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瀘州市老窖天府中學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質量監測歷 史說明: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兩部分。2.第一部分滿分15分,第二部分滿分25分,滿分40分。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15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1.5分,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共15分)1.1975年12月,湖北云夢睡虎地四號秦墓中出土了兩件木牘。木牘是戰國晚期參加伐楚的秦軍士兵黑夫兄弟寫給長兄的家書。在家書里,他們特地詢問,因殺敵立功而晉升爵位的立功文書是否收到,相關待遇是否落實。這封家書佐證了商鞅變法( )A.建立縣制 B.獎勵軍功 C.鼓勵耕織 D.廢除特權2.在建立漢政權前后,劉邦分封了7個異姓諸侯王,如韓信為齊王,英布為淮南王。但后來,他以各種理由誅殺了其中6個異姓王。劉邦剪除異姓王A.目的是強化專制皇權 B.深受分封制觀念影響C.體現他統治十分殘暴 D.導致王國問題的形成3.乾符年,參加黃巢起義,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天祐四年,朱溫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這句話表明A.黃巢經歷了唐朝和梁朝 B.朱溫不是梁的開國皇帝C.朱溫奪取帝位代唐稱帝 D.朱溫所在的年號是乾化4.下表可以用來說明,維新變法運動維新運動期間維新派的活動活動 內容建立學堂 萬木草堂、時務學堂創辦報刊 《國聞報》《知新報》《時務報》組織學會 強學會、南學會、農學會A.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B.學習了西方科學技術C.促進了思想啟蒙 D.抨擊了封建道德5.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在紅軍面臨分裂潰散甚至變色的危急關頭,帶領紅軍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建軍方向,為無產階級革命軍隊定了型。古田會議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使黨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初步實現了理論化、制度化、規范化。這源于這次會議確立了哪一原則( )A.政治建黨,思想建軍 B.思想建黨,政治建軍C.政權是從槍桿子中取得 D.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6.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采取了“打土豪,分田地”“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耕者有其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舉措。這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堅持(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解放農村生產力C.完善社會主義制度 D.以公有制為主體7.創作于1960年的《翻身農奴把歌唱》,唱出了百萬農奴翻身當家做主的喜悅,唱出了感謝毛主席和黨恩的真情,表達了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定決心。該歌曲創作的歷史背景是西藏( )A.和平解放 B.進行民主改革 C.自治區建立 D.實行改革開放8.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年,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972年后,許多國家紛紛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建交的高潮。截至2023年3月,已與世界上182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這些表明我國( )A.國際影響力逐步提高 B.與發展中國家關系改善C.大國擔當風范得到體現 D.國際合作成果日益顯著9.15—17世紀,商品的世界性流動增強,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C.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戰10.“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但是,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你認為材料反映的是( )A.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結束 B.美國構建起“單極格局”C.蘇聯解體后,聯合國作用大大加強 D.世界格局朝政治多極化方向發展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25分)二、綜合題(共25分)11.(本題11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覺醒篇】林則徐 夫欲自強必先裕餉,欲浚餉源莫如振興商務。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損一分之利,即中國益一分之利,微臣創設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李鴻章《議復梅啟照條陳折》(1)據所學知識寫出圖片人物反抗外來侵略的一個典型事例。(1分)據文字材料指出洋務派后期的主張,(1分)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該主張產生的積極作用。(1分)【革命篇】(2)請按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對以上4幅圖片進行排序(寫序號即可),(1分)并從中任選其一,說明該事件的歷史意義。(2分)【改革篇】十多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這是80年代所發生的最深刻的變化。改革使經濟體制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構成了加快改革步伐的體制基礎;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使中國經濟大踏步走上世界舞臺。——摘編自余習廣、李良棟等主編《大潮新起:鄧小平南巡前前后后》(3)材料中“80年代所發生的最深刻的變化”是指什么?(1分)20世紀90年代,我國經濟體制出現了怎樣的變化?(1分)舉一個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大踏步走上世界舞臺”的具體事例。(1分)【復興篇】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摘自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4)據材料指出當下如何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綜合以上探究,談談你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感悟或認識。(2分)12.(本題8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風雨兼程,奮斗不息,取得輝煌成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世界范圍內,工業化道路的問題從制度選擇的層面去考察,無非有兩條:一條是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一條是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從具體路徑選擇的層面去考察,按照陳云的說法:“工業化不外三條路:重輕并進,先重后輕,先輕后重。走哪一條路,要看我們的國情。”——摘編自《毛澤東思想通論》(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在建國初期進行工業化建設的第一個總體規劃。(1分)該規劃在實施中選擇了材料一中陳云所說“三條路”中的哪條路?(1分)材料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技實力伴隨經濟發展同步壯大。2017年,全國研發人員總量達到621.4萬人,是1991年的6倍,科技創新隊伍不斷壯大。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屢創新高,2002年首次突破國內生產總值1%,2017年提升至2.13%。整體上已超過歐盟15國平均水平。我國先后與法國、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簽訂了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科技在一定意義上成為國家對外開放的最前沿。——摘編自《巨變:改革開放40年中國記憶》(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科技發展的特點。(2分)材料三 1978—2021年中國經濟變化簡表年份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7年 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3678.7 18872.9 100280.1 832035.9 1143669.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510.2 6255.7 36396.2 47411.9鄉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3.6 686.3 2282.1 13432.4 18930.9——摘編自國家統計局(3)根據材料三,概括1978—2021年取得的經濟成就。(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取得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2分)13.(本題6分)某校同學開展探秘新航路的主題研究性學習活動,搜集到如下資料:①書籍插圖 ②哥倫布書信1887年英國出版的一部書中的繪畫作品,描繪迪亞士到達好望角的場景。 哥倫布歷經兩個多月航行, 返回途中寫的一封信, 描述了航行中的新發現。③麥哲倫航海日記 ④《地理發現史》與麥哲倫同行的一位航海助手所撰寫,記錄了航行途中的見聞。 19 世紀法國小說家凡爾納的作品, 講述人類歷史上著名航海家的故事。請選出上述資料中最可信的兩則材料(寫序號),并簡要說明理由。從這兩則材料中任選其一,(寫序號)寫出其所反映的具體史實及影響。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C B B B A B D11.(1)事例:虎門銷煙;主張:“求富”。積極作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排序:②④①③;舉例:遵義會議;歷史意義: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3)變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事例:2001年加入WTO。(4)做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感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是曲折的,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不斷探索、改革創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言之有理即可)12.(1)第一個五年計劃。先重后輕(或優先發展重工業)。(2)特點:政府重視:發展快;研究隊伍大;研發投入多;國際合作密切;成果顯著。(言之有理即可)(3)建設成就:經濟迅速發展;人民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綜合國力增強等。(言之有理即可)取得成就的原因: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先進理論指導;改革開放的實施;科技的進步;加入WTO,國際市場擴大的影響;人民的辛勤勞動等。(言之有理即可)13.材料與理由:②③;日記、書信是歷史親歷者的所見、所思、所感,是歷史發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記錄,最能反映歷史的本真,屬于直接史料,史料價值較高,最可信。史實及影響:【示例】選擇②史實:哥倫布“發現”美洲。影響:擴展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為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給美洲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等等。 選擇③史實: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影響: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壯舉,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