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學科核心素養專訓(五) 科學思維——歸納與概括1.(2024·江蘇淮安模擬)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經歷了漫長過程,關于以下幾個重要科學探究,敘述錯誤的是( )①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 ②肺炎鏈球菌體內轉化實驗 ③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④沃森和克里克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A.①摩爾根首次將一個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條特定染色體上B.②格里菲思提出的“轉化因子”和孟德爾提出的“遺傳因子”化學本質一致C.③與DNA半保留復制方式的驗證實驗一樣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方法D.④中DNA雙螺旋模型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解釋了DNA分子具有穩定的直徑2413題號√C [①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首次將一個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條特定染色體上,即將白眼基因定位在X染色體上,A正確;②格里菲思提出并由艾弗里證實的“轉化因子”是DNA,孟德爾提出的“遺傳因子”是基因,對于大多數生物而言,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兩者化學本質一致,B正確;③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方法,但DNA半保留復制方式的驗證實驗并未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方法,采用的15N沒有放射性,C錯誤;DNA雙螺旋結構中A與 T、G與 C互補配對,堿基之間距離是相同的,使DNA分子具有穩定的直徑,D正確。]2413題號2.(2024·江蘇鹽城模擬)常見的啟動子可分為三類:組成型啟動子,驅動基因在所有細胞、組織和器官中持續表達;組織特異型啟動子,調控基因只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中表達;誘導型啟動子,通常在光、鹽等信號作用下,使目的基因的轉錄水平有所提高。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化與組織特異型啟動子的調控和組成型啟動子均有關B.乳腺生物反應器的構建需要將目的基因連接在誘導型啟動子的下游C.真核生物細胞中,一般一個啟動子只能啟動一個基因的轉錄D.強啟動子可使基因高水平表達,啟動子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其與RNA聚合酶的親和性2413題號√B [據題干信息“組成型啟動子,驅動基因在所有細胞、組織和器官中持續表達”可知,細胞分化過程與組成型啟動子有關,組織特異型啟動子,調控基因只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中表達,所以細胞分化與組織特異型啟動子的調控也有關,A正確;組織特異型啟動子,調控基因只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中表達,而乳腺生物反應器需要將目的基因連接在組織特異型啟動子的下游,導入細胞中,保證基因在乳腺細胞中表達,B錯誤;一般情況下,真核生物細胞中,一個啟動子只能啟動一個基因的轉錄,C正確;強啟動子可使基因高水平表達,啟動子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其與RNA聚合酶的親和性,從而啟動基因的轉錄,D正確。]2413題號3.(不定項)(2024·山東濰坊模擬)物種去除實驗是指從群落中去除一種或幾種物種的實驗方法,被用在種間關系、物種多樣性、某一特定種與生態系統功能的關系等研究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去除一種生物后,另一種生物也隨之消失,說明兩種生物是互利共生關系B.在不同的群落中去除同一種植物,生態系統功能會發生相同程度的變化C.一般來說,營養結構越復雜的生態系統,去除物種造成的影響越小D.物種去除實驗運用了自變量控制的“減法原理”2413題號√√AB [若去除一種生物后,另一種生物也隨之消失,說明兩種生物可能是互利共生關系,也可能是寄生或捕食關系,A錯誤;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則在不同的群落中去除同一種植物,生態系統功能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B錯誤;一般來說,營養結構越復雜的生態系統,去除物種后可由其他物種進行補充,從而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較小,C正確;人為去除物種進行實驗運用了自變量控制的“減法原理”,D正確。]2413題號4.(2024·廣東汕頭模擬)疼痛的發生與神經遞質-N-甲基-d天門冬氨酸(NMDA)受體的活化有關。NMDA受體是一種通道型受體,當NMDA受體被激活,Ca2+內流進而引發Na+內流,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研究發現氯胺酮具有一定的止痛和抗抑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1)NMDA儲存在__________中,NMDA釋放并作用于受體后會使突觸后膜電位變為___________。