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點 考向 頻次 分值 難度 ??碱}型中國在世界中 發展中面臨的挑戰 2024年·T16(6) 2024年·T17(4) 2023年·T12 2022年·T11、T12、T15 7 *** 選擇題、 非選擇題任務 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填空(1)人地關系________。①表現:我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越來越突出。②措施:協調人地關系,建設生態文明,走________的道路,是應對挑戰的正確選擇。(2)區域發展________。①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發展極不平衡,________與________以及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較大。②措施:我國正大力實施________、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________地區崛起、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決策。(3)海洋權益面臨________。(4)堅定________、發展、________、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發展中面臨的挑戰(2023·泰山區期中)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睋送瓿?~2題。1.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中國是( )A.技術水平最高的國家B.負責任的大國,努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C.工業水平最發達的國家D.負責任的大國,努力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問題2.下列實現碳中和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調整能源結構 ②開發風能、水能、太陽能等零碳能源?、奂哟髮γ禾康氖褂脕戆l展工業?、懿粎⑴c社會上的減碳零碳行為?、萃苿拥吞碱I域的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⑤ D.③④⑤“和諧世界”理念的內涵可以綜合概括為:以開放包容的思維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通過對話與合作謀求共存共贏。課后檢測,請完成限時提能訓練(二十七)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考點 考向 頻次 分值 難度 常考題型中國在世界中 發展中面臨的挑戰 2024年·T16(6) 2024年·T17(4) 2023年·T12 2022年·T11、T12、T15 7 *** 選擇題、 非選擇題任務 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填空(1)人地關系不夠和諧。①表現: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②措施:協調人地關系,建設生態文明,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應對挑戰的正確選擇。(2)區域發展不平衡。①表現:東、中、西部發展極不平衡,沿海與內地以及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較大。②措施:我國正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決策。(3)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4)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發展中面臨的挑戰(2023·泰山區期中)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睋送瓿?~2題。1.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中國是( )A.技術水平最高的國家B.負責任的大國,努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C.工業水平最發達的國家D.負責任的大國,努力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問題2.下列實現碳中和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調整能源結構?、陂_發風能、水能、太陽能等零碳能源?、奂哟髮γ禾康氖褂脕戆l展工業?、懿粎⑴c社會上的減碳零碳行為?、萃苿拥吞碱I域的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⑤ D.③④⑤1.B 2.C [第1題,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努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第2題,調整能源結構,開發風能、水能、太陽能等零碳能源,推動低碳領域的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都有利于實現碳中和;加大對煤炭的使用來發展工業,不參與社會上的減碳零碳行為都不利于實現碳中和。]“和諧世界”理念的內涵可以綜合概括為:以開放包容的思維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通過對話與合作謀求共存共贏。限時提能訓練(二十七) 中國在世界中(時間:60分鐘,總分: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要實現區域內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做到(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對不利的地理條件不考慮B.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發揮各自的優勢,分工協作,互惠互利C.堅持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為主要目標,提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D.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B [實現區域內的可持續發展,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對不利的地理條件進行考慮,并合理改造,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區域之間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只有發揮各自的優勢,分工協作,互惠互利,才能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區域持續發展需要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不能只考慮經濟,不考慮生態環境,否則人類生存空間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和制約。提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我國發展的目標,不僅需要對人口進行有效控制,還需從加強區域合作,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等不同領域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故選B。]