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下)高二級期中考試生 物 學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卷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收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0分)一、單選題(1-12題每題2分,13-16題每題4分,共40分)1.“碳匯漁業”,又稱“不投餌漁業”,是指充分發揮生物碳匯功能,通過收獲水產品直接或間接減少CO2的漁業生產活動,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踐行“大食物觀”的舉措之一。下列生產活動屬于“碳匯漁業”的是( )A.開發海洋牧場,發展深海漁業B.建設大壩魚道,保障魚類洄游C.控制無序捕撈,實施長江禁漁D.增加餌料投放,提高漁業產量2.濱海濕地因過度開發導致紅樹林被破壞,原有鳥類遷徙路線中斷。近年政府通過人工修復紅樹林,安裝特定頻率的聲波裝置(模擬鳥類鳴叫)吸引候鳥回歸。監測顯示,隨鳥類種類增多,害蟲數量下降,紅樹林群落結構逐漸恢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聲波裝置發出的是物理信息,其傳遞離不開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體B.害蟲數量下降與鳥類捕食增加有關,說明信息傳遞能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C.紅樹林群落結構的恢復增強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D.某時段鳥類明顯減少,說明該生態系統的負反饋調節已經失效3.穩態轉換是指在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影響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可能發生大規模、持續和突然的變化,導致生態系統從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快速重組進入另一個相對穩定狀態的現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說明草原生態系統發生了穩態轉換B.生態系統由一種穩態轉變為另一種穩態后,營養結構將會變簡單C.生態系統穩態的轉換可能使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改變D.識別生態系統的穩態轉換臨界點,有利于生態平衡的維持4.高速公路、鐵路等工程項目的修建,可能造成某些野生物種棲息地面積減小、生境碎片化。下列對當地野生物種發展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A.小種群因遺傳多樣性低,可能會由于近親繁殖等而衰退消亡B.生境碎片化可能使同一物種不同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C.公路、鐵路阻隔形成的地理隔離,提高了野生生物適應環境的能力D.通過建設野生動物專用通道等措施降低對棲息地碎片化的影響5.濕地生態系統物種資源豐富,具有多方面價值。某濕地生態系統因受工業污染而嚴重退化,故修復與重建該濕地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濕地生態系統中的蘆葦、魚蝦等全部動植物構成生物群落B.該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可以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發展該濕地生態系統的觀光旅游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該濕地生態系統修復過程中主要引種本地而非外來物種,這主要遵循了整體原理6.以刺玫果、山荊子和榿葉唐棣(高鈣)為原料,可混合發酵制作出高鈣含量、花青素等營養豐富的新型復合果酒。該果酒具有豐富的感官品質,兼具榿葉唐棣鮮艷的色澤、刺玫果清甜的香氣和山荊子清爽的口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三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破碎后加入果膠酶、纖維素酶分解細胞壁,更易獲得果汁B.制作復合果酒的過程中,主要是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發酵溫度應控制在30~35℃C.為確定發酵過程中是否生成酒精,可取適量發酵液加入酸性重鉻酸鉀溶液進行檢測D.