NMDA發揮作用后會與受體分開,并迅速______________以免持續發揮作用。2413題號突觸小泡外負內正被降解或回收(2)推測氯胺酮止痛和抗抑郁的機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員設計并進行了氯胺酮對抑郁癥小鼠社交障礙影響的實驗。請補充完善以下實驗。①實驗過程:a.構建抑郁癥模型小鼠,小鼠表現出明顯的社交回避行為;2413題號氯胺酮能抑制NMDA受體,降低了細胞膜對Ca2+的通透性,Ca2+進入細胞減少,從而引發Na+內流減少,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減弱b.取一定數量正常小鼠隨機平均分為兩組,一組注射適量的生理鹽水,一組注射等量的5 mg/kg氯胺酮;取一定數量的模型鼠隨機平均分為四組,一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另三組分別注射等量的5 mg/kg、10 mg/kg、20 mg/kg的氯胺酮;c.社交實驗(具體操作不做要求);等量的生理鹽水d.實驗結束后,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計算小鼠的社交偏好率,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②分析和討論:實驗可初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mg/kg氯胺酮處理正常小鼠組的數據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正常小鼠對氯胺酮的敏感性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模型小鼠。適量的(低濃度的)氯胺酮能明顯改善抑郁小鼠的社交偏好率,過高濃度的氯胺酮反而會加劇小鼠的社交障礙低于(4)若已證明氯胺酮可以改善小鼠抑郁癥,能否直接投入生產應用于治療人類抑郁癥?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對人體有效性、安全性未知[解析] (1)由題可知,NMDA是一種神經遞質,NMDA儲存在突觸小泡中,NMDA與NMDA受體識別并會導致Ca2+內流進而引發Na+內流,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即產生動作電位,故NMDA釋放并作用于受體后會使突觸后膜電位變為外負內正。NMDA發揮作用后會與受體分開,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以免持續發揮作用。(2)疼痛的發生與NMDA受體的活化有關,當NMDA受體被激活,Ca2+內流進而引發Na+內流,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氯胺酮具有一定的止痛和抗抑郁作用,其機制可能是氯胺酮能抑制NMDA受體,降低了細胞膜對Ca2+的通透性,Ca2+進入細胞減少,從而引發Na+內流減少,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減弱,從而起到止痛和抗抑郁作用。2413題號(3)此實驗目的是探究氯胺酮對抑郁癥小鼠社交障礙的影響。自變量是氯胺酮的有無,因變量是抑郁癥小鼠社交行為。對照組不需要注射氯胺酮,為了保持單一變量,應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根據圖可知:5 mg/kg氯胺酮組模型小鼠社交偏好率>0,但10 mg/kg、20 mg/kg氯胺酮組模型小鼠社交偏好率<0,由此實驗可初步得出結論為:適量的(低濃度的)氯胺酮能明顯改善抑郁小鼠的社交偏好率,過高濃度的氯胺酮反而會加劇小鼠的社交障礙。5 mg/kg氯胺酮處理正常小鼠組的數據社交偏好率低于對照組,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正常小鼠對氯胺酮的敏感性低于模型小鼠。2413題號(4)實驗說明藥物對小鼠有效,但對人體是否有效未知,是否安全也未知,需要進一步做實驗,才能確定是否能用于治療人類抑郁癥,而不能直接投入生產應用于治療人類抑郁癥。2413題號(教師用書獨具)1.(2024·山東濟寧二模)穩態是生命系統的特征,也是機體存活的條件。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長期飲用堿性飲料可以明顯提高人體內環境的pHB.某細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達穩態遭破壞后即會使人患癌癥C.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同一器官的相反作用有利于維持機體的穩態D.長期處于穩態的生態系統中,生產者生產的有機物和消費者消費的有機物相等√C [血漿中含有緩沖物質,長期飲用堿性飲料后血漿pH一般不會有很大變化,A錯誤;癌癥的發生是多個基因突變累積的結果,當一個細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不一定會引發癌癥,B錯誤;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均屬于傳出神經,對同一器官的相反作用,有利于維持機體的穩態,C正確;生產者生產的有機物等于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時,表明該生態系統處于穩定,因此若生產者生產的有機物和消費者消費的有機物相等,則該生態系統處于衰退狀態,D錯誤。]