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陜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6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2025年3月31日,陜西寶雞周原遺址入圍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該遺址中,考古隊發掘出了城墻、宮殿遺址以及大量卜甲、卜骨(見下圖)。這些出土文物反映了當時( )A. 祭祀文化興盛 B. 青銅技術進步 C. 文字發展成熟 D. 統治范圍廣闊2. 下表所示為秦朝、漢朝、唐朝出現起義或叛亂。這些起義或叛亂的共同特點是( )朝代 名稱 背景秦朝 陳勝、吳廣起義 政府征收沉重賦稅,在全國大規模征調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漢朝 黃巾起義 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非常尖銳,民眾困苦,社會危機加深唐朝 安史之亂 朝政腐敗,戰爭使民眾不堪重負,社會矛盾尖銳A. 由大量征調徭役引起 B. 推翻了原有封建王朝C. 政府的民眾基礎減弱 D. 由地方藩鎮勢力發起3. 某同學搜集了“(唐)諸部落首領來降者,皆拜將軍中郎將”“北魏習禮中原風,南遷居筑繁華城”“(元)江西年少學商賈,能道國朝蒙古語”,其反映的主題是( )A.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B. 封建國家的大一統 C.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 D. 中外文化交相輝映4. “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和原則。以下史事論述的觀點是( )①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學習西方科技,創辦近代工業,推動軍事與民用工業發展②1898年起,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推行變法,主張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③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實行民主共和,開啟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新紀元④1915年起,知識分子發起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批判封建禮教,推動思想文化革新⑤1919年起,青年學生發動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推動思想解放,開啟新民主主義革命A. 中國深入學習西方文化 B. 先進國人嘗試救亡圖存C. 實業救國思潮緩慢興起 D. 資本主義制度逐漸確立5. 學習歷史需要區分歷史敘述中的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以下關于近代中國的相關敘述,其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 1900年,英美等八國為鎮壓義和團運動,組織聯軍侵華B. 為阻止袁世凱的復辟活動,孫中山發表《討袁檄文》C. 1922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D. 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的開端6. 下表是全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主要戰績統計表。由此可知( )類別 消滅日、偽軍 主要繳獲斃傷(人) 俘虜(人) 投降反正(人) 長短槍(支) 輕重機槍(挺) 各種口徑炮(門)合計 1010593 519146 184378 682831 11895 1852A. 中共在抗日戰爭中具有卓越的貢獻 B. 國民黨軍實行消極抗戰政策C. 我國抗戰的正面戰場取得重大突破 D. 駐華日軍作戰能力持續下降7. 年畫是時代的記憶。下面年畫《新中國的兒童》繪于1950年,畫中“小兵”正在驅趕“US”大兵,其時代背景是( )A. “一五”計劃順利進行 B. 美帝國主義威脅我國安全C. 土地改革成果顯著 D. “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8. 梭倫讓普通自由民親自參與城市事務。他們不再待在家里說“唉,今天我太忙”或者“今天下雨,我最好待在家里”。每人都要盡其本分,參加市政會,擔負保衛城邦和繁榮國家的重任。這體現出( )A. 所有人都有參政權 B. 重視城邦的保衛工作C 古希臘實行民主政治 D. 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9. 某歷史學習小組圍繞“封建時代的歐洲國家”這一主題,準備在公眾號推送一篇文章,請為其選一幅合適的配圖( )A. 《漢謨拉比法典》 B. 萬神廟穹頂 C. 締結封君封臣關系的儀式 D. 阿拉伯數字10. 15世紀開始,歐洲的貿易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世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海外擴張興起。英法等國在亞、非、美洲進行了殘酷的殖民掠奪。這一變化源于( )A. 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 B. 新航路開辟推動全球聯系C. 英國資本主義制度建立 D. 第二次工業革命快速發展11. 20世紀90年代,某學者談道:“俄羅斯曾經是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是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但在當時,俄羅斯的頹落讓我們吃驚。”這一“頹落”的直接原因是( )A. 蘇聯發生解體 B. 美蘇冷戰加劇 C. 歐洲加強聯合 D. 世貿組織建立12. 2025年3月5日,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由此可知( )A. 世界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 B. 世界多極化趨勢不斷減弱C. 霸權主義加劇了地區間沖突 D. 中國順應和平與發展潮流第二部分(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3道試題,計36分)1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在東南倭寇最猖獗的時候,明王朝派圖A人物__________到東南沿海抗倭。他臨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擊退倭寇的侵犯。圖B戰爭后,清政府派李鴻章為議和全權大臣與交戰國議和,并簽訂了__________。375年,被稱為“蠻族”的日耳曼人大舉侵入__________。4世紀末,該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1775年,英軍在來克星頓與埋伏在那里的武裝村民交火,__________爆發。材料二 1942年元旦,由美、英、蘇、中四國領銜,26個國家簽署宣言,決心互相合作,結成反法西斯同盟。在合作抗戰的大背景下,國民黨軍隊于1942年元旦發起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曾給日軍以有力的打擊,日軍死傷5萬余人。自1937年9月至1945年10月,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偽軍作戰12.5萬余次,殲滅日軍52.7萬余人,殲滅偽軍118.6萬余人,抗擊了侵華日軍的大部和幾乎全部偽軍。——摘編自童一秋主編《21世紀青少年百科全書》(2)根據材料二,指出該“宣言”是什么。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我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們應銘記為正義付出代價的英勇先烈,讓這一精神繼續激勵我們為和平與正義而奮斗。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抗擊日本侵略的多次戰爭中你得到了什么認識 14.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就在各資本主義國家在一戰的戰場上廝殺的時候,作為協約國重要力量的俄國內部,發生了一場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革命。