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十) 科學探究——實驗結果的交流和討論1.(2024·湖南師大附中月考)為研究機械壓力在豌豆幼苗出土時對上胚軸生長的影響,科研人員完成下列實驗。(1)在植物生長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對出土的豌豆幼苗而言,機械壓力具有重要影響。(2)科研人員將若干豌豆幼苗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施加機械壓力,對照組不施加(如圖1),測定幼苗的乙烯產生量,實驗結果如圖2。請結合圖1,解釋圖2中20天后兩條曲線變化趨勢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員進一步實驗,給豌豆幼苗施加機械壓力(分別覆蓋厚度為60 mm、90 mm、120 mm的玻璃珠)或施用不同濃度乙烯處理(單位為ppm),得到圖3所示結果。①由實驗結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②綜合上述結果,科研人員推測機械壓力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依賴于乙烯,論證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此可見,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調節的。[解析] (1)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光、溫度和重力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2)造成圖2中20天后兩條曲線變化趨勢的原因是20天后,實驗組幼苗生長觸及機械壓力位置時,乙烯產生量明顯增加,對照組沒有機械壓力,幾乎無乙烯產生。(3)由實驗結果分析,無論是施加機械壓力還是施用乙烯都可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故機械壓力導致乙烯產生量增加,上胚軸縮短變粗。綜合上述結果,科研人員推測機械壓力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依賴于乙烯,論證依據是機械壓力導致乙烯產生量增加、上胚軸縮短變粗;單獨施用乙烯時,也可導致上胚軸縮短變粗。(4)激素調節只是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一部分,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完成的。[答案] (1)光、溫度和重力 (2)20天后,實驗組幼苗生長觸及機械壓力位置時,乙烯產生量明顯增加,對照組沒有機械壓力,幾乎無乙烯產生(3)①機械壓力導致乙烯產生量增加 ②單獨施用乙烯時,也可導致上胚軸縮短變粗 (4)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2.(2024·廣東深圳一模)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請回答:(1)水進出細胞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水會影響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2)缺水也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人研究了干旱脅迫對光合產物分配的影響:將長勢一致的植物幼苗平均分成兩組,只給予成熟葉提供14CO2,一段時間后檢測成熟葉中光合產物滯留量、光合產物在細根、幼葉和莖尖部位的分配情況。結果如下表:組別 成熟葉中光合產物滯留量/% 光合產物分配情況(相對值)細根 幼葉和莖尖對照組 7 2.5 1.6干旱組 76 5.0 0.2①研究發現在干旱脅迫中期光反應釋放的氧氣減少,推測可能是葉綠體內________受損;根據上述信息及上表數據,分析干旱脅迫下成熟葉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②由上表可知,干旱脅迫將導致分配到細根中的光合產物大大增加,其生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為被動運輸,包括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水通道蛋白的協助)兩種。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即水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因此缺水會影響動植物的呼吸作用。(2)①光反應階段發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具體是在光照條件下水分解生成氧氣和NADPH,同時將光能轉化為ATP中的能量,在干旱脅迫中期,檢測到光反應釋放的氧氣減少,推測可能是葉綠體內類囊體薄膜受損。