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講 河流 自然災害考點 考向 頻次 分值 難度 常考題型河流 河流的特征及分布 2023年·T17(6) 1 * 選擇題、 非選擇題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黃河的開發與治理 2024年·T19(3)(4)(6) 5 ***自然災害 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與影響 *任務一 河流1.填圖在我國內流河與外流河分布圖上填寫序號所代表的河流名稱。2.填表發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A________山脈注入 B東海水文特征 干流汛期長,年徑流量大,無結冰期干流形狀 呈“V+W”形地位 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長河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域 青、藏、川、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省級行政區域)流經的主要地形區 青藏高原、橫斷山脈、________、長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 上、中游的分界點是湖北省的m______,中、下游的分界點是江西省的n湖口主要支流 ①雅礱江、②岷江、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烏江等主要湖泊 D________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C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太湖重要水利樞紐 E________水利樞紐、F________水利樞紐3.填表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治理。河段 存在問題 治理措施上游 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有凌汛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中游 流經黃土高原,________嚴重 開展________綜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樞紐下游 泥沙淤積,形成“________”,有凌汛 加固黃河大堤,轟炸冰壩河流的特征及分布(2024·肥城二模)下圖為我國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觀測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徑流量、輸沙量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該河流的汛期和水源補給的表述,正確的是( )A.春夏季節 地下水 B.夏秋季節 降水C.秋冬季節 冰雪融水 D.冬春季節 湖泊水2.推測該河流7-8月輸沙量較大的原因可能有( )①徑流量小 ②降水量大 ③河流沿岸植被破壞嚴重 ④氣溫高、蒸發強 ⑤河流流域陡坡耕地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③⑤ D.②③④長江的開發與治理(2024·泰山區一模)長江經濟帶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該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河湖、濕地生態功能基本恢復。讀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完成3~4題。3.關于長江經濟帶的說法,下列不正確的是( )A.東部的長江三角洲區域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B.長江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運C.自西向東依次連接了成都、重慶、武漢、南京、上海D.豐富的煤、石油等能源為長江經濟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4.下列措施符合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基本思路的有( )①加強上游植被保護,開展水土保持工作 ②充分發揮長江水能寶庫的重大作用 ③長江中游地區切實推進退田還湖工作 ④以長江為紐帶推動中西部協同發展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①②③④黃河的治理與開發(2024·新泰一模)“豫魯對賭”源于2021年河南與山東簽訂的《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協議約定,山東段的監測斷面水質年均值在Ⅲ類基礎上,每改善一個水質類別,山東給予河南6 000萬元補償資金;反之,每惡化一個水質類別,河南給予山東6 000萬元補償資金。近兩年黃河入魯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以上,因此山東省作為受益方,于2022年7月向河南省兌現生態補償資金。這場“對賭”中,無論河南還是山東,沒有輸家,“母親河”——黃河是最終受益方。下圖是黃河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除了黃河生態問題外,豫魯兩省還需共同攜手面對的問題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C.地上河 D.石漠化6.落實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是( )A.禁止開采煤炭B.大力開發航運C.退耕還林還草D.陡坡開荒種地黃河水能資源集中在上、中游,長江水能資源集中在上游;河口是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湖口是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任務二 自然災害填空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自然災害 主要分布區干旱 ________地區洪澇 ________地區臺風 ________地區寒潮 除青藏高原外的大部分地區滑坡、泥石流 自太行山區、黃土高原經四川、重慶到云 貴高原、青藏高原的東南地震 臺灣省、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與影響“龍舟水”是指在小滿(5月21日前后)至夏至期間我國某地區出現的持續大范圍強降水。讀我國“龍舟水”的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1.“龍舟水”期間當地不可能出現的天氣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龍舟水”期間當地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有( )①沙塵暴 ②泥石流 ③寒潮 ④滑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臺風和颶風是同一種天氣現象,但在不同的國家叫法不同。一般把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作颶風,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作臺風。課后檢測,請完成限時提能訓練(十六)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二講 河流 自然災害考點 考向 頻次 分值 難度 常考題型河流 河流的特征及分布 2023年·T17(6) 1 * 選擇題、 非選擇題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黃河的開發與治理 2024年·T19(3)(4)(6) 5 ***自然災害 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與影響 *任務一 河流1.