2.(2024·湖北荊州三模)寒冷引發機體骨骼肌戰栗、頻繁排尿、細胞代謝加強;機體的生理變化離不開信息分子參與調節。關于下圖中的信息分子發揮生理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信息分子A一般需囊泡運輸,釋放后需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才能進入突觸后膜B.信息分子D的分泌量減少會促進信息分子C的分泌C.進入低溫環境后,信息分子A、B、C、D的釋放量均增加D.信息分子A、B、C、D都需要通過體液運輸后發揮作用√D [信息分子A是神經遞質,一般需囊泡運輸,經突觸間隙釋放后需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來發揮作用,并不能進入突觸后膜,A錯誤;信息分子D是甲狀腺激素,其分泌量減少只會減弱對垂體的抑制作用,不能促進信息分子C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B錯誤;進入低溫環境后,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圖中的信息分子A神經遞質、C促甲狀腺激素、D甲狀腺激素的釋放量均有所增加,但B抗利尿激素的釋放量不會增加,C錯誤;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信息分子都需要通過體液運輸,因此信息分子A、B、C、D都需要通過體液運輸后發揮作用,D正確。]3.(2024·河北保定期末)在鑒別培養基中添加適量的溴甲酚紫可用于分離和篩選產生代謝酸(有機酸)的微生物。如果培養基的顏色由紫色變成了黃色則說明其中的微生物能產生代謝酸。下列相關分析與實際相符的是( )A.將泡菜水加入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在恒溫有氧的條件下培養48 h后會出現紫色→黃色的顏色變化B.將醋酸菌接種在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在恒溫有氧的條件下培養 48 h后會出現紫色→黃色的顏色變化C.將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接種在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在恒溫且嚴格無氧的條件下培養48 h后會出現紫色→黃色的顏色變化D.將酵母菌接種在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培養48 h都會出現紫色→黃色的顏色變化√B [泡菜水中的產酸菌是乳酸菌,有氧條件下其代謝很弱,很難出現顏色變化,A錯誤;醋酸菌是產酸的好氧細菌,接種在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在恒溫有氧的條件下培養48 h后會出現紫色→黃色的顏色變化,B正確;尿素分解菌和酵母菌都不是產酸菌,將它們接種在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有氧或無氧培養都不會出現相應的顏色變化,C、D錯誤。](五) 科學思維——歸納與概括1.(2024·江蘇淮安模擬)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經歷了漫長過程,關于以下幾個重要科學探究,敘述錯誤的是( )①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 ②肺炎鏈球菌體內轉化實驗 ③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④沃森和克里克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A.①摩爾根首次將一個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條特定染色體上B.②格里菲思提出的“轉化因子”和孟德爾提出的“遺傳因子”化學本質一致C.③與DNA半保留復制方式的驗證實驗一樣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方法D.④中DNA雙螺旋模型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解釋了DNA分子具有穩定的直徑C [①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首次將一個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條特定染色體上,即將白眼基因定位在X染色體上,A正確;②格里菲思提出并由艾弗里證實的“轉化因子”是DNA,孟德爾提出的“遺傳因子”是基因,對于大多數生物而言,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兩者化學本質一致,B正確;③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方法,但DNA半保留復制方式的驗證實驗并未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方法,采用的15N沒有放射性,C錯誤;DNA雙螺旋結構中A與 T、G與 C互補配對,堿基之間距離是相同的,使DNA分子具有穩定的直徑,D正確。]2.(2024·江蘇鹽城模擬)常見的啟動子可分為三類:組成型啟動子,驅動基因在所有細胞、組織和器官中持續表達;組織特異型啟動子,調控基因只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中表達;誘導型啟動子,通常在光、鹽等信號作用下,使目的基因的轉錄水平有所提高。