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九年級模擬測試歷史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認為:“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 此觀點重在說明八股取士的( )A. 原因 B. 形式 C. 目的 D. 危害2. 明代引進了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明朝出現了北京和南京等全國性的商貿城市,出現了晉商、徽商等商幫。根據材料可提煉的主題是( )A. 明朝經濟的發展 B. 明朝農業品種眾多C. 明朝手工業技術水平高 D. 明朝商業繁榮3. 明朝時,松江是全國的棉紡織業中心,有“衣被天下”之稱;蘇州是著名的絲織印染中心,蜚聲中外;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所產的青花瓷器暢銷海內外。這說明當時( )A. 手工業產品商品化開始出現 B. 區域生產的專業化不斷加強C. 農村自然經濟受到猛烈沖擊 D. 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充分發展4. 明清時期,商人、工匠、市井游民、普通婦女經常成為小說戲曲主人公,如《雷峰塔》中精通商道、向往世俗婚姻的白娘子。這一現象源于當時( )A. 商品經濟發展 B. 女性地位提高C. 作者個人喜好 D. 君主專制衰落5. 嘉興乍浦有座海紅亭。它是一座紀念《紅樓夢》首次流傳海外的建筑。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帶有九部《紅樓夢》的一艘南京船從乍浦港出發,抵達日本長崎港。下列為這一事件所擬標題,最恰當的是A. 閉關鎖國下《紅樓夢》出海 B. 中日傳統友誼的首次見證C. 受各國人民熱捧的《紅樓夢》 D. 東西方文化的激蕩與碰撞6. 《中國古代衣食住行》一書中收錄了一組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介紹了其名稱及其功能(見下圖)。據此可知,當時的青銅器( )A. 種類豐富 B. 功能單一 C. 工藝簡單 D. 象征皇權7. 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貝,商朝時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貝”字(如下表)。據此判斷,貝在商朝應該是( )甲骨文對應漢字 貝 買 貫 寶A. 貨幣 B. 禮器 C. 食器 D. 酒具8.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瘯r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睂е隆疤旄背霈F的水利工程是( )A. 靈渠 B. 鄭國渠 C. 都江堰 D. 大運河9. 學習“百家爭鳴”相關知識后,同學們討論本班任課老師的管理風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語文趙老師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諳熟儒家真諦B. 數學錢老師深入了解學生,知己知彼,頗有道家風范C. 科學孫老師講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典型墨家風格D. 英語李老師嚴格執行班規,照章辦事,深受兵家影響10. 與右側知識卡片信息直接相關的歷史人物及著作是( )知識卡片著作內容: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約3000年的史事。 著作地位: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A. 司馬遷《史記》 B. 王羲之《蘭亭集序》C. 顧愷之《洛神賦圖》 D. 司馬光《資治通鑒》11. 北魏統治者重視書法藝術,流傳下來的魏碑書體成為中國書法藝術的一種重要形式。這種書體帶有漢隸筆法,融溫文爾雅與粗獷彪悍于一體,結體方嚴,筆畫沉著,變化多端,美不勝收。(如下圖所示)這表明魏碑藝術( )魏碑《張猛龍碑》(拓片)A. 是我國北方民族交融的時代結晶 B. 是書法開始成為專門藝術的標志C. 被稱譽“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D. 其書法名家的代表為鍾繇和胡昭12. “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以上內容出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該著作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它是( )A 《齊民要術》 B. 《農政全書》 C. 《天工開物》 D. 《水經注》13. 據記載,北宋末年的開封有以說三國故事而知名的藝人霍四究,還有說五代故事的藝人尹常。南宋臨安以講小說出名的藝人有蔡和等五十二人之多。這可以用來說明宋代( )A. 市民文化生活豐富 B. 主要文學形式是詞C. 出現了活字印刷術 D. 海外貿易空前發達14. 《金史》記載:“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熱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透?!辈牧厦枋龅氖牵? )A. 弓箭的使用 B. 騎馬的技術 C. 火藥武器用于戰爭 D. 戰車的聲音15. 繁華的城市、豐富的音樂、才華洋溢的作者和廣泛多樣的演唱環境,在萬事俱備的宋代,一種可歌可吟的文藝樣式興旺發達起來,這就是( )A. 賦 B. 詩 C. 詞 D. 小說16. 下面圖1、圖2是張明同學搜集的研究性學習材料。據此可知,其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 )圖1 元墓出土的雜劇陶俑 圖2 昆曲臉譜A. 經濟重心的南移 B. 傳統節日的起源C. 行省制度創立 D. 文學藝術的發展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17. 思想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尚儒學,是儒學的發展基地;齊地學術較為龐雜,陰陽五行學、道家之學、儒學都相當發達;楚地道學與詞賦最具特色……材料二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動之外更注意教育事業,開中國史上民間自由講學之第一聲。材料三 吾將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盡孔子。