結合上述分析可推測干旱脅迫可能導致類囊體薄膜受損,導致光反應減弱,光合速率下降;據表可知,干旱脅迫后成熟葉中光合產物滯留量增加,光合產物積累,會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導致成熟葉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②干旱脅迫將導致分配到細根中的光合產物大大增加,導致根生長發育較好,根系更加發達,以便從土壤的深處或廣大面積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從而適應干旱環境。[答案] (1)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 水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 (2)①類囊體薄膜 干旱脅迫導致類囊體薄膜受損,光反應減弱,光合速率下降;干旱脅迫導致成熟葉中光合產物滯留量增加,光合產物積累抑制光合作用,導致光合速率下降 ②使根系發達,以便從土壤的深處或廣大面積的土壤中吸收水分(教師用書獨具)1.(2024·重慶巴蜀中學檢測)為研究蘋果幼果期去果實后對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者選取至少具有300個幼果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幼果,3天后測定葉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結果如圖1、圖2。回答問題:(1)本實驗還需設置對照組,設置對照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中淀粉含量可用比色法(比色法是通過比較或測量有色物質溶液顏色深度來確定待測組分含量的方法)進行測定,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蔗糖可以進入________,再通過韌皮部運輸到植株各處。(3)出現圖1和圖2實驗結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者發現根系也能夠從環境中吸收葡萄糖。將蘋果樹根系分別置于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中,檢測發現,葡萄糖溶液組根系的X基因表達量和葡萄糖含量均顯著高于清水組,研究者利用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實驗,處理及結果如表,依據實驗結果推測:蘋果樹根系置于含有13C標記的葡萄糖培養液中 用13C標記的CO2處理蘋果葉片根系13C含量(mg) 非根系13C含量(mg) 根系13C含量占比(%) 非根系13C含量占比(%)野生型 4.7 含量極低 44.24 55.76X基因 過表達 6.2 30.89 69.11X基因 低表達 3.6 46.79 53.21①X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系從周圍環境中吸收葡萄糖能提高蘋果果實中糖含量的可能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對照實驗應遵循單因子變量原則和等量原則,設置對照組的目的是排除去除幼果的百分率以外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保證實驗結果是由去除幼果的百分率引起的。(2)比色法是通過比較或測量有色物質溶液顏色深度來確定待測組分含量的方法,淀粉遇碘顯藍色,其顏色深淺與淀粉含量在一定范圍內成正比。葉片光合產物可通過植物韌皮部的篩管運輸到根、莖、果實等部位。(3)分析圖1可知,隨著去除幼果的百分率的增加,CO2固定速率相對值下降,圖2中隨著去除幼果的百分率的增加,葉片干重逐漸增加,因此推測圖1和圖2實驗結果的可能原因是去除幼果后,葉片光合產物輸出量降低,導致其在葉片中積累,進而抑制葉片光合作用使其CO2固定速率下降。(4)①蘋果根系分別置于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中,檢測發現,葡萄糖溶液組根系的X基因表達量和葡萄糖含量均顯著高于清水組,可推測X蛋白促進根系吸收葡萄糖。②根系通過表皮細胞膜上的X蛋白吸收周圍環境中的葡萄糖,供根部細胞利用,減少了葉片光合產物向根系的運輸,使更多糖分配到果實,提升果實中的糖含量。[答案] (1)排除去除幼果的百分率以外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保證實驗結果是由去除幼果的百分率引起的 (2)淀粉遇碘顯藍色,其顏色深淺與淀粉含量在一定范圍內成正比 篩管 (3)去除幼果后,葉片光合產物輸出量降低,導致其在葉片中積累,進而抑制葉片光合作用使其CO2固定速率下降 (4)①促進根系吸收葡萄糖 ②根系通過表皮細胞膜上的X蛋白吸收周圍環境中的葡萄糖,供根部細胞利用,減少了葉片光合產物向根系的運輸,使更多糖分配到果實,提升果實中的糖含量2.(2024·東北三校聯考)蘆薈是一種古老的常用中藥,具多種活性成分。