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西省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質量監測生 物 學 試 卷(蘇教版)注意事項:1.全卷共8頁,滿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選擇題(共15分)本卷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1.生物的生存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珠穆朗瑪峰上生物稀少,那里制約生物生存的主要因素是A.空氣 B.溫度 C.水 D.光2.自塞罕壩機械林場建場以來,經過塞罕壩人60多年的植樹造林,林場森林覆蓋率已由11.4%提高到82%,極大地緩解了沙塵暴災害,這體現了A.生物能影響環境 B.生物能適應環境C.環境能影響生物 D.環境能適應生物3.在某一個由水草、田螺、野鴨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如果野鴨的數量大量減少,則田螺的數量變化曲線圖最可能是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環境差別很大,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如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和淡水生態系統等。請完成第4-7題。4.上述提到的生態系統中,具有降水量較少、以草本植物為主等特點的是A.森林生態系統 B.草原生態系統C.海洋生態系統 D.淡水生態系統5.山西地處黃土高原,生態系統多樣。下列生態系統中,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是6.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下列有關生物圈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總和B.生物圈中各生態系統相互關聯C.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的全部D.生物圈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7.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生物圈,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下列做法不利于保護生物圈的是A.垃圾分類回收 B.使用一次性筷子C.綠色出行 D.節約用水8.某興趣小組在探究“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時,使用了10只鼠婦,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有缺陷),小萱對該實驗設計提出了下列修正意見,其中正確的是A.紙盒上面全都用玻璃板蓋住B.將紙盒放在冰箱-2℃的冷凍室內C.紙盒的底部全都鋪上細濕土D.10只鼠婦太多,改成2只9.我國古代就已發展出“桑基魚塘”生產方式:利用桑葉喂蠶,蠶沙(蠶糞)養魚,魚塘泥肥桑。上述提到的食物鏈中能量流動的起點是A.桑樹 B.蠶 C.魚 D.蠶沙10.人類活動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下列做法與結果不匹配的是A.大量燃燒煤和石油——酸雨B.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水體污染C.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臭氧層遭破壞D.大量使用農藥———土壤污染11.如圖是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基本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兩種種子中的①均為胚軸B.兩種種子的胚均由①②③構成C.兩種種子都有胚和種皮D.兩種種子的營養物質都儲存在④中12.下列缺損的玉米種子中(陰影部位表示缺損部位),即使萌發條件適宜也不能發芽的是13.如圖為洋蔥根尖結構示意圖,洋蔥的根能不斷吸收水和無機鹽,主要依靠圖中的①部位進行,與其他部位相比,此處細胞具有的特點是A.有細胞壁B.有較強的分裂能力C.部分細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D.能快速伸長14.春日的太原,正是賞花的好去處。近日,玉泉山景區內,櫻花競相綻放,綴滿枝頭,美若仙境。一朵櫻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A.花絲和花冠 B.花柱和子房C.子房和花藥 D.雌蕊和雄蕊15.牡丹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欲使一株牡丹開出多個品種、不同顏色的花,最快捷的繁殖方式是A.扦插 B.嫁接C.組織培養 D.種子繁殖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35分)本卷共3個小題,共35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相應的位置。16.(13分) 番茄的栽培(除標明分值外,每空1分,共13分)番茄是世界上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某生物學興趣小組在學習了“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后,積極參加植物栽培活動,親歷了番茄從種子萌發到形成果實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內填圖中序號)【種子的萌發】(1)同學們選擇粒大飽滿的番茄種子,將其放置在 ▲ (答出一個即可)等環境條件下進行萌發。萌發過程中,番茄種子中的 ▲ 最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幼苗的生長】(2)在番茄幼苗由小長大的過程中,其根不斷向下生長,根的生長主要包括根尖 ▲ 區細胞的分裂和 ▲ 區細胞的生長;其莖不斷向上生長,并長出新葉,這些新葉是由葉芽中的 ▲ 發育而來的。【開花和結果】(3)經過同學們的精心培育,番茄開花了。在開花期,番茄花(其結構如圖一所示) ▲ 中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上,完成傳粉。然后再經過 ▲ 過程形成受精卵,最終番茄花中的[▲]會發育成番茄果實。(4)一段時間后,番茄果實陸續成熟了。同學們品嘗果實時,發現里面有許多種子,它們是由番茄花中的[③] ▲ 發育而來的。【了解花蕊結構變化對坐果率的影響】(5)同學們查閱相關資料發現,人們將野生番茄培育成現代栽培番茄的過程中,花蕊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如圖二)。為了解花蕊結構變化對坐果率(坐果率是指植物結果數占開花總數的百分率)的影響,同學們進一步查閱發現,野生番茄與現代栽培番茄的坐果率有差異,結果如圖三。根據圖三可得出結論:現代栽培番茄的坐果率 ▲ 野生番茄。請結合圖二分析原因: ▲ (2分)。17.(10分) “湖光 鵝影”(除標明分值外,每空1分,共10分)運城鹽湖是山西省面積最大的湖泊。