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分層訓練(十九)1.B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的“中世紀”指的是歐洲的封建社會,“一層共同的紗幕”指代封建神學,導致這層“紗幕”煙消云散的事件是發生于14世紀的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B項符合題意。]2.C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隨著工商業經濟的發展,意大利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即資本主義萌芽,隨著新興資產階級壯大,其要求文化上的變革,發起了文藝復興,故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是文藝復興運動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C項正確。]3.A [根據題干“人文主義”及“追求個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意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中的資產階級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這種人文主義思潮逐漸流行,文藝復興運動興起,因此A項正確。]4.D [由“14—15世紀”“一些先進的意大利人”“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實際需要服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認識具有人文主義特點。14世紀中葉,意大利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帶有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D項正確;“神權至上”的說法與題干內容“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實際需要服務”不符,排除A項;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這與題干所給時間“14—15世紀”不符,排除B項;“意圖復興古典文化”的說法與題干內容“他們的學問不應僅限于研究古代經典的理論知識,還要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實際需要服務”不符,排除C項。]5.D [根據材料“非洲東部毛里求斯島上的渡渡鳥十分溫馴且肥碩,歐洲人的出現,給島上帶來了豬和老鼠,使得渡渡鳥在地面的巢中下的蛋不斷遭到毀壞,人們普遍認為渡渡鳥于1681年滅絕”和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加強了各大洲之間的聯系,非洲渡渡鳥滅絕是因新航路開辟后物種的交流,D項正確。]6.C [根據材料“15世紀,向西航行尋找到達亞洲航線的夢想激勵著歐洲人向大洋深處探險”和所學知識可知,按照常理應該直接向東前進到達東方,而歐洲人背道而馳,認為向西方也可以到達東方,說明他們認為東方和西方不是絕對的對立和分開,兩者應該有“交點”。換而言之,歐洲人相信地圓學說,所以支持他們向西航行到達東方這一信念的重要因素是地圓學說的流行,C項正確。]7.A [根據題干“知識結構圖”和所學知識可知,羅盤、造船技術進步、地圓學說、王室支持等這些都是新航路開辟所具備的條件,A項正確。]8.B [根據題干“現在人類證實了地球的形狀,同時又一次看清了自己能量的大小”和所學知識可知,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B項正確;哥倫布船隊到達美洲,發現新大陸,沒有完成環球航行,排除A項;達·伽馬船隊到達印度西海岸,沒有完成環球航行,排除C項;迪亞士船隊最遠到達非洲的好望角,沒有完成環球航行,排除D項。]9.A [根據材料“14世紀興起于意大利的思想解放運動”“人文主義”“但丁”“莎士比亞”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起源地是意大利,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代表人物是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A項正確。]10.B [根據題干“中世紀后期,西方人像回頭浪子一樣,終于發現父輩的光輝,于是在廢墟上重建了一座輝煌的宮殿”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既展現了父輩的光輝,又宣揚了資產階級的思想,B項正確;莊園經濟興起盛行于中世紀,排除A項;新航路開辟、大學興起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與題干“父輩的光輝”無關,排除C、D兩項。]11.C [根據材料“《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為佛羅倫薩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畫的肖像畫,它以現實人物為主題,人物形象神態自若,嘴角含著一絲微笑,顯得恬靜,似乎又有些哀傷,富有生命的活力”可知,該作品體現女性之美,飽含著人文主義精神,C項正確。]12.C [根據材料“15世紀后期”“西歐”“貴金屬熱”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世紀后期,隨著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發展,歐洲商品經濟日趨發達,因此形成了一股貴金屬熱,為治愈該“心病”興起了探尋新航路的熱潮,C項正確。]13.C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8月,從西班牙巴羅斯啟航,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隨后“發現”了古巴和海地,之后又進行多次西航的航海家是哥倫布,C項正確。]14.B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后,西班牙、葡萄牙率先在全球進行殖民掠奪活動,兩國基本上瓜分了拉丁美洲,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殺、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帶來的疾病而死去,拉丁美洲人口銳減,B項正確。]15.B [根據題干“1519年,他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3年的航行,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和所學知識可知,1519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繼續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3年的航行,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歐洲。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B項正確。]16.B [根據題干“歐洲商人的貿易范圍不斷擴大,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貿易中心也由原來的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引發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資本主義也得到更快發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B項正確。]17.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一“《擲鐵餅者》”“《斷臂維納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擲鐵餅者》取材于希臘現實生活中的體育競技活動,刻畫的是一名強健的男子在擲鐵餅過程中最具有表現力的瞬間;《斷臂維納斯》雕塑的身體構成一個十分和諧而優美的螺旋形上升體態,富有音樂的韻律感,充滿了巨大的藝術魅力。