某課題小組研究在寒冷條件下蘆薈多糖對小鼠的保護作用,進行如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1:探究蘆薈多糖對小鼠耐低溫的影響取小鼠40只,隨機均分為4組,每組10只,進行如表1處理。表1 蘆薈多糖對小鼠耐低溫的影響組別 處理試劑 實驗步驟 小鼠存活時間(min)1 等體積的生理鹽水 各組均灌胃相應試劑,每日1次,連續7天。于末次給藥后半小時將各組小鼠分別投入單個鼠籠,將其放入-20 ℃冰箱,觀察記錄每組小鼠存活時間 32.02 10.0 mg/kg蘆薈多糖 41.53 5.0 mg/kg蘆薈多糖 40.54 2.5 mg/kg蘆薈多糖 35.5表1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2:探究蘆薈多糖對低溫條件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響另取小鼠50只,隨機均分為5組,每組10只,進行表2處理。表2 蘆薈多糖對小鼠血糖水平的影響組別 處理試劑 實驗步驟 血糖(mg/dL)給藥處理 培養溫度 冷暴露12 h后,經采血,分離血漿,用葡萄糖氧化酶技術比色測定血糖水平5 等體積的生理鹽水 各組均灌胃相應試劑,每日1次,連續7天。于末次給藥后半小時將各組小鼠分別投入單個鼠籠,將其放入相應溫度的冰箱 室溫 39.706 A B 58.247 10.0 mg/kg蘆薈多糖 4 ℃ 70.988 5.0 mg/kg蘆薈多糖 4 ℃ 59.659 2.5 mg/kg蘆薈多糖 4 ℃ 59.05 ①表2中“A”的處理為用__________________灌胃,“B”的培養溫度為________。②組5與組6比較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組7、8、9分別與組________比較,其中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鼠血糖水平明顯升高,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據表分析,組別1試劑是等體積的生理鹽水,而實驗組2~4是不同濃度的蘆薈多糖,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小鼠的存活時間均有所增加,且實驗范圍內,隨蘆薈多糖濃度增加,小鼠存活時間增長,故表1實驗結果表明:蘆薈多糖能夠提高小鼠耐低溫的能力,且蘆薈多糖濃度越高,耐低溫能力越強。(2)①分析題意,本實驗目的是探究蘆薈多糖對低溫條件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響,則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和蘆薈多糖的有無,結合表格可知,5組是等體積的生理鹽水室溫下處理,而7~9組都是用蘆薈多糖進行處理,根據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與單一變量原則推測,表2中“A”的處理為用等體積的生理鹽水灌胃,而“B”的培養溫度為4 ℃。②組5與組6的自變量是溫度不同,據試驗結果可知,低溫會導致小鼠血糖濃度升高。③組7、8、9都是添加蘆薈多糖后的實驗組,三組分別與6組相比(單一變量是有無蘆薈多糖),其中7組小鼠血糖水平明顯升高,說明高濃度的蘆薈多糖會促進低溫下血糖濃度升高。[答案] (1)蘆薈多糖能夠提高小鼠耐低溫的能力,且蘆薈多糖濃度越高,耐低溫能力越強 (2)①等體積的生理鹽水 4 ℃ ②低溫會導致小鼠血糖濃度升高 ③6 7 高濃度的蘆薈多糖會促進低溫下血糖濃度升高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7張PPT)學科核心素養專訓(十) 科學探究——實驗結果的交流和討論1.(2024·湖南師大附中月考)為研究機械壓力在豌豆幼苗出土時對上胚軸生長的影響,科研人員完成下列實驗。(1)在植物生長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對出土的豌豆幼苗而言,機械壓力具有重要影響。光、溫度和重力(2)科研人員將若干豌豆幼苗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施加機械壓力,對照組不施加(如圖1),測定幼苗的乙烯產生量,實驗結果如圖2。請結合圖1,解釋圖2中20天后兩條曲線變化趨勢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天后,實驗組幼苗生長觸及機械壓力位置時,乙烯產生量明顯增加,對照組沒有機械壓力,幾乎無乙烯產生(3)科研人員進一步實驗,給豌豆幼苗施加機械壓力(分別覆蓋厚度為60 mm、90 mm、120 mm的玻璃珠)或施用不同濃度乙烯處理(單位為ppm),得到圖3所示結果。①由實驗結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②綜合上述結果,科研人員推測機械壓力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依賴于乙烯,論證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此可見,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調節的。