這場革命結束了繼長久統治俄國的沙皇專制君主統治的資產階級政府,使俄國適時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并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真正走上了實踐的歷程。——摘編自趙立行《世界文明史講稿》(1)根據材料一,指出這場革命的名稱及其背景。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這場革命具有哪些重要意義。材料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A中的他是誰。圖B中的政策使得國家逐漸形成什么模式 圖C人物進行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1991年蘇聯加盟共和國關于是否保留蘇聯的全民投票(部分)加盟共和國名稱 參加投票的公民比例 贊成保留蘇聯比例阿塞拜疆共和國 75.10% 94.12%俄羅斯聯邦 83.31% 83.72%哈薩克共和國 88.17% 95.00%吉爾吉斯共和國 92.87% 95.08%烏克蘭共和國 83.52% 71.48%烏茲別克共和國 95.42% 94.73%亞美尼亞共和國 72.09% 72.46%格魯吉亞共和國 96.31% 99.98%(3)根據材料三,你認為蘇聯解體是出于民族自決嗎 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蘇聯解體的原因。15. 決策影響歷史發展。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一場歷史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歷史轉折鑄就新篇】材料一 1935年,這次會議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三人團”,明確仍由朱德、周恩來為最高軍事指揮者。當行軍到川黔滇交界處時,中央政治局常委進行了分工,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決定由張聞天代替博古負中央總的責任,決定以毛澤東為周恩來在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博古任總政治部代理主任。后又在茍壩會議成立了以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團”。——摘編自耿曉紅總主編《貴州紅色故事系列偉大轉折遵義會議》(1)根據材料一,“這次會議”是什么會議 會議是在黨的哪次戰略轉移中舉行的 這次會議的意義是什么 【保家衛國英勇斗爭】材料二 1950年10月,周恩來在第一屆全國政協第十八次常委會會議上的報告中指出:中朝是唇齒之邦,唇亡則齒寒。朝鮮如果被美帝國主義壓倒,我國東北就無法安定。我們答應朝鮮政府的請求。8月27日起,美國的空軍飛機即不斷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地區城鎮、鄉村,將戰火燒到了中國的大門口。其還命令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國內各種反動勢力也立即活躍起來,活動明顯猖獗。——摘編自齊德學《力量懸殊的對抗抗美援朝紀實1950—1953》(2)根據材料二,概述我國抗美援朝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斗英雄。【改革先鋒開放窗口】材料三 1980—2010年深圳和全國城市人口增長率統計圖(部分)(單位:%)(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統計圖中深圳人口增長特點。這一情況始于哪一重大會議的哪一重大決策 【全球合作共筑未來】材料四(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新時代以來的兩例史實,說明黨和國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請用一句話為本次探究活動擬定一個主題名稱。(要求:主題鮮明、語言凝練、邏輯清晰)2025年陜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6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A【12題答案】【答案】D第二部分(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3道試題,計36分)【13題答案】【答案】(1) ①. 戚繼光 ②. 《馬關條約》 ③. 羅馬帝國 ④. 美國獨立戰爭(2)“宣言”:《聯合國家宣言》 。原因: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這是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支持與合作。中國抗日戰爭是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3)認識: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團結一心才能形成強大合力,戰勝困難。正義必勝,我們要始終堅守正義,敢于同一切非正義行為作斗爭。要銘記歷史,居安思危,不斷增強國家實力,提升國防能力,防止歷史悲劇重演 。【14題答案】【答案】(1)名稱:俄國十月革命。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俄國經濟瀕于崩潰,社會矛盾激化;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參加一戰,沒有滿足人民對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 。意義: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的傳播,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極大地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 。(2)圖 A 中的他是列寧。圖 B 中的政策使得國家逐漸形成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 )。圖 C 人物赫魯曉夫進行的改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打開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閘門;但由于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和總體的規劃,只是對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補,沒有從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縛 。(3)不是出于民族自決。蘇聯解體的原因: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直接原因是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 。外部原因是西方國家長期的 “和平演變” 戰略 。【15題答案】【答案】(1)會議名稱:遵義會議。戰略轉移:長征。會議意義: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2)抗美援朝原因:中朝是唇齒相依的鄰邦,朝鮮若被美帝國主義壓倒,中國東北的安全將無法保障 。美國空軍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地區,將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威脅中國安全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 。國內反動勢力因美國的侵略活動而活躍,威脅國內穩定 。戰斗英雄:黃繼光;邱少云等。(3)特點:深圳人口增長率波動較大,且整體上高于全國城市和全國人口增長率 。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策:改革開放。(4)史實:提出 “一帶一路” 倡議,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與交流,促進共同發展 。舉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G20 峰會),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主題名稱:《重大決策:推動歷史進程與全球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