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1. 基礎達標練1.(多選)關于熱平衡與溫標,下列各類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具有相同內能的兩物體達到熱平衡B.體溫計測量體溫時需與身體接觸一段時間是為了達到熱平衡C.1 K就是1 ℃D.冷熱程度相同的雞蛋和石頭處于熱平衡答案:BD解析:兩物體達到熱平衡的標志是它們的溫度相同,溫度相同的物體不一定有相同的內能,故A錯誤;體溫計測量體溫時需與身體接觸一段時間是為了達到熱平衡,從而顯示溫度,故B正確;1 K約等于-272 ℃,故C錯誤;兩物體達到熱平衡的標志是他們的溫度相同,或者是他們的冷熱程度相同,故D正確。2.(多選)兩個原來處于熱平衡狀態的系統,分開后,由于受外界的影響,其中一個系統的溫度升高了5 K,另一個系統的溫度升高了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兩個系統不再是熱平衡狀態了B.兩個系統此時仍是熱平衡狀態C.兩個系統的狀態都發生了變化D.兩個系統的狀態都沒有發生變化答案:BC解析:由于兩個系統原來處于熱平衡狀態,故溫度相同,升高相同的溫度后,溫度仍相同,仍是熱平衡狀態,A錯誤,B正確;由于溫度發生了變化,系統的狀態也發生了變化,C正確,D錯誤。3.(多選)下列關于熱力學溫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熱力學溫標是一種更為科學的溫標B.熱力學溫標的0 K等于-273.15 ℃,叫絕對零度C.氣體溫度趨近于絕對零度時其體積為零D.在絕對零度附近氣體已液化或凝固答案:ABD解析:熱力學溫標在科學計算中使熱力學方程更簡單、更科學,A正確;絕對零度是熱力學溫標的最低溫度,等于-273.15 ℃,B正確;氣體趨近于絕對零度時,已液化或凝固,但有體積,C錯誤,D正確。故選ABD。4.(多選)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溫度計——空氣溫度計,如圖所示。一個細長頸的球形瓶倒插在裝有紅色液體的槽中,細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見,如果不考慮外界大氣壓的變化,就能根據液面的變化測出溫度的變化,則( C )A.該溫度計的測溫物質是槽中的液體B.該溫度計的測溫物質是細管中的紅色液體C.該溫度計的測溫物質是球形瓶中的空氣D.該溫度計是利用測溫物質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答案:CD解析:細管中的紅色液體是用來顯示球形瓶中空氣的體積隨溫度變化情況的,測溫物質是球形瓶中封閉的空氣,該溫度計是利用它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故C、D正確。5.(多選)嚴冬,湖面上結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魚兒仍在游動。為了測出冰下水的溫度,某同學在冰上打了一個洞,拿來一支實驗室溫度計,用下列四種方法測水溫,正確的做法是( B )A.用線將溫度計拴牢從洞中放入水里,待較長時間后從水中提出,讀出溫度計的示數B.取一空的塑料瓶,將溫度計懸吊在瓶中,再將瓶拴住從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滿瓶后待較長時間,然后將瓶提出,立即讀出溫度計的示數C.若溫度計顯示的示數為攝氏溫度4 ℃,即熱力學溫度4 KD.若溫度計顯示的示數為攝氏溫度4 ℃,即熱力學溫度277.15 K答案:BD解析:要測量冰下水的溫度,必須使溫度計與冰下的水達到熱平衡才能讀出準確的示數,把溫度計取出來,顯示的不再是原熱平衡狀態下的溫度,由于T=t+273.15 K=(4+273.15)K=277.15 K,故B、D正確。6.(多選)下列有關熱平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如果兩個系統在某時刻處于熱平衡狀態,則這兩個系統永遠處于熱平衡狀態B.熱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個系統的問題C.如果兩個系統彼此接觸而不發生狀態參量的變化,這兩個系統又不受外界影響,那么這兩個系統一定處于熱平衡狀態D.兩個處于熱平衡狀態的系統,溫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別答案:ABD解析:處于熱平衡狀態的系統,如果受到外界的影響,狀態參量會隨之變化,溫度也會變化,故A錯誤,符合題意;熱平衡定律對多個系統也適用,故B錯誤,符合題意;由熱平衡的意義可知如果兩個系統彼此接觸而不發生狀態參量的變化,這兩個系統又不受外界影響,那么這兩個系統一定處于熱平衡狀態,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溫度相同是熱平衡的標志,故D錯誤,符合題意。7.下面關于溫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A.溫度就是溫標B.兩個系統處于熱平衡時,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性質——溫度相同C.溫度是分子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D.溫度的高低決定了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答案:A解析: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物體內部分子熱運動的狀況。分子熱運動越快,溫度就越高。溫標是衡量溫度高低的標尺,它是描述溫度數值的統一表示方法,故溫度不是溫標,故A錯誤;兩個系統處于熱平衡時,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性質——溫度相同,故B正確;根據分子動理論,溫度是分子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故C正確;溫度的高低決定了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故D正確。8.在某一水銀溫度計管上刻有150格均勻的標度,在標準大氣壓下,當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冰水混合物中時,水銀柱位置在40刻度處;當玻璃泡浸入沸水中時,水銀柱的位置在90刻度處。當水銀柱上升到100刻度處時,實際溫度是多少攝氏度?相當于熱力學溫度多少開?答案:120 ℃ 393.15 K解析:攝氏溫標規定: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 ℃,沸水溫度為100 ℃。由此可見,題中所說的40刻度處就是0 ℃,90刻度處就是100 ℃。從40到90有50等份,每1等份的實際溫度是 ℃=2 ℃。