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潮南實驗學校八年級生物科期中考試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人教版第一章至第三章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要求,請把正確答案填涂到答卷中。)1.下列屬于有性生殖的是( )A.蜜柚的嫁接 B.甘蔗用莖扦插 C.油菜用種子繁殖 D.椒草用葉片繁殖2.把一枝黃色月季的莖嫁接到一枝紅色月季的莖上,可預測接穗所開花的顏色是( )A. 紅色 B.黃色 C.有紅色、有黃色 D.橙色3.林檎,學名“番荔枝”,潮汕以澄海樟林種植最為出名,相傳為泰國華僑帶回故土,栽種繁殖至今。現培育出優良品種,為保持母本優良性狀,最佳育種方式( )A.扦插育種 B.太空育種 C.雜交育種 D.用母本的種子育種4.目前有的國家允許醫學研究培育“三親試管嬰兒”,其培育過程如圖所示。敘述錯誤的是( )A. “三親試管嬰兒”的遺傳物質主要來自乙方和丙方B.捐獻者甲的色盲基因不能遺傳給“三親試管嬰兒”C.“三親試管嬰兒”的產生過程屬于有性生殖D.“三親試管嬰兒”的長相與甲最相似5.山羊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對相對性狀(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如圖為山羊的毛色遺傳圖解,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白毛山羊生下了黑毛山羊,這種現象屬于變異B.山羊體細胞內染色體為30對,則受精卵中染色體為60條C.子代白毛山羊的基因組成不能確定D.如果這對山羊再生一只小羊,是黑毛的可能性是20%6.結合上圖,下列關于鳥卵的結構與功能的說法,不科學的是( )A.卵細胞是由圖中③④⑦構成的 B.④為胚盤,所有胚盤都能發育成胚胎C.①的結構不是密閉的 D.⑤為卵白,為胚胎的發育提供養料和水分7.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期,下列有關青蛙生殖和發育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青蛙抱對后,產出的卵是受精卵 B.青蛙體外受精,完全變態發育C.青蛙體內受精,不完全變態發育D.青蛙抱對有利于提高受精率8.下列各對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小明的A型血和小麗的B型血 B.玉米的高莖和豌豆的矮莖C.豌豆的黃粒和圓粒 D.狗的長毛和卷毛9.果蠅常用作遺傳學的研究材料。果蠅的長翅與殘翅是一對相對性狀,控制這對性狀的基因用B、b表示。一對長翅的果蠅交配后,后代中出現長翅和殘翅兩種類型。則這一對長翅親本的基因組成為( )A. Bb×Bb B. Bb×bb C. Bb×BB D. BB×bb10.下圖為某家族有無耳垂性狀的遺傳圖解,有耳垂和無耳垂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對基因A、a控制。有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A.有耳垂為顯性性狀 B.Ⅲ7的基因組成無法確定C. Ⅱ-8的基因組成一定是 Aa D. Ⅱ-7和Ⅱ-8夫婦再生一個有耳垂子女的機會是3/411.如上圖是蝗蟲發育過程中各時期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蝗蟲的個體發育過程包含四個時期 ③和④時期生殖器官發育不完全6.蝗蟲的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 D 在整個發育過程中,①時期對農作物危害最嚴重12.石蠅由卵孵出后沒有翅,但有3對足,能夠跳躍。若蟲蛻皮5次后變成成蟲有2對翅。人如果被咬到會有瘙癢、紅腫的癥狀。下列關于石蠅的推論錯誤的是( )A.石蠅屬于節肢動物 B.石蠅屬于完全變態發育C.若蟲蛻的皮是外骨骼 D.石蠅的發育和蝗蟲相同13.下列觀點符合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A.過度繁殖是自然選擇的基礎 B.遺傳與變異是普遍存在的C.進化方向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 D.生物為了適應環境因此不斷進化14.如上圖為染色體與DNA的關系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③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①和②,①和②都含有特定的遺傳信息B.①上任意片段都是基因,基因能控制生物性狀C.人類基因組計劃要測定的③的數目是24條D.人的體細胞中①、③及基因三者的數目相同15.蜱蟲是一種昆蟲,屬節肢動物。叮咬人體后,能傳染多種疾病。如圖示蜱蟲的發育過程,你認為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A.受精卵→幼蟲→成蟲 B.蜱蟲生殖方式為體內受精,卵生C.