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秘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A濰坊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模擬題注意事項:1.本試題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4頁,第Ⅱ卷5~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試卷密封線內及答題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所有試題答案均須涂、寫在答題卡限定的區域,答在本試卷上的答案無效。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考古發現,紅山文化的代表性遺址——牛河梁遺址的女神廟中,女神雕像體型有大小之分,似已形成有中心、有層次的“神統”,隨葬玉器的數量和規格也有顯著區別。據此推斷,紅山文化時期的先民A.社會地位平等 B.階級分化趨勢明顯C.開始定居生活 D.制陶技術逐漸成熟2.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兩只呆萌可愛的結界獸(如下圖),形象設計融合了三星堆青銅人像的經典特征,帶有濃郁的西南地方文化特色。而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玉琮、玉壁、銅尊等文物,近年來在河南、山西等地發現了高度相似的“同款”。據此可知( )A.三星堆文化青銅器制作水平領先世界B.中外科技與文化交流具有悠久的歷史C.夏商周時期的統治范圍遠至四川地區D.三星堆文化與中原文化存在一定聯系3.右圖為1923年在山西省渾源縣出土的耕牛尊,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其鑄造的年代最早應該是在A.夏朝時期 B.商朝時期 C.春秋戰國時期 D.秦漢時期4.井渠法是我國西漢時期修建龍首渠時發明的地下渠道施工技術,這一技術傳到西域后,當地人結合本地特色,發展出了坎兒井,之后又傳播到了中亞等干旱地區。這一技術的傳播得益于A.漢高祖大力支持 B.西域都護的設立C.絲綢之路的開通 D.自然條件的優越5.《孫子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用不流血的手段而使別人屈從我的意志,下列史實體現這一觀點的是A.隋煬帝東征高麗 B.秦始皇統一六國C.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D.漢武帝北擊匈奴6.在宋代,陜西一帶有民謠:“我有一只小毛驢……我騎著去趕集。”這個“集”在宋代應屬于A.城市 B.都市 C.夜市 D.草市7.在八股文考試中,出現了很多畸形的讀書人。其中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范進,范進中舉常被視為笑談。下列關于八股取士說法正確的是A.八股取士取代科舉制,成為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B.宋代八股取士開始出現C.八股取士使人才選拔制度日趨合理D.八股取士是科舉制走向僵化的表現8.兩江總督耆英在鴉片戰爭后說,“良民與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更“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此實不能御寇之由”。在耆英看來,鴉片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A. 貧富不均 B. 莠民作亂 C. 民性懦弱 D. 吏治敗壞9.1887年,李鴻章奏稱:“創設招商局十余年來,中國商民得減價之益。而水腳(水路運輸費)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數千萬,此實收回利權之大端”。其意在說明洋務運動A.實現了自強求富目標 B.革新了文化教育面貌抵制了列強經濟侵略 D.推動了軍事工業發展10.國共兩黨關系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內容之一,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成果的是A.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B.達成“九二共識”C.創辦“黃埔軍校” D.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11.從1915年反對日本提出“二十一條”的抵制運動,到1919年抗議巴黎和會對山東問題處理結果的五四運動,再到1925年抗議日本工廠槍殺顧正紅的五卅運動,這三次事件的“危機程度”一次比一次減弱,而群眾運動的規模卻一次比一次增大。這主要是因為A.民族資本主義持續發展 B.革命政黨勢力的不斷推動C.民族國家意識日益強化 D.北洋軍閥的統治日益腐朽12.陳云在報告中指出:“會議決定進軍四川,糾正了第五次反圍剿最后階段與西征第一階段中軍事領導人的錯誤,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略家’,推選毛澤東同志擔任領導,建立了堅強的領導班子,使黨加強了對軍隊的領導,使紅軍從此掌握了進攻的主動權。”該會議是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13.此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國發出通電:“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此“事變”指的是A. 九一八事變 B. 西安事變 C. 盧溝橋事變 D. 一·二九運動14.周恩來總理曾對一次軍事行動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黃河是蔣介石的“外壕”,隴海路是他的“鐵絲網”,長江是他的“內壕”,而我們已經過了“鐵絲網”,打到他的“內壕”了。結合右圖,可知這一軍事行動A.成功粉碎國民黨軍全面進攻B.揭開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C.取得孟良崮戰役的重大勝利D.成功實現三大戰役全面勝利15.宣傳畫是一種通俗易懂的圖像和火熱的時代背景相結合的視覺藝術。以下一組宣傳畫主要反映了A.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展B.農村生產關系的變化C.農業生產方式的進步D.人民公社體制的建立16.“該原則之所以歷久彌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它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符合國際關系發展的本質要求,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項原則的精髓,就是國家主權平等。”該原則A.是《聯合國憲章》的重要組成部分B.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C.獲得了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接受和認可D.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17.“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在港澳問題上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建立經濟特區 C.“一國兩制” D.改革開放18.截至2024年9月19日,我國已發射60顆北斗導航衛星,標志著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工程正式收官!