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化與組織特異型啟動子的調控和組成型啟動子均有關B.乳腺生物反應器的構建需要將目的基因連接在誘導型啟動子的下游C.真核生物細胞中,一般一個啟動子只能啟動一個基因的轉錄D.強啟動子可使基因高水平表達,啟動子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其與RNA聚合酶的親和性B [據題干信息“組成型啟動子,驅動基因在所有細胞、組織和器官中持續表達”可知,細胞分化過程與組成型啟動子有關,組織特異型啟動子,調控基因只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中表達,所以細胞分化與組織特異型啟動子的調控也有關,A正確;組織特異型啟動子,調控基因只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中表達,而乳腺生物反應器需要將目的基因連接在組織特異型啟動子的下游,導入細胞中,保證基因在乳腺細胞中表達,B錯誤;一般情況下,真核生物細胞中,一個啟動子只能啟動一個基因的轉錄,C正確;強啟動子可使基因高水平表達,啟動子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其與RNA聚合酶的親和性,從而啟動基因的轉錄,D正確。]3.(不定項)(2024·山東濰坊模擬)物種去除實驗是指從群落中去除一種或幾種物種的實驗方法,被用在種間關系、物種多樣性、某一特定種與生態系統功能的關系等研究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去除一種生物后,另一種生物也隨之消失,說明兩種生物是互利共生關系B.在不同的群落中去除同一種植物,生態系統功能會發生相同程度的變化C.一般來說,營養結構越復雜的生態系統,去除物種造成的影響越小D.物種去除實驗運用了自變量控制的“減法原理”AB [若去除一種生物后,另一種生物也隨之消失,說明兩種生物可能是互利共生關系,也可能是寄生或捕食關系,A錯誤;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則在不同的群落中去除同一種植物,生態系統功能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B錯誤;一般來說,營養結構越復雜的生態系統,去除物種后可由其他物種進行補充,從而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較小,C正確;人為去除物種進行實驗運用了自變量控制的“減法原理”,D正確。]4.(2024·廣東汕頭模擬)疼痛的發生與神經遞質-N-甲基-d天門冬氨酸(NMDA)受體的活化有關。NMDA受體是一種通道型受體,當NMDA受體被激活,Ca2+內流進而引發Na+內流,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研究發現氯胺酮具有一定的止痛和抗抑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1)NMDA儲存在_______________中,NMDA釋放并作用于受體后會使突觸后膜電位變為______________。NMDA發揮作用后會與受體分開,并迅速______________以免持續發揮作用。(2)推測氯胺酮止痛和抗抑郁的機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員設計并進行了氯胺酮對抑郁癥小鼠社交障礙影響的實驗。請補充完善以下實驗。①實驗過程:a.構建抑郁癥模型小鼠,小鼠表現出明顯的社交回避行為;b.取一定數量正常小鼠隨機平均分為兩組,一組注射適量的生理鹽水,一組注射等量的5 mg/kg氯胺酮;取一定數量的模型鼠隨機平均分為四組,一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三組分別注射等量的5 mg/kg、10 mg/kg、20 mg/kg的氯胺酮;c.社交實驗(具體操作不做要求);d.實驗結束后,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計算小鼠的社交偏好率,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②分析和討論:實驗可初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mg/kg氯胺酮處理正常小鼠組的數據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正常小鼠對氯胺酮的敏感性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模型小鼠。(4)若已證明氯胺酮可以改善小鼠抑郁癥,能否直接投入生產應用于治療人類抑郁癥?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由題可知,NMDA是一種神經遞質,NMDA儲存在突觸小泡中,NMDA與NMDA受體識別并會導致Ca2+內流進而引發Na+內流,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即產生動作電位,故NMDA釋放并作用于受體后會使突觸后膜電位變為外負內正。NMDA發揮作用后會與受體分開,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以免持續發揮作用。(2)疼痛的發生與NMDA受體的活化有關,當NMDA受體被激活,Ca2+內流進而引發Na+內流,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氯胺酮具有一定的止痛和抗抑郁作用,其機制可能是氯胺酮能抑制NMDA受體,降低了細胞膜對Ca2+的通透性,Ca2+進入細胞減少,從而引發Na+內流減少,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減弱,從而起到止痛和抗抑郁作用。