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2 碳的氧化物6.2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核心素養目標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二氧化碳用途(如滅火、人工增雨)及對環境影響(溫室效應)的學習,增強關注環境問題的意識,培養合理利用二氧化碳、倡導低碳生活的社會責任感。化學觀念:建立 “二氧化碳因組成和結構特點,具有獨特物理與化學性質” 的認知,形成 “物質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 的化學觀念。科學思維:通過分析二氧化碳性質實驗(如傾倒實驗、與水反應實驗),培養觀察現象、邏輯推理的能力。重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密度、溶解性)、化學性質(與水反應、與石灰水反應);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原理。難點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探究及微觀分析。課前導入課前導入夏日里冰鎮汽水的 “滋滋” 氣泡、舞臺上如夢如幻的干冰煙霧、滅火器噴射出的白色氣體…… 這些場景都與一種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密切相關。為何二氧化碳能滅火?汽水冒泡背后藏著什么化學奧秘?干冰又是如何實現人工降雨?今天,就讓我們走進 “碳的氧化物” 課堂,探索二氧化碳的性質與用途,揭開這些生活現象背后的化學密碼!0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探究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探究→實驗現象: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現象分析:傾倒時候會在燒杯底部先聚集較多的二氧化碳,使下方蠟燭首先接觸到較多的二氧化碳而熄滅,上方蠟燭后接觸到二氧化碳而熄滅→實驗結論:CO2密度比空氣大;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探究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探究→實驗現象:塑料瓶變癟了→現象分析: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內氣體減少,導致瓶內氣體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強的作用下,塑料瓶變癟→實驗結論:CO2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物理性質顏色 氣味 密度 (與空氣比較) 溶解性無色 無味 比空氣的大 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在通常狀況下,1體積的水能溶解約1體積的二氧化碳,增大壓強會溶解得更多。生產汽水等碳酸飲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這一性質。0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探究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探究→實驗現象:紙花不變色→現象分析:水不能使石蕊變紅→實驗現象:紙花不變色→現象分析: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紅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探究→實驗現象:紙花由紫色變紅色→現象分析:CO2與水反應生成H2CO3,H2C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實驗現象:紙花由紅變紫→現象分析:H2CO3不穩定,受熱后易分解實驗結論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 =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物質不是CO2,而是CO2與H2O反應生成的H2CO3】碳酸很不穩定,容易分解成CO2和H2O(H2CO3=CO2+H2O)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實驗內容 把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實驗現象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分析 CO2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了難溶于水的物質,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結論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 + Ca(OH)2 =CaCO3↓+ H2O二氧化碳的用途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氣體會變成液體或固體。固態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的熱,因此可作制冷劑,廣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鮮和運輸、醫療上血液制品和疫苗的儲存和運輸等方面。如果用飛機向云層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華吸熱,空氣中的水蒸氣迅速冷凝變成水滴,形成降雨。這就是干冰用于人工增雨的奧秘。干冰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在生產和生活中還具有廣泛的用途光合作用的原料滅火化工產品的原料氣體肥料03課堂小結04課堂練習1.課堂上,老師給同學們做了如下幾個演示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甲實驗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圖乙實驗可觀察到液體由紫色變為紅色C.圖丙實驗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D.圖丁實驗只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D2.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A.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B.結構: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構成C.性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D.應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產碳酸型飲料B3.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一種重要氣體,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在實驗室制取少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對它進行相關的性質研究。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CO2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B. 常溫常壓下CO2氣體密度大于空氣密度C. CO2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D. 液態CO2可以在常溫常壓下保存DA4.CO2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氣體,它對人類的生活和環境也會產生很大影響,下列關于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當空氣中含量超過正常值時,對人體健康 不會產生影響B.人類向大自然中排放CO2超標,會造成溫室效應C.固體CO2可以用來營造舞臺仙境D.CO2可以用來滅火Thanks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