機械壓力導致乙烯產生量增加單獨施用乙烯時,也可導致上胚軸縮短變粗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解析] (1)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光、溫度和重力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2)造成圖2中20天后兩條曲線變化趨勢的原因是20天后,實驗組幼苗生長觸及機械壓力位置時,乙烯產生量明顯增加,對照組沒有機械壓力,幾乎無乙烯產生。(3)由實驗結果分析,無論是施加機械壓力還是施用乙烯都可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故機械壓力導致乙烯產生量增加,上胚軸縮短變粗。綜合上述結果,科研人員推測機械壓力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依賴于乙烯,論證依據是機械壓力導致乙烯產生量增加、上胚軸縮短變粗;單獨施用乙烯時,也可導致上胚軸縮短變粗。(4)激素調節只是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一部分,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完成的。2.(2024·廣東深圳一模)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請回答:(1)水進出細胞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缺水會影響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水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2)缺水也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人研究了干旱脅迫對光合產物分配的影響:將長勢一致的植物幼苗平均分成兩組,只給予成熟葉提供14CO2,一段時間后檢測成熟葉中光合產物滯留量、光合產物在細根、幼葉和莖尖部位的分配情況。結果如下表:組別 成熟葉中光合產物滯留量/% 光合產物分配情況(相對值)細根 幼葉和莖尖對照組 7 2.5 1.6干旱組 76 5.0 0.2①研究發現在干旱脅迫中期光反應釋放的氧氣減少,推測可能是葉綠體內______________受損;根據上述信息及上表數據,分析干旱脅迫下成熟葉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類囊體薄膜干旱脅迫導致類囊體薄膜受損,光反應減弱,光合速率下降;干旱脅迫導致成熟葉中光合產物滯留量增加,光合產物積累抑制光合作用,導致光合速率下降②由上表可知,干旱脅迫將導致分配到細根中的光合產物大大增加,其生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根系發達,以便從土壤的深處或廣大面積的土壤中吸收水分[解析] (1)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為被動運輸,包括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水通道蛋白的協助)兩種。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即水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因此缺水會影響動植物的呼吸作用。(2)①光反應階段發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具體是在光照條件下水分解生成氧氣和NADPH,同時將光能轉化為ATP中的能量,在干旱脅迫中期,檢測到光反應釋放的氧氣減少,推測可能是葉綠體內類囊體薄膜受損。結合上述分析可推測干旱脅迫可能導致類囊體薄膜受損,導致光反應減弱,光合速率下降;據表可知,干旱脅迫后成熟葉中光合產物滯留量增加,光合產物積累,會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導致成熟葉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②干旱脅迫將導致分配到細根中的光合產物大大增加,導致根生長發育較好,根系更加發達,以便從土壤的深處或廣大面積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從而適應干旱環境。(教師用書獨具)1.(2024·重慶巴蜀中學檢測)為研究蘋果幼果期去果實后對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者選取至少具有300個幼果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幼果,3天后測定葉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結果如圖1、圖2。