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無形套子與命運悲劇----整合閱讀《裝在套子里的人》《祝福》課標分析“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目標與內容:1.精讀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理解欣賞作品的語言表達,把握作品的內涵,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讀寫作經歷,發揮想象,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發現。2.根據詩歌、散文、小說、劇本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從語言、構思、形象、意蘊、情感等多個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發現作者獨特的藝術創造。3.結合所閱讀的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寫作的一般規律。捕捉創作靈感,用自己喜歡的文體樣式和表達方式寫作,與同學交流寫作體會。嘗試續寫或改寫文學作品。4.養成寫讀書提要和筆記的習慣。根據需要,可選用雜感、隨筆、評論、研究論文等方式,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見解,與他人分享,積累、豐富、提升文學鑒賞經驗。教材分析本單元屬于課程標準規定的“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期,是高中階段第一次集中學習小說這一體裁。所選古今中外小說,類型多樣,風格各異,都是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經典之作,反映了不同時代、地域的社會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和強烈的社會批判精神。單元主題是“觀察與批判”,而《祝福》《裝在套子里的人》尤其能表現這一主題。《祝福》體現了魯迅小說“為人生”的宗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裝在套子里的人》則通過塑造別里科夫這一“套中人”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帝俄的專制統治對人們思想和靈魂的鉗制與束縛,透露出呼喚自由的熱望。學情分析經過高一上學期的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基礎。但是,本單元小說意蘊深刻,需要學生以正確的立場、睿智的頭腦和敏銳的眼睛,去觀察思考,分別鑒別。學生要做到這種程度有一定難度。因此,如何引導學生體味經典人物的魅力、思考社會主題,如何解決學生既有的問題和困惑,如何激發學生產生新的思考與發現,都是教師教學要充分考慮的。課時安排 一課時學習目標1.理解“套子”內涵及與人物命運悲劇的關系。2.把握小說批判現實的思想鋒芒,啟發學生觀察社會人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同學們,讀了《裝在套子里的人》《祝福》后,請用一個詞概括你的感受。(有說諷刺,有說壓抑,有說價值……)無論怎樣的感受,或許都源于“套子”。【評價導入】用一個詞概括你的感受,引導學生從感情基調對兩篇小說進行概括。引出這種感受的來源——套子。為下面研讀思考“他們有怎樣的套子”做好鋪墊。(二)[研讀 思考]學習活動:他們有怎樣的套子?任務一:在畫橫線處填上內容。別里科夫不是悲在有形的套子上,而是悲在 ,譬如別里科夫穿越到魯鎮中,你認為他最接近祥林嫂周圍的誰?【評價任務】填空形式設計任務,有利于學生聚焦、集中。將別里科夫穿越到魯鎮,此設計新穎而有趣,激起了學生思考的欲望;也巧妙地將“套子”套在祥林嫂的身上,也成為兩篇小說的關聯點。(三)[研讀 發現]學習活動:套子的根源何在?任務二:《裝在套子里的人》最后一段與《祝福》最后一段,結尾方式互換,你覺得合適嗎?請闡述理由。《裝在套子里的人》最后一段改為:在墓地上空的烏鴉帶著它凄涼的叫聲飛進了幽深的山林,山林中隨處可見墳墓,落滿了松葉與松果。別里科夫的墳墓,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孤獨而落寞。例如《祝福》最后一段改為:可是一天還沒有過完,祥林嫂已經完全被魯鎮的人們遺忘了。生活微微泛起一點點漣漪,又恢復舊樣子。實在,祥林嫂是老了,可是像祥林嫂這樣的人,卻還有許多呢!【評價任務】設計此任務,引導學生思考“套子的根源何在”。學生如果覺得合適,闡述自己理由;如果覺得不合適,也闡述自己的理由。經過辯論,弄清楚了“套子”的根源所在——社會環境和傳統思想。此任務,具有開放性和思辨性,對提高學生思考力和思辨力,有一定作用。(四)[寫作 升華]學習活動:套子與人物命運悲劇有何關聯?任務三:讀書小組要為此兩篇小說寫一則文學短評。經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鍵詞:別里科夫(祥林嫂)·環境·悲劇;乙組提出一個關鍵詞:套子。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100 字左右)【評價任務】此任務的設計,根據 2024年高考第 9 題設題方式而擬定。“人物短評”是新教材寫作方式中的一種。在教考一體化的形勢下,此任務設計難能可貴。同時,也從以寫促讀角度出發,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和作者的意圖。(五)[對比 反思]學習活動:我們自身或周圍人有沒有一些套子?任務四:社會時代變化了,我們自身或周圍人有沒有一些套子?應該怎樣對待?請討論交流。【評價任務】真實情境化,是教學設計必須考慮的。這個情境設計,從認知契機切入,讓學生結合自身或周圍人進行思考。學生談論得很深入,結合現在教育、網絡微信、狹隘民族主義思想等等,談論從自信力、開放包容、優秀傳統文化等角度去對待。這無疑將學生所學運用到當下和自身中來,具有現實意義。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辯證看待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六)課堂總結板書:(七)課后作業1.課后閱讀孫紹振、付傳霖等作品,修改自己文學短評,并進行評估。表格 個人習作評估標準評估內容個人評估 小組評估 評估指標 評估指標 個人評估 小組評估嵌入關鍵詞行文思路語言精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