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宜昌市協作體高二期中考試生物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第3章一第4章十選擇性必修3第1章一第2章第1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生態系統是由群落及其生存的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構成的統一整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一種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鏈中可能會占據不同的營養級B.植食性動物稱為初級消費者,以植食性動物為食的肉食性動物稱為次級消費者C.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菌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該類細菌屬于生產者D.腐生細菌可以將動植物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2.為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CO排放總量,實現相對“零排放”)目標,我國采取了“碳減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種措施。如圖為某森林生態系統碳元素循環模型,圖中A、B、C組成生物群落,數字表示相關4生理過程或化學反應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遺體殘骸A.該碳元素流動循環圖中,過程④為化石燃料的燃燒途徑B.圖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機物形式流動的過程只有⑥⑦⑧⑨C.若要達到“碳中和”日標,要滿足①=①十②十③十④的關系D.當一個生態系統處于穩定階段時,該生態系統中植物吸收CO2速率與所有生物釋放CO2速率大致相等3.為了證明某種細茵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三種方案的共同點是:將同一種樹的落葉等分成甲、乙兩組。實驗過程中滴加無菌水,使樹葉保持潮濕。方案一:將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方案二:將甲組滅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方案三:將甲組滅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滅菌后,再接種該種細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三個方案中都設置甲、乙兩組的目的是設置對照實驗【高二期中考試·生物學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