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期川維中學教育集團聯合考試初一生物期中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題1分,共20分)1.李昊吃西瓜時把西瓜籽也吞進了肚里,這粒西瓜籽會在體內經過怎樣的一段旅程( )A.口腔→咽→肝臟→小腸→大腸→肛門 B.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C.口腔→咽→氣管→胃→小腸→大腸→肛門 D.口腔→咽→胃→肝臟→小腸→大腸→肛門2. “吃飽”的感覺是因為下述哪個器官中有較多的食物( )A.胃 B.小腸 C.大腸 D.肝臟3.我們知道,人體的正常生長是細胞分裂、分化和生長的結果。作為青少年,為了保證我們能夠健康地生長發育,需要攝入足夠的( )A.蛋白質 B.糖類 C.脂肪 D.維生素4.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遠洋船上安裝了水培蔬菜設備。新鮮蔬菜可防止船員患上壞血病,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豐富的( )A.維生素A 3.維生素B1 C.維生素C D.維生素D5.下列關于小腸適于吸收的結構特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有很多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 B.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C.小腸絨毛里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管壁很薄 D.小腸很長6.下面是四位同學分別設計的午餐食譜,其中最合理的是( )A.雞腿漢堡、炸薯條、水果沙拉、可樂 B.煎雞蛋、牛排、水果沙拉、牛奶C.番茄蛋湯、炒青菜、炸薯條、米飯 D.燉排骨、紅燒帶魚、炒菠菜、米飯7.細嚼慢咽是一種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助于消化和吸收,下列不屬于機械性消化的是( )A.牙齒的咀嚼 B.舌頭的攪拌 C.腸胃的蠕動 D.消化酶的分解8.胡老師從重慶到西藏工作,半年后體檢時發現,血液中有一種成分顯著增加。你認為是( )A.白細胞 B.紅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9.某人因重大交通事故失血過多導致昏迷,此人為A型血,應及時給他輸入( )A. A型血 B. B型血 C. AB型血 D.0型血10.當今社會,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列生活方式中,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是( )①不抽煙 ②適量運動 ③經常檢查身體 ④多吃高糖分的食物 ⑤多吃高脂肪食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11.某興趣小組觀察了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并繪制了血液流動模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用濕棉絮包裹小魚的軀干即可B.小魚的尾鰭要鮮艷,便于觀察C.血管①中紅細胞緩慢地單行通過D.血管②和③分別表示靜脈和動脈12.確定犯罪嫌疑人有時需要采集血液進行DNA 鑒定。DNA鑒定主要利用血液中的( )A、成熟的紅細胞 B.血小板 C.白細胞 D.血漿13.適當的體育運動不光健康體魄也鍛煉我們的心肺,以下對心臟的鍛煉敘述錯誤的是 )A.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心肌發達,安靜狀態下的心率比一般人快B.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心臟每搏輸出的血量C.青少年經常參加適宜的體育運動,可以強健心臟,增加心臟工作能力D.強健的心臟工作效率更高14.人在站立時,其下肢血液仍能回流到心臟,這主要與下列哪種瓣膜有關(人A.動脈瓣 B.靜脈瓣 C.房室瓣 D.動脈瓣和靜脈瓣15.小芳同學發燒后,遵醫囑口服藥物布洛芬。服藥后心臟的四個腔中最早出現布洛芬的是(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16.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邊吃飯邊說笑,易使食物進入氣管。這是因為( )A.氣管軟骨支撐氣管 B.吞咽時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住喉口C.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的器官 D.軟腭會影響食物進入消化道17.西西患有過敏性鼻炎,在使用鼻噴劑噴鼻后發現嘴巴中出現藥味,主要原因是人體呼吸道和消化道有共同的器官( )A.咽 B.喉 C.食管 D.氣管18. “痰”吐得體,從我做起。隨地吐痰不衛生,容易傳播疾病,你認為痰的形成部位是( )A.喉 B.肺 C.氣管和支氣管 D.咽19.如圖是人體某處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的血管分布較深,管壁彈性大B.圖中的血管是靜脈C.氣體交換后,組織細胞內氧含量升高D.氣體交換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20.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重要的生物學觀點,肺是完成氣體交換的重要場所。肺的以下特點與氣體交換功能無關的是( )A.肺泡數量多、總表面積大 B.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C.肺泡位于最細支氣管末端 D.肺泡壁薄,僅由一層細胞構成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個小題,每空1分,共30分)21. (6分)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劃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不輟。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豆子、豬肉、花生、紅棗等。據圖回答問題。 .)糯米中的淀粉,從消化道的② 開始消化,由① 分泌的唾液,將部分糯米分解成麥芽糖,因此細細咀嚼會感到有點甜。(2)肉粽中的蛋白質在⑤ 內被初步消化,在⑦內最終被分解成(3)“生中的脂肪,被④ 分泌的膽汁乳化,膽汁中 (填有或者無) 消化酶。22.(6分)某高校組織大一新生到醫院進行體檢。以下是小雪同學(女)血常規化驗的有關檢查結果,請分析圖表回答相關問題:項目 結果 參考值 (單位)紅細胞 2.8×10 男 4.0-5.5×10 (個/升) 女3.5-5.0×10 (個/升)白細胞 13.1×10 4.0-10.0×109(個/升)血小板 2.7×1011 1.0-3.0×109(個/升)血紅蛋白 90 男 120-160 (克/升) 女 110-150 (克/升)(1)抽血前,醫生將小雪同學手臂用膠皮管捆扎起來,選擇她手臂上的“膏筋”作為針刺入的部位。這些“青筋”是 血管。(2)小雪同學血常規化驗結果中,數據明顯偏高的血細胞是 , 據此可知,小雪同學可能患有 。(3)小雪同學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數量偏低,可能患有 ,建議小雪同學在飲食中增加含 和 豐富的食物。23. (5分)小明學了血液循環的路徑之后,畫出了右下圖,請據圖回答:(1)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它是由 構成:心臟的四個腔中, 的肌肉最發達.(2)血液經過C→a→肺→b→B的循環途徑被稱為 。(3)當血液流經肺時,血管中氧氣含量的 (填“增加”或“減少”);當血液流經腦時,血管中的葡萄糖 (填“增加”或“減少”),因為部分葡萄糖被氧化分解,為大腦提供能量。24. (6分)圖(一)為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圖(二)為肺泡與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圖(一)中的結構[1] ,結構[2] 不僅是氣體的通道,而且還能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和 。(2)圖(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 構成,這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3)圖(二)所示的外界氣體按照c方向進入肺泡時,圖(一)中[3] 應處于 狀態(填收縮或者舒張)。25. (7分)饅頭是人們常吃的一種主食。某生物興趣小組在探究“口腔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進行如表所示實驗,請你分析回答下列問題。試管編號 1 2 3 4饅頭 碎屑適量 碎屑適量 饅頭塊適量 碎屑.適量唾液有無 2mL 唾液 A 2mL 唾液 2mL 唾液是否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保溫 37℃水浴保溫 10分鐘加入碘液 2滴(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 ,與1號試管形成 。(2)若要探究舌的攪拌對口腔中淀粉消化的影響,應選擇 號和 號兩支試管進行對照實驗。(3)實驗結果是 號試管中的物質遇到碘液不變藍,原因是: 。(4)實驗中要一直保持水溫在37℃左右,這樣做的目的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