填圖在我國內流河與外流河分布圖上填寫序號所代表的河流名稱。2.填表發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A唐古拉山脈注入 B東海水文特征 干流汛期長,年徑流量大,無結冰期干流形狀 呈“V+W”形地位 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長河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域 青、藏、川、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省級行政區域)流經的主要地形區 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 上、中游的分界點是湖北省的m宜昌,中、下游的分界點是江西省的n湖口主要支流 ①雅礱江、②岷江、③嘉陵江、④漢江、⑤贛江、⑥湘江、⑦烏江等主要湖泊 D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C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太湖重要水利樞紐 E三峽水利樞紐、F葛洲壩水利樞紐3.填表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治理。河段 存在問題 治理措施上游 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有凌汛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中游 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樞紐下游 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有凌汛 加固黃河大堤,轟炸冰壩河流的特征及分布(2024·肥城二模)下圖為我國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觀測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徑流量、輸沙量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該河流的汛期和水源補給的表述,正確的是( )A.春夏季節 地下水 B.夏秋季節 降水C.秋冬季節 冰雪融水 D.冬春季節 湖泊水2.推測該河流7-8月輸沙量較大的原因可能有( )①徑流量小 ②降水量大 ③河流沿岸植被破壞嚴重 ④氣溫高、蒸發強 ⑤河流流域陡坡耕地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③⑤ D.②③④1.B 2.B [第1題,我國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12、1、2月是冬季。讀圖可知,該河流的汛期出現在7、8、9月,屬于夏秋季節,降水量多,河流流量大,故該河流主要依靠大氣降水補給,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2題,該河的輸沙量曲線跟降水量曲線大致吻合,7-8月份降水量大,徑流量大,河流輸沙量也大,該河的輸沙量跟降水量相關,①錯誤,②正確;河流沿岸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嚴重,③正確;氣溫高、蒸發強與輸沙量較大無關,④錯誤;河流流域陡坡耕地會加劇水土流失,增加輸沙量,⑤正確。故選B。]長江的開發與治理(2024·泰山區一模)長江經濟帶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該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河湖、濕地生態功能基本恢復。讀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完成3~4題。3.關于長江經濟帶的說法,下列不正確的是( )A.東部的長江三角洲區域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B.長江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運C.自西向東依次連接了成都、重慶、武漢、南京、上海D.豐富的煤、石油等能源為長江經濟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4.下列措施符合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基本思路的有( )①加強上游植被保護,開展水土保持工作 ②充分發揮長江水能寶庫的重大作用 ③長江中游地區切實推進退田還湖工作 ④以長江為紐帶推動中西部協同發展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①②③④3.D 4.C [第3題,長江經濟帶東部的長江三角洲區域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核心城市是上海,A不符合題意;長江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運,溝通了西部內陸和東部沿海地區,B不符合題意;自西向東依次連接了成都、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城市,C不符合題意;長江經濟帶煤和石油不豐富,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第4題,加強長江上游植被保護,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減少水土流失能體現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①正確;充分發揮長江水能寶庫的重大作用,只是水能的開發,不能體現綠色發展,②不符合題意;長江中游地區切實推進退田還湖工作,提高河湖的蓄水能力,起到防洪的作用,也是體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③正確;以長江為紐帶推動中西部協同發展,不能體現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黃河的治理與開發(2024·新泰一模)“豫魯對賭”源于2021年河南與山東簽訂的《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協議約定,山東段的監測斷面水質年均值在Ⅲ類基礎上,每改善一個水質類別,山東給予河南6 000萬元補償資金;反之,每惡化一個水質類別,河南給予山東6 000萬元補償資金。近兩年黃河入魯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以上,因此山東省作為受益方,于2022年7月向河南省兌現生態補償資金。這場“對賭”中,無論河南還是山東,沒有輸家,“母親河”——黃河是最終受益方。下圖是黃河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除了黃河生態問題外,豫魯兩省還需共同攜手面對的問題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C.地上河 D.石漠化6.落實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是( )A.禁止開采煤炭B.大力開發航運C.退耕還林還草D.陡坡開荒種地5.C 6.C [第5題,黃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增,黃河下游游蕩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河床逐漸抬高,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河床高于兩岸地面,易決口泛濫,故除了黃河生態問題外,豫魯兩省還需共同攜手面對的問題是“地上河”,C正確;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中游的黃土高原,排除A;荒漠化主要發生在西北地區,排除B;石漠化主要發生在云貴高原,排除D。