(3)此實驗目的是探究氯胺酮對抑郁癥小鼠社交障礙的影響。自變量是氯胺酮的有無,因變量是抑郁癥小鼠社交行為。對照組不需要注射氯胺酮,為了保持單一變量,應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根據圖可知:5 mg/kg氯胺酮組模型小鼠社交偏好率>0,但10 mg/kg、20 mg/kg氯胺酮組模型小鼠社交偏好率<0,由此實驗可初步得出結論為:適量的(低濃度的)氯胺酮能明顯改善抑郁小鼠的社交偏好率,過高濃度的氯胺酮反而會加劇小鼠的社交障礙。5 mg/kg氯胺酮處理正常小鼠組的數據社交偏好率低于對照組,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正常小鼠對氯胺酮的敏感性低于模型小鼠。(4)實驗說明藥物對小鼠有效,但對人體是否有效未知,是否安全也未知,需要進一步做實驗,才能確定是否能用于治療人類抑郁癥,而不能直接投入生產應用于治療人類抑郁癥。[答案] (1)突觸小泡 外負內正 被降解或回收(2)氯胺酮能抑制NMDA受體,降低了細胞膜對Ca2+的通透性,Ca2+進入細胞減少,從而引發Na+內流減少,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減弱 (3)①等量的生理鹽水 ②適量的(低濃度的)氯胺酮能明顯改善抑郁小鼠的社交偏好率,過高濃度的氯胺酮反而會加劇小鼠的社交障礙 低于 (4)不能,對人體有效性、安全性未知(教師用書獨具)1.(2024·山東濟寧二模)穩態是生命系統的特征,也是機體存活的條件。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長期飲用堿性飲料可以明顯提高人體內環境的pHB.某細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達穩態遭破壞后即會使人患癌癥C.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同一器官的相反作用有利于維持機體的穩態D.長期處于穩態的生態系統中,生產者生產的有機物和消費者消費的有機物相等C [血漿中含有緩沖物質,長期飲用堿性飲料后血漿pH一般不會有很大變化,A錯誤;癌癥的發生是多個基因突變累積的結果,當一個細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不一定會引發癌癥,B錯誤;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均屬于傳出神經,對同一器官的相反作用,有利于維持機體的穩態,C正確;生產者生產的有機物等于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時,表明該生態系統處于穩定,因此若生產者生產的有機物和消費者消費的有機物相等,則該生態系統處于衰退狀態,D錯誤。]2.(2024·湖北荊州三模)寒冷引發機體骨骼肌戰栗、頻繁排尿、細胞代謝加強;機體的生理變化離不開信息分子參與調節。關于下圖中的信息分子發揮生理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信息分子A一般需囊泡運輸,釋放后需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才能進入突觸后膜B.信息分子D的分泌量減少會促進信息分子C的分泌C.進入低溫環境后,信息分子A、B、C、D的釋放量均增加D.信息分子A、B、C、D都需要通過體液運輸后發揮作用D [信息分子A是神經遞質,一般需囊泡運輸,經突觸間隙釋放后需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來發揮作用,并不能進入突觸后膜,A錯誤;信息分子D是甲狀腺激素,其分泌量減少只會減弱對垂體的抑制作用,不能促進信息分子C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B錯誤;進入低溫環境后,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圖中的信息分子A神經遞質、C促甲狀腺激素、D甲狀腺激素的釋放量均有所增加,但B抗利尿激素的釋放量不會增加,C錯誤;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信息分子都需要通過體液運輸,因此信息分子A、B、C、D都需要通過體液運輸后發揮作用,D正確。]3.(2024·河北保定期末)在鑒別培養基中添加適量的溴甲酚紫可用于分離和篩選產生代謝酸(有機酸)的微生物。如果培養基的顏色由紫色變成了黃色則說明其中的微生物能產生代謝酸。下列相關分析與實際相符的是( )A.將泡菜水加入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在恒溫有氧的條件下培養48 h后會出現紫色→黃色的顏色變化B.將醋酸菌接種在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在恒溫有氧的條件下培養 48 h后會出現紫色→黃色的顏色變化C.將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接種在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在恒溫且嚴格無氧的條件下培養48 h后會出現紫色→黃色的顏色變化D.將酵母菌接種在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培養48 h都會出現紫色→黃色的顏色變化B [泡菜水中的產酸菌是乳酸菌,有氧條件下其代謝很弱,很難出現顏色變化,A錯誤;醋酸菌是產酸的好氧細菌,接種在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在恒溫有氧的條件下培養48 h后會出現紫色→黃色的顏色變化,B正確;尿素分解菌和酵母菌都不是產酸菌,將它們接種在含溴甲酚紫的鑒別培養基后有氧或無氧培養都不會出現相應的顏色變化,C、D錯誤。]