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許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開卷考試,可查閱參考資料,但應獨立答題,禁止交流資料。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蘇秉琦在《關于重建中國史前史的思考》中說:“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不是一條線貫徹始終,而是多條線互有交錯的網絡系統,但又有主有次。”材料說明中華文明起源具有( )A.封閉性 B.流動性 C.連續性 D.多元性2.河南殷墟博物館是我國考古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古代都城遺址,被譽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搖籃。下列物品能在殷墟博物館中的“商文明”展廳看到的是( )A.二里頭青銅爵 B.利簋 C.婦好鴞尊 D.青銅犧尊3.張仲景根據外感所受風、寒邪氣之不同,將太陽病分為太陽中風表虛證和太陽傷寒表實證。這體現了他注重( )A.辯證分析病情 B.總結前人經驗 C.虛心學習求教 D.結合臨床實踐4.為遏制“夾帶大觀”現象,唐代創立貢院搜檢制度。宋代規定:“不得懷挾書策,犯者攆出,殿一舉。”清代則更為嚴厲:“如有懷挾片紙只字者,先于場前枷號一月,問罪發落。”這一制度的實施反映科舉考試( )A.擴大統治基礎 B.鼓勵科技進步 C.注重選拔公平 D.促進經濟發展5.敦煌出土文獻《沙州都督府圖經(地圖及說明)》是唐朝長官府的檔案,記錄了絲綢之路在敦煌域內的19 所驛站,如新井驛、廣顯驛、烏山驛等。該材料可以佐證唐朝( )A.西域都護府的建立 B.政府重視對邊疆管理C.民間書信往來頻繁 D.與周邊國家友好往來6.北宋東京城內,晚間有夜市營業至三更,到五更早市又開張;在繁華熱鬧之處,買賣甚至通宵達旦。據此可知,北宋時期( )A.城市布局更新 B.經濟重心南移 C.紙幣廣泛流通 D.城市商業繁榮7.明初,江南地區已建立規模龐大的官營造船業,船員們通過“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來確定地理維度,并運用航海羅盤、計程儀等儀器保證航行路線。材料反映鄭和下西洋的實現得益于(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杰出人物的努力C.和平的外交氛圍 D.科學技術的進步8.繪畫是反映歷史的重要手段,以下作品展現清朝前期城市商業發展繁榮景象的是( )A.《雨中耕作圖》 B.《清明上河圖》 C. 《耕織圖·耕》 D.《盛世滋生圖》9.《南京條約》簽訂后,外國洋貨不止可以在一個通商口岸任意銷售,在未拆封情況下,還可轉運其他通商口岸售賣,且無需重新交稅。這表明,通商口岸的開放( )A.打破了閉關鎖國政策 B.促進了沿海地區發展C.便利了列強商品輸出 D.改變了中國社會性質10.下面是近代的政論梗概,其共同作用是( )梁啟超《變法通議》 黃遵憲的《人境廬詩草》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萬國蒸蒸,大勢相迫,變亦變,不變亦變。 滔滔海水日趨東,萬法從新要大同。 后二十年言定驗,手書心史井函中。A.實現自強求富目標 B.傳播民主共和觀念C.推動維新變法運動 D.宣傳民主科學思想11.1945年,文學家鄭振鐸寫道:“從毛澤東先生到了重慶,開始會談以后,我們哪一天不在探問會談進行的情形,不在關心著會談進行得順利與否?”這反映出當時中國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鏟除軍閥C.還我河山,守土抗戰 D.反對內戰,爭取民主12.毛澤東指出,如果我們對朝鮮問題置之不理,美國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從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腳下。這表明( )A.美國參加戰爭的正義性 B.抗美援朝戰爭的必要性C.解決朝鮮問題的艱巨性 D.保衛亞洲和平的迫切性13.下圖是1956年發行的開封市針織業股票,該股票發行的歷史背景是( )A.土地改革 B.西藏解放 C.三大改造 D.改革開放14.下表為20世紀50年代中國取得的外交成就。據此可知,當時中國( )時間 外交成果1953 年 12 月 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 4月 參加日內瓦會議1955 年 4月 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A.恢復了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B.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C.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15.歷史遺跡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手段。觀察以下歷史遺跡,有助于我們探究( )A.非洲古代文明 B.歐洲近代文明 C.西亞古代文明 D.南亞古代文明16.“大革命將和平游行、請愿、聚會和大規模集會這些比選舉投票更加生動的參政議政形式牢牢地固定了下來,形成了法國乃至歐洲不可撼動的政治文化特色。”這反映出法國大革命( )A.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 B.挫敗了反法聯盟進攻C.影響了拉美獨立運動 D.促進了民主政治發展17.1933年3月,羅斯福“向國會提出并通過民間資源保護隊計劃……最終招募了超過300萬青年投入到國家資源的保護工作中”。此舉( )A.緩解了就業壓力 B.根除了經濟危機C.阻止了二戰爆發 D.消除了貧富差距18.下表列舉了蘇聯1933—1937 年部分經濟建設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工業總產值增長率 120% 輕工業增長率 100%重工業增長率 139% 國民收入增長率 109%A.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B.完成兩個五年計劃C.實行新經濟政策 D.進行農業集體化運動19.下圖所示時間軸承載的史實反映出( )A.西歐國家間矛盾消失 B.成員國經濟發展一致C.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 D.馬歇爾計劃有效實施20.某歷史小組在進行主題研究時搜集到以下國際會議,據此推斷,該小組研究的主題是( )召開時間 會議名稱2024年 4月 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2024年7月 全球數字經濟大會2024年11月 第五屆博鰲“一帶一路”全球金融大會A.區域集團化 B.政治多極化 C.經濟全球化 D.經濟多極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0分)2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中國城市發展、建設的歷史,是從一個側面去探尋中國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的演變軌跡,從而深刻、準確地理解中國城市發展、建設中的必然規律、普遍模式和獨特現象,并進而為今天的城市規劃、建設服務。——摘編自張競祥《中國城市發展與建設史》(1)根據材料一,歸納二里頭古城與東京城城市布局的相同之處。(3分)(2)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古城研究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2分)22.(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八路軍逐年兵力統計表年份 兵力數1937 年 80 0001938年 156 7001939年 270 0001940 年 400 0001941 年 305 0001942年 340 0001943年 339 0001944年 507 6201945年 1028 893說明:此材料是根據1944年葉劍英參謀長與中外記者團談話時所公布的數據,加上1945年的材料材料二 毛澤東在我訪問時說道:“日本帝國主義不僅是中國的敵人,而且也是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民的敵人。