故選C。第6題,禁止開采煤炭不利于經濟發展,與現實情況不符,A錯誤;大力開發航運、陡坡開荒種地都不利于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B、D錯誤;退耕還林還草有利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C正確。故選C。]黃河水能資源集中在上、中游,長江水能資源集中在上游;河口是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湖口是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任務二 自然災害填空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自然災害 主要分布區干旱 華北地區洪澇 南方地區臺風 東南沿海地區寒潮 除青藏高原外的大部分地區滑坡、泥石流 自太行山區、黃土高原經四川、重慶到云 貴高原、青藏高原的東南地震 臺灣省、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與影響“龍舟水”是指在小滿(5月21日前后)至夏至期間我國某地區出現的持續大范圍強降水。讀我國“龍舟水”的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1.“龍舟水”期間當地不可能出現的天氣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龍舟水”期間當地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有( )①沙塵暴 ②泥石流 ③寒潮 ④滑坡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C 2.D [第1題,“龍舟水”是指在小滿至夏至期間我國南方地區出現的持續大范圍強降水,此期間不可能出現大雪天氣和霜凍。①是雷陣雨、②是霜凍、③是大雪、④是暴雨,②③正確,A、B、D錯誤。故選C。第2題,“龍舟水”發生于小滿至夏至期間,此期間不可能出現寒潮(多出現在冬春季);讀圖可知,此發生地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沙塵暴天氣多出現在我國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故當地可能出現的是泥石流和滑坡,②④正確,①③錯誤。故選D。]臺風和颶風是同一種天氣現象,但在不同的國家叫法不同。一般把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作颶風,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作臺風。限時提能訓練(十六) 河流 自然災害(時間:60分鐘,總分: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目前,我國共34個省級行政區域。下圖為安徽及其相鄰的省級行政區域略圖。讀圖,完成1~3題。1.安徽省的行政中心是( )A.合肥 B.南京 C.杭州 D.武漢2.下列省級行政區域名稱由來均與地理位置有關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3.贛南蘇區位于江西省南部,是革命的搖籃。近年來,國家支持老區建設,因地制宜,精準扶貧,成效顯著。下列有關江西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⑥所示省級行政區域是江西省,簡稱是鄂B.贛南蘇區適合發展的產業部門是高新技術產業C.江西省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位于外流區),植被以森林為主D.贛江是長江下游重要的支流,流向是自北向南1.A 2.A 3.C [第1題,合肥是安徽的行政中心,A符合題意;南京是江蘇的行政中心,B不符合題意;杭州是浙江的行政中心,C不符合題意;武漢是湖北的行政中心,D不符合題意。故選A。第2題,我國省級行政區域名稱由來與地理位置有關的有:山東、山西,古時泛指太行山以東、以西的廣大地區;河南、河北因分布于黃河南、北而得名;湖南、湖北因分布于洞庭湖南、北而得名。①是山東,②是河南,③是湖北,④是江蘇,⑤是浙江,⑥是江西,故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A。第3題,⑥所示省級行政區域是江西省,簡稱是贛,A錯誤;贛南蘇區農業發達,樹木茂盛,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章貢區和瑞金市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適合發展農林產品加工業和特色鄉村旅游業,B錯誤;江西省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位于外流區),植被以森林為主,C正確;贛江是長江下游重要的支流,流向是自南向北,D錯誤。故選C。]高影響天氣事件是指對生產生活帶來重要影響的天氣事件,如寒潮、雷電、沙塵暴、暴雪、干旱、霜凍等。讀我國常年春分節氣高影響天氣事件示意圖,完成4~6題。4.春分時節,我國( )A.東南沿海沙塵暴多發B.新疆南部陰雨連綿C.東北三省風雪依舊在D.內蒙古中西部暴雪頻發5.“警惕倒春寒”區域與“春雷頻繁”區域的分界線大致為( )A.秦嶺—淮河一線B.天山—陰山一線C.黑河—騰沖一線D.大興安嶺—太行山一線6.春分時節,我國華北地區“春雨貴如油”的原因主要有( )①降水量少 ②氣溫全年最高,生活用水量大 ③冬小麥返青,需水量大 ④氣溫回升快,土壤水分蒸發量大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4.C 5.A 6.B [第4題,讀圖可知,春分時節,我國東南沿海春雷頻繁,連續陰雨;新疆南部氣候干旱,沙塵多發;東北三省緯度高,氣溫低,風雪依舊在;內蒙古中西部沙塵多發,說明地表沒有冰雪覆蓋,暴雪天氣少。故選C。第5題,讀圖可知,“警惕倒春寒”區域與“春雷頻繁”區域的分界線大致為秦嶺—淮河一線。故選A。第6題,春分時節,我國華北地區降水量少,春季氣溫回升快,土壤水分蒸發量大,且正值冬小麥返青,農業灌溉需水量大,因此出現“春雨貴如油”的現象。故選B。]“詩仙”李白不僅是浪漫主義詩人,也是個“旅行者”,在旅行過程中寫下了許多美麗的詩篇。讀李白行走足跡示意圖,完成7~8題。7.李白的足跡多在我國( )A.地勢的第一級階梯B.季風氣候顯著的地區C.秦嶺—淮河以北地區D.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區8.李白的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該詩句( )A.描繪的景觀位于長江中上游B.詩中的“下”應該是由東向西的方向C.詩句中的季節當地降水較多D.詩中的河段流經地區地形平坦,水流和緩7.B 8.D [第7題,李白的足跡多在秦嶺—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區;地處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位于我國溫帶季風氣候區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氣候顯著;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李白旅行地區多位于東部和中部地區。故選B。第8題,詩句中的“黃鶴樓”和“揚州”表示描繪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該河段流經地區地形平坦,水流和緩;詩中的“下”應該是順流而下即由西向東的方向;“煙花三月”的季節當地降水較少。故選D。](2024·新泰期末)成渝經濟圈地處我國西部核心地帶,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也是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示范區。