回顧“中國星座”30年建設歷程,從無到有,無數科研人員聚力攻關,自主研制成功了一流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據此可知,北斗系統反映我國科學家開放合作的精神 B.百折不撓的精神C.艱苦奮斗的精神 D.自主創新的精神19.“這是一條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定期泛濫,人們把泛濫的河水儲存起來,精確記錄和計算,最終創造出了燦爛的文明。”下列屬于材料中“燦爛的文明”的是A.系統的成文法典 B.“眾生平等”的佛教C.神秘的金字塔 D.驚艷后世的哲學成就20.古代歷史上,他們沿著“絲綢之路”,奔波往返于歐洲和亞洲之間,漫漫的沙漠、長長的駝隊和悠悠的駝鈴是他們路途中的常伴,在進行貿易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這一重要角色。材料中的“他們”是A.雅利安人 B.阿拉伯人 C.羅馬人 D.日本人21.南美解放者杯,(Copa Libertadores de América )是南美頂級足球俱樂部間的重要洲際賽事,南美解放者杯由南美足聯組織,杯賽的命名是為了紀念A.華盛頓和林肯 B.章西女王和甘地C.玻利瓦爾和圣馬丁 D.羅斯福和斯大林22.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東西方主戰場均有打破法西斯“不可戰勝”神話的重要戰例,如發生在中國戰場的平型關大捷。那么,發生在西方主戰場的是A.莫斯科保衛戰 B.中途島海戰C.斯大林格勒戰役 D.諾曼底登陸戰23.有學者對19世紀某重大成就發表評論:“它沉重地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從反動教會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們群起攻之,誣蔑該學說‘褻瀆圣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該學者評價的成就A.傳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 B.有力地推動了物理學的發展C.沉重地打擊了宗教“神創論” D.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24.在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中,某邊防營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王焯冉、肖思遠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在喀喇昆侖山脈里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和榮譽,也在雪域高原譜寫了一曲英雄贊歌!在緬懷英雄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A. 促進和威脅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健康發展的因素同時存在B.恐怖主義是威脅世界和平的首要因素C.和平與發展不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D.世界多極化已經形成23.中歐班列是運行于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間的集裝箱等鐵路國際聯運列車。截至2025年4月,中歐班列“中通道”運行路線增至72條”,運輸交易量不斷增加。中歐班列的運行( )A.推動了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 B.擴大了中國的外交范圍C.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發展潮流 D.打通了中歐間運輸通道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小題16分,第27小題18分,第28小題16分,共50分。26.(16分)為了鞏固王朝統治,自先秦到隋代,歷代統治者對中國行政區劃制度曾進行過多次改革,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春秋時代,分封制開始瓦解,郡縣制開始蔭芽。楚、秦、晉等國出現了縣,郡的出現比縣稍晚,多在邊地。到戰國時代,在邊地的郡下分設若干縣,產生了郡縣兩級制。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廢封國,將郡縣制推向全國。郡縣制為漢代沿用,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時期,分境內為十三刺史部,簡稱“十三部”或“十三州”。到東漢時,刺史掌握了地方行政權,對所部郡縣官吏實行管理,州正式成為地方行政區。州郡縣三級制歷兩晉南北朝不變。——摘編自薛明揚主編《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隋以前中國行政區劃制度的演變。(6分)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縣三級制。但南北朝以來,行政區劃變化紛繁,反映出地方分權的特點。開皇三年(583),兵部尚書楊尚希上表說:“竊見當今郡縣,倍多于古,或地無百里,數縣并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閑,并小為大,國家則不虧粟帛,選舉則易得賢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議,罷去郡一級,改為州縣兩級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縣,清除了過去層次、機構過多的弊端,進一步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摘編自朱紹侯等主編《中國古代史》(2)據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區劃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6分)(3)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秦、隋行政區劃制度改革共同的積極作用。(4分)27.(18分)電視劇《覺醒年代》再現了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反抗政府黑暗統治和殖民壓迫,探求救國道路的歷史畫卷。賞析該劇相關片段,回答問題。材料一 驚聞袁世凱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流亡日本的陳獨秀毅然回國,在回國的船上,陳獨秀對易白沙感嘆道:慚愧啊。十多年了,我陳獨秀先學康梁,后隨中山,致力政治革命。東奔西走,九死一生,光日本就去了五次。結果到現在,不還是一事無成嗎?(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陳獨秀所說“康梁”、“中山”各指哪一歷史事件?在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問題上,兩個歷史事件有什么共同點?(6分)材料二 在和蔡元培談論近代中國教育時,汪大燮對蔡元培說:當今中國百廢待興,開風氣之先的,莫過于陳獨秀所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最有吸引力的,也莫過于陳獨秀所高擎的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普及科學與民主,根子在教育。你蔡元培,要是能借北大這塊兒寶地改革創新,重振我中華民族,就有了依托和希望。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汪大燮口中的“當今中國”處在哪一政府的統治之下?材料中的新文化運動有什么影響?