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五) 科學思維——歸納與概括1.(2024·江蘇淮安模擬)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經歷了漫長過程,關于以下幾個重要科學探究,敘述錯誤的是( )①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 ②肺炎鏈球菌體內轉化實驗 ③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④沃森和克里克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A.①摩爾根首次將一個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條特定染色體上B.②格里菲思提出的“轉化因子”和孟德爾提出的“遺傳因子”化學本質一致C.③與DNA半保留復制方式的驗證實驗一樣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方法D.④中DNA雙螺旋模型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解釋了DNA分子具有穩定的直徑2.(2024·江蘇鹽城模擬)常見的啟動子可分為三類:組成型啟動子,驅動基因在所有細胞、組織和器官中持續表達;組織特異型啟動子,調控基因只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中表達;誘導型啟動子,通常在光、鹽等信號作用下,使目的基因的轉錄水平有所提高。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化與組織特異型啟動子的調控和組成型啟動子均有關B.乳腺生物反應器的構建需要將目的基因連接在誘導型啟動子的下游C.真核生物細胞中,一般一個啟動子只能啟動一個基因的轉錄D.強啟動子可使基因高水平表達,啟動子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其與RNA聚合酶的親和性3.(不定項)(2024·山東濰坊模擬)物種去除實驗是指從群落中去除一種或幾種物種的實驗方法,被用在種間關系、物種多樣性、某一特定種與生態系統功能的關系等研究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去除一種生物后,另一種生物也隨之消失,說明兩種生物是互利共生關系B.在不同的群落中去除同一種植物,生態系統功能會發生相同程度的變化C.一般來說,營養結構越復雜的生態系統,去除物種造成的影響越小D.物種去除實驗運用了自變量控制的“減法原理”4.(2024·廣東汕頭模擬)疼痛的發生與神經遞質-N-甲基-d天門冬氨酸(NMDA)受體的活化有關。NMDA受體是一種通道型受體,當NMDA受體被激活,Ca2+內流進而引發Na+內流,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研究發現氯胺酮具有一定的止痛和抗抑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1)NMDA儲存在__________中,NMDA釋放并作用于受體后會使突觸后膜電位變為____________。NMDA發揮作用后會與受體分開,并迅速________以免持續發揮作用。(2)推測氯胺酮止痛和抗抑郁的機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員設計并進行了氯胺酮對抑郁癥小鼠社交障礙影響的實驗。請補充完善以下實驗。①實驗過程:a.構建抑郁癥模型小鼠,小鼠表現出明顯的社交回避行為;b.取一定數量正常小鼠隨機平均分為兩組,一組注射適量的生理鹽水,一組注射等量的5 mg/kg氯胺酮;取一定數量的模型鼠隨機平均分為四組,一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三組分別注射等量的5 mg/kg、10 mg/kg、20 mg/kg的氯胺酮;c.社交實驗(具體操作不做要求);d.實驗結束后,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計算小鼠的社交偏好率,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②分析和討論:實驗可初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mg/kg氯胺酮處理正常小鼠組的數據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正常小鼠對氯胺酮的敏感性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模型小鼠。(4)若已證明氯胺酮可以改善小鼠抑郁癥,能否直接投入生產應用于治療人類抑郁癥?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考前訓練(五)科學思維歸納與概括.docx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考前訓練(五)科學思維歸納與概括含答案(教師用).docx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考前訓練(五)科學思維歸納與概括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