下圖為成渝經濟圈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下列關于成渝經濟圈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區域容易發生臺風、沙塵暴等自然災害 ②有便利的鐵路交通條件 ③地處資源豐富的天府之國 ④瀕臨海洋,便于海外貿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下列關于成渝經濟圈發展優勢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A為寶成線,鐵路運輸便捷B.重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直轄市C.B是長江支流——岷江,水運便利 D.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9.C 10.B [第9題,成渝經濟圈的發展優勢包括:長江提供便利的交通運輸、地處資源豐富的天府之國、便利的鐵路交通條件等;但是成渝經濟圈位于西南內陸,臺風主要發生在東南沿海省份,沙塵暴主要發生在北方地區,①④錯誤,②③正確,故選C。第10題,由圖可知,圖中A鐵路線從成都到昆明,是成昆線,A錯誤;重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直轄市,B正確;長江支流B為嘉陵江,C錯誤;該經濟圈地處長江上游,地形較崎嶇,D錯誤。故選B。]黃河上游自寧夏到內蒙古托克托河段先后流經河東沙地、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流程大約1 000千米(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11~12題。11.被稱為“塞外江南”的寧夏平原雖然在沙漠周邊,但卻沒有被沙漠侵吞,主要原因是( )A.位于黃土高原上B.受到山脈阻擋C.位于半濕潤區,降水較多D.緯度較低,光熱充足12.“黃河入海蘊奇觀,百鳥翔游水云間。紅毯迎賓畫漫卷,蘆花飛雪落九天。”是黃河入海口的生動寫照,真正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黃河經過了治理,流域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治理黃河的措施有( )①打壩淤地 ②植樹種草 ③陡坡修建梯田 ④合理放牧和耕作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1.B 12.C [第11題,寧夏平原,北起石嘴山,南止黃土高原,不是在黃土高原上,A錯誤;寧夏平原位于賀蘭山東側,山脈阻擋了沙漠的推進,B正確;寧夏平原位于半干旱區,C錯誤;緯度較低,光熱充足不是未被沙漠侵吞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B。第12題,治理黃河的措施有打壩淤地、植樹種草、合理放牧和耕作等,①②④正確;在緩坡處修建梯田,③錯誤。故選C。]黃河、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讀圖,完成13~14題。13.關于長江、黃河的共同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①均發源于青海省 ②都流入東海 ③都流經我國地勢三級階梯 ④圖中的A、B兩部分河段均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所以都有凌汛現象發生 ⑤上游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A.①②⑤ B.③④⑤C.①③⑤ D.②④⑤14.下列關于長江、黃河流域的開發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黃河中游保持水土 B.長江上游墾荒種地C.黃河上游過度放牧 D.長江中游圍湖造田13.C 14.A [第13題,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青海省;長江注入東海,黃河注入渤海;都流經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圖中的A、B兩部分河段均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黃河冬季結冰,有凌汛現象發生,而長江冬季不結冰,無凌汛現象;長江、黃河上游流經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綜上所述,①③⑤正確。故選C。第14題,黃河上游過度放牧及長江上游墾荒種地都容易導致水土流失;長江中游圍湖造田,使湖泊面積縮小,容易引發洪澇;而黃河中游保持水土是有效的開發利用方式。故選A。]15.(2024·新泰期末)2023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防范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展”。下列現象或事件,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A.塔克拉瑪干沙漠三個月未下一滴雨B.化工廠廢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C.一游客違反規定在林區吸煙,亂扔煙頭引發森林火災D.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把地里的西瓜砸爛了D [自然災害是指由于自然異常變化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資源破壞等現象或一系列事件,而非個人行為引起。據此可判定“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把地里的西瓜砸爛了”屬于自然災害,D正確;“化工廠廢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和“一游客違反規定在林區吸煙,亂扔煙頭引發森林火災”屬于人為災害,塔克拉瑪干沙漠荒無人煙,三個月不下雨不會造成損失,不構成災害,A、B、C錯誤。故選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35分。)16.(2024·肥城期中)我國地域廣大,地理事物的區域差異十分顯著。讀圖,完成下面問題。(8分)(1)圖中甲、乙、丙、丁四條曲線中,表示我國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是________,此線以東的地形以________為主;表示我國人口分界線的是____________,此線西北部地區人口________。(2)根據圖2的氣溫降水狀況判斷,該地可能位于我國( )(填字母)A.青藏高原 B.華北平原C.四川盆地 D.長江中下游平原(3)丁線為秦嶺—淮河線,此線以南地區以________(干濕地區)地區為主。(4)關于圖中四條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填字母)A.①河是我國徑流量最大的河流B.②河是我國結冰期最長的河流C.③河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D.④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5)③④兩條河流的汛期都是出現在夏季,但影響因素不同,其中③河流主要是受________的影響。[答案] (1)甲 平原、丘陵 丙 稀疏(2)B(3)濕潤(4)D(5)夏季風17.滔滔大河,逐水而居。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以下問題。(10分)人類往往逐水而居,因為河流具有航運、灌溉、發電、養殖、旅游、調節氣候等作用。河流在不同地區發揮的作用有所不同。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圖。(1)長江共流經我國________級階梯,其流向是________,是我國水量最大的河流。(2)雅魯藏布江是海拔較________(填“高”或“低”)的大河。(3)雅魯藏布江河谷的聚落多呈________狀分布,其聚落的建筑比較________(填“密集”或“稀疏”),簡要說明聚落沿雅魯藏布江河谷分布的最主要原因。