可知共同點是神人同形同性,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第(2)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人物,他創作的長詩《神曲》,明確表達了自己對天主教會的厭惡,率先對教會提出批評;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戲劇家,《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他的代表作;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達·芬奇的繪畫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極負盛名。由此可知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品有但丁的《神曲》、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第(3)問,根據材料二“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材料三“文藝復興思潮鼓勵了人們實現自我價值,涌現出一批具有探險精神的航海家,他們的活動促進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答案:(1)共同點:神人同形同性,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2)核心思想:人文主義。代表作品:但丁的《神曲》、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3)影響: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18.C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這被稱為“人文主義”。題干的觀點符合文藝復興運動,故選C項。]19.B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4—17世紀,許多藝術家、科學家和思想家發掘和繼承古希臘羅馬文化傳統,打破了以神為中心的思想,追求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達了人類不斷追求進步的本性,這一思想文化運動被稱為文藝復興運動,B項正確。]20.B [根據題干“在16世紀的意大利,以第一人稱書寫的日記或日志逐漸增多。這些日記或日志主要記載家庭和個人情況,喚醒了民眾的自我意識”和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中的資產階級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他們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這種被稱為人文主義的思潮逐漸流行,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符合材料中的內容,B項正確。]21.A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世界市場開始形成于新航路的開辟,15世紀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A項正確。]22.C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人”被發現是指文藝復興,“世界”被發現是指新航路的開辟,它們的共同影響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故選C項。]23.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一“人生來不是像野獸一般活著,而是為了追求知識和美德”可知,追求知識和美德;根據材料一“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可知,享受現世幸福;根據材料一“和其他科學一樣,繪畫是一門科學”可知,重視科學;根據材料一“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可知,肯定人的價值。第(2)問第一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492年哥倫布的航海活動后的探險之旅有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和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等。第二小問,根據材料二“這些地理大發現和新航線的開辟,打開了歐洲對世界的眼界,帶來了對外貿易和經濟的擴張,推動歐洲從中世紀走向近代”可知,開闊眼界;促進了世界貿易和經濟的發展;推動歐洲走向近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航海活動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第(3)問,根據材料一“和其他科學一樣,繪畫是一門科學”可知,對科學的發現;根據材料一“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可知,“人”的發現;根據材料二中的航海活動的影響可知,世界的發現。答案:(1)主張:追求知識和美德;享受現世幸福;重視科學;肯定人的價值。(任答3點)(2)探險之旅: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等。(任答1點)影響:開闊眼界;促進了世界貿易和經濟的發展;推動歐洲走向近代;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任答2點)(3)發現:“人”的發現;世界的發現(地理大發現);對科學的發現。(任答2點)單元分層訓練(十九) 走向近代(說明:選擇題每題1分,總分42分)1.“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個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是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者半醒狀態。”這層“紗幕”最先在哪個國家煙消云散( )A.美國 B.意大利C.英國 D.法國2.(2024·新泰二模)唯物史觀揭示了社會歷史的客觀基礎,也就是分析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如果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分析,文藝復興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A.古希臘羅馬文化對意大利影響深遠B.新興階級的出現謀求政治地位C.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D.意大利擁有優秀的文學家和藝術家3.(2024·寧陽三模)某學者認為:“(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者處處提倡人性和人權,重新思考人和神的關系。他們認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擺脫神學的禁錮,盡可能走上一條自由發展之路。人文主義者指出天堂不在來世,而在現世。他們公開申明,追求個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這一時期最有可能是( )A.文藝復興時期 B.啟蒙運動時期C.法國大革命時期 D.拿破侖戰爭時期4.(2024·岱岳區一模)14—15世紀,一些先進的意大利人認識到,他們的學問不應僅限于研究古代經典的理論知識,還要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實際需要服務。這一認識( )A.帶有“神權至上”色彩 B.推動羅馬帝國建立C.意圖復興古典文化 D.具有人文主義特點5.非洲東部毛里求斯島上的渡渡鳥十分溫馴且肥碩,歐洲人的出現,給島上帶來了豬和老鼠,使得渡渡鳥在地面的巢中下的蛋不斷遭到毀壞,人們普遍認為渡渡鳥于1681年滅絕。該現象源于( )A.租地農場出現 B.市民階層興起C.文藝復興 D.新航路開辟6.15世紀,向西航行尋找到達亞洲航線的夢想激勵著歐洲人向大洋深處探險。支持他們向西航行到達東方這一信念的重要因素是( )A.西班牙王室大力支持B.鄭和遠航是向西航行C.地圓學說的流行D.他的船隊配備了指南針7.(2024·東平二模)知識結構圖,可以有效地將碎片化知識進行有機整合。下面是某同學做的知識結構圖,最適合用于說明新航路開辟的( )A.條件 B.過程 C.性質 D.影響8.