回答問題:(1)本實驗還需設置對照組,設置對照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中淀粉含量可用比色法(比色法是通過比較或測量有色物質溶液顏色深度來確定待測組分含量的方法)進行測定,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蔗糖可以進入________,再通過韌皮部運輸到植株各處。排除去除幼果的百分率以外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保證實驗結果是由去除幼果的百分率引起的淀粉遇碘顯藍色,其顏色深淺與淀粉含量在一定范圍內成正比篩管(3)出現圖1和圖2實驗結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者發現根系也能夠從環境中吸收葡萄糖。將蘋果樹根系分別置于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中,檢測發現,葡萄糖溶液組根系的X基因表達量和葡萄糖含量均顯著高于清水組,研究者利用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實驗,處理及結果如表,依據實驗結果推測:去除幼果后,葉片光合產物輸出量降低,導致其在葉片中積累,進而抑制葉片光合作用使其CO2固定速率下降 蘋果樹根系置于含有13C標記的葡萄糖培養液中 用13C標記的CO2處理蘋果葉片根系13C含量(mg) 非根系13C含量(mg) 根系13C含量占比(%) 非根系13C含量占比(%)野生型 4.7 含量極低 44.24 55.76X基因過表達 6.2 30.89 69.11X基因低表達 3.6 46.79 53.21①X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系從周圍環境中吸收葡萄糖能提高蘋果果實中糖含量的可能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進根系吸收葡萄糖根系通過表皮細胞膜上的X蛋白吸收周圍環境中的葡萄糖,供根部細胞利用,減少了葉片光合產物向根系的運輸,使更多糖分配到果實,提升果實中的糖含量[解析] (1)對照實驗應遵循單因子變量原則和等量原則,設置對照組的目的是排除去除幼果的百分率以外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保證實驗結果是由去除幼果的百分率引起的。(2)比色法是通過比較或測量有色物質溶液顏色深度來確定待測組分含量的方法,淀粉遇碘顯藍色,其顏色深淺與淀粉含量在一定范圍內成正比。葉片光合產物可通過植物韌皮部的篩管運輸到根、莖、果實等部位。(3)分析圖1可知,隨著去除幼果的百分率的增加,CO2固定速率相對值下降,圖2中隨著去除幼果的百分率的增加,葉片干重逐漸增加,因此推測圖1和圖2實驗結果的可能原因是去除幼果后,葉片光合產物輸出量降低,導致其在葉片中積累,進而抑制葉片光合作用使其CO2固定速率下降。(4)①蘋果根系分別置于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中,檢測發現,葡萄糖溶液組根系的X基因表達量和葡萄糖含量均顯著高于清水組,可推測X蛋白促進根系吸收葡萄糖。②根系通過表皮細胞膜上的X蛋白吸收周圍環境中的葡萄糖,供根部細胞利用,減少了葉片光合產物向根系的運輸,使更多糖分配到果實,提升果實中的糖含量。2.(2024·東北三校聯考)蘆薈是一種古老的常用中藥,具多種活性成分。某課題小組研究在寒冷條件下蘆薈多糖對小鼠的保護作用,進行如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1:探究蘆薈多糖對小鼠耐低溫的影響取小鼠40只,隨機均分為4組,每組10只,進行如表1處理。表1 蘆薈多糖對小鼠耐低溫的影響組別 處理試劑 實驗步驟 小鼠存活時間(min)1 等體積的生理鹽水 各組均灌胃相應試劑,每日1次,連續7天。于末次給藥后半小時將各組小鼠分別投入單個鼠籠,將其放入-20 ℃冰箱,觀察記錄每組小鼠存活時間 32.02 10.0 mg/kg蘆薈多糖 41.53 5.0 mg/kg蘆薈多糖 40.54 2.5 mg/kg蘆薈多糖 35.5表1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2:探究蘆薈多糖對低溫條件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響另取小鼠50只,隨機均分為5組,每組10只,進行表2處理。蘆薈多糖能夠提高小鼠耐低溫的能力,且蘆薈多糖濃度越高,耐低溫能力越強表2 蘆薈多糖對小鼠血糖水平的影響組別 處理試劑 實驗步驟 血糖(mg/dL)給藥處理 培養溫度 冷暴露12 h后,經采血,分離血漿,用葡萄糖氧化酶技術比色測定血糖水平5 等體積的生理鹽水 各組均灌胃相應試劑,每日1次,連續7天。于末次給藥后半小時將各組小鼠分別投入單個鼠籠,將其放入相應溫度的冰箱 室溫 39.706 A B 58.247 10.0 mg/kg蘆薈多糖 4 ℃ 70.98組別 處理試劑 實驗步驟 血糖(mg/dL)給藥處理 培養溫度 冷暴露12 h后,經采血,分離血漿,用葡萄糖氧化酶技術比色測定血糖水平8 5.0 mg/kg蘆薈多糖 各組均灌胃相應試劑,每日1次,連續7天。