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第一章 地球1.地球在宇宙中 結合科學故事、史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用數據、類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運用圖片、影視資料以及數字技術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認識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2.太空探索 結合圖片、影視資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測以及空間站建設等人類太空探索的進展與意義。 收集中國航天及太空觀測發展的相關材料,舉例說出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單元目標1.2 地球與地球儀一、地球形狀與大小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看來是不爭的事實,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迷。人類對地球的形狀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①天圓地方古代人由于活動范圍小,往往憑自己的直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我國古代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②太陽和月亮后來人們根據太陽、月亮的形狀,推測地球是個球體。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1.2 地球與地球儀一、地球形狀與大小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看來是不爭的事實,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迷。人類對地球的形狀的認識,經過了漫長的過程。③麥哲倫環球航線路線圖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結束了人們關于“地方”與“地圓“的爭論。④地球衛星圖片20世紀,人類進入了太空,可以從太空觀察地球,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確證地球是個球體。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1.2 地球與地球儀一、地球形狀與大小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視頻麥哲倫環球航行1.2 地球與地球儀一、地球形狀與大小現在人們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不僅確證了地球的形狀,而且精確地測量了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1.2 地球與地球儀一、地球形狀與大小實踐活動1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較,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不僅可以用數據來描述,也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描述。地球大小的比較地球的大小 比較項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約相當于 個足球場的總面積(足球場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地球最大周長約為4萬千米約相當于沿赤道飛行 小時(飛機評價飛行速度約為800千米/小時)1.2 地球與地球儀一、地球形狀與大小實踐活動2用太陽和月亮作比較,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不僅可以用數據來描述,也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描述。地球與太陽、月亮大小的比較我的表面積約6090億平方千米,約是地球表面積的 倍。我的周長約1.09萬千米,地球周長相當于 倍我的周長。1.2 地球與地球儀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太大了,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的位置、形狀和名稱等。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1.2 地球與地球儀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撥動地球儀,可以看到它圍繞著一根軸轉動,這根軸代表地軸。地軸是人們假想的的軸,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叫兩極。其中,對著北極星方向的叫北極,它是地球上的最北點,與北極對應的點叫南極,是地球上的最南點。連接兩極的半圓叫經線,與赤道平行、與經線垂直相交的圓叫緯線。地球儀上的點和線1.2 地球與地球儀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實踐活動3制作簡單的地球儀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常用的工具,通過制作簡易地球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地球儀上重要的點和線。1.按以下的步驟制作簡易地球儀。(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1)準備材料:泡沫球、鐵絲、膠布、毛線、膠水、剪刀等。(2)如圖1所示,在泡沫球的中間貼上毛線,作為赤道;在a、b兩點各鉆一個小孔,使小孔到赤道的距離相等,作為兩極。1.2 地球與地球儀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實踐活動3制作簡單的地球儀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常用的工具,通過制作簡易地球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地球儀上重要的點和線。1.按以下的步驟制作簡易地球儀。