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點 考向 頻次 分值 難度 常考題型美國 美國的人口特點及工農業特點 2024年·T8 1 * 選擇題、 非選擇題2022年·T17 3美國的自然環境與農業生產 2023年·T9 1 *巴西 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及工農業生產 2024年·T17(3) 3 **2023年·T10、T11 22022年·T17 4任務一 美國1.填表讀美國簡圖,完成下表。位置 半球位置 本土位于北半球,①________半球緯度位置 跨寒、溫、熱三帶,本土位于②______帶海陸位置 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西臨③________洋,東臨④________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和墨西哥灣領土 本土 48個州和1個哥倫比亞特區海外 兩個海外州⑤________州、⑥________州2.填圖完善美國地形圖。山脈:A________、B__________;平原:C__________;河流:D________地形分布:西部________,中部________,東部________;地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斷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和工業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判斷。(1)美國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專業化,位于南部的農業區是乳畜帶。 ( )(2)美國南部地區自然環境較好,農業基礎雄厚,所以在此最早形成了傳統工業區。 ( )(3)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其工業和服務業都很發達,但農業較落后。 ( )(4)位于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 )(5)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這里氣候冷濕,分布著美國的“小麥區”。 ( )(6)美國農業發達,糧食產量居于世界前列,但咖啡、可可等熱帶經濟作物需要大量進口。 ( )美國的自然環境特點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每年6月初至11月底為美國的颶風季,颶風破壞力極大,對工農業生產、人們生活都有十分嚴重的影響。讀美國本土地形簡圖,完成第1題。1.颶風頻發與美國的地形有直接關系,與此相關的地形地勢特征是( )A.東西兩側高,中部是大平原和中央平原,地勢低B.西高東低,東部為落基山脈C.中部是墨西哥高原,東西兩側是平原D.東西兩側是山地,且東高西低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讀圖,完成2~3題。2.大部分玉米帶的年降水量范圍是( )A.1 000毫米以上 B.500~1 000毫米C.250~500毫米 D.250毫米以下3.美國本土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 )A.山區多,平原少 B.大致自西向東遞減C.大致自南向北遞減 D.大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下圖中甲為舊金山示意圖,乙為美國本土略圖。讀圖,完成第4題。4.根據密西西比河的支流流向,可判斷美國的總體地勢特征是( )A.南高北低 B.東西低,中間高C.西高東低 D.東西高,中間低美國的工農業特點(2024·岱岳區二模)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下圖為美國本土工業區分布圖和澳大利亞農業帶分布圖。讀圖,完成5~6題。5.下列地理特征中,屬于兩國共有的是( )①瀕臨太平洋 ②是所屬大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 ③是所屬大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④首都是本國最大的城市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6.下列關于兩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美國東北部為老工業區,是傳統產業集中的工業區B.澳大利亞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成為其支柱產業C.美國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專業化,其中A是乳畜帶D.澳大利亞古老原始生物眾多,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7.位于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的最重要條件是( )A.自然資源豐富B.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C.海運便利D.環境優美工農業高度發達的國家農業:美國農業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且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主要出口小麥、玉米、大豆等農產品。但像天然橡膠、可可、咖啡豆等熱帶農產品則需要大量進口。這是因為美國主要位于北溫帶,熱帶面積狹小。工業:在傳統工業發展緩慢甚至衰退的情況下,高新技術產業卻蓬勃發展,并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增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任務二 巴西1.填空識別圖中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并完成下列小題。(1)地形區N________,該地氣候類型主要是________,氣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該地區流經的河流a________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2)地形區M____________,該地氣候類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氣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3)主要城市: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判斷讀巴西人口、城市、資源分布圖,完成下列判斷。(1)亞馬孫河流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密度大。 ( )(2)巴西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高原和最長的河流。 ( )(3)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在調節地球大氣環境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4)巴西盛產熱帶經濟作物,被譽為“咖啡王國”。 ( )(5)東南部沿海的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 )(6)亞馬孫河水量大,流域面積廣,因此其航運價值非常高。 ( )3.思考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關注。近年來關于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一直爭論不休,你認為巴西熱帶雨林該開發還是保護?說出你的觀點和理由。巴西的自然環境與生產生活(2024·泰山區期末)巴西政府為了減輕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以乙醇(酒精)代替汽車用油,成為世界上酒精車生產大國。讀巴西略圖,完成1~2題。1.巴西的乙醇汽車以酒精(源于甘蔗加工)為燃料。推測巴西的酒精廠主要分布在( )A.北部 B.東南部C.西部 D.西北部2.據圖中信息可知,巴西東南部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不包括( )A.平原為主的地形 B.勞動力充足C.礦產資源豐富 D.海運便利近年來,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成為巴西就業崗位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下圖為巴西太陽能發電站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3.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 )A.東南部高原地區 B.亞馬孫河流域C.北部平原地區 D.