近年來,運城市持續加大鹽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鹽湖水質顯著改善,生物多樣性明顯豐富,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濕地生態系統。資料一 運城鹽湖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使前來棲息越冬的鳥類逐年增加,有白天鵝、火烈鳥等大約205種。隨著氣候的悄然變化,又到了一年一度候鳥遷徙的時節。目前,運城鹽湖的候鳥已踏上北歸之旅,告別了這片棲息一冬的水域。資料二 運城鹽湖濕地生態系統食物網的部分圖解如下圖所示。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程度,運城鹽湖屬于 ▲ (選填“人工”或“自然”)生態系統。(2)資料一中的畫線部分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 。(3)資料二中,該食物網共包含 ▲ 條食物鏈,其中白天鵝與火烈鳥之間存在 ▲ 關系。(4)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是沿著食物鏈、食物網 ▲ 流動,逐級遞減的。則上述食物網中,白天鵝獲取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是 ▲ 。除能量流動外,生態系統還具有的重要功能是 ▲ 。(5)過去由于企業長期管理鹽湖,過分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保護,導致運城鹽湖環境受損。這是因為生態系統的 ▲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6)為保護運城鹽湖的生態環境,在旅行中,我們應該怎么做 ▲ (答出一點即可)(2分)。18.(12分) 制作 生態 瓶(除標明分值外,每空1分,共12分)生態瓶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小型生態系統,某實踐小組開展了制作生態瓶的項目式學習,活動過程如下:制作與分析【準備材料】塘泥、池塘水、帶瓶塞的透明玻璃瓶、4株金魚藻、6株浮萍、3只黑殼蝦、8條孔雀魚。【制作步驟】同學們先在玻璃瓶底部鋪好塘泥,接著倒入池塘水,然后放入準備好的水生生物,塞好瓶塞,最終得到如下圖所示的生態瓶。同學們將該生態瓶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觀察并記錄生態瓶中生物的生存狀態,并在小組內交流。(1)此生態瓶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組成成分為 ▲ ,其可通過光合作用為孔雀魚等提供氧和部分有機物;孔雀魚等動物扮演的角色是 ▲ ,其呼吸作用產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可作為金魚藻等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塘泥中的腐生細菌和真菌扮演的角色是 ▲ ,其能將塘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成 ▲ ,供金魚藻等循環利用。評價與改進(2)小青根據評價標準對該實踐小組制作的生態瓶進行了評價,并制作了如下評價表,請你將其補充完整。評價標準 評價①能選擇合適的容器 ②生態瓶中生物種類、數量合適 ③生態瓶中非生物環境設計和布局合理 …… 優點:____▲____(答出一個即可) 建議:_____▲____實驗與探究根據小青的建議,同學們對自制的生態瓶進行了改進。一段時間后,同學們發現孔雀魚不時浮上水面呼吸,出現“浮頭”現象,為探究孔雀魚出現“浮頭”現象的可能原因,該小組同學在老師指導下,圍繞“浮頭”是否與水的溫度有關這一問題設計了如下實驗:材料 魚缸編號 孔雀魚數量(條) 水溫 (℃) 孔雀魚呼吸頻率(次/min)(3次平均值)容量相同的魚缸;體型大小、生長狀態等均相似的孔雀魚 A 5 16 78.9B 5 19 93.6C 5 22 103.2D 5 25 106.3E 5 28 110.5注:孔雀魚呼吸頻率即孔雀魚口與鰓蓋每分鐘交替開合的次數。(3)該實驗的變量是 ▲ ,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該小組同學的做法有 ▲ (答出一點即可)。(4)通過上述探究可得出孔雀魚出現“浮頭”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該生態瓶長期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導致水溫 ▲ ,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孔雀魚呼吸頻率 ▲ ,從而出現“浮頭”現象。(5)為了使該生態瓶能較長時間維持平衡,請你給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 (2分)。山西省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質量監測生物學(蘇教版)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第Ⅰ卷 選擇題(本卷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C B C B B C A C C D C D B第Ⅱ卷 非選擇題(本卷共3個小題,除標明分值外,每空1分,共35分)16.(1)空氣充足;溫度適宜;水適量(任答其中一個即可) 胚根(2)分生 伸長 幼葉(3)花藥 ① 受精 ②(4)胚珠(5)高于題號 分值 作答特征 典型作答16.(5)第二空 2分 結合現代栽培番茄花蕊與野生番茄花蕊的結構差異,分析坐果率高和傳粉的關系 ·現代栽培番茄雌蕊的柱頭比雄蕊的花藥矮,并且被雄蕊的花藥完全包裹。因此,現代栽培番茄傳粉充分,坐果率高1分 只答出現代栽培番茄花蕊與野生番茄花蕊的結構差異或只答出坐果率高和傳粉的關系 ·現代栽培番茄雌蕊的柱頭比雄蕊的花藥矮,并且被雄蕊的花藥完全包裹 ·現代栽培番茄傳粉充分,坐果率高0分 未作答或不合理作答17.(1)自然(2)環境能影響生物(3)6 競爭(4)單向 鹽藻→輪蟲→白天鵝(或“鹽藻→鹵水蟲→白天鵝”) 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5)自我調節(6)不亂扔垃圾;看見不文明的行為及時制止;不攀花折草;等等(任答其中一點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2分)18.(1)金魚藻和浮萍(或“生產者”) 消費者 分解者 無機物(2)容器選擇合適;生態瓶中生物種類合適,各種生物之間存在取食和被食的關系;生態瓶中非生物環境設計和布局合理(任答其中一個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適當減少生態瓶中孔雀魚的數量(其他答案合理亦可)(3)水的溫度(或“水溫”) 每個魚缸內放入的孔雀魚數量均為5條;測定孔雀魚呼吸頻率時,測定3次取平均值(任答其中一點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4)升高 加快(5)將該生態瓶放在光照適宜的地方;保持該生態瓶內水質清潔;定期對該生態瓶進行維護;保持該生態瓶內水溫穩定;等等(任答其中一條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2分)評分說明:本答案僅供參考,有些試題答案可有多種,評卷時可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參照上述標準進行評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