(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3)把鐵絲的端從一個極點穿至另一個極點,使球體能圍繞鐵絲旋轉;余下的鐵絲大致沿球體的外側彎為半圓狀,將其余部分卷繞成底座,使球體能放置在桌面,如圖2。注意極點連線與桌面的夾角大致為66.5 ,同時所彎的半圓要比泡沫球略大一點。(4)在圖3 a、b兩個極點處裹上膠布,使球體既可固定在傾斜鐵絲的中間,又可以自由轉動。2.如果你有制作地球儀的其他方法,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個地球儀,并和同學們交流制作經驗。(5)在圖3 c的位置,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儀不會翻到。1.2 地球與地球儀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視頻制作簡單的地球儀1.2 地球與地球儀課堂總結地球與地球儀一、地球形狀與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三、地理實踐活動:制作簡易的地球儀1.2 地球與地球儀課堂檢測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下圖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階段。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C2.人類利用人造衛星精確地測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A.4萬千米 B.6371千米 C.5.1億平方千米 D.8萬千米B1.2 地球與地球儀課堂檢測2023年8月31日,地衛二空間技術(杭州)有限公司發布了一組地球全景照片--“太空之弦”,這是全球首次低軌智能衛星以360°拍攝的地球全景影像。下圖為“太空之弦”的一幅照片。完成下面小題。3.全景影像呈現出地球的形狀是( ) A.橢球體 B.球體 C.長方體 D.圓柱體B4.通過全景影像可看見地球表面的( ) A.經線和緯線 B.動物和植物C.海洋和陸地 D.湖泊和沼澤C5.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先進的科技 B.眾多的人口C.豐富的資源 D.便利的交通A1.2 地球與地球儀課堂檢測同學們制作了簡易的地球模型——地球儀(如圖),通過轉動地球儀可以演示地球的運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的鉛筆表示( ) A.經線 B.緯線 C.地軸 D.赤道C7.同學們想要演示地球表面有晝夜之分,需要的條件是( )①地球儀不發光 ②有模擬太陽光的照射③地球儀不透明 ④地球儀必須不停的自西向東自轉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A1.2 地球與地球儀課堂檢測在地理活動課上,同學們利用鐵絲、乒乓球、膠布和橡皮泥等物品制作簡易地球儀。讀地球儀制作過程示意圖(圖1)和簡易地球儀模型(圖2),完成下面小題。8.關于材料使用和標記的說明,正確的是( ) A.乒乓球代表地球,圈d代表赤道 B.a代表南極點,b代表北極點 C.e代表本初子午線,從內部穿過乒乓球 D.c用橡皮泥固定,真實的地球也有支撐點A9.下列經線可以與圖2中甲所在經線組成經線圈的是( ) A.80°E B.60°EC.60°W D.60°NC1.2 地球與地球儀課堂檢測10.【實踐出真知】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地球儀是地理學習的工具,讓我們動手制作簡易地球儀。【器材準備】乒乓球、粗鐵絲、量角器等。【制作過程】步驟一:確定赤道和兩極并繪制緯線。在乒乓球中部畫一個圓圈作為赤道,離赤道等距頂端處各鉆一個小孔,為南、北極點。如圖,以赤道為起點每隔30°畫一條緯線。(1)圖a中,所畫的緯線應與赤道保持 的位置關系。【答案】平行1.2 地球與地球儀課堂檢測10.【實踐出真知】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步驟二:做地軸。如圖b所示,用鐵絲制作地軸時應與水平桌面保持66.5°角傾斜。步驟三:組合固定。將乒乓球固定在地軸中間,使其可以自由轉動,如圖c。(2)若要自制地球儀內容更加豐富,可在其表面繪制哪些地理事物?【答案】)七大洲的輪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經線:0°經線和180°經線等。平行【實踐應用】(3)說一說自制地球儀在學習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答案】認識世界海陸的分布概況:認識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關系:認識經緯線的分布特點: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演示晝夜交替現象等。第一章 地球1.地理工具——地球儀 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和緯線,說出經度和緯度的分布規律;用經緯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現象所在地的位置。 在地球儀上識別兩極、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等,說出劃分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依據。課程目標1.2 地球與地球儀三、經線和經度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叫經線,也叫子午線。0 經線稱為本初子午線。我國古代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子午線意為南北線(第2課時)1.2 地球與地球儀三、經線和經度0 經線稱為本初子午線,是經度的起始線。從 0 經線向東和向西,各分180 ,稱為東經和西經,分別用“E”和“W”表示。東經和西經的180 重合,稱為180 經線。1.2 地球與地球儀三、經線和經度任意兩條對應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任意一個經線圈,可以把地球分成兩個半球。一般以20 W和160E 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東西半球的劃分1.2 地球與地球儀三、經線和經度東西半球的劃分思與學為什么以20 W和160E 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如果以0 W和180 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將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的版圖劃分在東西兩個半球上。