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二期中生物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袋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鈣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千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因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簽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來后,將本試墓和器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第1--12題,每小題2分,第13-16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國各級政府和機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種群數量由1981年的7只發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有關野生朱鹮的食物網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環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棲息地的縮小等都是導致野生朱鹮大量減少的原因B.該食物網中,野生朱鹮與魚類之間存在著競爭和捕食的關系C.就地保護是保護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措施D.野生朱鹮可利用的總能量等于魚類和貝類可利用的總能量之和2.塔式蚯蚓污水處理系統(如下圖)運用人造濕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處理,通過泥土、沙、小石、大石四層過濾,這樣重復幾次后可實現農村生活污水的達標排放。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該生態系統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構成B.該生態系統選用蚯蚓等生物,體現了協調原理C.該生態系統的群落有垂直結構,但不存在水平結構D.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3.據下圖回答問題:如果環境劇變或某種植物病害爆發,生存幾率最大的植物是( )A.栽培小麥B.栽培玉米C.野生小麥 D.野生玉米4.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藍細菌大量繁殖,水華頻發。研究人員采用種植大型挺水植物等方法,獲得了較好的治理效果。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污水中的有機物可供藍細菌吸收利用B.河流中動植物之間進行著物質循環C.大型挺水植物與藍細菌競爭資源能減少水華發生D.水華形成過程可導致該水域物種豐富度增大5.城市生態工程是指用生態工程的方法對城市環境進行綜合治理。下列措施,不符合城市生態工程建設基本原理的是( )A.大力推廣“環境友好技術”B.采用浮床工藝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C.分區建設工業區、居住區、生態綠地等D.用法律手段禁止汽車上路,嚴禁造紙廠、酒廠生產,以斷絕污染的源頭本章章首頁所示的云南省紅河州哈尼梯田,被盛贊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位一體的人與自然高度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農耕文明奇觀。在這里,山頂是森林,可以涵養水源;山坡上是層層梯田;半山腰上建有村寨;山腳下有江河。近些年來,哈尼梯田部分地區試行稻—魚—鴨生態種養模式,將種稻、養魚、養鴨相結合,取得顯著經濟效益。6.維持哈尼梯田這一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 )A.層層的梯田 B.山頂的森林 C.半山腰的村寨 D.山腳下的江河7.稻—魚—鴨生態種養模式能提高經濟效益的原因是( )A.當地日照充足 B.當地土壤條件好 C.物質分層分級利用 D.物質和能量循環利用8.2018年3月,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蘇丹在肯尼亞被安樂死。作為地球上食物鏈的最高營養級生物,北部白犀牛曾經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東部、中部地區。由于傳統醫學和手工藝品對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徹底獵捕,野外幸存數越來越少。蘇丹的離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兩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下列關于北部白犀牛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部白犀牛瀕臨滅絕的原因是其不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B.北部白犀牛的滅絕將導致食物鏈中斷,能量流動受阻C.北部白犀牛現存數量過少,不能體現生物多樣性D.可嘗試利用克隆技術保護瀕危野生動物9.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種生物之間以及非生物環境與生物之間進行傳遞B.蝙蝠“回聲定位”和狗外出時的“頻頻撒尿”分別體現了行為信息、化學信息C.牧草生長旺盛,為食草動物提供采食信息,這體現了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D.信息傳遞應用在農業生產中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也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10.有兩條食物鏈: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一個吃玉米的人獲得的能量一定比一個吃牛肉的人獲得的能量多B.若①和②中玉米的數量相同且能量傳遞效率都為10%,當①能養活10000人時,②最多能養活1000人C.能量沿食物鏈單向流動,傳遞效率隨營養級升高而逐級減少D.若土壤中含有相同濃度的某重金屬鹽,則②中的人體內比①中的人體內積累的重金屬離子少11.下列對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A.陽光、熱能不屬于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B.消費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生產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是生態系統的基石D.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食物鏈和食物網12.毛竹與栲樹、苦櫧等闊葉樹形成的混交林,其穩定性比毛竹純林的高。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毛竹純林易發生病蟲害B.混交林中物種多樣性高C.混交林中食物網更復雜 D.混交林中能量可循環利用13.下圖是一個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關于該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A.沼氣池中的微生物是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B.微生物也能利用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儲存的能量C.沼渣、沼液作為肥料還田,使能量能夠循環利用D.多途徑利用農作物可提高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利用效率14.使用催腐劑(含腐生細菌、真菌)有助于解決由焚燒秸稈、稻草等帶來的環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問題。為探究催腐劑對植物落葉的分解作用,某研究小組將帶有落葉的表層土壤均分為甲、乙、丙三組,其中甲組不作處理,澆上等量的蒸餾水。三組均放在無菌且其他條件適宜的環境中,每隔一段時間測定未腐爛的落葉量,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合理的是( )A.乙組可能是對帶有落葉的表層土壤進行了滅菌處理B.甲組中參與落葉中有機物分解的生物都是細菌或真菌C.丙組是一段時間后在滅菌的帶有落葉的表層土壤中加入了催腐劑D.