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21世紀的今天,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在經濟、科技、軍事等領域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贊譽,但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挑戰。結合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完成2~3題。2.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有( )①人均耕地面積較大,后備耕地充足?、谌丝诶淆g化?、劢洕l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軈^域發展不均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我國有大國擔當的表現的是( )A.提出“一帶一路”倡議B.積極參與國際救援C.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D.加入世貿組織2.D 3.D [第2題,我國人均耕地面積較小,且后備耕地并不充足,①錯誤。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對社會保障、醫療、養老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②正確。在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護好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③正確。不同地區在經濟發展、資源分配、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需要采取措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④正確。故選D。第3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舉措,體現了我國的大國擔當,A選項不符合題意。積極參與國際救援是我國在國際社會中展現出的負責任大國形象,B選項不符合題意。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是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具體體現,也符合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定位,C選項不符合題意。加入世貿組織雖然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更多體現的是我國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努力和成果,而不是直接體現我國的大國擔當,因此D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4.建設美麗中國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是( )A.低碳出行 B.光盤行動C.節約用水 D.使用一次性碗筷D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一種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低碳出行、光盤行動、節約用水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使用一次性碗筷會造成浪費,不符合該理念。故選D。]5.下列事實能說明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體現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是( )A.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B.參加世博會C.派中國救援隊飛赴尼泊爾搶險救災D.國家領導人出訪俄羅斯C [四個事實中,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參加世博會和國家領導人出訪俄羅斯能看出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只有派中國救援隊飛赴尼泊爾搶險救災可以看出我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故C正確。]6.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列屬于綠色低碳環保生活的行為是( )①洗菜的水拖地、澆花 ②購物多用可以循環利用的環保袋?、郾M量不用一次性的餐具 ④多開私家車上班?、荼M量少使用空調、電風扇,節約用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C [汽車排放尾氣,會影響大氣質量,上學、上班可以盡量騎自行車和步行。]7.下列敘述體現了我國做負責任大國的有( )①我國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 ②我國人地關系不夠和諧,區域發展不平衡,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弁炼涞卣鸷?,我國政府派遣中國救援隊赴土耳其實施國際救援?、芪覈e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 [作為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我國存在人地關系不夠和諧、區域發展不平衡、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等問題,這屬于我國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沒有體現負責任大國的理念。](2024·新泰三模)2023年12月8日,濟鄭(濟南到鄭州)高鐵全線開通,標志著河南“米”字形高鐵網最后一個筆畫正式完成。下圖為河南省地形、鐵路分布圖。讀圖,完成8~9題。8.河南省境內多段高鐵線路采取“以橋代路”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A.縮短運輸距離 B.降低建設成本C.保護耕地資源 D.促進工業發展9.濟鄭高鐵的開通可以( )①加強區域間聯系,促進經濟發展?、诟纳蒲鼐€的生態環境?、劭s短沿線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 ④推動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C 9.C [第8題,河南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耕地面積廣闊,境內多段高鐵線路采取“以橋代路”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占用耕地,保護耕地資源,C正確;“以橋代路”并不能縮短運輸距離、降低建設成本,A、B錯誤;采取“以橋代路”的方式與促進工業發展無關,D錯誤。故選C。第9題,濟鄭高鐵的開通可以加強濟南、鄭州兩地區域間聯系,促進經濟發展,推動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①④正確,即C正確;濟鄭高鐵的開通不會改善沿線的生態環境,更不會縮短沿線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②③錯誤,即A、B、D錯誤。故選C。]中國文化通過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目前已有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建有500多所孔子學院和1 000多個孔子學堂。下圖為世界主要語言及部分孔子學院(堂)分布圖。讀圖,完成10~12題。