若釀制成功的復合果酒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則酒味會逐漸消失而出現酸味7.乳糖不耐受人群體內缺乏乳糖酶,不能完全消化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從而引起腹痛、腹脹、腹瀉等腸胃不適。為了去除牛乳中的乳糖,某科研團隊從奶酪中分離純化出了高產乳糖酶的酵母菌,過程如圖所示。其中X-gal是一種無色物質,能被乳糖酶分解為半乳糖和藍色的溴靛藍,使菌落呈藍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培養基甲應該為適合酵母菌生長的選擇培養基B.純培養過程中,配置好培養基后須依次進行滅菌、調節酸堿度和倒平板操作C.若培養基乙中菌落數超過300,說明接種菌液的稀釋倍數過大D.以菌落為中心,透明圈最大的菌落乳糖酶產量最大或酶活性最高8. 研究人員培育了能生產戊二胺的轉基因大腸桿菌,發現戊二胺難以排出細胞,且胞內積累對細胞有毒害作用。后通過提高戊二胺轉運蛋白基因表達量改良了菌種,成功用于發酵生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發酵過程中應實時監控溫度、pH和溶解氧濃度B.通過及時更換培養液可降低戊二胺對細胞的毒害作用C.可用獲得單菌落的方法分離和純化菌種D.發酵結束后殘留的廢液滅菌后倒入自然水體中9. 甘薯屬于無性繁殖的作物,種植過程中易受病毒侵染,導致產量降低,品質變差。實驗小組利用剝離的莖尖培育脫毒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只有脫分化階段需要在培養基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生長素、細胞分裂素B.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都需要光照,不需額外添加能源物質C.可用PCR技術或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對成苗的病毒進行檢測D.該過程中培育的脫毒苗能獲得抗病毒性狀并具有可遺傳性10. 動物免疫是制備單克隆抗體時獲得活化的B細胞的重要步驟。合格免疫小鼠的血清抗體效價(能檢測出抗原抗體反應的血清最大稀釋倍數)需達到16000以上。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別免疫3只同種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測定各小鼠血清抗體的效價,結果如圖所示,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A.據數據顯示,小鼠最少需要經過5次免疫后才符合要求B.制備單抗過程中,經過兩次篩選后的雜交瘤細胞能夠識別抗原并與之特異性結合C.實驗中使用的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在單獨培養時均會出現接觸抑制現象D.融合體系中出現多種類型細胞與細胞融合的隨機性和融合率有關11.多種方法獲得的早期胚胎,均需移植給受體才能獲得后代。如圖列舉了幾項技術成果。據此分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過程用含Ca2+載體的獲能液處理精子,可使其獲得受精的能量B.須注射免疫抑制劑以減弱代孕母畜對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反應C.③可通過②技術實現擴大化生產,①②可通過③技術實現性狀改良D.胚胎移植前可取內細胞團的細胞鑒定性別,并在移植后進行妊娠檢查12.DNA重組技術可以賦予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創造出更符合人類需要的生物產品。在此過程中需要使用多種工具酶。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限制性內切核酸酶主要是從病毒中分離純化而來B.限制酶需識別特定的DNA序列后才能對DNA進行切割C.被SmaⅠ酶切割后的DNA不能用T4DNA連接酶連接D.DNA連接酶可以將游離的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成雙鏈結構13.“小龍蝦—水稻同田種養”的蝦稻模式是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第一大模式。種植人員在進行水稻收割后留下水稻樁并將秸稈還田,田中使用秸稈處理劑加速秸稈部分降解成二糖或單糖并種植水草,水草成熟后進行冬蝦養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稻收割后種植水草的間種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間和資源,避免了光能的浪費B.