西南部高原地區4.影響巴西太陽能發電站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緯度低,光照時間長 ②海拔高,太陽輻射強③靠近能源消費市場 ④熱帶草原氣候區,干季時間長,晴天多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5.巴西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其主要原因是( )A.勞動力豐富 B.環保意識強C.資源豐富 D.行業發展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2024·寧陽期末)“森林碳匯”是指森林植物能夠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濃度。亞馬孫平原是地球上最大和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區,被稱為“地球之肺”。巴西的熱帶雨林占全球的30%以上,但由于燒荒墾地、種植大豆、非法砍伐、走私貴重木材等原因,亞馬孫雨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讀巴西及周邊示意圖,完成6~7題。6.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其生態效益體現在( )①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 ②維護生物多樣性 ③提供木材、藥品、食品等 ④緩解溫室效應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7.亞馬孫熱帶雨林具有較強的“碳匯能力”,為實現熱帶雨林的持續保護,應該( )A.全面禁止對森林的砍伐B.禁止木材的流通和買賣C.建立保護區,逐步退耕還林D.大力修建城市,吸引更多的人來此地居住課后檢測,請完成限時提能訓練(十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考點 考向 頻次 分值 難度 常考題型美國 美國的人口特點及工農業特點 2024年·T8 1 * 選擇題、 非選擇題2022年·T17 3美國的自然環境與農業生產 2023年·T9 1 *巴西 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及工農業生產 2024年·T17(3) 3 **2023年·T10、T11 22022年·T17 4任務一 美國1.填表讀美國簡圖,完成下表。位置 半球位置 本土位于北半球,①西半球緯度位置 跨寒、溫、熱三帶,本土位于②北溫帶海陸位置 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西臨③太平洋,東臨④大西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和墨西哥灣領土 本土 48個州和1個哥倫比亞特區海外 兩個海外州⑤夏威夷州、⑥阿拉斯加州2.填圖完善美國地形圖。山脈:A落基山脈、B阿巴拉契亞山脈;平原:C中央平原;河流:D密西西比河地形分布: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山地;地勢:東西高,中部低3.判斷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和工業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判斷。(1)美國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專業化,位于南部的農業區是乳畜帶。 (×)(2)美國南部地區自然環境較好,農業基礎雄厚,所以在此最早形成了傳統工業區。 (×)(3)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其工業和服務業都很發達,但農業較落后。 (×)(4)位于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5)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這里氣候冷濕,分布著美國的“小麥區”。 (×)(6)美國農業發達,糧食產量居于世界前列,但咖啡、可可等熱帶經濟作物需要大量進口。 (√)美國的自然環境特點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每年6月初至11月底為美國的颶風季,颶風破壞力極大,對工農業生產、人們生活都有十分嚴重的影響。讀美國本土地形簡圖,完成第1題。1.颶風頻發與美國的地形有直接關系,與此相關的地形地勢特征是( )A.東西兩側高,中部是大平原和中央平原,地勢低B.西高東低,東部為落基山脈C.中部是墨西哥高原,東西兩側是平原D.東西兩側是山地,且東高西低A [美國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脈,東部是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東西兩側高,中部是大平原和中央平原,中部低,A正確;東部為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B錯誤;中部是廣闊的大平原,東西兩側是山地,C錯誤;東西兩側是山地,且西高東低,D錯誤。故選A。]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讀圖,完成2~3題。2.大部分玉米帶的年降水量范圍是( )A.1 000毫米以上 B.500~1 000毫米C.250~500毫米 D.250毫米以下3.美國本土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 )A.山區多,平原少 B.大致自西向東遞減C.大致自南向北遞減 D.大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2.B 3.D [第2題,讀圖可知,美國大部分玉米帶的年降水量范圍是500~1 000毫米,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3題,受大西洋濕潤氣流的影響,美國降水大致由東南向西北遞減,D正確,A、B、C錯誤。故選D。]下圖中甲為舊金山示意圖,乙為美國本土略圖。讀圖,完成第4題。4.根據密西西比河的支流流向,可判斷美國的總體地勢特征是( )A.南高北低 B.東西低,中間高C.西高東低 D.東西高,中間低D [讀圖可知,美國密西西比河西部的支流大體自西向東流入干流,說明美國的地勢西部高,中部低;美國密西西比河東部的支流大體自東向西流入干流,說明美國的地勢東部高,中部低;由此可判斷,美國的總體地勢特征是東西高,中間低。故選D。]美國的工農業特點(2024·岱岳區二模)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下圖為美國本土工業區分布圖和澳大利亞農業帶分布圖。讀圖,完成5~6題。5.下列地理特征中,屬于兩國共有的是( )①瀕臨太平洋 ②是所屬大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 ③是所屬大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④首都是本國最大的城市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6.下列關于兩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美國東北部為老工業區,是傳統產業集中的工業區B.澳大利亞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成為其支柱產業C.美國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專業化,其中A是乳畜帶D.澳大利亞古老原始生物眾多,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5.D 6.A [第5題,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澳大利亞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故兩國都瀕臨太平洋,①正確;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美國位于北美洲,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但澳大利亞與美國都是所屬大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②正確,③錯誤;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美國的首都是華盛頓,紐約是美國最大的城市,④錯誤,D正確。故選D。第6題,美國東北部為老工業區,是傳統產業集中的工業區,A正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產業是服務業,B錯誤;美國乳畜帶主要分布在五大湖附近,A為畜牧和灌溉農業區,C錯誤;澳大利亞因牧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D錯誤。故選A。]7.位于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的最重要條件是( )A.