(4)長江流經上海發揮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人計劃在雅魯藏布江的墨脫建水電站,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答案] (1)三 自西向東(2)高(3)條帶 密集 河谷地區海拔較低,氣溫較高,風力較小,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4)長江為上海提供便利的航運和充足的水資源(5)同意;原因:墨脫地勢落差大,水流急,這里位于河流下游,河流的水量較大,水能豐富,建設水電站可以為當地提供充足的水電資源,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等。或不同意;原因:墨脫地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脆弱,人口較少,經濟不發達,建設水電站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18.讀長江、黃河流域略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9分)(1)“滾滾長江東逝水”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兩句詩詞均描寫了長江和黃河自西向東的流向,這說明我國地勢________,兩條河流均發源于我國地勢第________級階梯,共同流經的省區是________。(2)自河口到桃花峪,黃河干流年平均含沙量逐漸增大,這說明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________(填“上”或“中”或“下”)游河段。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河床坡度變緩,水流速度減慢,河水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________”。(3)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下列措施中,能夠有效治理黃河的是( )(填字母)①鞏固下游河堤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中游植樹種草 ④中游打壩淤地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4)生態安全關系著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長江中下游面臨的主要生態和環境問題之一是( )(填字母)A.凌汛 B.斷流C.水土流失 D.洪澇災害[答案] (1)西高東低 一 青海省和四川省(2)中 地上河(3)D(4)D19.(2024·新泰期末)河流與人類發展關系密切,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為更好了解黃河流域的地理環境,某地理雜志社于2023年2月組建考察組,踏上尋訪黃河之旅。圖中數字序號①②③代表黃河的不同河段。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1)3月,考察組在黃河干流①②③河段中的________河段(填圖中序號)觀察到凌汛現象。(2)4月,考察組在有“塞外江南”之稱的寧夏平原和內蒙古的________平原考察時,了解到兩平原年降水量均不足200 mm,地處干旱區,卻是我國著名的糧食產區。兩平原發展糧食生產最主要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3)6月,考察組進入黃河中游地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和A________兩大支流后,水量、含沙量增加,考察組在該河段看到了B________水利樞紐壯觀的調水調沙場面。[答案] (1)②(2)河套 可以引黃灌溉(3)渭河 小浪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64張PPT)第二講 河流 自然災害深化研討 任務達成任務一 河流1.填圖在我國內流河與外流河分布圖上填寫序號所代表的河流名稱。黑龍江松花江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額爾齊斯河2.填表發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A______山脈注入 B東海水文特征 干流汛期長,年徑流量大,無結冰期唐古拉干流形狀 呈“V+W”形地位 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長河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域 青、藏、川、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省級行政區域)流經的主要地形區 青藏高原、橫斷山脈、_________、長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 上、中游的分界點是湖北省的m_____,中、下游的分界點是江西省的n湖口四川盆地宜昌主要支流 ①雅礱江、②岷江、③__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⑦烏江等主要湖泊 D_____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C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太湖重要水利樞紐 E_____水利樞紐、F_______水利樞紐嘉陵江漢江贛江湘江鄱陽三峽葛洲壩3.填表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治理。河段 存在問題 治理措施上游 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有凌汛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中游 流經黃土高原,_________嚴重 開展_________綜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樞紐下游 泥沙淤積,形成“_______”,有凌汛 加固黃河大堤,轟炸冰壩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地上河河流的特征及分布(2024·肥城二模)下圖為我國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觀測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徑流量、輸沙量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該河流的汛期和水源補給的表述,正確的是( )A.春夏季節 地下水 B.夏秋季節 降水C.秋冬季節 冰雪融水 D.冬春季節 湖泊水2.推測該河流7—8月輸沙量較大的原因可能有( )①徑流量小 ②降水量大 ③河流沿岸植被破壞嚴重 ④氣溫高、蒸發強 ⑤河流流域陡坡耕地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③⑤ D.②③④√√1.B 2.B [第1題,我國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12、1、2月是冬季。讀圖可知,該河流的汛期出現在7、8、9月,屬于夏秋季節,降水量多,河流流量大,故該河流主要依靠大氣降水補給,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2題,該河的輸沙量曲線跟降水量曲線大致吻合,7-8月份降水量大,徑流量大,河流輸沙量也大,該河的輸沙量跟降水量相關,①錯誤,②正確;河流沿岸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嚴重,③正確;氣溫高、蒸發強與輸沙量較大無關,④錯誤;河流流域陡坡耕地會加劇水土流失,增加輸沙量,⑤正確。故選B。]長江的開發與治理(2024·泰山區一模)長江經濟帶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該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河湖、濕地生態功能基本恢復。