、酮的常見物質
同分異構現象
還原反應
羰基的加成反應
氧化反應
隨堂訓練
1.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為
根據已有知識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它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它可以與溴發生加成反應
C.它可以發生銀鏡反應
D.它被催化加氫后最終產物的化學式為C10H20O
D
隨堂訓練
2.下列有關銀鏡反應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試管必須潔凈
B.向2%的稀氨水中滴入2%的硝酸銀溶液,配得銀氨溶液
C.可采用水浴加熱,也能直接加熱
D.可用濃鹽酸洗去銀鏡
A
隨堂訓練
3.丙烯醛的結構簡式為 下列有關其性質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CH2 CHCHO
C
A.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在一定條件下與H2充分反應,生成1-丙醇
C.能發生銀鏡反應,且反應過程中表現出氧化性
D.在一定條件下能被空氣氧化
隨堂訓練
4.下列反應中屬于有機物發生還原反應的是( )
A.乙醛與銀氨溶液反應
B.丙醛在催化劑存在下與氫氣反應
C.丁醛在催化劑作用下與O2反應生成丁酸
D.甲醛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反應
B
隨堂訓練
5. 1 mol有機物 與足量的氫氣和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消耗的氫氣與氫氧化銅的量分別為( )
A.1 mol、2 mol       B.1 mol、4 mol
C.3 mol、2 mol   D.3 mol、4 mol
D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辽中县| 略阳县| 贡嘎县| 开封县| 富源县| 林口县| 习水县| 安达市| 辽源市| 卢湾区| 和顺县| 灵台县| 霞浦县| 崇文区| 任丘市| 邳州市| 上虞市| 离岛区| 湖口县| 密山市| 高唐县| 康乐县| 株洲县| 如皋市| 天峨县| 社会| 尚志市| 甘谷县| 扶沟县| 南岸区| 遵义市| 昌图县| 手游| 蒲江县| 奈曼旗| 凤台县| 宁都县| 商丘市| 江川县|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