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分層訓練(十八)1.D [根據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小國寡民”,D項正確。]2.C [根據材料“西方民主政治的發源地——古希臘雅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針對本城邦成年男性公民的,而婦女、兒童和外邦人沒有權利,故選C項。]3.D [由材料“有工程師、哲學家、地理學家、測量師等專門人才,他們沿途收集資料、繪制地圖,與當地哲人交往”可知,亞歷山大東征客觀上促進了歐亞非文化的交流,D項正確。]4.B [根據“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國”“布匿戰爭”“凱撒奪取政權”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提煉出的主題是:羅馬共和國的興衰。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半島。隨后,羅馬滅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公元前2世紀,羅馬又征服東地中海地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公元前49年,曾擔任羅馬執政官和地方總督的凱撒,控制了元老院,后來成為終身獨裁官,B項正確。]5.A [根據材料“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強大起來,國王亞歷山大出兵東征,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故選A項。]6.C [根據題干“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這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也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和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十二銅表法》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等內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C項正確。]7.B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文明興起于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并逐漸向外擴張并建立帝國,2世紀時,羅馬帝國強盛一時,將地中海變成了帝國的內湖,B項正確。]8.A [閱讀材料,我們可判斷出古代希臘人自己留下的寶貴遺產,指的是《荷馬史詩》,因為《荷馬史詩》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故選A項。]9.B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衛城和羅馬大競技場屬于希臘、羅馬的建筑成就,希臘、羅馬位于歐洲地中海沿岸,B項正確;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恒河流域,排除A項;古巴比倫文明位于兩河流域,排除C項;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羅河流域,排除D項。]10.B [根據題干信息“屬于古希臘遺留下來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帕特農神廟是希臘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B項正確;凱旋門、大競技場、萬神廟都不符合題意,排除A、C、D三項。]11.D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他雖然尊敬自己的老師,但是在學識方面他不是個只崇拜權威沒有自己想法的人,D項正確。]12.B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凱撒命人編制的儒略歷,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原子”組成,②③④說法正確,B項正確;《荷馬史詩》是了解希臘早期文化的文獻,而不是了解羅馬社會的文獻,①說法錯誤,排除A、C、D三項。]13.D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49年,凱撒率領軍隊進攻羅馬城,打敗對手,控制了元老院。后來,元老院任命他為終身獨裁官,凱撒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D項正確。]14.D [根據題干“在古代雅典,官員就職前須宣誓保證依法履行職責,年滿18歲的青年男子須參加成人宣誓儀式才擁有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可知,雅典官員就職、年滿18歲的青年男子成人前,都必須宣誓,這有利于增強這些人的責任意識,D項正確。]15.A [由圖中信息“元老院”“執政官”等可判斷圖中權力機關屬于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由300名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掌握國家政權,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日常政務,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還設立了平民自己選出的兩名保民官,有權否決執政官與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A項正確。]16.A [根據材料“他比過去許多征服者有遠見,知道光憑武力帝國是無法長久維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變成了學校的老師,希臘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樣涌來”和所學知識可知,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推動了希臘文化向外傳播。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行動將希臘文化和東方文明相融合,為后世的文化交流和世界歷史的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材料說明亞歷山大治理國家時特別重視文化和精神的力量,A項正確。]17.C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軍事征服突破了地域的阻隔,溝通了東西方文化,C項正確。]18.D [“1世紀,在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誕生了基督教;后來被定為國教,得以廣泛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拉丁文也隨之不斷向外傳播,逐漸成為被征服地區的官方語言”和“東羅馬帝國保存了大量古希臘、羅馬文化,曾繁榮一時”都表明羅馬帝國的擴張客觀上促進人類文明傳播,故D項符合題意。]19.B [根據題干信息“強調人要認識自己”和所學知識可知,蘇格拉底的思考轉向人類社會,這位哲學家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他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具有重要意義,B項正確。]20.D [根據“公元2世紀”“羅馬為什么夜間不能稍微亮一些呢”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羅馬帝國的成就,聯系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帝國的法制建設,對后世影響深遠,D項正確。]21.解析:第(1)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雅典,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全體公民都可參加。公民大會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第(2)問第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婦女、外邦人、奴隸。第二小問,根據材料一“所有本邦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是奴隸制民主政治。