讀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完成3~4題。3.關于長江經濟帶的說法,下列不正確的是( )A.東部的長江三角洲區域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B.長江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運C.自西向東依次連接了成都、重慶、武漢、南京、上海D.豐富的煤、石油等能源為長江經濟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4.下列措施符合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基本思路的有( )①加強上游植被保護,開展水土保持工作 ②充分發揮長江水能寶庫的重大作用 ③長江中游地區切實推進退田還湖工作 ④以長江為紐帶推動中西部協同發展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①②③④√3.D 4.C [第3題,長江經濟帶東部的長江三角洲區域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核心城市是上海,A不符合題意;長江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運,溝通了西部內陸和東部沿海地區,B不符合題意;自西向東依次連接了成都、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城市,C不符合題意;長江經濟帶煤和石油不豐富,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第4題,加強長江上游植被保護,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減少水土流失能體現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①正確;充分發揮長江水能寶庫的重大作用,只是水能的開發,不能體現綠色發展,②不符合題意;長江中游地區切實推進退田還湖工作,提高河湖的蓄水能力,起到防洪的作用,也是體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③正確;以長江為紐帶推動中西部協同發展,不能體現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黃河的治理與開發(2024·新泰一模)“豫魯對賭”源于2021年河南與山東簽訂的《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協議約定,山東段的監測斷面水質年均值在Ⅲ類基礎上,每改善一個水質類別,山東給予河南6 000萬元補償資金;反之,每惡化一個水質類別,河南給予山東6 000萬元補償資金。近兩年黃河入魯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以上,因此山東省作為受益方,于2022年7月向河南省兌現生態補償資金。這場“對賭”中,無論河南還是山東,沒有輸家,“母親河”——黃河是最終受益方。下圖是黃河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除了黃河生態問題外,豫魯兩省還需共同攜手面對的問題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C.地上河 D.石漠化√6.落實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是( )A.禁止開采煤炭B.大力開發航運C.退耕還林還草D.陡坡開荒種地√5.C 6.C [第5題,黃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增,黃河下游游蕩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河床逐漸抬高,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河床高于兩岸地面,易決口泛濫,故除了黃河生態問題外,豫魯兩省還需共同攜手面對的問題是“地上河”,C正確;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中游的黃土高原,排除A;荒漠化主要發生在西北地區,排除B;石漠化主要發生在云貴高原,排除D。故選C。第6題,禁止開采煤炭不利于經濟發展,與現實情況不符,A錯誤;大力開發航運、陡坡開荒種地都不利于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B、D錯誤;退耕還林還草有利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C正確。故選C。]黃河水能資源集中在上、中游,長江水能資源集中在上游;河口是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湖口是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填空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任務二 自然災害自然災害 主要分布區干旱 _____地區洪澇 _____地區臺風 _________地區寒潮 除青藏高原外的大部分地區滑坡、泥石流 自太行山區、黃土高原經四川、重慶到云 貴高原、青藏高原的東南地震 臺灣省、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華北南方東南沿海常見自然災害的分布與影響“龍舟水”是指在小滿(5月21日前后)至夏至期間我國某地區出現的持續大范圍強降水。讀我國“龍舟水”的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1.“龍舟水”期間當地不可能出現的天氣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龍舟水”期間當地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有( )①沙塵暴 ②泥石流 ③寒潮 ④滑坡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C 2.D [第1題,“龍舟水”是指在小滿至夏至期間我國南方地區出現的持續大范圍強降水,此期間不可能出現大雪天氣和霜凍。①是雷陣雨、②是霜凍、③是大雪、④是暴雨,②③正確,A、B、D錯誤。故選C。第2題,“龍舟水”發生于小滿至夏至期間,此期間不可能出現寒潮(多出現在冬春季);讀圖可知,此發生地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沙塵暴天氣多出現在我國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故當地可能出現的是泥石流和滑坡,②④正確,①③錯誤。故選D。]臺風和颶風是同一種天氣現象,但在不同的國家叫法不同。一般把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作颶風,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作臺風。(時間:60分鐘,總分: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目前,我國共34個省級行政區域。右圖為安徽及其相鄰的省級行政區域略圖。讀圖,完成1~3題。限時提能訓練(十六) 河流 自然災害1.安徽省的行政中心是( )A.合肥 B.南京 C.杭州 D.武漢2.下列省級行政區域名稱由來均與地理位置有關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3.贛南蘇區位于江西省南部,是革命的搖籃。近年來,國家支持老區建設,因地制宜,精準扶貧,成效顯著。下列有關江西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⑥所示省級行政區域是江西省,簡稱是鄂B.贛南蘇區適合發展的產業部門是高新技術產業C.江西省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位于外流區),植被以森林為主D.