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歷史復習單元分層訓練(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歷史復習單元分層訓練(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含解析

資源簡介

單元分層訓練(六)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說明:選擇題每題1分,總分42分)
1.晚清名臣左宗棠在給林則徐的挽聯中寫道:“廟堂倚之為長城,草野望之若時雨?!币韵驴梢宰鳛槠渥糇C的是(  )
A.虎門銷煙       B.洋務運動
C.收復新疆 D.黃海海戰
2.(2024·泰安期末)下圖為南京靜海寺警示鐘。其銘文曰:“……一八四二,濁浪滔天;英軍入侵,揚子江面……脅迫清廷,割地賠款;占我香港,掠我銀元……喪權辱國,泣地驚天?!便懳膬热莺鸵韵虏黄降葪l約簽訂有關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3.(2024·新泰檢測)陳旭麓說:“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币蛟凇斑@場戰爭”中戰敗,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
A.《尼布楚條約》 B.《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4.(2024·寧陽月考)從文明史觀的角度看中國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是中國了解和學習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窗口,最早的“窗口”不包括(  )
A.上?! .廣州 C.福州  D.深圳
5.(2024·寧陽二模)學習歷史要學會區分史實和歷史結論。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
A.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B.太平天國運動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
C.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D.《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
6.(2024·東平檢測)法國上尉巴特雷寫信給雨果,他認為“這次遠征行動十分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雨果卻嚴厲地譴責了他們的行徑。“他們的行徑”是(  )
A.發動鴉片戰爭 B.火燒圓明園
C.強占中國領土 D.對華傾銷鴉片
7.(2024·肥城月考)有學者認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由此可知,兩次鴉片戰爭本質上的相似之處是(  )
A.開始于清政府開展的禁煙運動
B.推進到清朝統治中心京津地區
C.西方侵略者的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
D.列強都以武力挫敗了清政府的抵抗
8.圓明園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1860年,侵略軍闖進圓明園瘋狂搶劫,之后又放火燒毀。侵略軍指的是(  )
A.八國聯軍 B.英法聯軍
C.英軍 D.日軍
9.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當清朝的主要力量應付來自東南海疆的英法聯軍時,俄國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之上。俄國“攫取的利益”主要是(  )
A.侵占大片領土 B.索要巨額賠款
C.增開通商口岸 D.獲得領事裁判權
10.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長江中下游地區。導致這種變化的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1.下面是廣州茶葉輸出量及占全國茶葉出口比重表(單位:萬擔)。表中變化是因為中國(  )
年份 1843 1844 1852 1863 1882
出口量 13.3 51.9 27 13 13.4
比重 幾乎100% 98.4% 38.3% 23% 6.6%
A.民族工業逐漸崛起 B.通商口岸不斷增加
C.茶葉出口日漸萎縮 D.自然經濟遭到破壞
12.19世紀40年代,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遭到嚴重破壞,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本國工、農、商業生產的作用。出現這一后果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3.從《南京條約》開始,西方列強“揭開了對華事務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與歐洲‘掠奪成性的蠻夷’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經濟關系的開端”。材料反映了(  )
A.列強以條約的形式確立殖民秩序
B.中西方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關系
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加深
D.中國主動接受近代外交條約體制
14.《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照會英國:“從此萬年和好,兩國無爭矣?!边@表明清政府(  )
A.未能認清英國侵略本性
B.開始向西方學習
C.給予英國片面最惠國待遇
D.成為洋人的朝廷
15.(2024·濰坊一模)鴉片戰爭結束后,英文期刊《中國叢報》刊載文章展現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識。《天津條約》簽訂之后,來華傳教士依約深入內陸地區。這些活動(  )
A.進一步傳播了西學 B.為殖民擴張提供服務
C.促進了國人的覺醒 D.促使中國融入世界
16.1856年英國炮轟廣州城,廣州群眾自發組織起來把上岸的侵略者趕跑。1858年廣州牛欄岡一帶群眾協力迫使英法聯軍狼狽逃回城里。據此可知,當時(  )
A.群眾有反侵略的意識
B.義和團運動開始興起
C.清政府堅決抵抗英軍
D.廣州城尚未開埠通商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歷史事件隨著時光流逝而意義日減。鴉片戰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中國的現代化一日未完成,鴉片戰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
——摘編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
材料二 鴉片戰爭后,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猛烈增加。中國進口的貨物,第一是鴉片,第二是紡織品。1885年以后,棉紗和棉布的進口值超過鴉片進口值,中國出口商品以傳統的絲、茶為大宗,但是,絲、茶在出口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漸下降……19世紀70年代以后,中國對外貿易逐漸由順差向逆差轉變。
——趙德馨《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1)根據材料一,概括鴉片戰爭后中國人的歷史使命。如何理解“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4分)
(2)根據材料二,歸納鴉片戰爭后我國對外貿易發生的變化。并根據所學知識指出造成這種變化的重要因素。(4分)
18.(2024·臨沂中考)馬克思在《鴉片貿易史》一書中指出:“中國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這些措施的頂點是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沒收、焚毀走私的鴉片?!痹谶@些“非常措施”中,影響最大的是(  )
A.緝拿煙販 B.沒收鴉片
C.虎門銷煙 D.對英作戰
19.(2021·泰安中考)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
A.林則徐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犯,開展禁煙活動
B.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C.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后條約》