于末次給藥后半小時將各組小鼠分別投入單個鼠籠,將其放入相應溫度的冰箱 4 ℃ 59.659 2.5 mg/kg蘆薈多糖 4 ℃ 59.05①表2中“A”的處理為用__________________灌胃,“B”的培養溫度為________。②組5與組6比較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組7、8、9分別與組_____比較,其中組_____小鼠血糖水平明顯升高,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體積的生理鹽水4 ℃低溫會導致小鼠血糖濃度升高67高濃度的蘆薈多糖會促進低溫下血糖濃度升高[解析] (1)據表分析,組別1試劑是等體積的生理鹽水,而實驗組2~4是不同濃度的蘆薈多糖,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小鼠的存活時間均有所增加,且實驗范圍內,隨蘆薈多糖濃度增加,小鼠存活時間增長,故表1實驗結果表明:蘆薈多糖能夠提高小鼠耐低溫的能力,且蘆薈多糖濃度越高,耐低溫能力越強。(2)①分析題意,本實驗目的是探究蘆薈多糖對低溫條件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響,則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和蘆薈多糖的有無,結合表格可知,5組是等體積的生理鹽水室溫下處理,而7~9組都是用蘆薈多糖進行處理,根據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與單一變量原則推測,表2中“A”的處理為用等體積的生理鹽水灌胃,而“B”的培養溫度為4 ℃。②組5與組6的自變量是溫度不同,據試驗結果可知,低溫會導致小鼠血糖濃度升高。③組7、8、9都是添加蘆薈多糖后的實驗組,三組分別與6組相比(單一變量是有無蘆薈多糖),其中7組小鼠血糖水平明顯升高,說明高濃度的蘆薈多糖會促進低溫下血糖濃度升高。(十) 科學探究——實驗結果的交流和討論1.(2024·湖南師大附中月考)為研究機械壓力在豌豆幼苗出土時對上胚軸生長的影響,科研人員完成下列實驗。(1)在植物生長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對出土的豌豆幼苗而言,機械壓力具有重要影響。(2)科研人員將若干豌豆幼苗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施加機械壓力,對照組不施加(如圖1),測定幼苗的乙烯產生量,實驗結果如圖2。請結合圖1,解釋圖2中20天后兩條曲線變化趨勢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員進一步實驗,給豌豆幼苗施加機械壓力(分別覆蓋厚度為60 mm、90 mm、120 mm的玻璃珠)或施用不同濃度乙烯處理(單位為ppm),得到圖3所示結果。①由實驗結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②綜合上述結果,科研人員推測機械壓力導致豌豆上胚軸縮短變粗依賴于乙烯,論證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此可見,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調節的。2.(2024·廣東深圳一模)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請回答:(1)水進出細胞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水會影響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2)缺水也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人研究了干旱脅迫對光合產物分配的影響:將長勢一致的植物幼苗平均分成兩組,只給予成熟葉提供14CO2,一段時間后檢測成熟葉中光合產物滯留量、光合產物在細根、幼葉和莖尖部位的分配情況。結果如下表:組別 成熟葉中光合產物滯留量/% 光合產物分配情況(相對值)細根 幼葉和莖尖對照組 7 2.5 1.6干旱組 76 5.0 0.2①研究發現在干旱脅迫中期光反應釋放的氧氣減少,推測可能是葉綠體內________受損;根據上述信息及上表數據,分析干旱脅迫下成熟葉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②由上表可知,干旱脅迫將導致分配到細根中的光合產物大大增加,其生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考前訓練(十)科學探究實驗結果的交流和討論.docx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考前訓練(十)科學探究實驗結果的交流和討論含答案(教師用).docx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考前訓練(十)科學探究實驗結果的交流和討論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