自然資源豐富B.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C.海運便利D.環境優美B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位于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是美國最早、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高新技術產業一般分布在科技實力雄厚的地區,以高等院校為依托,離科研院所近,多依附于大中城市,B正確;自然資源、海運及環境不是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的最重要條件,A、C、D錯誤。故選B。]工農業高度發達的國家農業:美國農業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且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主要出口小麥、玉米、大豆等農產品。但像天然橡膠、可可、咖啡豆等熱帶農產品則需要大量進口。這是因為美國主要位于北溫帶,熱帶面積狹小。工業:在傳統工業發展緩慢甚至衰退的情況下,高新技術產業卻蓬勃發展,并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增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任務二 巴西1.填空識別圖中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并完成下列小題。(1)地形區N亞馬孫平原,該地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雨林氣候,氣候特征:全年高溫多雨。該地區流經的河流a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2)地形區M巴西高原,該地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征: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3)主要城市:①巴西利亞,②里約熱內盧,③圣保羅。2.判斷讀巴西人口、城市、資源分布圖,完成下列判斷。(1)亞馬孫河流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密度大。 (×)(2)巴西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高原和最長的河流。 (×)(3)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在調節地球大氣環境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巴西盛產熱帶經濟作物,被譽為“咖啡王國”。 (√)(5)東南部沿海的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6)亞馬孫河水量大,流域面積廣,因此其航運價值非常高。 (×)3.思考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關注。近年來關于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一直爭論不休,你認為巴西熱帶雨林該開發還是保護?說出你的觀點和理由。[答案] 例:我認為應該在開發中保護。巴西政府可以制定可持續的開發計劃,邊開發,邊保護。可以設立雨林保護區進行立法保護,加強監管;嚴厲制止亂砍濫伐行為;加強國際合作;實施旅游保護性開發等措施。巴西的自然環境與生產生活(2024·泰山區期末)巴西政府為了減輕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以乙醇(酒精)代替汽車用油,成為世界上酒精車生產大國。讀巴西略圖,完成1~2題。1.巴西的乙醇汽車以酒精(源于甘蔗加工)為燃料。推測巴西的酒精廠主要分布在( )A.北部 B.東南部C.西部 D.西北部2.據圖中信息可知,巴西東南部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不包括( )A.平原為主的地形 B.勞動力充足C.礦產資源豐富 D.海運便利1.B 2.A [第1題,根據題干可知,巴西乙醇汽車的酒精源于甘蔗加工,故巴西的酒精廠主要分布在靠近甘蔗集中種植區,讀圖可知,甘蔗主要分布在東南部,B正確, A、C、D錯誤。故選B。第2題,巴西東南部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人口密度大,勞動力充足;礦產資源豐富;沿海,海運便利,B、C、D不符合題意;巴西東南部地形以高原為主,A符合題意。故選A。]近年來,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成為巴西就業崗位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下圖為巴西太陽能發電站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3.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 )A.東南部高原地區 B.亞馬孫河流域C.北部平原地區 D.西南部高原地區4.影響巴西太陽能發電站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緯度低,光照時間長 ②海拔高,太陽輻射強 ③靠近能源消費市場 ④熱帶草原氣候區,干季時間長,晴天多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5.巴西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其主要原因是( )A.勞動力豐富 B.環保意識強C.資源豐富 D.行業發展快3.A 4.A 5.D [第3題,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孫河流域。據圖可知,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東南部高原地區,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4題,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東南部高原地區,這里緯度低,海拔高,太陽高度角大,光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且人口和城市集中,靠近能源消費市場,①②③正確,A正確;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區,④錯誤,B、C、D錯誤。故選A。第5題,根據材料“近年來,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成為巴西就業崗位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可知,巴西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其主要原因是行業發展快,與勞動力豐富、環保意識強、資源豐富關系不大,D正確,A、B、C錯誤。故選D。]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2024·寧陽期末)“森林碳匯”是指森林植物能夠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濃度。亞馬孫平原是地球上最大和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區,被稱為“地球之肺”。巴西的熱帶雨林占全球的30%以上,但由于燒荒墾地、種植大豆、非法砍伐、走私貴重木材等原因,亞馬孫雨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讀巴西及周邊示意圖,完成6~7題。6.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其生態效益體現在( )①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 ②維護生物多樣性 ③提供木材、藥品、食品等 ④緩解溫室效應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7.亞馬孫熱帶雨林具有較強的“碳匯能力”,為實現熱帶雨林的持續保護,應該( )A.全面禁止對森林的砍伐B.禁止木材的流通和買賣C.建立保護區,逐步退耕還林D.大力修建城市,吸引更多的人來此地居住6.B 7.C [第6題,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其生態效益體現在: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緩解溫室效應,B正確;提供木材、藥品、食品等是經濟效益,A、C、D錯誤。故選B。第7題,為實現熱帶雨林的持續保護,應該建立保護區,逐步退耕還林,C正確;全面禁止對森林的砍伐、禁止木材的流通和買賣會影響當地居民生活需求,A、B錯誤;大力修建城市,吸引更多的人來此地居住,會進一步加劇對熱帶雨林的破壞,D錯誤。故選C。]