……我們希望友好國至少不要幫助日本帝國主義,而采取中立的立場,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積極幫助中國抵抗侵略和征服。”————摘編自[美]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1)根據材料一,指出1937年以來八路軍兵力變化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40年—1943年兵力變化的原因。(3分)(2)綜合上述材料,結合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作用。(3分)23.(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一覽表(部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 主要內涵①________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遵義會議精神 堅定信念、堅持真理、獨立自主、團結統一②________ 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和國際主義精神等“兩彈一星”精神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改革開放精神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敢闖敢試、勇于創新,互利合作、命運與共——據“中國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等編制(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按序號完成表格的填寫。(2分)(2)偉大實踐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請你從表格中任選一種精神,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楚)(4分)(3)根據材料,分析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有何特點。(1分)24.(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到1899年,美國的生鐵產量占到世界的1/3,鋼產量占43%,煤炭產量增加到26970噸。1867年,美國小麥產量為2.11億蒲式耳,到1900年劇增為6億蒲式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小麥供應國。美國取代英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摘編自王斯德《大學世界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事件A和B的名稱。(2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美國取得了哪些領域的成就?結合材料一,分析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3分)(3)綜上探究,談談你對美國發展的認識。(1分)25.(6分)請閱讀下面材料,圍繞其中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史實正確;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表述完整)ChatGPT的誕生標志著人類信息傳播迎來革命性變革。它推動人工智能內容生成向人工智能決策生成的轉變。但其引發的意識形態風險及對社會治理的挑戰亦不容忽視。對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初步提出了具有差異化的治理方案。中國也頒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實行分類分級監管的思路。——劉銳《數字利維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識形態風險與治理路徑》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A C B D D D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C C A D A B C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0分)21.(5分)(1)布局規整;道路規劃呈“井”字型;有專業功能區; 以宮城為中心。(答出任意三點,3分)(2)歷史價值:有利于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狀況;有利于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規律和模式。現實意義:為今天的城市規劃建設提供經驗和借鑒。(各答一點,2分)22.(6分)(1)變化:兵力先增加后減少又大幅度增加(1分)原因: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兵力消耗大;日本加緊對敵后戰場的進攻;偽國民政府協助日軍打擊抗日軍隊。(答出任意兩點,2分)(2)建立并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辟并領導敵后戰場的抗戰,消滅了大量日軍的有生力量;牽制大量日軍,有力支持正面戰場作戰;發動輿論宣傳,爭取全國人民對抗戰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幫助等 (答出任意三點,3分)23.(7分)(1)①紅船精神(建黨精神) ②抗美援朝精神 (2分)(2)示例:選擇:抗美援朝精神。闡釋:1950—1953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以黃繼光、邱少云為代表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革命忠誠及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體現偉大實踐孕育偉大精神2分,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2分)(3)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或與時俱進);內涵豐富;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一脈相承。(答出任意一點,1分)24.(6分)(1)獨立戰爭;南北戰爭 (2分)(2)領域:工業;農業(1分)原因:獨立戰爭勝利擺脫英國殖民統治,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南北戰爭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兩次工業革命推動經濟的發展。(答出任意兩點,2分)(3)國家獨立和統一是經濟發展的前提;順應時代潮流,抓住時代發展機遇。(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2分)25.(6分)一等文 (5—6分) ①題目觀點明確。②史實運用正確,要有2—3個要素; ③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表述完整。如表示不當,酌情扣分。二等文 (2—4分) ①題目觀點較為明確。②史實運用基本正確。 ③條理較為清晰,語句較為通順,表述較為完整。三等文 (0—1) ①題目觀點不明確。②事實運用不正確。 ③條理不清晰,語句不通順,表述不完整科技是把雙刃劍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相繼進入“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但同時也帶了一系列的問題,如環境污染、貧富分化等。第三次科技革命,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方便了人們的交流,但隨著互聯網發展,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所以,科技是把雙刃劍,我們科學地利用好科技,不斷提高和完善科技水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