使用秸稈處理劑加速秸稈的降解,可以提高水中有機質含量,為水草生長間接提供原料C.小龍蝦的糞便為生產者供肥,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D.水稻樁和秸稈既為小龍蝦提供了棲息空間,又構成了該群落的垂直結構14. 某野生型細菌能通過圖Ⅰ途徑合成色氨酸,其突變株則不能。將突變株TrpB、TrpC、TrpE(僅圖1中的某一步受阻)分別接種在圖2培養基的Ⅰ、Ⅱ、Ⅲ區域,短時間培養三個區域均有少量細菌生長增殖,繼續培養后Ⅰ區域的兩端和Ⅱ區域的一端的菌株繼續生長增殖,而Ⅲ區域菌株不再生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配制圖2培養基時加入了瓊脂和少量色氨酸,pH通常呈中性或弱堿性B.使用接種針或接種環接種3種突變菌株,涂布前需對接種針或接種環進行灼燒滅菌C.TrpC菌株繼續生長增殖的一端為靠近 Ⅰ 區域的一端D.TrpE菌株不再生長可能是由于缺乏催化吲哚合成色氨酸的酶15. M細胞由小鼠胚胎干細胞定向誘導分化而來,將其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島細胞被特定藥物破壞的小鼠)體內,測定小鼠的血糖濃度如圖所示。用胰島素基因片段制成探針,對小鼠胚胎干細胞和M細胞進行檢測,并將結果記錄在表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用探針檢測細胞的DNA 用探針檢測細胞的RNA胚胎干細胞 M細胞 胚胎干細胞 M細胞① + ② ③注:“+”表示能檢測到,“﹣”表示不能檢測到A.可用胃蛋白酶處理小鼠的早期囊胚以獲得胚胎干細胞B.培養胚胎干細胞和誘導各類細胞的過程需要95%的O2和5%CO2C. 左圖結果不足以說明M細胞已具備胰島B細胞的功能D.表中①②的結果相同16.檢測甲流病毒(遺傳物質為RNA)最常見的方法是實時熒光定量PCR,原理是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與某條模板鏈片段互補的熒光探針,其兩端有熒光分子(R)和淬滅劑(Q)。當探針完整時,R不發出熒光,否則R發出熒光,具體過程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有幾項( )①該PCR擴增是直接以甲流病毒的遺傳物質作為模板進行的②此熒光探針是以甲流病毒遺傳物質序列合成的短DNA單鏈,本身不發出熒光③熒光探針能與模板鏈片段互補,起到了引物作用④檢測到的熒光強度與反應體系中擴增出的DNA分子數成正比A.3項 B.2項 C.1項 D.0項第二部分非選擇題(60分)17.(12分)白洋淀是華北平原為數不多的大湖,受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影響,白洋淀發生了富營養化等生態問題,為此研究人員開展了研究。(1)研究人員在2009年對白洋淀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進行評估分析。①圖1是生態系統的部分食物鏈,它反映了系統中生物成分之間的 結構,其中黑魚占據第 營養級。②分析各營養級間能量流動的情況,構建模型如圖2。據圖2分析,此生態系統中第二和第三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 。碎屑中的能量除圖中所示外,還會流向 。(2)研究人員分析了2009~2015年間白洋淀的富營養化程度與部分生物的生物量變化情況,結果如圖3。結合圖1和圖3分析,2009~2010年間富營養化程度變化引起草魚生物量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3)水體富營養化是我國乃至世界湖泊的重大環境問題,請根據所學內容和以上研究結果提出2個能緩解白洋淀富營養化的科學合理的措施______。18.(12分)PAA含被子植物獨特的花香成分,為探究嗅覺受體OR42在昆蟲感知PAA尋找蜜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科研人員利用野生型棉鈴夜蛾和OR42缺失突變體在圖1裝置中開展行為實驗。每次實驗將30只同性別的棉鈴夜蛾引入主室,用圓形金屬網分別蓋住兩個子室(每個子室中有一個金屬漏斗,漏斗下方有棉簽)的入口,10分鐘后移除金屬網。10小時后,記錄每個子室中棉鈴夜蛾的數量,統計結果如圖2。(1)被子植物釋放的PAA含量與花蜜含量往往成正比,可作為化學信息影響昆蟲取食和傳粉行為,說明信息傳遞可調節群落內部的 關系。棉鈴夜蛾祖先的OR42受體與取食花蜜的管狀喙同時期出現,且與被子植物(蜜腺位于花蕊底部)大爆發時期重疊,這表明昆蟲和植物之間存在 進化。(2)為達成實驗目的,圖2各組均有一只棉簽蘸取溶劑M,則“對照組”另一只棉簽需蘸取 。(3)實驗結果表明棉鈴夜蛾需借助OR42受體感知PAA,得出此結論的依據是,無論雌雄 。(4)若對野生型補充IAC-PAA組(去除IAC中的PAA),則可拓展的實驗目的是探究 。(5)棉鈴夜蛾嗅覺感受器中約有50種OR受體,能分辨成千上萬種氣味分子。