催腐劑降解落葉產生的能量和可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15.圖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部分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質循環伴隨著能量的流動B.能完成該循環的生物一定含有葉綠體或線粒體C.A、B所示的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D.進行A過程的生物是自養型生物16.在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中,能量形式的轉變順序是( )A.光能→化學能→熱能B.熱能→光能→化學能C.化學能→光能→熱能 D.光能→熱能→化學能第II卷(非選擇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 60 分17.圖甲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圖乙代表的是圖甲所涉及食物網中能量流動的“金字塔”結構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甲中能夠將大氣中的CO2固定下來的生物成分是 (填圖中字母),自然界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氣的途徑有 (填數字序號)。(2)圖甲中C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碳元素在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群落間循環的主要形式是 。(3)圖乙建構的“能量金字塔”中處于Ⅰ的生物屬于 (填成分),處于Ⅲ中的生物為第 營養級。(4)從圖乙“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能量流動的特點是 。18.下圖甲為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之間的營養關系,圖乙為圖甲中生物的能量流動金字塔,圖丙為該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D在該生態系統中處于第 營養級;A與C可以根據對方留下的氣味去獵捕或躲避獵捕,因為氣味是 信息。(2)甲圖中的生物再加上 和 就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3)圖乙形成“正金字塔形”的原因是 。能量在兩個相鄰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通常是 。如果人類活動至使該環境中鉛超標,則圖乙中的營養級 中的鉛含量最多。(4)圖丙中①表示的生理過程主要是 ;②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19.宿州市三角洲公園環境宜人,公園內有高大的喬木如楊樹、柳樹、銀杏等,還有各種灌木和花卉,如紫薇、月季等,以及大片的草坪和地被植物。水域中還生長著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公園里常見的鳥有白鷺、野鴨、麻雀等。還有一些小型哺乳動物,如松鼠等,以及大量的昆蟲,如蝴蝶、蜜蜂等。公園的土壤、水體和落葉層中,存在著大量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1)三角洲公園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 。(2)公園內的鳥在林間嬉戲,上下翻飛,涉及的信息類型有 ,為研究白鷺的生態位,應考慮的因素有 (答2點)。請寫出一條食物鏈 。(3)在公園設計時,需考慮 和 兩者間的相互作用(選擇編號:①生物群落 ②非生物環境 ③動物種類 ④植物種類)。三角洲公園是城市的“綠肺”,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簡述公園在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中發揮的作用 (答1點)。(4)碳存儲離不開碳循環,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獲取碳元素的方式是 。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之一是 (填“增加”或“降低”)碳匯(又稱碳吸收或碳固定)。20.下圖甲表示某流速緩慢的河段,因A、B、C排污口不斷排放氮、磷、有害物質a等污染物,使河段水體污染逐漸加重,1、2、3、4表示不同的調查段。下圖乙表示該河段中3號調查段各營養級的部分生物種類受污染的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受污染河段中,若生態系統能夠恢復穩態,恢復速度最快的是 號調查段。(2)圖乙中生物的種間關系有 ,該生態系統除圖中所涉及的成分外,還應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生物體從周圍環境吸收、積蓄物質a,使其在機體內濃度超過環境濃度的現象稱為 。(3)在4號調查段,若水生植食性動物營養級中的魚類出現大量死亡,將引發生態系統的 調節,進而可能會導致生態系統崩潰。(4)研究人員用標記重捕法調查銀鷗的種群數量時,兩次捕獲時間間隔太久,有些被標記的銀鷗已經死亡,則所得數據比實際結果 。21.濕地是地球上生物生產力最大的生態系統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并能過濾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進而改善水質,被譽為“地球之腎”。濕地類型眾多,如紅樹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1)濕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 等生態功能。(2)在紅樹林等濕地生態系統中,碳元素主要通過 被固定在有機物中,并沿著 進行傳遞。(3)與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 穩定性較低(4)調查表明,我國相當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營養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豐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過了湖泊 的限度,使其自動調節能力下降。造成富營養化水體中魚類大量死亡的原因有 等。(5)濕地面積的縮小會導致局部氣候變劣、 等。(6)濕地生態恢復工程就是采用 和 措施相結合的方法,如廢水處理、 污染控制、土地處理工程以及 等,使受干擾的濕地得以恢復。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C D B C D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C A B A17.(1) B ②③(2) 消費者 二氧化碳(3) 生產者 三(4)逐級遞減18.(1) 二、三、四 化學(2)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3)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逐級遞減的 10%-20% Ⅳ(4)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19.(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或營養結構)(2) 物理信息、行為信息 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 植物→蟲→麻雀(3) ① ② 間接 公園特殊的棲息環境吸引更多的生物定居,增加物種多樣性;公園作為生物遷徙的中間站,使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節點增多,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路徑增多,提高了城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4) 分解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 增加20.(1)2(2) 捕食和競爭 分解者 生物富集(3)正反饋(4)偏高21.調節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凈化水質 光合作用 食物鏈(網) 抵抗力 自動凈化能力 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質增加 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樣性降低、遷飛鳥類絕跡 工程學 生態學 點源和非點源 動植物物種的引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