限時提能訓練(十二) 西半球的國家(時間:30分鐘 總分:3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2024·寧陽期中)2023年1月7日,6.8萬噸巴西玉米運抵中國,標志著巴西玉米輸華走廊正式打通,下圖為巴西地形及玉米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關于巴西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臨世界最大的大洋B.山地面積廣大C.亞馬孫河流域人口稠密D.玉米主要分布在東南部2.在從美國進口玉米的基礎上,我國進口巴西玉米有利于( )①進口來源多元化 ②增加玉米產量 ③降低運輸成本 ④與美國玉米實現季節互補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D 2.B [第1題,由圖可知,巴西東臨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A錯誤;巴西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山地面積小,B錯誤;亞馬孫河流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氣候過于濕熱,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稀疏,C錯誤;巴西玉米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地區,D正確。故選D。第2題,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美國進口玉米的基礎上,我國進口巴西玉米有利于我國玉米來源多元化,美國位于北半球,巴西主要位于南半球,能與美國玉米實現季節性互補,①④正確;進口玉米不會增加我國玉米產量,②錯誤;與從美國進口玉米相比,從巴西進口玉米運費不會降低,③錯誤。故選B。](2024·東平一模)比較法是學習區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讀美國、澳大利亞略圖,完成3~4題。3.下列關于兩國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瀕臨大西洋B.溫帶大陸性氣候占比最大C.地勢都是東西高、中間低D.針葉林分布廣4.下列關于兩國經濟特征共同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發展較快,都屬于發展中國家B.農產品均以熱帶作物為主,經濟價值高C.人口眾多,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D.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3.C 4.D [第3題,澳大利亞不瀕臨大西洋,A錯誤;澳大利亞以熱帶氣候為主,B錯誤;澳大利亞和美國地勢都是東西高、中間低,C正確;澳大利亞緯度低,氣溫高,以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植被多為荒漠草原,D錯誤。故選C。第4題,美國和澳大利亞發展較快,都屬于發達國家,A錯誤;美國以溫帶氣候為主,熱帶作物產量少,部分依靠進口,B錯誤;澳大利亞地廣人稀,C錯誤;兩國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D正確。故選D。]2023年4月12日至15日,巴西總統盧拉訪問中國,開啟了中巴兩國友誼新篇章。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訪問美國,無論對于中美兩國還是全世界,此訪問的意義都不言而喻。據此完成5~6題。5.關于美國和巴西的說法,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兩國都是所在大洲中面積最大的國家B.兩國的首都都不是本國最大城市C.兩國人種都以混血人種為主D.兩國的官方語言都是英語6.盧拉總統訪華期間,中巴雙方共同發布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下列關于亞馬孫熱帶雨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亞馬孫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巴西境內的亞馬孫平原B.亞馬孫熱帶雨林在改善全球生態環境方面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C.亞馬孫熱帶雨林在提供土地、發展農業方面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D.政府可利用科技手段管控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亂砍濫伐行為5.B 6.C [第5題,北美洲陸地面積最大的是加拿大,不是美國,A錯誤;美國的首都是華盛頓,最大城市是紐約,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最大城市是圣保羅,B正確;美國以白色人種為主,C錯誤;巴西的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D錯誤。故選B。第6題,亞馬孫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巴西境內的亞馬孫平原,A正確,不符合題意;亞馬孫熱帶雨林在改善全球生態環境方面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B正確,不符合題意;亞馬孫熱帶雨林在提供土地、發展農業方面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C不正確,符合題意;政府可利用科技手段管控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亂砍濫伐行為,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大豆習性喜暖,其種子富含植物蛋白,是榨油、豆制品或動物飼料的優質原料。美國、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讀圖,完成7~8題。7.每年1~3月,巴西大豆產量會季節性高于美國,主要是此時段巴西( )A.地形較平坦 B.水熱條件好C.科技水平高 D.消費市場大8.近些年,巴西向美國購買產量大、出油率高、抗病蟲害的新品種種子。這一現象反映了美國農業( )A.生產專業化 B.生產機械化C.市場本地化 D.育種科技化7.B 8.D [第7題,巴西位于熱帶,美國位于北溫帶,每年1~3月,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巴西為夏季,水熱條件好,大豆產量會季節性高于美國,B正確;與地形、科技、市場無關,A、C、D錯誤。故選B。第8題,美國農業發達,農業科技水平高,近些年,巴西向美國購買產量大、出油率高、抗病蟲害的新品種種子,反映了美國農業生物育種科技化;不能反映美國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和機械化,也不能反映市場本地化,D正確,A、B、C錯誤。故選D。]9.(2023·泰安中考)2023年5月11日到12日,有“龍卷風走廊”之稱的美國中部地區遭受了20多場龍卷風的襲擊。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和美國本土年均龍卷風發生頻次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 ②乳畜帶是受龍卷風影響最多的地區 ③美國中部平原地形是造成龍卷風多發的原因之一 ④遇到龍卷風時,要冷靜鎮定,遠離門窗、大樹、電線桿等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D [讀圖可知,美國不同的區域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即實現了農業地區生產的專業化,①正確;由圖中信息可以看出,小麥區是受龍卷風影響最多的地區,②錯誤;美國中部為平原地區,從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氣流和從墨西哥灣北上的暖濕氣流相遇,由此便形成了龍卷風,③正確;遇到龍卷風時,要冷靜鎮定,遠離門窗、大樹、電線桿等,④正確。故選D。]美國的農業生產充分利用不同區域的條件,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下圖示意美國本土農業帶的分布。據此完成第10題。10.美國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便于( )①推廣先進的生物技術和耕作技術 ②發揮大規模機械化優勢 ③增加農作物的熟制 ④大規模增加農業用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 [美國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充分利用了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便于推廣先進的生物技術和耕作技術,①正確;生產各個過程和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這是大規模機械化的結果,體現了大規模機械化的優勢,②正確;農作物熟制受自然條件,特別是溫度的影響,與專業化生產無關,③錯誤;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使得農業專業化生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與農業用地規模沒有直接的關系,④錯誤。