10.圖中的孔子學院(堂)(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B.多在漢語分布區C.分布在北寒帶地區 D.歐洲多于北美洲11.世界流傳最廣的語言是( )A.漢語 B.英語 C.俄語 D.法語12.孔子學院(堂)的課程可能包括( )①漢語?、谥袊杷嚒、畚鞑椭谱鳌、芴珮O拳?、蒈浌P書法?、蘩∥?br/>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10.D 11.B 12.B [第10題,讀圖分析可知,孔子學院(堂)北半球分布多于南半球地區,北半球的孔子學院(堂)多分布在北溫帶地區,其中歐洲地區多于北美洲地區,在漢語分布區分布并不多,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11題,讀圖可知,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是英語,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12題,孔子學院(堂)是漢文化的延伸,故孔子學院(堂)的課程可能包括漢語、中國茶藝、太極拳、軟筆書法等,西餐制作和拉丁舞屬于西方國家的文化,③⑥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13.(2023·肥城期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的必然選擇,因為我國經濟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的嚴峻挑戰,如( )A.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B.經濟發展速度慢,底子薄C.國土遼闊,資源豐富D.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逐漸上升A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不足,環境壓力大,A正確。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B錯誤;我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逐漸上升不是我國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的嚴峻挑戰,C、D錯誤。故選A。]14.下列關于我國國情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B.我國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完全能夠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C.我國國土遼闊、物產豐富,區域之間的差異也特別大D.我國經濟發展成就巨大,人地關系十分和諧C [雖然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二,但是我國的人均GDP依然很低,我國現階段依然處于發展中國家階段,A錯誤;我國的自然資源雖然極其豐富,但我國仍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資源才能夠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B錯誤;我國國土遼闊,物產豐富,各個區域之間的差異特別大,如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差異等,C正確;我國經濟發展成就巨大,但人地關系不是很和諧,如城市建設用地緊張、農業用地緊張,亂占耕地現象仍然存在等,D錯誤。故選C。]15.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以下有關我國的敘述,錯誤的是( )A.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B.我國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C.我國人地關系和諧,區域發展均衡D.我國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C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目前,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A正確;我國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B正確;我國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問題有人地關系不夠和諧,區域發展不夠均衡,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C錯誤;世界上人工林面積居首位的國家是中國,D正確。C符合題意,故選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35分。)16.(2023·肥城二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最美的課堂在路上。小亮暢游美麗中國收獲頗豐,同時發現了一些突出的環境問題,并在旅游札記本上做了記錄,呼吁大家保護美麗家園。讀圖并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小亮旅游札記:①見到了沃野千里的黑土地。②憑良心講,騎駱駝真的是很恐怖的記憶,尤其是從駱駝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從二樓降到一樓。③在這里游覽了“夢里水鄉”烏鎮和“人間天堂”西湖,我感覺這里的旅游業真發達啊。④參觀了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1)札記①中的黑土地是我國最大的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通過大面積開荒,“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但卻導致濕地銳減,生態環境惡化。為保護環境,請提出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條即可)(2)札記②中小亮所去的區域是________(填字母),該區域的塔里木盆地內有豐富的油氣資源,西氣東輸工程將這里的資源運到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請列舉西氣東輸工程對長江三角洲的意義。(3)札記③中小亮所提到的地區旅游業發達,試分析該地發展旅游業的有利條件。(至少兩點)(4)札記④中“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所在B區域見到了“高原之舟”——________。(5)C地區的華北地區耕地多,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缺水嚴重,由D地區向C地區調水的大型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退耕還濕或建立自然保護區(2)A 改善了長江三角洲區域的大氣質量,緩解了能源短缺問題。(3)該地區有旖旎的水鄉風光、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獨具特色的文化、便捷的交通和較為完善的服務設施等。(4)牦牛(5)南水北調17.國家公園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2021年10月,我國宣布設立東北虎豹、大熊貓、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三江源五個首批國家公園。讀首批國家公園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讀圖,在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區域中,首批國家公園數量最多的區域是________(填序號);位于非季風區的國家公園是________(填國家公園名稱)。