(6分)材料三 在談到中國的未來時,李大釗動情且豪邁地說:三年前,我在中央公園有過一次演講,里邊有一句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那么今天,我也鄭重地跟大家說一說我最新的心得,那就是:中國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他才能夠實現中華民族之振興!而且我堅信,一百年以后的中國,他必會證明我今天的觀點。社會主義,絕不會辜負中國!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為讓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李大釗做了哪些努力?在國際新形勢下,我們將如何堅定不移的走社會主義道路?(6分)(16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形勢發生了很多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二戰以后世界史大事記表時間 事件1945年 二戰結束,聯合國成立1947年 杜魯門主義出臺1949年 北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2年 埃及爆發革命1955年 華沙條約組織成立1959年 古巴人民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1967年 歐共體成立1978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91年 蘇聯解體1993年 歐盟成立1995年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1999年 巴拿馬收回運河區的全部主權2001年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上述材料中美蘇冷戰的表現有哪些重大事件?(6分)依據材料中相互關聯的內容,確定一個主題,對其進行簡要論述。(要求:主題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10分)2025年濰坊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模擬題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B 2.D 3.C 4.C 5.C 6.D 7.D 8.D 9.C 10.C11.C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D 19.C 20.B21. C 22. A 23. C 24. A 25.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小題16分,第27小題18分,第28小題16分,共50分。評分說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得分不能超過該題的賦分。26.(16分)答案要點:(1)演變:周朝實行分封制;戰國時在邊地出現郡縣制(春秋戰國時期在邊地設置郡縣);秦統一后在全國推行郡縣制;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東漢至南北朝實行州郡縣制。(每點2分,任選三點即可,共6分)(2)原因:地方出現分權傾向;機構設置混亂(郡縣過多)。(每點2分,共4分)措施:改州郡縣制為州縣制,合并州縣。(2分)(3)積極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權(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鞏固國家統一;提高了行政效率(減少了管理層次);確立了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的基本模式。(每點2分,任選兩點即可,共4分)27.(18分)答案要點:(1)“康梁”:戊戌變法。(2分)“中山”:辛亥革命。(2分),共同點:都主張中國走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2分)(2)政府:北洋政府。(2分)意義: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4分)(3)在《新青年》雜志上刊登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做了較為系統的介紹;領導了五四運動;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出貢獻。(任選兩點,4分)做法: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強國際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28.(16分)答案要點:(1)事件:杜魯門主義出臺;北約的成立;華約的成立。(每點2分,共6分)(2)示例一:選擇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埃及爆發革命,古巴人民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巴拿馬收回運河區的全部主權。主題:二戰后,亞非拉的民族獨立浪潮改變著世界的面貌。論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逐漸崩潰,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1952年,埃及爆發革命,推翻了英國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國成立,沉重打擊了歐洲殖民主義。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等人的領導下,最終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后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1999年年底,巴拿馬收回了運河區的全部主權,護了國家主權,擺脫了美國的控制。綜上所述,亞非拉的民族獨立運動增強了它們的總體實力,擴大了它們的國際影響力,并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趨勢發展。(10分)示例二:選擇事件:二戰結束,聯合國成立,歐共體成立,歐盟成立,世界貿易組織成立。(1分)主題:合作是應對危機的有效方式。論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人類造成了空前的災難。二戰結束后,和平成為人類共同的愿景。于是在各方積極組織籌備下,聯合國成立,它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防止地區武裝沖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重振二戰后衰退的經濟形勢,提高國際地位,西歐各國逐漸走上聯合之路。1967年,歐共體成立,1993年,大部分西歐國家在歐共體的基礎上組成了歐洲聯盟。歐洲的聯合促進了歐洲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使歐洲國家成為國際政治經濟舞臺上的重要力量。二戰結束后,世界局勢緩和,國家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為有效解決國際貿易爭端,規范多邊貿易,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極大地促進了全球貿易和經濟的發展。綜上所述,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世界各國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共克時艱,獲得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