故選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20分。)11.(2024·新泰一模)區域對比是地理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泰安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對比了同位于西半球的美國和巴西兩個國家。圖1為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示意圖,圖2為巴西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0分)【優越的自然條件】(1)美國________(地形類型)廣闊,巴西氣候________(特點),均為兩國形成各具特色的農業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重要的產糧大國】巴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出口國,主要出口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巴西土地面積廣袤,熱量充足,適宜多種農作物大面積種植;美國耕地廣大,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主要出口玉米、小麥等農產品,農業機械化程度高。(2)讀圖可知,巴西玉米種植區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區,美國玉米帶位于密西西比河北部。據圖1歸納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是________,請分析美國玉米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提示:從氣候、水源兩方面分析)【產業對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巴西工業化的步伐加快。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巴西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工農業大國。鋼鐵、汽車、飛機制造等躋身于世界重要的生產國行列。1990年以后,美國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增長。(3)讀巴西示意圖,總結巴西工業的集中分布地區并簡述其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4)信息技術產業是對美國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請列舉信息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的主要促進作用。[答案] (1)平原 濕熱(2)東南部沿海 專業化 光照充足;灌溉水源豐富。(3)巴西工業集中分布在東南部地區。有利條件:礦產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城市、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4)是新增就業機會最大的產業部門,是屬于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其他產業應用信息技術及其產品可明顯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價值。12.運用對比分析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國家,提升區域認知素養。閱讀美國本土和巴西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美國本土和巴西都瀕臨________洋。(2)美國本土和巴西因地理位置和地形不同,導致氣候差異巨大,美國本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巴西熱帶雨林氣候和________氣候分布廣泛。(3)美國農業因地制宜,實現了農業區域化生產,形成了多個專業化的農業帶。圖中代表小麥區的是________(填字母)。(4)河流航運價值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影響。密西西比河和亞馬孫河都是世界著名河流。請結合美國和巴西的地理條件,任選一條河流,判斷其航運價值高低并闡述理由。[答案] (1)大西(2)熱帶草原(3)C(4)密西西比河航運價值高。理由:①流經平原,地勢平坦,流速緩慢。②降水較為豐富,河流水量較大。③氣候溫和,河流結冰期較短。④干支流較多,通航里程長。⑤經濟發達,運輸需求量大等。(任答一條,言之有理即可)(或亞馬孫河航運價值低。理由:人口少,經濟落后。)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67張PPT)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深化研討 任務達成任務一 美國1.填表讀美國簡圖,完成下表。位置 半球位置 本土位于北半球,①___半球緯度位置 跨寒、溫、熱三帶,本土位于②_____帶海陸位置 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西臨③_____洋,東臨④_____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和墨西哥灣領土 本土 48個州和1個哥倫比亞特區海外 兩個海外州⑤_______州、⑥_________州西北溫太平大西夏威夷阿拉斯加2.填圖完善美國地形圖。山脈:A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平原:C_________;河流:D___________地形分布:西部_____,中部_____,東部_____;地勢:_______________落基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中央平原密西西比河山地平原山地東西高,中部低3.判斷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和工業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判斷。(1)美國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專業化,位于南部的農業區是乳畜帶。 ( )(2)美國南部地區自然環境較好,農業基礎雄厚,所以在此最早形成了傳統工業區。 ( )(3)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其工業和服務業都很發達,但農業較落后。 ( )(4)位于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 )×××√(5)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這里氣候冷濕,分布著美國的“小麥區”。 ( )(6)美國農業發達,糧食產量居于世界前列,但咖啡、可可等熱帶經濟作物需要大量進口。 ( )×√美國的自然環境特點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每年6月初至11月底為美國的颶風季,颶風破壞力極大,對工農業生產、人們生活都有十分嚴重的影響。讀美國本土地形簡圖,完成第1題。1.颶風頻發與美國的地形有直接關系,與此相關的地形地勢特征是( )A.東西兩側高,中部是大平原和中央平原,地勢低B.西高東低,東部為落基山脈C.中部是墨西哥高原,東西兩側是平原D.東西兩側是山地,且東高西低√A [美國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脈,東部是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東西兩側高,中部是大平原和中央平原,中部低,A正確;東部為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B錯誤;中部是廣闊的大平原,東西兩側是山地,C錯誤;東西兩側是山地,且西高東低,D錯誤。故選A。]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讀圖,完成2~3題。2.大部分玉米帶的年降水量范圍是( )A.1 000毫米以上 B.500~1 000毫米C.250~500毫米 D.250毫米以下√3.美國本土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 )A.山區多,平原少 B.大致自西向東遞減C.大致自南向北遞減 D.