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眉山縣級學校高一年級期中聯考生物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CA0CBCBB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CBDCADBB21.(1)(基因的)分離防止外來花粉干擾(2)性狀分離紫花(3)1/3DD:Dd:dd=2:3:122.(1)4(2)AAbbaaBB紅毛:棕毛:白毛=1:2:1AAbb和aaBB1/3(3)9/6423(1)次級精母細胞6-7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2)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精子和卵細胞進行受精作用(3)XB、aY、aY24.(1)遵循(2)紅花:粉花:白花=1:1:2(3)AAbb或Aabb讓該粉花個體自交,觀察子代的花色(表型)及比例子代中全為粉花子代中粉花:白花=3:125.(1)B顯性上位、b隱性上位(2)4A顯性、B顯性或顯性(3)野鼠灰毛:黑毛:白毛-9:3:4野鼠灰毛:棕毛:白毛-9:3:4b隱性(4)野鼠灰毛:黑毛:白毛=3:1:4眉山縣級學校高一年級期中聯考生物試題(總分100分,75分鐘完卷)一、單選題(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1.孟德爾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使用了“假說一演繹法”,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z中高莖與矮莖的性狀分離比約為3:1,屬于實驗現象B.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屬于實驗假說C.“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屬于演繹推理D.“測交后代高莖與矮莖的數量統計比約為1:1”,屬于實驗結果2.據如圖,下列選項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是◆bDA.4DBA一與B.==與一dAC.一與CCDD.一與a3.下列有關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一定遵循分離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分離定律發生在配子產生過程中,自由組合定律發生在配子隨機結合過程中C.多對遺傳因子遺傳時,在成對遺傳因子分離的同時,不成對遺傳因子都自由組合D,若符合自由組合定律,雙雜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現9:3:3:1的性狀分離比4.下列有關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成對存在B.染色體和基因在雜交過程中均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C.著絲粒分開時,復制而來的兩個等位基因也隨之分開D.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使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5.某種昆蟲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控制長翅和殘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長翅對殘翅為顯性,某同學想通過一次雜交實驗來判斷子代的性別,可選用的親本組合為A.長翅雄性×長翅雌性B.殘翅雄性×殘翅雌性C.長翅雄性×殘翅雌性D.殘翅雄性×長翅雌性第1頁共8頁6.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現有一對夫婦,妻子的基因型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為AabbCc,其子女中基因型為AabbCC的比例和出現具有AbbC表現型女兒的比例分別為A.1/83/16B.1/163/16C.1/83/8D.1/163/327.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關系的是①F,自交后代的表現型比例②F,產生配子類型的比例③F,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例④F: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F,測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8.如圖為某植株自交產生后代的過程示意圖,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AB(1Ab配子間M種子代:種基因型AaBb②aB結合方式P種表現型(123:1)abA.A、a與B、b的自由組合發生在③過程B.子代中不同于親本表現型所占比例為7/16C.M、N、P分別代表16、9、3D.該植株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9某果蠅的基因位置及染色體組成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00bA.該果蠅的基因型可表示為AabbxDxdB.該果蠅的一個原始生殖細胞減數分裂時產生4個生殖細胞C.圖示中有4對同源染色體和3對等位基因D,該果蠅的一個原始生殖細胞,一定能產生4種配子10.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對黑毛為顯性。現有一只灰毛雌鼠(M),為了確定M是否為純合子(就毛色而言),讓M與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窩共4個子代。不考慮變異,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生物 眉山縣級學校高一年級期中聯考生物答案.pdf 生物 眉山縣級學校高一年級期中聯考生物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