(2)下列動物位于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是________(填代號)。(3)虎豹屬于肉食動物。部分季節因食物短缺,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需增設人工投喂區,請判斷人工投喂的季節并簡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建設國家公園的目的是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保護起來,以支撐和引領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建設和發展。關于國家公園的保護與發展,玲玲、貝貝兩位同學發表了不同看法。根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你贊成誰?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 三江源國家公園(2)甲(3)冬季;冬季林區內其他動物活動少(部分冬眠),東北虎豹能捕捉的獵物減少;地表覆雪厚度大,東北虎豹覓食困難(4)貝貝18.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9分)材料一 世界候鳥日分別設在5月份和10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旨在強調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的必要性,提高人們對影響候鳥問題的認識,并鼓勵世界各地的人們和組織采取措施保護候鳥。2023年世界候鳥日的主題是“水:維持鳥類生命”。材料二 2023年2月,中國正式啟動全國鳥類遷徙通道保護行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全國鳥類遷徙通道保護行動方案(2021-2035年)》,明確北京昌平區十三陵水庫、江西鄱陽湖等1 140處為候鳥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材料三 下圖為候鳥遷徙路線圖。(1)全球一共有________條候鳥遷徙路線,其中有________條路線是經過亞歐大陸的。(2)請說出經過亞歐大陸的候鳥遷徙路線名稱。(3)候鳥每年遷徙的原因有( )①為了尋找食物和繁殖地,一般遷徙到溫帶地區②為了避開高溫的天氣,一般遷徙到寒冷地區③為了避開寒冷的天氣,一般遷徙到熱帶地區④為了尋找出生地,遷徙到人口密集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4)保護候鳥從我做起。平時看到鳥類,觀鳥應該注意哪些事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說3條,合理即可)[答案] (1)9 6(2)經過亞歐大陸的候鳥遷徙路線分別是:大西洋;黑?!刂泻?;東非—西亞;中亞;東亞—澳大利亞;西太平洋。(3)D(4)觀鳥時要保持隱秘與安靜,不要驚嚇鳥類;避免追逐鳥類,讓它們能自在地覓食與休息;不用任何不當的方法驅趕或引誘鳥類;遇孵蛋或育雛中的鳥巢,應盡快離開,避免親鳥棄巢;有些鳥類生性害羞,行為隱秘不易觀察,不可使用不當方法引誘其現身,如放鳥鳴錄音帶、丟擲石頭等。(合理即可)19.2022年年初,我國“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皷|數西算”就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的數據處理、存儲等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該工程計劃在全國布局八大算力樞紐。下圖為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分布及能源生產和消費區分界線示意圖。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數據中心是區域協作的特定設備網絡,用來在互聯網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其占地面積廣、耗電量大,歷來是耗電大戶,被稱為“不冒煙的鋼廠”“電老虎”。(1)根據圖文信息進行判斷,正確的填寫“正確”,錯誤的填寫“錯誤”。①青藏地區沒有布局算力樞紐。 ( )②長三角樞紐位于上海、江西、安徽交界處。 ( )③國家算力樞紐的布局主要考慮地形、氣候等因素。 ( )④能源消費區主要位于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 )數據中心是用特定設備在互聯網上傳輸、存儲數據的場所,它的建設和運營對于土地供應、氣候和地質條件、能源保障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烏蘭察布(處于內蒙古樞紐節點)有著“草原云谷”的稱號,在這里集聚了20多座數據中心。(2)根據圖文資料及所學知識,完成框圖。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3)說明“東數西算”工程對東部和西部的意義。[答案] (1)正確 錯誤 錯誤 正確(2)內陸(或大陸內部) 較低 內蒙古高原 風能太陽能 較近(3)對于西部的意義:加強能源開發利用;促進經濟發展。對于東部的意義:緩解能源緊張;減輕環境污染。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2張PPT)第二十一章 中國在世界中深化研討 任務達成任務 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填空(1)人地關系_________。①表現:我國_____、_____、_____的矛盾越來越突出。②措施:協調人地關系,建設生態文明,走___________的道路,是應對挑戰的正確選擇。不夠和諧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2)區域發展_______。①表現:___、___、___部發展極不平衡,_____與_____以及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較大。②措施:我國正大力實施___________、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_____地區崛起、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決策。(3)海洋權益面臨_________。(4)堅定_____、發展、_____、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不平衡東中西沿海內地西部大開發中部嚴峻挑戰和平合作發展中面臨的挑戰(2023·泰山區期中)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睋送瓿?~2題。1.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中國是( )A.技術水平最高的國家B.負責任的大國,努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C.工業水平最發達的國家D.負責任的大國,努力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問題√2.下列實現碳中和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調整能源結構?、陂_發風能、水能、太陽能等零碳能源?、奂哟髮γ禾康氖褂脕戆l展工業?、懿粎⑴c社會上的減碳零碳行為 ⑤推動低碳領域的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⑤ D.③④⑤√1.B 2.C [第1題,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努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第2題,調整能源結構,開發風能、水能、太陽能等零碳能源,推動低碳領域的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都有利于實現碳中和;加大對煤炭的使用來發展工業,不參與社會上的減碳零碳行為都不利于實現碳中和。]