大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2.B 3.D [第2題,讀圖可知,美國大部分玉米帶的年降水量范圍是500~1 000毫米,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3題,受大西洋濕潤氣流的影響,美國降水大致由東南向西北遞減,D正確,A、B、C錯誤。故選D。]√下圖中甲為舊金山示意圖,乙為美國本土略圖。讀圖,完成第4題。4.根據密西西比河的支流流向,可判斷美國的總體地勢特征是( )A.南高北低 B.東西低,中間高C.西高東低 D.東西高,中間低√D [讀圖可知,美國密西西比河西部的支流大體自西向東流入干流,說明美國的地勢西部高,中部低;美國密西西比河東部的支流大體自東向西流入干流,說明美國的地勢東部高,中部低;由此可判斷,美國的總體地勢特征是東西高,中間低。故選D。]美國的工農業特點(2024·岱岳區二模)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下圖為美國本土工業區分布圖和澳大利亞農業帶分布圖。讀圖,完成5~6題。5.下列地理特征中,屬于兩國共有的是( )①瀕臨太平洋 ②是所屬大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 ③是所屬大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④首都是本國最大的城市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6.下列關于兩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美國東北部為老工業區,是傳統產業集中的工業區B.澳大利亞因地制宜發展農牧業,成為其支柱產業C.美國農業生產實現了地區專業化,其中A是乳畜帶D.澳大利亞古老原始生物眾多,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5.D 6.A [第5題,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澳大利亞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故兩國都瀕臨太平洋,①正確;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美國位于北美洲,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但澳大利亞與美國都是所屬大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②正確,③錯誤;澳大利亞的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美國的首都是華盛頓,紐約是美國最大的城市,④錯誤,D正確。故選D。第6題,美國東北部為老工業區,是傳統產業集中的工業區,A正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產業是服務業,B錯誤;美國乳畜帶主要分布在五大湖附近,A為畜牧和灌溉農業區,C錯誤;澳大利亞因牧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D錯誤。故選A。]7.位于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的最重要條件是( )A.自然資源豐富B.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C.海運便利D.環境優美√B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位于舊金山東南部的“硅谷”是美國最早、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高新技術產業一般分布在科技實力雄厚的地區,以高等院校為依托,離科研院所近,多依附于大中城市,B正確;自然資源、海運及環境不是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的最重要條件,A、C、D錯誤。故選B。]工農業高度發達的國家農業:美國農業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且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主要出口小麥、玉米、大豆等農產品。但像天然橡膠、可可、咖啡豆等熱帶農產品則需要大量進口。這是因為美國主要位于北溫帶,熱帶面積狹小。工業:在傳統工業發展緩慢甚至衰退的情況下,高新技術產業卻蓬勃發展,并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增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1.填空識別圖中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并完成下列小題。任務二 巴西(1)地形區N___________,該地氣候類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氣候特征:_____________。該地區流經的河流a_________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2)地形區M_________,該地氣候類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氣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主要城市: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亞馬孫河巴西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圣保羅2.判斷讀巴西人口、城市、資源分布圖,完成下列判斷。(1)亞馬孫河流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密度大。 ( )(2)巴西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高原和最長的河流。 ( )(3)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在調節地球大氣環境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4)巴西盛產熱帶經濟作物,被譽為“咖啡王國”。 ( )(5)東南部沿海的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 )(6)亞馬孫河水量大,流域面積廣,因此其航運價值非常高。 ( )××√√××3.思考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直受到世人的關注。近年來關于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一直爭論不休,你認為巴西熱帶雨林該開發還是保護?說出你的觀點和理由。[答案] 例:我認為應該在開發中保護。巴西政府可以制定可持續的開發計劃,邊開發,邊保護。可以設立雨林保護區進行立法保護,加強監管;嚴厲制止亂砍濫伐行為;加強國際合作;實施旅游保護性開發等措施。巴西的自然環境與生產生活(2024·泰山區期末)巴西政府為了減輕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以乙醇(酒精)代替汽車用油,成為世界上酒精車生產大國。讀巴西略圖,完成1~2題。1.巴西的乙醇汽車以酒精(源于甘蔗加工)為燃料。推測巴西的酒精廠主要分布在( )A.北部 B.東南部C.西部 D.西北部2.據圖中信息可知,巴西東南部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不包括( )A.平原為主的地形 B.勞動力充足C.礦產資源豐富 D.海運便利√√1.B 2.A [第1題,根據題干可知,巴西乙醇汽車的酒精源于甘蔗加工,故巴西的酒精廠主要分布在靠近甘蔗集中種植區,讀圖可知,甘蔗主要分布在東南部,B正確, A、C、D錯誤。故選B。第2題,巴西東南部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人口密度大,勞動力充足;礦產資源豐富;沿海,海運便利,B、C、D不符合題意;巴西東南部地形以高原為主,A符合題意。故選A。]近年來,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成為巴西就業崗位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下圖為巴西太陽能發電站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3.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 )A.東南部高原地區 B.亞馬孫河流域C.北部平原地區 D.西南部高原地區4.影響巴西太陽能發電站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緯度低,光照時間長 ②海拔高,太陽輻射強 ③靠近能源消費市場 ④熱帶草原氣候區,干季時間長,晴天多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5.巴西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其主要原因是( )A.勞動力豐富 B.