D.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20.(2024·常州中考)有同學在閱讀書籍時,看到下面漫畫。據此推測,該漫畫資料所涉及的史實應該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中法戰爭 D.甲午中日戰爭
21.(2024·棗莊中考)2023年10月18日到29日,“五首重聚·故園新語”,圓明園獸首銅像特別展覽在圓明園博物館舉辦,獸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馬首銅像在時隔163年后重聚圓明園。獸首流失于(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中法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2.(2024·威海中考)如圖紀念章正面刻有拿破侖三世像,背面刻有塘沽、張家灣、八里橋、北京等重要戰役的地點,正反面均縫有北京的字樣。該紀念章是法國1860年侵略中國的歷史罪證。這場侵略戰爭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中法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3.(2022·泰安中考)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載體。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
A.1842年8月,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C.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派掀起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
D.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于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24.(2023·濟南中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炮聲震撼了中國,也震撼了亞洲。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1)客觀敘述和分析歷史,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是“歷史解釋”素養的要求。材料一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門銷煙,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6分)
(2)材料二中“這場戰爭”指什么?為什么“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6分)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單元分層訓練(六)
1.A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主張嚴禁鴉片,1839年,林則徐到廣州后,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販,將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㈤T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A項正確;林則徐不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排除B項;收復新疆的是左宗棠,排除C項;黃海海戰中犧牲的是鄧世昌,排除D項。]
2.A [根據“一八四二……脅迫清廷,割地賠款;占我香港,掠我銀元”可知,銘文內容反映的是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被迫割香港島、賠款給英國,A項正確;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排除B、C、D三項。]
3.B [題干涉及的是鴉片戰爭。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和領土完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故選B項。]
4.D [根據材料信息“中國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最早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規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沒有深圳,故選D項。]
5.A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歷史結論是對史實的定性,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屬于歷史結論,A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是史實,排除B項;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是史實,排除C項;《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屬于史實,排除D項。]
6.B [1860年,英、法聯軍對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之后又放火燒毀。因此被雨果嚴厲譴責的“他們的行徑”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B項正確。]
7.C [根據材料“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在1856—1860年,歐洲列強發動戰爭的目的是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由此可知,這次戰爭和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上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變中國為英國等國家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因此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C項正確。]
8.B [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英國伙同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瘋狂搶掠園中珍寶,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燒毀了這座著名的皇家園林,B項正確。]
9.A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因此俄國“攫取的利益”主要是侵占大片領土,故選A項。]
10.B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后,英、法、美、俄和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西方列強獲得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長江中下游地區,B項正確。]
11.B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前,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開廣州一處為對外通商口岸,政府特許設立了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故廣州是茶葉出口唯一的通商口岸。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后,實行五口通商,導致廣州茶葉輸出量及占全國茶葉出口比重下降,B項正確。]
12.A [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使英國獲得了協定關稅權,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A項正確。]