“和諧世界”理念的內涵可以綜合概括為:以開放包容的思維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通過對話與合作謀求共存共贏。(時間:60分鐘,總分: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要實現區域內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做到(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對不利的地理條件不考慮B.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發揮各自的優勢,分工協作,互惠互利C.堅持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為主要目標,提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D.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限時提能訓練(二十七) 中國在世界中√B [實現區域內的可持續發展,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對不利的地理條件進行考慮,并合理改造,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區域之間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只有發揮各自的優勢,分工協作,互惠互利,才能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區域持續發展需要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不能只考慮經濟,不考慮生態環境,否則人類生存空間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和制約。提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我國發展的目標,不僅需要對人口進行有效控制,還需從加強區域合作,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等不同領域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故選B。]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21世紀的今天,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在經濟、科技、軍事等領域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贊譽,但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挑戰。結合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完成2~3題。2.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有( )①人均耕地面積較大,后備耕地充足?、谌丝诶淆g化?、劢洕l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④區域發展不均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我國有大國擔當的表現的是( )A.提出“一帶一路”倡議B.積極參與國際救援C.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D.加入世貿組織√2.D 3.D [第2題,我國人均耕地面積較小,且后備耕地并不充足,①錯誤。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對社會保障、醫療、養老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②正確。在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護好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③正確。不同地區在經濟發展、資源分配、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需要采取措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④正確。故選D。第3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舉措,體現了我國的大國擔當,A選項不符合題意。積極參與國際救援是我國在國際社會中展現出的負責任大國形象,B選項不符合題意。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是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具體體現,也符合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定位,C選項不符合題意。加入世貿組織雖然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更多體現的是我國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努力和成果,而不是直接體現我國的大國擔當,因此D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4.建設美麗中國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是( )A.低碳出行 B.光盤行動C.節約用水 D.使用一次性碗筷D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一種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低碳出行、光盤行動、節約用水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使用一次性碗筷會造成浪費,不符合該理念。故選D。]√5.下列事實能說明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體現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是( )A.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B.參加世博會C.派中國救援隊飛赴尼泊爾搶險救災D.國家領導人出訪俄羅斯√C [四個事實中,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參加世博會和國家領導人出訪俄羅斯能看出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只有派中國救援隊飛赴尼泊爾搶險救災可以看出我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故C正確。]6.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列屬于綠色低碳環保生活的行為是( )①洗菜的水拖地、澆花?、谫徫锒嘤每梢匝h利用的環保袋?、郾M量不用一次性的餐具?、芏嚅_私家車上班?、荼M量少使用空調、電風扇,節約用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C [汽車排放尾氣,會影響大氣質量,上學、上班可以盡量騎自行車和步行。]7.下列敘述體現了我國做負責任大國的有( )①我國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谖覈说仃P系不夠和諧,區域發展不平衡,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弁炼涞卣鸷?,我國政府派遣中國救援隊赴土耳其實施國際救援?