教育家之主義及方法,只能適用于一時代、一社會,而孔子之教育,則措四海而皆準,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材料四 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1)根據材料一回答,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學術界出現了什么局面 根據所學知識思考,哪家學說為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 (2)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學派的創始人 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孔子對教育事業留下了哪些重要影響 (4)根據材料四分析,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其目的是什么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東漢時,宦官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植物纖維為原料造紙,紙的質量大大提高。這種紙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材料二 他用膠泥刻字,然后用火燒制,使字模變硬?!⊥曛?,再將松脂熔化,泥字拆開,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材料三 史料一 舟師(舟師:船上的技術人員)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史料二 南宋持羅盤陶俑。(1)根據材料一,概括“蔡侯紙”的優點。(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項技術 “他”是誰 (3)材料三中的兩則史料共同反映的科技發明是什么 它的外傳對世界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 (4)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科技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原因。19. 文藝作品是一定時期經濟和政治的產物,也是反映當時社會風貌的鮮活樣本。某班的同學以“唐宋元明清的璀璨文壇”為主題設計了一次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活動并完成相關的任務。任務一 品讀名作——解釋歷史】圖1(大觀園圖)(局部)任務二欣賞藝術——領略美學】圖2 圖3《步輦圖》(1)填寫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線索。(2)圖1反映的這部思想性強、藝術性高的作品問世以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它是哪部文學作品中的插圖 (3)書法和繪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圖2是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代表作《顏氏家廟碑》局部拓片。它是用哪種書體寫成的 圖3是以哪一歷史事件為題材創作的 (4)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請你根據上述探究并結合所學知識,以“文化自信”為主題,寫一篇150字左右的歷史小短文。2025年九年級模擬測試歷史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2.A3.B4.A5.A6.A7.A8.C9.A10.A11.A12.A13.A14.C15.C16.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17.(1)百家爭鳴;法家。(2)儒家學派;仁。 (3)創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擴大了教育對象,打破了貴族和王室對教育的壟斷;發現和總結出許多教育規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如“因材施教”。(4)要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增強文化自信;挖掘和闡發優秀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18.(1)原料廣泛(或質量高,或“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2)活字印刷術。畢昇。(3)指南針(羅盤)。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為地理大發現(新航路開辟)提供了重要條件;促進了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4)①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或抑武崇文)的政策。②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③結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據的局面,社會相對安定。④宋代經濟的發展(農業發展、手工業興盛、商業貿易繁榮)。⑤民族政權的并立(軍事戰爭的需要)。19.(1)詞;小說(2)《紅樓夢》。 (3)楷書(顏體)。文成公主入藏。(4)論述: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古往今來,任何民族的發展與國家振興,歸根結底都是以深植人民精神內核的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文明成果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四大發明、唐詩宋詞、元代雜劇與戲曲文化、明清小說等,都是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文化財富,這為我們堅持文化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和底氣。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古代,中國人能創造輝煌燦爛的文化成就。如今,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不斷努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實現文化自強。因此,我們要繼承弘揚中華文化,讓中華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