(2024·肥城一模)“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地球的形狀,但始終一無所獲,現在人類證實了地球的形狀,同時又一次看清了自己能量的大小。”材料評價的事件是( )A.哥倫布“發現”美洲B.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C.達·伽馬到達印度西海岸D.迪亞士到達好望角9.(2024·肥城一模)下面是某同學在學習了解“14世紀興起于意大利的思想解放運動”時繪制的思維導圖,根據圖片中的信息判斷此次思想解放運動應是( )A.文藝復興 B.新文化運動C.啟蒙運動 D.戊戌變法10.“中世紀后期,西方人像回頭浪子一樣,終于發現父輩的光輝,于是在廢墟上重建了一座輝煌的宮殿。”這段材料描述的是( )A.莊園經濟興起 B.文藝復興C.新航路開辟 D.大學興起11.(2024·新泰三模)《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為佛羅倫薩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畫的肖像畫,它以現實人物為主題,人物形象神態自若,嘴角含著一絲微笑,顯得恬靜,似乎又有些哀傷,富有生命的活力。該作品( )A.宣揚神權神性,彌漫著浪漫主義色彩B.富有生活氣息,充斥著享樂主義風氣C.體現女性之美,飽含著人文主義精神D.塑造母親形象,彰顯著女權主義思想12.(2024·聊城三模)15世紀后期,西歐形成了一股貴金屬熱。一位西班牙人說:“我們西班牙人人都受著一種心病的折磨,這種病只有黃金才能治愈。”為治愈該“心病”興起了( )A.商品經濟 B.文藝復興運動C.探尋新航路的熱潮 D.第一次工業革命13.1492年8月,他率領船隊從西班牙的巴羅斯啟航,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后來他們又“發現”了古巴和海地,然后返航西班牙。這是他的第一次航行,在接下來的10年間,他還進行了三次西航。這里講述的航海家是( )A.迪亞士 B.達·芬奇C.哥倫布 D.達·伽馬14.下圖是拉丁美洲土著人口(1492—1825年)統計情況。拉美土著人口銳減的悲劇始于( )A.迪亞士到達好望角B.哥倫布“發現”新大陸C.達·伽馬到達印度D.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15.1519年,他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3年的航行,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這次航行( )A.他發現了“新大陸”,還把當地人稱為“印第安人”B.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性C.他歸來時,受到了西班牙國王的親自接見和嘉獎D.實際上已經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16.歐洲商人的貿易范圍不斷擴大,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貿易中心也由原來的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引發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資本主義也得到更快發展。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A.租地農場促進經營方式的改變B.新航路開辟促進資本主義發展C.殖民擴張給亞非地區帶來災難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已最終形成17.(2024·資陽模擬)文化思想的發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 古代希臘的人物雕塑藝術達到極高境界,在人類文化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材料二 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教會宣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態度,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他們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材料三 文藝復興思潮鼓勵了人們實現自我價值,涌現出一批具有探險精神的航海家,他們的活動促進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1)材料一中的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點?(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列舉三例代表作品。(4分)(3)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文藝復興的影響。(2分)18.(2021·泰安中考)“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對心靈的啟蒙和個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個人的解放。”下列能體現該觀點的歷史事件是( )A.伯里克利改革 B.羅馬共和國建立C.文藝復興 D.新航路開辟19.(2024·濰坊中考)18世紀以來,歐洲開始擺脫教廷在思想上的束縛,不再停滯于“一切歸諸于上帝”。這主要歸功于( )A.阿拉伯文化傳播 B.文藝復興C.資本主義的萌芽 D.啟蒙運動20.(2024·廣東中考)在16世紀的意大利,以第一人稱書寫的日記或日志逐漸增多。這些日記或日志主要記載家庭和個人情況,喚醒了民眾的自我意識。這種現象的出現( )A.推動了啟蒙運動高漲 B.受到了文藝復興影響C.瓦解了封君封臣制度 D.保障了平民政治地位21.(2024·濟寧中考)以歐洲為中心是近代世界市場的典型特征。這一市場開始形成于( )A.新航路的開辟 B.工業革命的發生C.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 D.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22.(2023·泰安中考)有學者認為,14世紀到17世紀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兩個“發現”對世界歷史產生的共同影響是( )A.復興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B.發現了美洲新大陸C.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D.把世界連為一個整體23.(2024·鎮江中考)文藝復興的偉大成就可用“發現”兩個字代表。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文藝復興代表人物及其觀點代表人物 主要觀點但丁 (1265—1321) “人生來不是像野獸一般活著,而是為了追求知識和美德。”彼特拉克 (1304—1374)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達·芬奇 (1452—1519) “和其他科學一樣,繪畫是一門科學。”莎士比亞 (1564—1616) “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據王斯德《世界通史》整理材料二 (文藝復興)對知識和創造力的熱情帶來了許多的新思想,也鼓勵了科學探索。地球被證實是圓的,羅盤地圖和航海地圖被廣泛運用。在1492年,哥倫布從帕洛斯港出發,在信風的幫助下穿過了大西洋,最終在古巴和海地登陸。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歐洲探險之旅。這些地理大發現和新航線的開辟,打開了歐洲對世界的眼界,帶來了對外貿易和經濟的擴張,推動歐洲從中世紀走向近代。(1)根據材料一概括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主張。(5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更多的歐洲探險之旅”有哪些?這些探險活動有何影響?(6分)(3)綜合上述材料,指出文藝復興促成了哪些“發現”?(2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歷史復習單元分層訓練(十九)走向近代.docx 單元分層訓練19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