、芪覈e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 [作為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我國存在人地關系不夠和諧、區域發展不平衡、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等問題,這屬于我國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沒有體現負責任大國的理念。](2024·新泰三模)2023年12月8日,濟鄭(濟南到鄭州)高鐵全線開通,標志著河南“米”字形高鐵網最后一個筆畫正式完成。下圖為河南省地形、鐵路分布圖。讀圖,完成8~9題。8.河南省境內多段高鐵線路采取“以橋代路”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A.縮短運輸距離 B.降低建設成本C.保護耕地資源 D.促進工業發展9.濟鄭高鐵的開通可以( )①加強區域間聯系,促進經濟發展?、诟纳蒲鼐€的生態環境?、劭s短沿線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芡苿游覈F路事業的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C 9.C [第8題,河南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耕地面積廣闊,境內多段高鐵線路采取“以橋代路”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占用耕地,保護耕地資源,C正確;“以橋代路”并不能縮短運輸距離、降低建設成本,A、B錯誤;采取“以橋代路”的方式與促進工業發展無關,D錯誤。故選C。第9題,濟鄭高鐵的開通可以加強濟南、鄭州兩地區域間聯系,促進經濟發展,推動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①④正確,即C正確;濟鄭高鐵的開通不會改善沿線的生態環境,更不會縮短沿線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②③錯誤,即A、B、D錯誤。故選C。]中國文化通過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目前已有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建有500多所孔子學院和1 000多個孔子學堂。下圖為世界主要語言及部分孔子學院(堂)分布圖。讀圖,完成10~12題。10.圖中的孔子學院(堂)(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B.多在漢語分布區C.分布在北寒帶地區 D.歐洲多于北美洲11.世界流傳最廣的語言是( )A.漢語 B.英語 C.俄語 D.法語√√12.孔子學院(堂)的課程可能包括( )①漢語?、谥袊杷嚒、畚鞑椭谱鳌、芴珮O拳?、蒈浌P書法 ⑥拉丁舞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10.D 11.B 12.B [第10題,讀圖分析可知,孔子學院(堂)北半球分布多于南半球地區,北半球的孔子學院(堂)多分布在北溫帶地區,其中歐洲地區多于北美洲地區,在漢語分布區分布并不多,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11題,讀圖可知,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是英語,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12題,孔子學院(堂)是漢文化的延伸,故孔子學院(堂)的課程可能包括漢語、中國茶藝、太極拳、軟筆書法等,西餐制作和拉丁舞屬于西方國家的文化,③⑥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13.(2023·肥城期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的必然選擇,因為我國經濟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的嚴峻挑戰,如( )A.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B.經濟發展速度慢,底子薄C.國土遼闊,資源豐富D.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逐漸上升√A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不足,環境壓力大,A正確。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B錯誤;我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逐漸上升不是我國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的嚴峻挑戰,C、D錯誤。故選A。]14.下列關于我國國情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B.我國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完全能夠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C.我國國土遼闊、物產豐富,區域之間的差異也特別大D.我國經濟發展成就巨大,人地關系十分和諧√C [雖然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二,但是我國的人均GDP依然很低,我國現階段依然處于發展中國家階段,A錯誤;我國的自然資源雖然極其豐富,但我國仍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資源才能夠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B錯誤;我國國土遼闊,物產豐富,各個區域之間的差異特別大,如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差異等,C正確;我國經濟發展成就巨大,但人地關系不是很和諧,如城市建設用地緊張、農業用地緊張,亂占耕地現象仍然存在等,D錯誤。故選C。]15.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以下有關我國的敘述,錯誤的是( )A.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B.我國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C.我國人地關系和諧,區域發展均衡D.我國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C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目前,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A正確;我國堅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B正確;我國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問題有人地關系不夠和諧,區域發展不夠均衡,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C錯誤;世界上人工林面積居首位的國家是中國,D正確。C符合題意,故選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35分。)16.(2023·肥城二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最美的課堂在路上。小亮暢游美麗中國收獲頗豐,同時發現了一些突出的環境問題,并在旅游札記本上做了記錄,呼吁大家保護美麗家園。讀圖并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小亮旅游札記:①見到了沃野千里的黑土地。