贛江是長江下游重要的支流,流向是自北向南√1.A 2.A 3.C [第1題,合肥是安徽的行政中心,A符合題意;南京是江蘇的行政中心,B不符合題意;杭州是浙江的行政中心,C不符合題意;武漢是湖北的行政中心,D不符合題意。故選A。第2題,我國省級行政區域名稱由來與地理位置有關的有:山東、山西,古時泛指太行山以東、以西的廣大地區;河南、河北因分布于黃河南、北而得名;湖南、湖北因分布于洞庭湖南、北而得名。①是山東,②是河南,③是湖北,④是江蘇,⑤是浙江,⑥是江西,故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A。第3題,⑥所示省級行政區域是江西省,簡稱是贛,A錯誤;贛南蘇區農業發達,樹木茂盛,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章貢區和瑞金市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適合發展農林產品加工業和特色鄉村旅游業,B錯誤;江西省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位于外流區),植被以森林為主,C正確;贛江是長江下游重要的支流,流向是自南向北,D錯誤。故選C。]高影響天氣事件是指對生產生活帶來重要影響的天氣事件,如寒潮、雷電、沙塵暴、暴雪、干旱、霜凍等。讀我國常年春分節氣高影響天氣事件示意圖,完成4~6題。4.春分時節,我國( )A.東南沿海沙塵暴多發B.新疆南部陰雨連綿C.東北三省風雪依舊在D.內蒙古中西部暴雪頻發√5.“警惕倒春寒”區域與“春雷頻繁”區域的分界線大致為( )A.秦嶺—淮河一線B.天山—陰山一線C.黑河—騰沖一線D.大興安嶺—太行山一線√6.春分時節,我國華北地區“春雨貴如油”的原因主要有( )①降水量少 ②氣溫全年最高,生活用水量大 ③冬小麥返青,需水量大 ④氣溫回升快,土壤水分蒸發量大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4.C 5.A 6.B [第4題,讀圖可知,春分時節,我國東南沿海春雷頻繁,連續陰雨;新疆南部氣候干旱,沙塵多發;東北三省緯度高,氣溫低,風雪依舊在;內蒙古中西部沙塵多發,說明地表沒有冰雪覆蓋,暴雪天氣少。故選C。第5題,讀圖可知,“警惕倒春寒”區域與“春雷頻繁”區域的分界線大致為秦嶺—淮河一線。故選A。第6題,春分時節,我國華北地區降水量少,春季氣溫回升快,土壤水分蒸發量大,且正值冬小麥返青,農業灌溉需水量大,因此出現“春雨貴如油”的現象。故選B。]“詩仙”李白不僅是浪漫主義詩人,也是個“旅行者”,在旅行過程中寫下了許多美麗的詩篇。讀李白行走足跡示意圖,完成7~8題。7.李白的足跡多在我國( )A.地勢的第一級階梯B.季風氣候顯著的地區C.秦嶺—淮河以北地區D.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區√8.李白的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該詩句( )A.描繪的景觀位于長江中上游B.詩中的“下”應該是由東向西的方向C.詩句中的季節當地降水較多D.詩中的河段流經地區地形平坦,水流和緩√7.B 8.D [第7題,李白的足跡多在秦嶺—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區;地處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位于我國溫帶季風氣候區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氣候顯著;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李白旅行地區多位于東部和中部地區。故選B。第8題,詩句中的“黃鶴樓”和“揚州”表示描繪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該河段流經地區地形平坦,水流和緩;詩中的“下”應該是順流而下即由西向東的方向;“煙花三月”的季節當地降水較少。故選D。](2024·新泰期末)成渝經濟圈地處我國西部核心地帶,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也是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示范區。下圖為成渝經濟圈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下列關于成渝經濟圈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區域容易發生臺風、沙塵暴等自然災害 ②有便利的鐵路交通條件 ③地處資源豐富的天府之國 ④瀕臨海洋,便于海外貿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下列關于成渝經濟圈發展優勢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A為寶成線,鐵路運輸便捷B.重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直轄市C.B是長江支流——岷江,水運便利 D.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9.C 10.B [第9題,成渝經濟圈的發展優勢包括:長江提供便利的交通運輸、地處資源豐富的天府之國、便利的鐵路交通條件等;但是成渝經濟圈位于西南內陸,臺風主要發生在東南沿海省份,沙塵暴主要發生在北方地區,①④錯誤,②③正確,故選C。第10題,由圖可知,圖中A鐵路線從成都到昆明,是成昆線,A錯誤;重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直轄市,B正確;長江支流B為嘉陵江,C錯誤;該經濟圈地處長江上游,地形較崎嶇,D錯誤。故選B。]黃河上游自寧夏到內蒙古托克托河段先后流經河東沙地、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流程大約1 000千米(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11~12題。11.被稱為“塞外江南”的寧夏平原雖然在沙漠周邊,但卻沒有被沙漠侵吞,主要原因是( )A.位于黃土高原上B.受到山脈阻擋C.位于半濕潤區,降水較多D.緯度較低,光熱充足√12.“黃河入海蘊奇觀,百鳥翔游水云間。紅毯迎賓畫漫卷,蘆花飛雪落九天。”是黃河入海口的生動寫照,真正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黃河經過了治理,流域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治理黃河的措施有( )①打壩淤地 ②植樹種草 ③陡坡修建梯田 ④合理放牧和耕作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1.B 12.C [第11題,寧夏平原,北起石嘴山,南止黃土高原,不是在黃土高原上,A錯誤;寧夏平原位于賀蘭山東側,山脈阻擋了沙漠的推進,B正確;寧夏平原位于半干旱區,C錯誤;緯度較低,光熱充足不是未被沙漠侵吞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B。第12題,治理黃河的措施有打壩淤地、植樹種草、合理放牧和耕作等,①②④正確;在緩坡處修建梯田,③錯誤。故選C。]黃河、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讀圖,完成13~14題。13.關于長江、黃河的共同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①均發源于青海省 ②都流入東海 ③都流經我國地勢三級階梯 ④圖中的A、B兩部分河段均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所以都有凌汛現象發生 ⑤上游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A.①②⑤ B.③④⑤C.①③⑤ D.②④⑤14.下列關于長江、黃河流域的開發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黃河中游保持水土 B.長江上游墾荒種地C.黃河上游過度放牧 D.