1.2 地球與地球儀四、緯線和緯度在地球儀上,與南北兩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圈叫赤道。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叫緯線。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緯線在南北兩極縮成一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1.2 地球與地球儀四、緯線和緯度南北半球的劃分赤道把地球平分為南北兩個半球。1.2 地球與地球儀四、緯線和緯度赤道的緯度為0 ,是緯度的起始線,從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 ,稱為北緯和南緯,分別用“N”和“S”表示。0 —30 為低緯度30 —60 為中緯度60 —90 為高緯度1.2 地球與地球儀實踐活動1認識經緯線和經緯度觀察地球儀,可以發現經線(度)和緯線(度)有一些共同之處,也有很多區別,可以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它們的特點,進一步認識經緯線和經緯度。1.觀察地球儀,找出經緯線和經緯度各自的特點,并填入表1.4和表1.5。表1.4 經緯線特點的比較項目 經線 緯線形狀長度指示方向1.2 地球與地球儀實踐活動1認識經緯線和經緯度觀察地球儀,可以發現經線(度)和緯線(度)有一些共同之處,也有很多區別,可以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它們的特點,進一步認識經緯線和經緯度。1.觀察地球儀,找出經緯線和經緯度各自的特點,并填入表1.4和表1.5。表1.5 經緯度特點的比較項目 經度 緯度度數范圍表示符號度數分布規律1.2 地球與地球儀實踐活動1認識經緯線和經緯度觀察地球儀,可以發現經線(度)和緯線(度)有一些共同之處,也有很多區別,可以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它們的特點,進一步認識經緯線和經緯度。2.在地球儀找出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3.在地球儀找出0 W和180 組成的經線圈,如果以此經線圈劃分東西半球,看看哪些國家劃分在東西兩個半球。1.2 地球與地球儀五、利用經緯網定位關于定位的對話如果船只遇到事故,怎么報告位置啊?能不能像在教室一樣,說在幾行幾列呢?1.2 地球與地球儀五、利用經緯網定位常見的經緯網在地球儀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形成經緯網。通常,我們會利用經緯網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點,可以用相較于該點的經線和緯線確定,用經緯度表示。1.2 地球與地球儀五、利用經緯網定位視頻地理坐標的判讀方格狀經緯網上地理坐標的判讀1.2 地球與地球儀五、利用經緯網定位地理坐標的判讀與書寫在地球儀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形成經緯網。通常,我們會利用經緯網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點,可以用相較于該點的經線和緯線確定,用經緯度表示。度數向南增加是南緯,A點的緯度南緯10 ,寫作10 S度數向東增加是東經,A點的經度東經150 ,寫作150 EA點的地理坐標寫作:A(150 E,10 S)1.2 地球與地球儀五、利用經緯網定位找一找泰坦尼克號的位置“泰坦尼克號”失事地點你能說出“泰坦尼克號”失事地點的位置嗎?AA(42 N,50 W)1.2 地球與地球儀五、利用經緯網定位實踐活動2學會利用經緯網定位每天世界都會發生一些大事件,這些事件都發生在一定的地點。可以利用經緯網,通過經緯度在地球儀上確定這些地點的位置。1.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查找城市,填入表1.6。表1.6 經緯度與對應城市緯度 經度 城市40 N 116 E 北京51 N 0 60 N 25 E0 79 W30 N 120 E23 S 43 W1.2 地球與地球儀五、利用經緯網定位實踐活動2學會利用經緯網定位每天世界都會發生一些大事件,這些事件都發生在一定的地點。可以利用經緯網,通過經緯度在地球儀上確定這些地點的位置。2.2021年第18號臺風“圓規”于10月8日在西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其中心位置與13.8 N、131.4 E。10月13日“圓規”在19.2 N、110.4 E登錄。請你在地球儀上大致標出臺風“圓規”的生成位置和登陸位置,說出它附近的主要地名。1.2 地球與地球儀課堂總結地球與地球儀三、經線和經度四、緯線和緯度五、利用經緯網定位1.2 地球與地球儀課堂檢測2023年10月26日11時,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將在軌駐留6個月,計劃于2024年4月返回東風著陸場。圖1為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東風著陸場位置示意圖,圖2為我國二十四節氣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位于( ) A.南半球、中緯度B.北半球、高緯度 C.東半球、中緯度D.西半球、低緯度C2.東方著陸場位于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 ) A.正東 B.西南 C.東南 D.東北D1.2 地球與地球儀課堂檢測2024年2月7日,中國南極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嶺站是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讀“我國南極考察站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秦嶺站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 A.75°S,163°WB.75°S,163°E C.75°N,163°WD.75°N,163°EB3.長城站位于( ) A.中緯度B.東半球 C.秦嶺站東北D.秦嶺站西南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