類比“生物體內4種堿基編碼21種氨基酸”,推測感知不同氣味分子的 可能不同。19.(12分)土壤中的磷通常以磷酸鈣等難溶態的形式存在,在水中為白色沉淀,難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植物缺磷時會出現葉色暗綠、老葉和莖稈呈紫紅色等癥狀。溶磷菌可將難溶態磷酸鈣轉化為可被植物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某農科所欲從城郊荒地土壤中獲得轉化能力強的溶磷菌,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主要篩選過程,序號代表主要操作步驟。回答下列問題。圖A圖B(1)為篩選到較多的溶磷菌,土壤取樣時應避開 的植物分布的區域,步驟③培養基中難溶態磷的作用是 。(2)步驟②稀釋過程如圖B所示。若最后一次稀釋之后,在3個平板上分別接入0.1mL稀釋液,培養后得到的結果是:39、38、37,則每克土樣中的活菌數為 個。(3)固體培養基中難溶性磷酸鹽在菌株的作用下溶解,會在菌落周圍形成透明圈(如圖C)。對篩選得到的3株溶磷菌株A、B、C進行解磷能力測定,結果如表。結合表中數據分析可知,溶磷能力最強的菌株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兩點)。圖C菌株 固體平板溶磷能力測定 液體培養基溶磷能力測定菌落直徑d (mm) 透明圈直徑D (mm) 可溶性磷含量a(mg·mL-1) 可溶性磷含量b(mg·mL-1)A 18 36 0.20 0.127B 31 59 0.20 0.165C 19 57 0.20 0.051(4)篩選所得的高效溶磷菌株在農業生產上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12分)非編碼小RNA(PiRNA)在生殖細胞中高表達,與W蛋白結合,對動物生殖發育過程具有顯著影響。(1)科研人員利用黃金倉鼠進行圖1所示的實驗。①將野生型雜交,用______法將基因編輯相關的核酸片段等物質注入從雌鼠體內獲得的2 細胞胚胎中,使胚胎細胞中的W基因被破壞。將處理后的2細胞胚胎利用______技術轉移到已受孕的白化個體子宮內,獲得子代后進行篩選。②通過上述操作所獲得的W基因突變體是________________的個體。對該突變體可使用 方法較快檢測其W基因,以確定基因編輯是否成功。(2)科研人員觀察野生型與W基因缺失突變體的卵裂過程,結果如圖2。①據圖分析,相比于野生型,突變體的卵裂異常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②為研究突變體卵裂異常的原因,科研人員進一步測定了野生型與突變體卵裂過程中不同長度PiRNA的含量,結果如圖3。結果顯示,與野生型相比,不同時間下長度大于20nt PiRNA的含量差異表現是___________。③綜合上述結果推測,突變體卵裂異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21. (12分)人乳鐵蛋白(hLTF)是一種鐵結合的糖化球蛋白,在人類乳汁中含量較高,具有抑菌、提高免疫力等重要功能。研究者通過轉基因技術培育出了能生產人乳鐵蛋白的奶牛,從牛奶中進一步分離提純出人乳鐵蛋白。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流程如下圖1所示,回答下列問題:圖1(1)在培育生產人乳鐵蛋白的奶牛,需要將 基因為目的基因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導入性染色體組成為_______的奶牛受精卵中,再培養成轉基因奶牛。(2)PA質粒中CMV序列是驅動真核生物外源基因表達的啟動子,但不適于用來生產人乳鐵蛋白的奶牛。為消除其對基因表達的影響,CMV序列在 與質粒連接的過程中被切除。質粒pW2與pW1堿基對數目的差異可表示為 的長度。(3)采用小鼠乳清酸蛋白的啟動子和終止子以及目的基因序列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可使目的基因在牛乳腺中特異性表達。利用PCR獲取啟動子和終止子序列,至少需要設計___種引物。目的基因、小鼠乳清酸蛋白的啟動子和終止子序列中均無限制酶識別序列,為了將啟動子和終止子剪接到質粒中,可在引物序列中增加一段酶切位點序列。由上圖可知,啟動子兩端增加了________限制酶的識別序列,PCR過程中在第________輪循環后可得到等長的含相應酶切位點的目的基因。(4)使用上述技術路線所生產轉基因奶牛時成功率較低,從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過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已知基因調控元件效率較高)高二生物學 第1頁 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