環保意識強C.資源豐富 D.行業發展快√3.A 4.A 5.D [第3題,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孫河流域。據圖可知,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東南部高原地區,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4題,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東南部高原地區,這里緯度低,海拔高,太陽高度角大,光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且人口和城市集中,靠近能源消費市場,①②③正確,A正確;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區,④錯誤,B、C、D錯誤。故選A。第5題,根據材料“近年來,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成為巴西就業崗位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可知,巴西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其主要原因是行業發展快,與勞動力豐富、環保意識強、資源豐富關系不大,D正確,A、B、C錯誤。故選D。]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2024·寧陽期末)“森林碳匯”是指森林植物能夠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濃度。亞馬孫平原是地球上最大和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區,被稱為“地球之肺”。巴西的熱帶雨林占全球的30%以上,但由于燒荒墾地、種植大豆、非法砍伐、走私貴重木材等原因,亞馬孫雨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讀巴西及周邊示意圖,完成6~7題。6.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其生態效益體現在( )①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 ②維護生物多樣性 ③提供木材、藥品、食品等 ④緩解溫室效應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7.亞馬孫熱帶雨林具有較強的“碳匯能力”,為實現熱帶雨林的持續保護,應該( )A.全面禁止對森林的砍伐B.禁止木材的流通和買賣C.建立保護區,逐步退耕還林D.大力修建城市,吸引更多的人來此地居住√6.B 7.C [第6題,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其生態效益體現在: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緩解溫室效應,B正確;提供木材、藥品、食品等是經濟效益,A、C、D錯誤。故選B。第7題,為實現熱帶雨林的持續保護,應該建立保護區,逐步退耕還林,C正確;全面禁止對森林的砍伐、禁止木材的流通和買賣會影響當地居民生活需求,A、B錯誤;大力修建城市,吸引更多的人來此地居住,會進一步加劇對熱帶雨林的破壞,D錯誤。故選C。](時間:30分鐘 總分:3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2024·寧陽期中)2023年1月7日,6.8萬噸巴西玉米運抵中國,標志著巴西玉米輸華走廊正式打通,下圖為巴西地形及玉米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限時提能訓練(十二) 西半球的國家1.關于巴西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臨世界最大的大洋B.山地面積廣大C.亞馬孫河流域人口稠密D.玉米主要分布在東南部√2.在從美國進口玉米的基礎上,我國進口巴西玉米有利于( )①進口來源多元化 ②增加玉米產量 ③降低運輸成本 ④與美國玉米實現季節互補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D 2.B [第1題,由圖可知,巴西東臨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A錯誤;巴西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山地面積小,B錯誤;亞馬孫河流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氣候過于濕熱,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稀疏,C錯誤;巴西玉米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地區,D正確。故選D。第2題,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美國進口玉米的基礎上,我國進口巴西玉米有利于我國玉米來源多元化,美國位于北半球,巴西主要位于南半球,能與美國玉米實現季節性互補,①④正確;進口玉米不會增加我國玉米產量,②錯誤;與從美國進口玉米相比,從巴西進口玉米運費不會降低,③錯誤。故選B。](2024·東平一模)比較法是學習區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讀美國、澳大利亞略圖,完成3~4題。3.下列關于兩國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瀕臨大西洋B.溫帶大陸性氣候占比最大C.地勢都是東西高、中間低D.針葉林分布廣√4.下列關于兩國經濟特征共同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發展較快,都屬于發展中國家B.農產品均以熱帶作物為主,經濟價值高C.人口眾多,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D.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3.C 4.D [第3題,澳大利亞不瀕臨大西洋,A錯誤;澳大利亞以熱帶氣候為主,B錯誤;澳大利亞和美國地勢都是東西高、中間低,C正確;澳大利亞緯度低,氣溫高,以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植被多為荒漠草原,D錯誤。故選C。第4題,美國和澳大利亞發展較快,都屬于發達國家,A錯誤;美國以溫帶氣候為主,熱帶作物產量少,部分依靠進口,B錯誤;澳大利亞地廣人稀,C錯誤;兩國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D正確。故選D。]2023年4月12日至15日,巴西總統盧拉訪問中國,開啟了中巴兩國友誼新篇章。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訪問美國,無論對于中美兩國還是全世界,此訪問的意義都不言而喻。據此完成5~6題。5.關于美國和巴西的說法,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兩國都是所在大洲中面積最大的國家B.兩國的首都都不是本國最大城市C.兩國人種都以混血人種為主D.兩國的官方語言都是英語√6.盧拉總統訪華期間,中巴雙方共同發布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下列關于亞馬孫熱帶雨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亞馬孫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巴西境內的亞馬孫平原B.亞馬孫熱帶雨林在改善全球生態環境方面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C.亞馬孫熱帶雨林在提供土地、發展農業方面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D.政府可利用科技手段管控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亂砍濫伐行為√5.B 6.C [第5題,北美洲陸地面積最大的是加拿大,不是美國,A錯誤;美國的首都是華盛頓,最大城市是紐約,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最大城市是圣保羅,B正確;美國以白色人種為主,C錯誤;巴西的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D錯誤。故選B。第6題,亞馬孫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巴西境內的亞馬孫平原,A正確,不符合題意;亞馬孫熱帶雨林在改善全球生態環境方面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B正確,不符合題意;亞馬孫熱帶雨林在提供土地、發展農業方面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C不正確,符合題意;政府可利用科技手段管控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亂砍濫伐行為,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大豆習性喜暖,其種子富含植物蛋白,是榨油、豆制品或動物飼料的優質原料。