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春谷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歷史期中檢測(試題卷)一、單項選擇(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卷指定位置。)1. 學生們來到大興城遺址,在講解員的介紹下了解到:隋統(tǒng)一后,采取了編訂戶籍、統(tǒng)一幣制和度量衡等措施。這一系列舉措( )A. 加快了人口流動B.鞏固了隋朝統(tǒng)治C. 擴大了隋朝疆域D. 促進了文化交流2. 隋煬帝在全國各地廣設糧倉,長安、太原、洛陽等地的倉庫儲存了幾千萬匹布帛,直到唐朝初年,這些倉庫中的糧食、布帛還沒用盡。這側面體現(xiàn)出隋朝( )A. 百姓生活富足 B. 統(tǒng)治者腐化墮落C. 百姓勤儉節(jié)約D. 經(jīng)濟的高度繁榮3.唐朝在建立后,“增損隋律”,制定唐律,盡削前朝“煩峻之法”,“用法務在寬簡”。這反映了唐朝()A. 吸取隋亡的教訓B. 大力整頓吏治C.開創(chuàng)三省六部制D. 注重經(jīng)濟發(fā)展4.唐都長安約有百萬人口,其中有來自中亞、波斯、大食、新羅等地的商人、使節(jié)、留學生數(shù)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開設貨棧,買賣貨物。這反映出( )A. 唐朝政治制度完備 B. 長安城布局嚴整對稱C.唐朝民族關系和睦D. 長安是國際性大都市5. 下圖反映的是盛唐時期常見的女性發(fā)髻樣式。據(jù)此可知,當時( )名稱 驚鴻髻 雙環(huán)望仙髻 回鶻髻圖例A.妝發(fā)體現(xiàn)了嚴格的等級制度B. 女性崇尚清新簡約的妝發(fā)C. 審美受到少數(shù)民族文化影響D. 女妝擺脫了男性審美束縛6. 新羅仿唐制設國學,教授《尚書》、《禮記》等,儒家經(jīng)典成為新羅學生必讀書,后又仿唐朝置算學博士和醫(yī)學博士,分別講授《九章算術》、《本草經(jīng)》等。這說明( )A. 唐朝政治制度先進B.中華文明歷史悠久C.中國文化影響深遠D. 中朝民間交往密切7. “五日,賊陷京師。時巢眾累年為盜,行伍不勝其富,遇窮民于路,爭行施遺……十三日,賊巢僭位,國號大齊。”材料描述的事件()A. 推翻了唐朝的統(tǒng)治B. 導致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的出現(xiàn)C. 致使唐朝由盛轉衰D.給唐朝統(tǒng)治以致命的打擊8. 五代十國時期,“五十三年之間,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弒者八,長者不過十余歲,甚者三四歲而亡”。材料反映出這一時期()A. 戰(zhàn)事不斷,政局動蕩 B. 民族交融不斷加深C.統(tǒng)一大勢,民心所向D. 疆域面積不斷擴大9. 史載,宋代帝王“日閱三卷”,以至鄉(xiāng)童“朝誦暮弦”,時人甚至說:“人生至樂無如讀書。”由 此可見,宋代()A. 崇文風氣成為社會時尚B. 儒家思想開始受到推崇C.地方治理重在文化教育D. 國家教育體制十分完備10. 澶淵之盟后,宋真宗立即下令將河北沿邊有“戎”、“虜”字樣的地名,改威虜軍曰廣信,靜戎曰安肅,破虜曰信安,平戎曰保定,寧邊曰永定,定遠曰永靜,定羌曰保德,平虜城曰肅寧。宋真宗這一做法意在()A. 消除民族差異B. 解決利益分歧C. 緩和民族矛盾 D. 扭轉戰(zhàn)爭局勢11. 下面能正確反映南宋與少數(shù)民族政權并立的示意圖是( )A.C.B.D.12.遼宋夏金時期,契丹、黨項、女真都模仿漢字創(chuàng)造了本民族文字。據(jù)此可推知,這一時期( )A. 國家統(tǒng)一有利于推動文化的發(fā)展 B. 漢字的發(fā)展具有較強包容性C. 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交流的頻繁 D. 各政權審美呈現(xiàn)統(tǒng)一化趨勢二 、辨析改錯 (每小題2分,共8分。)13.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小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 改正。(1)隋朝大運河以大興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郡,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運河。(2)隋唐時期,儒學正統(tǒng)地位受到挑戰(zhàn),思想家韓愈強烈抨擊佛教,主張復興儒學。(3)1069年,宋仁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涉及經(jīng)濟、軍事和教育等領域。(4)宋朝時,我國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回,它是我國回族的前身。三、材料解析(第14題12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指定位置。)14.加強民族交流和對外交往,是彰顯中華文明的重要途徑。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下圖(1)材料一中數(shù)字所表示的國家與唐朝交流比較頻繁,其中①③分別是今天哪個國家 請用史實說明唐朝與兩國的友好交往(各舉一例)。(4分)材料二: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贊干布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祖、我父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選自《中華上下五千年》(2)材料二中大唐公主指誰 分析這一事件的主要影響。