第(3)問第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公元前2世紀,羅馬又征服東地中海地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半島。隨后,羅馬滅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公元前2世紀,羅馬又征服東地中海地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第(4)問,根據材料三可知,《十二銅表法》編撰的依據是過去的習慣法和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由材料三“是羅馬法發展的基礎”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發展的基礎。答案:(1)地位: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2)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的人:婦女、外邦人、奴隸。實質:奴隸制民主政治。(3)①羅馬共和國建立 ②羅馬征服東地中海地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 ③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如何征服: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半島。隨后,羅馬滅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公元前2世紀,羅馬又征服東地中海地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4)依據:過去的習慣法和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地位:是羅馬法發展的基礎。22.B [雅典和斯巴達是古希臘諸多城邦中最有影響力的兩個城邦。分析表格可知,這兩個城邦都是面積狹小,人口較少。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希臘城邦一般是以一個城市或市鎮為中心,把周圍的農村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小國。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小國寡民,B項正確。]23.A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強大起來,亞歷山大大帝繼位后,出兵東征,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A項正確。]24.D [根據題干“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將希臘文化灌注到亞洲”“東方的影響也以席卷一切之勢涌入西方”可知,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匯,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項。]25.D [材料“習慣法是口耳相傳、含混不清的”“使刑事訴訟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說明《十二銅表法》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羅馬平民利益,排除A項,D項正確;在當時平民和貴族不可能享有平等的權利,排除B項;材料與雅典社會無關,排除C項。]26.D [D項是對斯巴達克起義影響的表述,屬于歷史解釋。A、B、C三項均是史實的客觀陳述,故選D項。]27.A [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的政治形式是元首制,獨攬大權,這實際架空了元老院,標志著羅馬從共和時代進入帝國時代,故A項符合題意。]28.A [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十二銅表法》,羅馬建筑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新,如宏大的宗教場所萬神廟,因此,③④不屬于希臘文化成就。由所學知識可知①②⑤均屬于希臘文化成就,故選A項。]單元分層訓練(十八) 古代歐洲文明(說明:選擇題每題1分,總分37分)1.據不完全統計,古希臘的城邦總數達到300多個。這些城邦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彈丸小國。這反映出古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 )A.種姓制度森嚴 B.法律完備C.莊園經濟發達 D.小國寡民2.(2024·新泰三模)2024年被稱為“全球選舉年”,包括美國、俄羅斯、印度在內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進行議會選舉或領導人選舉,這一系列選舉結果,或將給全球格局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之一,是民主發展進步的重要表現,西方民主政治的發源地——古希臘雅典,下面有關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伯里克利主政時期雅典民主政治達到全盛B.建立津貼制度,保證貧窮公民參政議政C.所有的雅典人一律平等地享有任何權利D.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上的3.(2024·東平二模)在亞歷山大龐大的軍隊中“有工程師、哲學家、地理學家、測量師等專門人才,他們沿途收集資料、繪制地圖,與當地哲人交往”。這一現象表明,亞歷山大東征客觀上( )A.推動希臘民主制度的擴展B.導致希臘羅馬文明的消亡C.加速亞非自然經濟的解體D.促進了歐亞非文化的交流4.(2024·泰山區二模)根據同學們討論問題時提到的關鍵信息“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國”“布匿戰爭”“稱霸地中海地區”“凱撒奪取政權”,可提煉出的學習主題是( )A.希臘城邦的建立 B.羅馬共和國的興衰C.羅馬帝國的擴張 D.亞歷山大帝國形成5.通過對比今天的地理位置來識別大帝國版圖示意圖,能夠加強學生的時空觀念。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是(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C.阿拉伯帝國 D.拜占庭帝國6.(2024·東平一模)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這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也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這部法是( )A.《人權宣言》 B.《拿破侖法典》C.《十二銅表法》 D.《大憲章》7.地中海是聯系歐洲南部各國和亞、歐、非三洲的重要水域。2世紀時,有一位旅行探險者想要環游地中海,他應該前往(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C.拜占庭帝國 D.阿拉伯帝國8.(2024·肥城二模)美國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書中說:“現在人們對希臘這一黑暗時代(指古代希臘遭受蠻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蠻族入侵時期的了解詳盡得多,這主要應歸功于希臘人自己留下的寶貴遺產。”他在這里說的寶貴遺產主要是指( )A.《荷馬史詩》 B.《天方夜譚》C.《馬可·波羅行紀》 D.《神曲》9.(2024·寧陽二模)“閱讀”建筑,可品味歷史之韻。下圖甲、乙所示的建筑,位于的區域是( )A.南亞恒河流域 B.歐洲地中海沿岸C.西亞兩河流域 D.北非尼羅河流域10.(2024·東平一模)希臘建筑以其獨特的廊柱結構,成為兼具物質功能性和審美功能性的藝術代表之一。下列建筑屬于古希臘遺留下來的是( )A. B.C. D.11.(2024·新泰一模)古希臘哲學成就突出,產生了多位著名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便是其中之一。下列屬于他的名言的是( )A.“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B.“認識你自己”C.“勤為無價寶,慎為護身術”D.“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12.