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的 了解世界主要的語言和宗教; 結合世界不同區域具體實例,能描述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樹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意識。 世界的語言 據統計,世界上共有7000多種語言,其中有2000多種屬于瀕危語言。 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 阿拉伯語 漢語 英語 法語 俄語 西班牙語 看課本P75《閱讀》,然后講述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的基本情況。 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以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相對集中 世界的宗教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它們不僅傳播范圍很廣,而且對國際政治和社會文化具有深刻影響。 看圖說分布 亞洲東部、南部 基督教 伊斯蘭教 佛教 教堂的特點是尖頂,頂端有十字架。 清真寺的特點是圓形穹頂,頂端有新月標志。 佛塔塔基寬大,塔剎一般呈錐形或圓形。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是束埔寨古代石構 建筑和石刻浮雕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最大的廟宇類建筑。1992年,以吳哥窟為代表的吳哥古 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佛教 伊斯蘭教 泰姬陵代表了莫臥兒建筑成就的高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1983年,泰姬陵作為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名錄》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截至2024年8月 遺產數量 1223 跨國界遺產 49 退出名單 3 瀕危遺產 57 文化遺產 952 自然遺產 231 雙重遺產 40 締約國 168 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體現了不同歷史時期某個國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制度、民風民情、宗教習俗、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 文化是人類適應環境、改造環境的產物,始終處于不斷變遷、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與時代性,文化的發展方式和表現形態也是多樣的。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6000多種語言。不同的民族創造了各自獨特的文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藏裝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著,也是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最顯著特征。其基本特點包括肥大、長袖、寬腰、右襟。藏裝不僅是一種服裝,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藏裝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體現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審美,反映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態環境。 重慶火鍋,又稱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系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系飲食,是中國傳統飲食方式之一;以“辣、麻、咸、鮮、香、脆”為其口味,具有菜品多樣、調味獨特、吃法豪放等特點。重慶火鍋文化積淀深厚,獨具特色。特別在民俗風情上,重慶火鍋呈現出一派和諧與淋漓酣暢相溶之場景和心理感受,營造出一種“同心、同聚、同享、同樂”的文化氛圍。 泰國菠蘿飯是一道以菠蘿為主料,以洋蔥、西紅柿、咖喱粉等為輔料制作而成的美味菜肴。泰國菜的濃烈,讓人從口到胃都體驗到美味的刺激。熱帶地區的食材也總是出人意料的豐富、鮮艷,還沒入口就已經讓眼睛飽餐一頓。 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土樓以石為基,以生土為主要原料,分層交錯夯筑,配上竹木作墻骨牽拉,丁字交叉處則用木定型錨固。福建土樓或方或圓,以圓為主,如珍珠般灑落在閩西南的綠水青山間。 福建土樓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理念,就地取材,選址或依山就勢、或沿循溪流,建筑風格古樸粗獷,形式優美奇特,尺度適當,功能齊全實用,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組成了適宜的人居環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景觀。 黃土塔古建筑群被稱為“蜂巢屋”,此類古建筑群現在只能在土耳其東南部的哈蘭和敘利亞部分地區找到。 “蜂巢屋”墻壁厚達80CM,這是當地“夏季炎熱,冬季多雨,春秋多風沙”氣候環境條下的產物。墻厚可以阻隔夏季陽光,使得室內較為涼爽,能阻擋冬季冷空氣,室內降溫慢,還可抵御風沙和雨水的沖擊,因此蜂巢屋是一種古老而優越的生態民居。一般的蜂巢屋由3至4座土塔相連,目的是增加使用面積,而土塔面層的泥土有保持室內恒溫以達冬暖夏涼的妙用。 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透過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和習俗,我們可以領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韻味。 春節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據不完全統計,近20個國家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農歷新年,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性文化盛事,為各國民眾帶去歡樂體驗。 探究與實踐 保護世界文化遺產 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你有什么樣的看法?試結合一項文化遺產保護的具體案例,與同學分享你的觀點。 任務一 任務二 交流:世界文化遺產,被認為是“人類獻給未來的禮物”。以“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意義”為主題,開展一次班級演講比賽。 的 世界的語言 世界的宗教 尊重世界 文化多樣性 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 聯合國中文日 世界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建筑特點 世界文化遺產 民族節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