受精卵→幼蟲→蛹→成蟲D 蜱蟲的體表有外骨骼,生長過程有蛻皮現象16.兩棲動物不能成為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的原因是 ( )A.用皮膚呼吸 B.肺不夠發達 C.體溫不恒定 D.生殖發育離不開水17.男性X 染色體上控制某一性狀的基因,傳遞給兒子的概率是( )A. 0 B. 25% C.50% D. 100%18.人類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人的精子、肌肉細胞、卵巢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依次為( )A. 23條、46條、23條 B. 46條、46條、23條C. 23條、23條、23條 D. 23條、46條、46條19.基因在親子間傳遞是通過( )A.受精卵 B.生殖細胞 C.蛋白質 D.性狀20.已知馬蛔蟲體細胞內有2對染色體,如圖表示馬蛔蟲的幾種細胞,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③是體細胞,含有2條染色體B.①是生殖細胞,其中的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C.②為生殖細胞,其中a和B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D.③是體細胞,其中無成對基因存在21.下列不屬于大熊貓與和平鴿的共同特征的是 ( )A.身體內具有脊柱 B.體溫恒定 C 卵生 D.生殖和發育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22.下列關于雪容融(和平鴿)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氣囊輔助肺呼吸,增加了氣體交換的面積 B.骨骼輕、薄、堅固,長骨中空,減輕體重C.胸肌發達,附著在胸骨上,牽動兩翼飛行 D.體溫恒定,增強了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23.紅綢魚有奇怪的性逆轉現象,當群體中唯一的成年雄魚死亡,身體最強壯的雌魚體內會分泌大量雄性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長成,鰭也跟著變大,最終變成一條雄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紅綢魚的性逆轉有利于繁殖后代延續種族 B.紅綢魚的性逆轉與激素調節有關C.環境因素影響紅綢魚的性狀表現 D.紅綢魚發生性逆轉后,基因完全改變24.森林中,蛾的體色有棕色、灰色、白色等.由于某種原因,樹干被染成灰白色,長期自然選擇使得該森林中不同顏色的蛾數量發生變化.下列選項最能表示這一變化結果的是( )25.與兩棲類相比,鳥類繁殖成活率較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卵生②生殖和發育不受水的限制③卵的數量巨大④有孵卵和育雛行為⑤卵有卵殼保護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 ③④⑤26.在“海洋化學起源說”的假設中,生命起源的物質基礎是( )A.火山噴發、熔巖橫溢 B.高溫、紫外線、閃電、宇宙射線 C 氧氣 D.原始大氣成分27.請描述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關系: ( )A.細胞核>DNA>染色體>基因 B.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C.染色體>細胞核>DNA>基因 D.染色體>DNA>細胞核>基因28.有關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相關描述錯誤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是化石C.生存斗爭是生物進化的動力 D.人類起源于類人猿29.性狀和基因的關系,正確的是( )A'.性狀相同,基因組成一定相同 B.基因組成相同,性狀表現一定相同C.在相同環境中,基因組成相同,性狀相同 D.在相同環境中,性狀相同,基因組成相同30.下列觀點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A.自然環境中生物的繁殖能力普遍較弱 B.生物賴以生存的空間和食物是無限的C.自然選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D.生物產生的變異都是有利于自身生存的二、非選擇題(本大題4小題,每空1分,共40分)31.1990年10月,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以求揭示生命的各種遺傳現象的奧秘。下圖A、B表示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的組成;圖甲為染色體結構模式圖,圖乙為某家族成員的關系圖譜。