美國、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讀圖,完成7~8題。7.每年1~3月,巴西大豆產量會季節性高于美國,主要是此時段巴西( )A.地形較平坦 B.水熱條件好C.科技水平高 D.消費市場大8.近些年,巴西向美國購買產量大、出油率高、抗病蟲害的新品種種子。這一現象反映了美國農業( )A.生產專業化 B.生產機械化C.市場本地化 D.育種科技化√√7.B 8.D [第7題,巴西位于熱帶,美國位于北溫帶,每年1~3月,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巴西為夏季,水熱條件好,大豆產量會季節性高于美國,B正確;與地形、科技、市場無關,A、C、D錯誤。故選B。第8題,美國農業發達,農業科技水平高,近些年,巴西向美國購買產量大、出油率高、抗病蟲害的新品種種子,反映了美國農業生物育種科技化;不能反映美國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和機械化,也不能反映市場本地化,D正確,A、B、C錯誤。故選D。]9.(2023·泰安中考)2023年5月11日到12日,有“龍卷風走廊”之稱的美國中部地區遭受了20多場龍卷風的襲擊。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和美國本土年均龍卷風發生頻次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美國農業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 ②乳畜帶是受龍卷風影響最多的地區 ③美國中部平原地形是造成龍卷風多發的原因之一 ④遇到龍卷風時,要冷靜鎮定,遠離門窗、大樹、電線桿等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D [讀圖可知,美國不同的區域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即實現了農業地區生產的專業化,①正確;由圖中信息可以看出,小麥區是受龍卷風影響最多的地區,②錯誤;美國中部為平原地區,從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氣流和從墨西哥灣北上的暖濕氣流相遇,由此便形成了龍卷風,③正確;遇到龍卷風時,要冷靜鎮定,遠離門窗、大樹、電線桿等,④正確。故選D。]美國的農業生產充分利用不同區域的條件,實現了地區生產的專業化。下圖示意美國本土農業帶的分布。據此完成第10題。10.美國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便于( )①推廣先進的生物技術和耕作技術 ②發揮大規模機械化優勢 ③增加農作物的熟制 ④大規模增加農業用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 [美國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充分利用了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便于推廣先進的生物技術和耕作技術,①正確;生產各個過程和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和專業化,這是大規模機械化的結果,體現了大規模機械化的優勢,②正確;農作物熟制受自然條件,特別是溫度的影響,與專業化生產無關,③錯誤;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使得農業專業化生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與農業用地規模沒有直接的關系,④錯誤。故選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20分。)11.(2024·新泰一模)區域對比是地理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泰安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對比了同位于西半球的美國和巴西兩個國家。圖1為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示意圖,圖2為巴西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0分)【優越的自然條件】(1)美國________(地形類型)廣闊,巴西氣候________(特點),均為兩國形成各具特色的農業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平原濕熱【重要的產糧大國】巴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出口國,主要出口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巴西土地面積廣袤,熱量充足,適宜多種農作物大面積種植;美國耕地廣大,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主要出口玉米、小麥等農產品,農業機械化程度高。(2)讀圖可知,巴西玉米種植區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區,美國玉米帶位于密西西比河北部。據圖1歸納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是________,請分析美國玉米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提示:從氣候、水源兩方面分析)東南部沿海專業化【產業對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巴西工業化的步伐加快。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巴西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工農業大國。鋼鐵、汽車、飛機制造等躋身于世界重要的生產國行列。1990年以后,美國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增長。(3)讀巴西示意圖,總結巴西工業的集中分布地區并簡述其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4)信息技術產業是對美國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請列舉信息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的主要促進作用。[答案] (2)光照充足;灌溉水源豐富。(3)巴西工業集中分布在東南部地區。有利條件:礦產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城市、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4)是新增就業機會最大的產業部門,是屬于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其他產業應用信息技術及其產品可明顯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價值。12.運用對比分析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國家,提升區域認知素養。閱讀美國本土和巴西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美國本土和巴西都瀕臨______洋。(2)美國本土和巴西因地理位置和地形不同,導致氣候差異巨大,美國本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巴西熱帶雨林氣候和__________氣候分布廣泛。(3)美國農業因地制宜,實現了農業區域化生產,形成了多個專業化的農業帶。圖中代表小麥區的是________(填字母)。(4)河流航運價值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影響。密西西比河和亞馬孫河都是世界著名河流。請結合美國和巴西的地理條件,任選一條河流,判斷其航運價值高低并闡述理由。大西熱帶草原C[答案] (4)密西西比河航運價值高。理由:①流經平原,地勢平坦,流速緩慢。②降水較為豐富,河流水量較大。③氣候溫和,河流結冰期較短。④干支流較多,通航里程長。⑤經濟發達,運輸需求量大等。(任答一條,言之有理即可)(或亞馬孫河航運價值低。理由:人口少,經濟落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地理復習考點梳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docx 中考地理復習考點梳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學案.docx 中考地理復習考點梳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