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 烴的衍生物 第二章 2.4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質 章節脈絡 第二章 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 烴的衍生物 2.2醇和酚 2.1有機化學反應類型 2.3醛和酮 糖類和核酸 2.4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質 氨基酸和蛋白質 羧酸衍生物 羧酸 羧酸衍生物 1.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從宏觀層面,引導學生觀察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質,深入微觀視角,剖析羧酸衍生物中官能團的結構特點,建立起宏觀性質與微觀結構之間的緊密聯系,能夠從結構角度解釋和預測其在不同條件下的化學行為。 2.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基于羧酸衍生物的結構特征、實驗現象和反應產物,進行嚴謹的證據推理。通過對典型羧酸衍生物的研究,歸納總結其共性與特性,構建羧酸衍生物的性質與反應規律認知模型,培養邏輯思維和科學推理能力,提升對有機化學知識體系的系統性理解和應用水平。 3. 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激發學生在羧酸衍生物領域的創新意識,探索其在新材料合成、藥物研發、綠色化學工藝等方面的潛在應用,鼓勵對傳統反應條件和合成方法進行改進與創新,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核心素養目標 學習重難點 重點: 1. 掌握羧酸衍生物如酯、酰胺、酰鹵等的結構特征,明確官能團對其化學性質的決定性作用,能區分不同衍生物的結構差異。 2. 熟練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典型化學反應的原理、條件及方程式書寫,理解衍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難點: 1. 區分羧酸衍生物各類反應的條件與產物,例如在酸性和堿性條件下水解產物的不同,避免混淆不同反應的結果。 2. 理解羧酸衍生物參與的復雜反應流程,尤其是多步連續反應中各中間產物的生成與變化,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反應進行簡單的有機合成推導。 課前導入 水果和花草的氣味是由其含有的酯產生的 動物脂肪和植物油都屬于油脂 酰胺基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和合成藥物分子中 這些物質有什么共同點? 羧酸衍生物概述 PART 01 羧酸衍生物概述 1.概念 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羥基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得到的產物 2.官能團 ( COOH) C OH O R C O R (RCO-) 酰基 羧酸 R—C—OR′ O = 酯 R—C—X O = 酰鹵 R—C—NH2 O = 酰胺 R—C— O = C—R O = 酸酐 O— 酯 PART 02 1.酯的組成與結構 酯 (1)概念 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產物,可簡寫為RCOOR′ (2)羧酸酯的官能團 酯基( ) (3)通式 ①酯的通式一般為RCOOR′或 ,其中R代表任意的烴基或氫原子,R′是任意的烴基,R和R′都是烴基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②飽和一元羧酸CnH2n+1COOH與飽和一元醇CmH2m+1OH生成酯的結構簡式為CnH2n+1COOCmH2m+1,其組成通式為CnH2nO2 (n≥2) 酯 (4)命名 根據生成酯的酸和醇命名為某酸某酯 CH3COOCH2CH3 CH3COOH CH3CH2OH 乙酸乙酯 HCOOC2H5 HCOOH CH3CH2OH 甲酸乙酯 COOH CH3OH 苯甲酸甲酯 酯 【練習】 CH3COOCH2 CH3COOCH2 二乙酸乙二酯 COOC2H5 COOC2H5 乙二酸二乙酯 甲酸苯甲酯 CH2OOCH C C CH2 CH2 O O O O 乙二酸乙二酯 酯具有廣泛的用途 酯 某種擬除蟲菊酯的結構簡式 紅霉素的結構簡式 很多香精、藥物分子中有酯基。例如,廣泛用于農業生產和家庭除蟲的低毒高效殺蟲劑——擬除蟲菊酯,其分子中就有酯基; 某些抗生素如紅霉素為大環內酯 , 其分子中也有酯基。 酯 2.酯的物理性質 密度一般比水小,較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機溶劑。 低級酯是有香味的液體,許多水果和花草的氣味就是由其含有的酯產生的。 3.酯的化學性質 水解反應 酯化反應的逆反應 酯化反應形成的鍵,即是酯水解反應斷裂的鍵。 酯 在酸性條件下,酯的水解是可逆反應——反應條件:稀硫酸或稀酸 在堿性條件下,酯水解生成羧酸鹽和醇,水解反應是不可逆反應 ——反應條件:NaOH溶液或堿溶液 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 羧酸和醇制備酯如何提高酯的收率? 酯 增加羧酸或醇的用量 思考 不斷地從反應體系中移走生成的酯或水 O = CH3—C —O — H + H—O—C2H5 濃硫酸 Δ O = CH3—C —O — C2H5 +H2O 油脂 PART 03 (1)概念 油脂是由高級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屬于酯類化合物。 1.油脂的結構和分類 油脂 (2)組成元素 C、H、O (3)結構簡式 R、R′、R″代表高級脂肪酸的烴基 (4)油脂的分類 油脂 按狀態分(常溫下) ①油:常溫下呈液態,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如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等植物油 ??? ②脂肪:常溫下呈固態,含較多飽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如牛油、羊油等動物油脂 按高級脂肪酸的種類分 ①簡單甘油酯:R、R′、R″相同 ②混合甘油酯:R、R′、R″不同 天然油脂中,R、R′、R″ 一般不相同 2.