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作業練習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中國歷史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鴉片戰爭作業練習1.“每一縣或一州,農之食煙者十之二,工之食煙者十之三,賈之食煙者十之六,兵之食煙者十之八,仕之食煙者過半。”“十室之邑,必有煙館。”這說明清朝( ) A.吸食鴉片現象普遍 B.軍民體質下降 C.林則徐禁煙無成效 D.白銀大量外流 2.他是虎門銷煙的英雄、八閩人民的驕傲。他下定決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他”是( ) A.林則徐 B.左宗棠 C.康有為 D.嚴復 3.“1840年的鴉片戰爭,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個優于自己的外來文明的挑戰,……面對這個挑戰卻毫無認識。”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戰前清政府與西方完全隔絕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隨著戰爭 C.中國已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 D.戰爭打斷了中國近代化進程 4.標志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歷史事件是( ) A.鴉片戰爭 B.五四運動 C.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D.辛亥革命 5.某校初中歷史興趣小組開展“鴉片戰爭”專題學習,請你參與下列活動。 【疑點解密】 (1)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了戰爭。請問英國發動這場戰爭的真正意圖是什么? (2)對于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的問題,現在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假如道光皇帝重用林則徐,清政府可能在戰爭中取勝。此觀點是否正確?請談談你的看法。 【重點剖析】 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南京條約》中的條款 (3)該條款反映了中外關系史上的一件什么重要的史實? 【聯系實際】 毒品是全球性的災難,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拒絕毒品,珍愛生命如下圖。 面對毒品,請人談談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國人克服了這些困難,逼近鎮江城的時候,才充分認識到:駐防旗兵雖然不通兵法,可是絕不缺乏勇敢和銳氣。這些駐防旗兵總共只有1500人,但卻殊死奮戰,直到最后一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對華的新遠征》 (1)恩格斯在這里高度贊揚了“駐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認為中國軍隊所進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質? 材料二 英國的大炮破壞了中國皇帝的權威,迫使天朝帝國與地上的世界接觸。與外界完全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在英國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 ——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 (2)“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狀態主要是由中國皇帝所實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這種狀態是怎樣被打破的? (3)“隔絕狀態”被打破之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什么變化? 【參考答案】 1.A 2.A 3.C 4.A 5.(1)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意思相近即可) (2)不正確。因為清政府在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即使林則徐受到重用,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戰爭的結局。 (3)中國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4)我們青少年應該提高認識與自我修養,要自覺抵制不良誘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等。 6.(1)殊死奮戰、抵抗到底的獻身精神。反侵略性質。 (2)閉關鎖國政策。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3)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