長江中游圍湖造田√√13.C 14.A [第13題,長江和黃河均發源于青海省;長江注入東海,黃河注入渤海;都流經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圖中的A、B兩部分河段均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黃河冬季結冰,有凌汛現象發生,而長江冬季不結冰,無凌汛現象;長江、黃河上游流經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綜上所述,①③⑤正確。故選C。第14題,黃河上游過度放牧及長江上游墾荒種地都容易導致水土流失;長江中游圍湖造田,使湖泊面積縮小,容易引發洪澇;而黃河中游保持水土是有效的開發利用方式。故選A。]15.(2024·新泰期末)2023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防范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展”。下列現象或事件,屬于自然災害的是( )A.塔克拉瑪干沙漠三個月未下一滴雨B.化工廠廢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C.一游客違反規定在林區吸煙,亂扔煙頭引發森林火災D.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把地里的西瓜砸爛了√D [自然災害是指由于自然異常變化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資源破壞等現象或一系列事件,而非個人行為引起。據此可判定“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把地里的西瓜砸爛了”屬于自然災害,D正確;“化工廠廢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和“一游客違反規定在林區吸煙,亂扔煙頭引發森林火災”屬于人為災害,塔克拉瑪干沙漠荒無人煙,三個月不下雨不會造成損失,不構成災害,A、B、C錯誤。故選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35分。)16.(2024·肥城期中)我國地域廣大,地理事物的區域差異十分顯著。讀圖,完成下面問題。(8分)(1)圖中甲、乙、丙、丁四條曲線中,表示我國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的是____,此線以東的地形以___________為主;表示我國人口分界線的是____,此線西北部地區人口________。(2)根據圖2的氣溫降水狀況判斷,該地可能位于我國( )(填字母)A.青藏高原 B.華北平原C.四川盆地 D.長江中下游平原(3)丁線為秦嶺—淮河線,此線以南地區以________(干濕地區)地區為主。甲平原、丘陵丙稀疏B濕潤(4)關于圖中四條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填字母)A.①河是我國徑流量最大的河流B.②河是我國結冰期最長的河流C.③河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D.④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5)③④兩條河流的汛期都是出現在夏季,但影響因素不同,其中③河流主要是受________的影響。D夏季風17.滔滔大河,逐水而居。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以下問題。(10分)人類往往逐水而居,因為河流具有航運、灌溉、發電、養殖、旅游、調節氣候等作用。河流在不同地區發揮的作用有所不同。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圖。(1)長江共流經我國________級階梯,其流向是________,是我國水量最大的河流。(2)雅魯藏布江是海拔較________(填“高”或“低”)的大河。(3)雅魯藏布江河谷的聚落多呈______狀分布,其聚落的建筑比較______(填“密集”或“稀疏”),簡要說明聚落沿雅魯藏布江河谷分布的最主要原因。三自西向東高條帶密集(4)長江流經上海發揮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人計劃在雅魯藏布江的墨脫建水電站,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長江為上海提供便利的航運和充足的水資源[答案] (3)河谷地區海拔較低,氣溫較高,風力較小,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5)同意;原因:墨脫地勢落差大,水流急,這里位于河流下游,河流的水量較大,水能豐富,建設水電站可以為當地提供充足的水電資源,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等。或不同意;原因:墨脫地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脆弱,人口較少,經濟不發達,建設水電站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18.讀長江、黃河流域略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9分)(1)“滾滾長江東逝水”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兩句詩詞均描寫了長江和黃河自西向東的流向,這說明我國地勢_________,兩條河流均發源于我國地勢第_____級階梯,共同流經的省區是_______________。西高東低一青海省和四川省(2)自河口到桃花峪,黃河干流年平均含沙量逐漸增大,這說明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______(填“上”或“中”或“下”)游河段。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河床坡度變緩,水流速度減慢,河水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________”。(3)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下列措施中,能夠有效治理黃河的是( )(填字母)①鞏固下游河堤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中游植樹種草 ④中游打壩淤地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中地上河D(4)生態安全關系著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長江中下游面臨的主要生態和環境問題之一是( )(填字母)A.凌汛 B.斷流C.水土流失 D.洪澇災害D19.(2024·新泰期末)河流與人類發展關系密切,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為更好了解黃河流域的地理環境,某地理雜志社于2023年2月組建考察組,踏上尋訪黃河之旅。圖中數字序號①②③代表黃河的不同河段。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1)3月,考察組在黃河干流①②③河段中的________河段(填圖中序號)觀察到凌汛現象。(2)4月,考察組在有“塞外江南”之稱的寧夏平原和內蒙古的________平原考察時,了解到兩平原年降水量均不足200 mm,地處干旱區,卻是我國著名的糧食產區。兩平原發展糧食生產最主要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3)6月,考察組進入黃河中游地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和A________兩大支流后,水量、含沙量增加,考察組在該河段看到了B________水利樞紐壯觀的調水調沙場面。②河套可以引黃灌溉渭河小浪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地理復習考點梳理第十二章第二講河流自然災害.docx 中考地理復習考點梳理第十二章第二講河流自然災害學案.docx 中考地理復習考點梳理第十二章第二講河流自然災害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