油脂的性質 油脂 (1)物理性質 油脂的密度比水小,難溶于水,易溶于汽油、氯仿等有機溶劑。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 (2)化學性質 脂是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其化學性質與乙酸乙酯的相似,能夠發生水解反應。而在高級脂肪酸中又有不飽和的,因此許多油脂又兼有烯烴的化學性質,可以發生加成反應 水解反應:在酸、堿或酶等催化劑作用下能發生水解反應 油脂 (2)化學性質 ①酸性條件下水解(應用:制高級脂肪酸和甘油) 水解反應:在酸、堿或酶等催化劑作用下能發生水解反應 (2)化學性質 油脂 ②堿性條件下水解——皂化反應??(應用:制肥皂和甘油) 加成反應 (2)化學性質 油脂 油脂的氫化——油脂的硬化(硬化油應用:制肥皂和人造奶油的原料) 實驗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 a. 酸堿性對酯的水解的影響 實驗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 實驗現象 a試管內酯層厚度基本不變;b試管內酯層厚度減小;c試管內酯層基本消失 實驗結論 乙酸乙酯在中性條件下基本不水解,酸性條件下的水解速率比堿性條件下的慢 b. 溫度對酯的水解的影響 實驗現象 a試管內酯層消失的時間比b試管的長 實驗結論 溫度越高,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越大 酰胺 PART 04 酰胺 1. 胺 (1)定義:氨分子中的氫原子被烴基取代后的有機化合物稱為胺,其通式一般寫作R—NH2,其官能團是氨基(-NH2)。 胺類具有堿性,能與鹽酸、醋酸等反應生成水溶性較強的銨鹽,銨鹽遇強堿重新生成胺,故此性質常用于胺的分離。 (2)性質 如苯胺能與鹽酸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鹽酸苯胺 酰胺 2. 酰胺的結構 (1)概念 羧酸分子中羥基被氨基所替代得到的化合物 (2)通式 酰基 NH2 氨基 酰胺基 結構簡式 ? ? ? ? 名稱 乙酰胺 苯甲酰胺 N,N-二甲基甲酰胺 N-甲基-N-乙基苯甲酰胺 ? 結構簡式 ? ? ? ? 名稱 N-甲基乙酰胺 N-甲基苯甲酰胺 N,N-二甲基乙酰胺 N,N-二甲基苯甲酰胺 酰胺 3. 幾種常見酰胺及其名稱 4. 酰胺的性質 酰胺 物理性質 除甲酰胺( )是液體外,其他酰胺多為無色晶體。低級的酰胺可溶于水,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酰胺的溶解度逐漸減小。 H 酰胺基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和合成藥物分子中 含酰胺基的降壓藥纈沙坦的結構簡式 化學性質——水解反應 酰胺 酰胺在通常情況下較難水解,在強酸或強堿存在下長時間加熱可水解成羧酸(或羧酸鹽)和銨鹽(或氨)。 (1)酸性(HCl溶液) (2)堿性(NaOH溶液) +H2O+HCl RCOOH+NH4Cl +NaOH RCOONa+NH3↑ 其他常見的羧酸衍生物 酰基與鹵素原子(-X)相連構成的羧酸衍生物稱為酰鹵 酰鹵 如乙酰氯 CH3 Cl 分子由酰基與酰氧基( ) 相連構成的羧酸衍生物稱為酸酐 如乙酸酐 酸酐 R O 課堂小結 酯 羧酸衍生物概述 組成與結構 化學性質 性質 常見酰胺 結構與分類 結構 物理性質 性質 油脂 酰胺 隨堂訓練 1. 關于酯的組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酯的一般通式是RCOOR′,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B.RCOOR′中R和R′可以是脂肪烴基,也可以是芳香烴基 C.RCOOR′中R和R′均為-CH3時,這種酯叫乙酸甲酯 D.飽和一元羧與飽和一元醇生成酯的通式為CnH2nO2(n≥2),則符合該通式的一定為酯 D 隨堂訓練 2.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則此有機物可發生的反應類型有( )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氧化 ⑦中和 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②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⑦ B 隨堂訓練 3.關于油脂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天然油脂沒有固定的熔點和沸點,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B.C17H33COOH和C17H31COOH與甘油形成的酯屬于油脂 C.油脂和石油不屬于同類物質 D.油都是由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組成的,脂肪都是由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組成的 D 隨堂訓練 4.下列關于油脂的結構 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油脂是多種高級脂肪酸與甘油形成的酯 B.R1、R2、R3一定相同 C.若R1、R2、R3都是飽和烴基,稱為簡單甘油酯 D.若R1、R2、R3都是不飽和烴基,稱為混合甘油酯 A 隨堂訓練 5.最近幾年煙酰胺火遍了全網,它的美白功效一直以來都廣受好評。煙酰胺的結構簡式如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煙酰胺屬于胺 B.煙酰胺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 和NH3 C.煙酰胺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 和氨氣 D.煙酰胺分子中含有酰基和酰胺基 D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