(2024·肥城一模)古希臘羅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對現代西方文學、戲劇、建筑、雕塑等諸多領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下列與古希臘羅馬文化相關的史實,搭配正確的有( )①《荷馬史詩》——是了解早期羅馬社會的主要文獻②蘇格拉底——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③儒略歷——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④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原子”組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3.(2024·常州模擬)公元前45年,凱撒被羅馬元老院宣布為終身獨裁官,兼有大元帥、大祭司長等頭銜,以及“祖國之父”的稱號。凱撒的歷史事跡有( )A.創立共和國 B.首創“元首制”C.頒布成文法 D.編制“儒略歷”14.在古代雅典,官員就職前須宣誓保證依法履行職責,年滿18歲的青年男子須參加成人宣誓儀式才擁有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些宣誓旨在( )A.杜絕官場腐敗 B.宣揚神權至上C.完善選舉制度 D.增強責任意識15.(2024·贛州模擬)圖中權力機關屬于( )A.羅馬共和國權力機關示意圖B.阿拉伯帝國權力機關示意圖C.雅典城邦權力機關示意圖D.拜占庭帝國權力機關示意圖16.(2024·新泰三模)有學者寫道:亞歷山大征服埃及,打敗波斯,重修巴比倫,試圖實現希臘和波斯的完全統一。他比過去許多征服者有遠見,知道光憑武力帝國是無法長久維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變成了學校的老師,希臘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樣涌來。這說明亞歷山大治理國家時特別重視( )A.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B.民主和法制的影響C.商業和貿易的作用 D.禮儀和服飾的規范17.(2024·泰安三模)世界古代史上,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和阿拉伯帝國的軍事征服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刺激了西歐城市重新興起B.促進了基督教的廣泛傳播C.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匯D.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18.(2024·新泰一模)下面是小麗同學在讀史活動中摘抄的有關“羅馬帝國興衰”的讀書筆記,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1世紀,在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誕生了基督教;后來被定為國教,得以廣泛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紀初,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拉丁文也隨之不斷向外傳播,逐漸成為被征服地區的官方語言。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帝國保存了大量古希臘、羅馬文化,曾繁榮一時。A.羅馬帝國起源于地中海區域B.羅馬帝國的擴張給被征服地區帶來了災難C.羅馬帝國實行奴隸主民主政治D.羅馬帝國的擴張客觀上促進人類文明傳播19.(2024·新泰二模)老子《道德經》中說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強調人要認識自己,古希臘哲學家中與他有相同觀點的是( )A.修昔底德 B.蘇格拉底C.德謨克利特 D.亞里士多德20.(2024·東平二模)公元2世紀,曾有游客到羅馬旅游,夜間問羅馬一位老者:“羅馬為什么夜間不能稍微亮一些呢?”老者說:“一座城市既然有歷史的光輝,就不必再用燈光來制造歷史的光亮。”下列史實中最能佐證其觀點的是( )A.優越廣泛的民主政治制度B.享譽世界的羅馬雕刻藝術C.光輝璀璨的古哲學家群體D.影響深遠的法制建設成果21.古代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古代羅馬是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古希臘羅馬文化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西方古代文化的精華和近現代文明的范本。(10分)材料一 雅典的主要政治機構是公民大會,這個公民大會通常由5 000—6 000名成員組成,所有本邦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材料二材料三 《十二銅表法》是當時羅馬社會政治斗爭……的產物。它集中了過去的習慣法,并結合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編撰而成。它……是羅馬法發展的基礎。(1)材料一中的“公民大會”在雅典的民主政治生活中有何地位?(1分)(2)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說說古代雅典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的人有哪些?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是什么?(2分)(3)材料二是古代羅馬發展演變的線索示意圖,依據年代尺,寫出年代尺上①②③對應的知識點,并簡述羅馬是如何征服地中海的。(5分)(4)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十二銅表法》編撰的依據。其地位如何?(2分)22.(2022·泰安中考)如表所示內容體現了古代希臘城邦的特點是( )城邦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萬)雅典 2 500 約30斯巴達 8 400 約40A.等級森嚴 B.小國寡民C.自給自足 D.軍事獨裁23.(2020·泰安中考)公元前4世紀,掃蕩了敘利亞和埃及,回師占領了兩河流域,滅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是(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C.西羅馬帝國 D.法蘭西第一帝國24.(2021·泰安中考)“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將希臘文化灌注到亞洲”,而“東方的影響也以席卷一切之勢涌入西方”。歷史學家布恩的觀點反映出亞歷山大的擴張( )A.使東方從屬于西方B.中斷了東西方文化發展進程C.打通了亞歐商貿通道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匯25.(2022·泰安中考)“此前習慣法是口耳相傳、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習慣法時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銅表法》的出現,使刑事訴訟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這說明《十二銅表法》( )A.結束了羅馬貴族的司法專斷B.使貴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權利C.全面反映了雅典社會的民主政治D.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羅馬平民利益26.(2023·泰安中考)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B.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建立津貼制度C.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進入兩河流域,與波斯大軍再度會戰D.公元前73年的斯巴達克起義,沉重打擊了羅馬共和國的統治27.(2020·泰安中考)民主政治制度是人類幾千年文明積淀的精華,是人類社會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羅馬帝國時期,屋大維首創的政治形式是( )A.元首制B.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28.(2021·泰安中考)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是人類寶貴的精神遺產。下列屬于希臘文化成就的是( )①《荷馬史詩》 ②帕特農神廟 ③萬神廟 ④《十二銅表法》 ⑤蘇格拉底主張“認識你自己”A.①②⑤ B.①③⑤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歷史復習單元分層訓練(十八)古代歐洲文明.docx 單元分層訓練18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