②憑良心講,騎駱駝真的是很恐怖的記憶,尤其是從駱駝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從二樓降到一樓。③在這里游覽了“夢里水鄉”烏鎮和“人間天堂”西湖,我感覺這里的旅游業真發達啊。④參觀了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1)札記①中的黑土地是我國最大的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通過大面積開荒,“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但卻導致濕地銳減,生態環境惡化。為保護環境,請提出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條即可)(2)札記②中小亮所去的區域是________(填字母),該區域的塔里木盆地內有豐富的油氣資源,西氣東輸工程將這里的資源運到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請列舉西氣東輸工程對長江三角洲的意義。退耕還濕或建立自然保護區A(3)札記③中小亮所提到的地區旅游業發達,試分析該地發展旅游業的有利條件。(至少兩點)(4)札記④中“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所在B區域見到了“高原之舟”——________。(5)C地區的華北地區耕地多,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缺水嚴重,由D地區向C地區調水的大型工程是___________。牦牛南水北調[答案] (2)改善了長江三角洲區域的大氣質量,緩解了能源短缺問題。(3)該地區有旖旎的水鄉風光、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獨具特色的文化、便捷的交通和較為完善的服務設施等。17.國家公園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2021年10月,我國宣布設立東北虎豹、大熊貓、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三江源五個首批國家公園。讀首批國家公園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讀圖,在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區域中,首批國家公園數量最多的區域是________(填序號);位于非季風區的國家公園是_______________(填國家公園名稱)。(2)下列動物位于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是________(填代號)。①三江源國家公園甲(3)虎豹屬于肉食動物。部分季節因食物短缺,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需增設人工投喂區,請判斷人工投喂的季節并簡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冬季林區內其他動物活動少(部分冬眠),東北虎豹能捕捉的獵物減少;地表覆雪厚度大,東北虎豹覓食困難(4)建設國家公園的目的是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保護起來,以支撐和引領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建設和發展。關于國家公園的保護與發展,玲玲、貝貝兩位同學發表了不同看法。根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你贊成誰?______。貝貝18.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9分)材料一 世界候鳥日分別設在5月份和10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旨在強調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的必要性,提高人們對影響候鳥問題的認識,并鼓勵世界各地的人們和組織采取措施保護候鳥。2023年世界候鳥日的主題是“水:維持鳥類生命”。材料二 2023年2月,中國正式啟動全國鳥類遷徙通道保護行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全國鳥類遷徙通道保護行動方案(2021-2035年)》,明確北京昌平區十三陵水庫、江西鄱陽湖等1 140處為候鳥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材料三 下圖為候鳥遷徙路線圖。(1)全球一共有____條候鳥遷徙路線,其中有___條路線是經過亞歐大陸的。96(2)請說出經過亞歐大陸的候鳥遷徙路線名稱。(3)候鳥每年遷徙的原因有( )①為了尋找食物和繁殖地,一般遷徙到溫帶地區②為了避開高溫的天氣,一般遷徙到寒冷地區③為了避開寒冷的天氣,一般遷徙到熱帶地區④為了尋找出生地,遷徙到人口密集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4)保護候鳥從我做起。平時看到鳥類,觀鳥應該注意哪些事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說3條,合理即可)觀鳥時要保持隱秘與安靜,不要驚嚇鳥類;避免追逐鳥類,讓它們能自在地覓食與休息;不用任何不當的方法驅趕或引誘鳥類;遇孵蛋或育雛中的鳥巢,應盡快離開,避免親鳥棄巢;有些鳥類生性害羞,行為隱秘不易觀察,不可使用不當方法引誘其現身,如放鳥鳴錄音帶、丟擲石頭等。(合理即可)[答案] (2)經過亞歐大陸的候鳥遷徙路線分別是:大西洋;黑海—地中海;東非—西亞;中亞;東亞—澳大利亞;西太平洋。19.2022年年初,我國“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皷|數西算”就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的數據處理、存儲等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該工程計劃在全國布局八大算力樞紐。下圖為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分布及能源生產和消費區分界線示意圖。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數據中心是區域協作的特定設備網絡,用來在互聯網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其占地面積廣、耗電量大,歷來是耗電大戶,被稱為“不冒煙的鋼廠”“電老虎”。(1)根據圖文信息進行判斷,正確的填寫“正確”,錯誤的填寫“錯誤”。①青藏地區沒有布局算力樞紐。 ( )②長三角樞紐位于上海、江西、安徽交界處。 ( )③國家算力樞紐的布局主要考慮地形、氣候等因素。 ( )④能源消費區主要位于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 )正確錯誤錯誤正確數據中心是用特定設備在互聯網上傳輸、存儲數據的場所,它的建設和運營對于土地供應、氣候和地質條件、能源保障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烏蘭察布(處于內蒙古樞紐節點)有著“草原云谷”的稱號,在這里集聚了20多座數據中心。(2)根據圖文資料及所學知識,完成框圖。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3)說明“東數西算”工程對東部和西部的意義。內陸(或大陸內部)較低內蒙古高原風能太陽能較近[答案] (3)對于西部的意義:加強能源開發利用;促進經濟發展。對于東部的意義:緩解能源緊張;減輕環境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地理復習考點梳理第二十一章中國在世界中.docx 中考地理復習考點梳理第二十一章中國在世界中學案.docx 中考地理復習考點梳理第二十一章中國在世界中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