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集善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集善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昆山市集善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卷
(滿分50分,時間50分鐘)
一、選擇題(共24題,每題1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最大糧庫。經考古發掘,遺址面積40多萬平方米,有數百個糧窖。隋文帝末年,國家儲備的物資和糧食可以供應全國五六十年。上述材料反映了隋朝(  )
A.統治十分殘暴 B.洛陽盛產糧食
C.橫征暴斂無度 D.社會經濟發展
2.《三國演義》卷首語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歷史在經歷了東漢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實現了統一。隋朝統一全國的時間是 ( ?。?br/>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國家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公元6世紀80年代,中國重歸統一時的皇帝是( ?。?br/>A.漢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富強的主要原因是( ?。?br/>A.隋朝統一全國,增強了實力
B.隋文帝勵精圖治,采取改革措施
C.隋煬帝開通大運河
D.隋統一后,南北交流加強
5.隋朝大運河是我國古代一項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對該工程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該工程是隋煬帝下令開鑿的
②目的是為了鞏固統治
③該工程以洛陽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歷代詩 陳》中有詩句“六朝至此滅,天下歸楊堅。”此句描述的史實是(  )
A.南北政權并立 B.江南政權更替
C.隋朝完成統一 D.隋朝經濟發展
7.宋朝李綱曾高度評價隋文帝“混南北為一區”的歷史功績,他認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過人之聰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隋文帝“混南北為一區”是指他?。ā 。?br/>A.建立隋朝
B.統一南北
C.勵精圖治,使經濟繁榮
D.開通了大運河
8.唐朝政局可用如圖表示,圖中“?”處應為( ?。?br/>A.“貞觀之治” B.“開皇之治”
C.“文景之治” D.“開元盛世”
9.下列哪一事件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 ?。?br/>A.鑒真東渡 B.黃巢起義 C.安史之亂 D.藩鎮割據
10.“遣唐使來華”“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充分體現了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的特點是( ?。?br/>A.高度繁榮、共享太平 B.對外開放、雙向交流
C.世界領先、求同存異 D.源遠流長、澤被東西
11.武則天曾下令:凡是官吏所在地區,“田疇墾辟,家有余糧”者升官。這體現了武則天( ?。?br/>A.重用人才 B.重視農業 C.善于納諫 D.提倡節儉
12.如圖是古代殿試場景。這種場景最早出現在下列哪一時期( ?。?br/>A.漢武帝時期 B.貞觀年間
C.武則天時期 D.開元年間
13.有一次,唐玄宗召集縣令進行考試,結果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罷官。這體現了他( ?。?br/>A.打擊地方權貴 B.寬以待人
C.整頓吏治 D.任人唯親
14.元朝規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省,軍政要務則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來自中央的詔旨,行省官員不能更改賦稅征收制度,不得調動軍隊。這體現行省制度( ?。?br/>A.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B.地方官員沒有了權力
C.對后世影響力非常大 D.不利于管轄遼闊疆域
15.澶淵之盟后,宋遼邊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人們休養生息,牛羊遍布田野,白發老邁的人,都不識打仗的武器了)這說明( ?。?br/>A.北宋的軍事力量遭到極大的削弱
B.宋遼之間維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的局面
D.宋遼雙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關系
16.“宋初始置諸州通判”,“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長官)通簽書施行?!睋牧吓袛嗤ㄅ械淖饔檬牵ā 。?br/>A.削弱宰相權力 B.分解知州權力
C.控制地方財政 D.掌控地方軍權
17.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發明與發現可能有一半來源于中國”。由中國傳入歐洲,并由歐洲“發現世界”進而產生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A.指南針 B.造紙術 C.印刷術 D.火藥
18.繪制歷史簡圖是歷史學習的一種基本技能,它能將復雜的歷史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圖中能大致反映北宋與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歷史簡圖是(  )
A. B.
C. D.
19.袁騰飛曾在《百家講壇》中講“塞北三朝”。這指的是與兩宋政權并立的三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它們分別是( ?。?br/>A.遼、西夏、清 B.大理、金、元
C.金、西夏、元 D.遼、西夏、金
20.培根在評述中國古代文明的三項成果時說:“這三種東西曾經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狀態:第一種在文字方面,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種東西是指( ?。?br/>A.甲骨文、造紙術、指南針
B.印刷術、青銅器、指南針
C.書法、火藥、指南針
D.印刷術、火藥、指南針
21.“興東北,建大金。占遼朝,滅北宋。戰南宋,歸元兵”是描述哪一民族的興衰史( ?。?br/>A.契丹 B.黨項 C.蒙古 D.女真
22.歷史學習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題。如果你要完成一篇關于“遼、宋、西夏、金時期”的歷史小論文,你可以確定的最合適的論文主題是( ?。?br/>A.地方軍閥割據的時代
B.諸侯交替掌握政權的時代
C.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D.封建國家統一的時代
23.“和議成,立盟書,約以淮水中流畫疆,割唐、鄧二州畀之,歲奉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通過條約形式確認以大散關和淮水一線為分界線的兩個政權是(  )
A.北宋與西夏 B.北宋與遼
C.南宋與遼 D.南宋與金
24.“在人事權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行省不能獨立行使軍權,大多數情況下,遵照朝廷的敕命行事。”由此可見行省制度( ?。?br/>A.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B.有利于地方與中央抗衡
C.地方機構過多,效率低
D.造成丞相權力威脅皇權
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26分)
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分)
材料一 隋朝以前,淮河以南地區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顯富庶,為了達到對江南富庶地區的控制,也是出于對笙歌月夜的迷戀,曾久居江都的隋煬帝下令開鑿運河,集百萬眾,耗時六年,運河始成。
——摘編自袁剛《隋煬帝傳》
材料二“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大禹)論功不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懷古》
材料三“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唐 胡曾《詠史詩 汴水》
(1)根據材料一,指出隋煬帝下令修建大運河的目的。(1分)
(2)根據材料二、三,指出兩首詩作者觀點的共同之處。(1分)
(3)綜上所述并結合所學,談談你對隋朝大運河的評價。(1分)
26.閱讀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唐太宗的話)“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擾未足,征求無已,亦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年堪,遂至之滅。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唯欲清靜,使天下無事?!?br/>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1)根據材料一,隋朝滅亡與唐初盛世局面的出現有沒有關系?為什么?(2分)
(2)材料二唐太宗用水與舟的關系喻指什么?這一比喻表明唐太宗意識到 什么實質問題?