13.A [《南京條約》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表現,說明列強想用不平等條約的形式確立殖民秩序,故A項符合題意;《南京條約》是不平等條約,體現不出中西方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關系,排除B項;《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C項;《南京條約》是被迫簽訂的,無法體現中國主動接受近代外交條約體制,排除D項。]
14.A [根據材料可知,清政府認為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后,兩國可以“萬年和好,兩國無爭矣”。然而,這明顯是對英國侵略本性的誤判。英國通過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強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割占領土、賠償巨款等,其目的是進一步侵略和掠奪中國,A項正確。]
15.B [鴉片戰爭后,外國人創辦報刊、深入內陸,關注中國歷史、地理、民族和外交等,為殖民擴張提供服務,故選B項。]
16.A [根據材料“1856年英國炮轟廣州城,廣州群眾自發組織起來把上岸的侵略者趕跑。1858年廣州牛欄岡一帶群眾協力迫使英法聯軍狼狽逃回城里”可知,廣州群眾自發組織打擊侵略者,廣州牛欄岡一帶群眾協力打擊英法聯軍,體現出群眾自發反抗侵略,說明當時群眾有反侵略的意識,A項正確。]
17.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可知,鴉片戰爭后中國人的歷史使命是實現近代化。第二小問,根據材料一“鴉片戰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迫使中國打開國門,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開始遭到破壞,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開始由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中國歷史的轉折。第(2)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二“鴉片戰爭后,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猛烈增加”可知,鴉片戰爭后,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猛烈增加;根據材料二“中國進口的貨物,第一是鴉片,第二是紡織品。1885年以后,棉紗和棉布的進口值超過鴉片進口值”可知,棉紗和棉布的進口量不斷增加;根據材料二“但是,絲、茶在出口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漸下降……19世紀70年代以后,中國對外貿易逐漸由順差向逆差轉變”可知,絲、茶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下降;對外貿易由順差變為逆差。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南京條約》簽訂后,列強獲得協定關稅的特權;東南沿海開放了通商口岸。
答案:(1)歷史使命:實現近代化。理解:鴉片戰爭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開始由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等等。
(2)變化:鴉片戰爭后,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猛烈增加;棉紗和棉布的進口量不斷增加;絲、茶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下降;對外貿易由順差變為逆差。重要因素:《南京條約》簽訂后,列強獲得協定關稅的特權;東南沿海開放了通商口岸。
18.C [依據題干中“欽差大臣”“廣州”“焚毀走私的鴉片”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上半期,英國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鴉片流毒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也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東禁煙。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后開展禁煙。6月3日,林則徐開始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收繳的鴉片,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C項正確。]
19.B [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傍f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對鴉片戰爭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達,屬于歷史評價,故B項符合題意。]
20.B [根據題干“中國國寶”“英”“法”和圓明園遺址圖片可知,與此相關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對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之后又放火燒毀,B項正確;鴉片戰爭是1840年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與法國無關,排除A項;中法戰爭是由于法國侵略中國和越南而引起的一次戰爭,與英國無關,排除C項;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與英、法無關,排除D項。]
21.B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洗劫了圓明園,為掩蓋罪行火燒圓明園,十二獸首就是在當時丟失的,B項正確。]
22.B [根據材料“法國”“1860年”“北京”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聯軍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攻打到北京,并犯下火燒圓明園的暴行,B項正確。]
23.B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結論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的總結性認識,所以“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是對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總結性認識,屬于歷史結論,B項正確。]
24.解析:第(1)問,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嚴重危害,道光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積極禁煙,將收繳的鴉片在廣州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這就是虎門銷煙?;㈤T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第(2)問第一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二“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可知,這場戰爭爆發于1839年之后,是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鴉片戰爭。第二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對英國侵略者割地賠款、五口通商、關稅協定,這不僅使中國喪失了完整獨立的主權,更是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陳旭麓先生說鴉片戰爭“是一塊界碑”。
答案:(1)1839年的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2)戰爭:鴉片戰爭。原因: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万载县| 车险| 和田市| 都安| 峡江县| 上虞市| 辰溪县| 昭通市| 汕头市| 利津县| 长海县| 溧水县| 三河市| 乌拉特中旗| 江永县| 四会市| 宣化县| 奇台县| 东阿县| 榆树市| 日喀则市| 壤塘县| 湖州市| 长汀县| 荔浦县| 富蕴县| 平陆县| 高雄市| 屯留县| 五原县| 平定县| 额尔古纳市| 洞口县| 南京市| 潞西市| 河间市| 富宁县| 固始县| 八宿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