請據圖回答([ ]內填圖中數字):(1)圖A、B中,從染色體的形態和組成來看,在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 存在的;染色體是由 和蛋白質組成的。其中的圖 表示女性染色體排序圖。(2)圖甲中[ ]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其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叫 。(3)圖乙中7形成的決定男性后代的精子里,染色體的組成可表示為 或 。(4)若3和4均有酒窩,他們所生的兒子7有酒窩,女兒8無酒窩。若用D、d表示控制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基因。據圖分析,7號控制酒窩的基因組成為 。32.析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鳥的消化特點雀形類的鳥所吃的谷物、果實或昆蟲,經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殘渣,1.5小時后隨糞便排出。綠頭鴨吃進的食物.經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殘渣,0.5小時后隨類便排出。雀形類的鳥一天所吃的食物,相當于自身體重的10%~30%,蜂鳥一天所吃的蜜漿,約等于它體重的2倍。體重為1500克的雀鷹,一晝夜能吃掉800~1000克肉。材料二:人與鳥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及每分鐘心搏次數的比較占體重的百分比/% 每分鐘心搏次數/次人 0.42 72鴿 1.71 135~244金絲雀 1.68 514蜂鳥 2.37 615材料三:洞熊是一種史前動物,它與熊貓、棕熊屬于哺乳動物。洞熊體型巨大,體寬可達1.7米,身長可達3.5米。科學研究發現,洞熊擁有強壯的頜骨,牙齒大而平,居住地周圍只生長密集的植被。這一切都表明,洞熊在28000年滅絕的原因。相比之下,棕熊的食物有水果、蜂蜜、魚等,豐富的飲食結構使它們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強,從而能廣泛分布。(1)材料一說明,鳥消化的特點是食量大,消化食物時間 ,糞便及時排出。(2)材料二說明,鳥的心臟占體重的百分比 ,每分鐘心搏次數多。(3)鳥的消化特點和心臟的特點有利于飛行過程中獲得充足的 和大量的 :糞便及時排出有利于減輕自身比重,這些特點和空中飛行生活相適應。(4)洞熊和熊貓、棕熊同屬于哺乳動物,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胚胎在雌性體內發育,通過 從母體獲得營養,出生后,雌性用自己的 哺育后代,使后代在優越的營養條件下成長,從而提高了后代的 。(5)由資料得知,洞熊是草食動物,它適應草食生活的結構特點是 。與肉食動物相比,它沒有 齒。(6)洞熊滅絕,而棕熊可以存活至今、分布廣泛的原因是 。33.下面是與生殖發育有關的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是家蠶的發育過程,它的發育要依次經過 、 、蛹、成蟲四個時期,而且幼蟲與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像這樣的變態發育過程稱為 。(2)圖乙結構中,雞卵進行胚胎發育的部位是[] ;胚胎發育的主要營養來自[] .(3)圖丙結構中,胎兒發育的場所是[e] ;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是[b] 。(4)圖丁表示青蛙個體發育過程,它的起點是[1] ,其幼體蝌蚪有尾,用鰓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隨著發育的進行,形成了能與空氣進行氣體交換的 ,發育為能上陸地生活的成蛙。(5)圖戊這種繁殖技術稱為 。圖戊操作的關鍵步驟是要確保a、b兩部分的 緊密結合。圖中若把基因型為 Aa的番石榴樹枝條嫁接到基因型為 aa的番石榴樹上,結出果實的果皮細胞基因組成為 aa 的概率為 。34.如圖所示,圖甲為某些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示意圖(其中①代表受精過程,②代表發育過程),圖乙是某科技小組用圓粒和皺粒兩種豌豆進行雜交實驗的結果 統計圖,請據圖填空:(1)若圖甲中成熟的生物體代表豌豆,在豌豆的有性生殖過程中,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是 。已知豌豆的體細胞中有7對染色體,則皺粒豌豆精子的染色體數目為 。(2)若圖甲中生物體代表人,子女的性別是由受精卵中的 決定的。(3)豌豆的圓粒與皺粒是一對 性狀,由圖乙可知 是顯性性狀。(4)若控制豌豆種子粒形的顯性基因用B表示,'隱性基因用b表示,則實驗一中親代圓粒豌豆的基因組成是 。實驗二中親代圓粒豌豆的基因組成是 。(5)若用實驗二中的子代皺粒和實驗一中的子代圓粒雜交,則所得后代中圓粒和皺粒的數量比例大約是圓粒:皺粒=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