(2分)
(3)材料二中他說這番話的意圖何在?(1分)
(4)唐太宗在位時期,形成什么樣的治世局面?(1分)
27.閱讀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自唐天寶以來,方鎮屯重兵。……及趙普專相,勸上革去其弊。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內,懲累朝藩鎮跋扈,盡收天下勁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內外相維,上下相制,等級相軋,……是以天下晏然。
﹣﹣《文獻通考》
材料三:(宋太宗)“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急。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甚可懼也?!?br/>﹣﹣《續資治通鑒長編》
材料四: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虜騎所過,莫不潰散。
﹣﹣《朱子語錄》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北宋初期統治者主要想解決前朝遺留下來的什么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宋初統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國方略?(2分)
(2)依據材料三,指出宋太宗對待“外憂與內患”的態度怎樣?其根本出發點是什么?(2分)
(3)結合材料四,概括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利與弊。(2分)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
(1)請觀察材料中兩幅地圖,反映出宋代社會局勢有何特點?結合圖二寫出南宋與金對峙的分界線?兩宋時期的這種局面后來是如何結束的?(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描述了元朝時疆域遼闊,為了進行有效的治理,依據材料指出,元世祖實行的行政區劃與管理的制度是什么?依據材料指出,山東在當時隸屬哪一行政機構管轄?(2分)
材料三:宋元時期是中國封建時代民族關系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在這個時期,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通過戰爭、遣使、互市、通婚等多種方式進行互動,相互之間取長補短,不僅促進了自身的發展,而且加速了民族融合的進程。
﹣﹣《宋元時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進程研究》
(3)依據材料概括宋元時期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相處的方式有哪些?請舉出一個具體事例。(2分)
(4)材料三所述各民族之間的互動,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有何作用?(1分)
參考答案
1-10 DBBBD CBDCB
11-20 BCCAB BAADD
21-24 DCDA
25.(1)為了鞏固對全國的統治(對江南富庶地區的控制);實現對奢靡生活的追求(出于對笙歌月夜的迷戀)。
(2)都認為隋朝的滅亡與大運河的開鑿和隋煬帝乘龍舟游江都有關。
(3)積極影響:客觀上促進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加速了沿岸地區經濟的發展,直到今天某些河段仍發揮著作用。消極影響:征發大批的勞動力,嚴重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激化了社會矛盾,成為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積極、消極影響各一點)
26.(1)有關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勵精圖治,從而開創了盛世局面。
(2)君民關系。意識到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
(3)意在注意調整統治政策,緩和階級矛盾。(言之有理即可)
(4)“貞觀之治”。
27.(1)問題:前代藩鎮割據,把控賦稅收入,君弱臣強,導致社會動亂等等;治國方略:解除禁軍高級將領兵權,皇帝總覽兵權,加強中央集權,“重文輕武”,通過科舉考試提拔文人擔任官職.把地方軍、政、財權都收歸中央,防止內患等等.
(2)態度:認為“內患”甚于“外憂”,“外憂”是邊事可以預防,“內患”“深可懼”.出發點:鞏固皇帝的統治地位.
(3)利:有效防止了唐末五代以來分裂割據局面的重演,加強了中央集權.弊:機構重疊,文官治軍,名實分離;財政拮據,冗官、冗兵、冗費;財政危機轉嫁于民,造成農民起義.
28.(1)特點:民族政權并立;分界線:淮水至大散關一線;結束:元朝統一全國。
(2)制度:行省制度;機構:中書省。
(3)方式:戰爭、遣使、互市、通婚;舉例:戰爭﹣﹣北宋與遼澶州之戰。/遣使﹣﹣北宋與遼互通使節。/互市﹣﹣宋與遼、西夏的互市。
(4)作用:促進了民族融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柘荣县| 舟曲县| 苗栗县| 广宗县| 右玉县| 临桂县| 买车| 大连市| 峨眉山市| 朝阳区| 连山| 珲春市| 兴隆县| 乌什县| 三穗县| 梧州市| 金寨县| 墨竹工卡县| 个旧市| 古田县| 日土县| 榆社县| 新安县| 黄龙县| 宣化县| 绥棱县| 新郑市| 梁平县| 定日县| 尼勒克县| 淮北市| 金华市| 兴化市| 岳西县| 大石桥市| 辛集市| 桂东县| 佛坪县| 偏关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