(2分)(3)請寫出唐朝為加強對今新疆地區(qū)管轄而設置的行政機構(舉一例),唐朝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2分)材料三:中國邊疆最早確立于秦漢之際……在長期邊疆治理實踐的基礎上,中國逐漸形成了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種因勢而定的邊疆治理方式。——摘編自周平、李大龍主編《中國的邊疆治理: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4)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列舉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西藏和臺灣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4分)四、活動與探究(第15題16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指定位置。)15.制度創(chuàng)新對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起著關鍵的作用。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隋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門第限制。開皇七年,隋文帝命諸州每年舉送三人到中央?yún)⒓有悴拧⒚鹘?jīng)兩科考試。隋煬帝時又添設了進士科。——翦伯贊《中國史綱要》(1)依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說隋朝實行這種新的選官制度是什么制度 這一制度的選官標準是什么 實行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6分)(工部刑部兵部禮部戶部吏部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圖一皇帝)材料二:(宋太祖)召趙普問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shù)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zhàn)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普曰:“……此非他故,方鎮(zhèn)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圖二(2)圖一反映的行政制度完善于哪個朝代 根據(jù)圖二及所學知識,指出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上"制其錢谷"的舉措是什么。(4分)材料三:元統(tǒng)治者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極力避免某一地區(qū)成為地方長官據(jù)險稱雄的國中之國。地方區(qū)域的設置,人為地使自然區(qū)域割開,造成犬牙交錯的局面。(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元統(tǒng)治者采取哪一制度管轄廣闊的疆域 元朝在中央設立負責監(jiān)察事務的機構是什么 (4分)(4)綜合上述材料,歸納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總體趨勢。(2分)春谷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檢測歷史試卷答案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D A D C C D A A C B C二、辨析改錯:(每小題2分,共8分)13.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并加以改正。(1)(×)改正:大興改為洛陽(2)(√)(3)(×)改正:宋仁宗改為宋神宗(4)(×) 改正:宋朝改為元朝三.材料解析 (第14題12分。)14. 加強民族交流和對外交往,是彰顯中華文明的重要途徑。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國家:①是印度;③是日本。(2分)史實:玄奘西行、鑒真東渡或遣唐使來華。(2分)(2)公主:文成公主。(1分)影響:促進了吐蕃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也增進了唐蕃的友好關系。(1分)(3)安西都護府或北庭都護府;(1分)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1分)(4)機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或宣政院(2分)、澎湖巡檢司(2分)四、活動與探究:(第15題16分)15. 制度創(chuàng)新對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起著關鍵的作用。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制度:科舉制;標準:才能;根本目的:維護封建王朝統(tǒng)治。(6分)(2)朝代:唐朝(2分);措施:取消節(jié)度使收稅的權力或設轉運使。(2分)(3)制度:行省制度;機構:御史臺(4分)(4)總體趨勢:君主專制或中央集權不斷加強。(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