當水銀柱上升到100刻度處時,共占有的等份數是:100-40=60。所以100刻度處的實際溫度是:2 ℃×60=120 ℃。由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式T=t+273.15 K可得,120 ℃相當于熱力學溫度T=(120+273.15)K=393.15 K。即該溫度計100刻度處相當于393.15 K。能力提升練9.關于熱平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A.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是根據熱平衡的原理B.溫度相同的棉花和石頭相接觸,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達到熱平衡C.若a與b、c分別達到熱平衡,則b、c之間也達到了熱平衡D.兩物體溫度相同,可以說兩物體達到了熱平衡答案:B解析:當溫度計的液泡與被測物體緊密接觸時,如果兩者的溫度有差異,它們之間就會發生熱傳遞,高溫物體將向低溫物體傳熱,最終使二者的溫度達到相同,即達到熱平衡,故A、D正確;兩個物體的溫度相同時,不會發生熱傳遞,故B錯誤;若a與b、c分別達到熱平衡,三者溫度一定相同,則b、c之間也達到了熱平衡,故C正確。10.(2023·河北曲周一中高二下測試)溫度計是生活、生產中常用的測量裝置。如圖為一簡易溫度計,一根裝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細玻璃管穿過橡皮塞插入燒瓶內,封閉一定質量的氣體。當外界溫度發生變化時,水柱位置將上下變化。已知A、D間的測量范圍為20 ℃~80 ℃,A、D間刻度均勻分布。由圖可知,A、D及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溫度分別為( C )A.20 ℃、80 ℃、64 ℃B.20 ℃、80 ℃、68 ℃C.80 ℃、20 ℃、32 ℃D.80 ℃、20 ℃、34 ℃答案:C解析:此簡易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溫度升高時,燒瓶內氣體膨脹,有色水柱上升;溫度降低時,燒瓶內氣體收縮,有色水柱下降,已知A、D間的測量范圍為20 ℃~80 ℃,可得A對應溫度為80 ℃,D對應溫度為20 ℃;A、D間刻度均勻分布,每格表示=4 ℃,則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溫度為20 ℃+3×4 ℃=32 ℃,故選項C正確。11.(2024·通化高二校考階段練習)如圖所示,一絕熱汽缸由導熱隔板分為左右兩部分,隔板可沿汽缸內壁無摩擦滑動,汽缸兩側充有同種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緩慢推動絕熱活塞壓縮右側氣體,當左右兩側氣體達到新的熱平衡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A.兩側氣體的溫度相等B.右側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左側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C.右側氣體壓強大于左側氣體壓強D.汽缸內每個氣體分子的動能均相等答案:A解析:由熱平衡定律可知,當左右兩側氣體達到新的熱平衡時,兩側氣體溫度相等,故A正確;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所以兩側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相等,由于汽缸兩側充有同種氣體,則兩側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故B錯誤;當左右兩側氣體達到新的熱平衡時,右側氣體壓強等于左側氣體壓強,故C錯誤;兩側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相等,但不能說明汽缸內每個氣體分子的動能均相等,故D錯誤。故選A。12.(多選)下列關于熱力學溫標與攝氏溫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熱力學溫標與攝氏溫標的每一分度的大小是相同的B.熱力學溫標的0 K對應于-273.15 ℃C.溫度升高3 ℃,在熱力學溫標中溫度升高276.15 KD.熱力學溫標是由攝氏溫標導出的答案:CD解析:由T=t+273.15 K,得知ΔT=Δt,即熱力學溫標溫度的變化總等于攝氏溫標溫度的變化,故A正確;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是T=t+273.15 K,可知,當T=0 K時t=-273.15 ℃,故B正確;溫度升高3 ℃也就是溫度升高了3 K,故C錯誤;攝氏溫標由熱力學溫標導出,故D錯誤。13.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熱力學系統的平衡態是一種定態平衡B.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熱量多C.相互間達到熱平衡的兩物體的內能不一定相等D.液體溫度越高,懸浮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劇烈,說明懸浮顆粒中分子熱運動劇烈答案:C解析:熱力學系統的平衡態是大量分子的平均效果,是動態平衡,故A錯誤;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熱量多少,故B錯誤;相互間達到熱平衡狀態的兩個物體溫度一定相等,內能不一定相等,故C正確;液體溫度越高,懸浮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劇烈,說明了液體分子熱運動劇烈,故D錯誤。14.(多選)在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常常需要根據問題情境的描述提取有用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 )A.從“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判斷“物體不受摩擦力”B.從“物體的溫度保持不變”判斷“物體的內能不變”C.從“1個標準大氣壓下把水燒開”判斷“水末溫為100 ℃”D.從“兩只燈泡串聯”判斷“通過兩燈絲的電流相等”答案:ACD解析:接觸面粗糙是摩擦力存在的必要條件,所以從“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可以判斷“物體不受摩擦力”,故A正確;物體的內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勢能之和,若“物體的溫度保持不變”,說明所有分子的總動能不變,但是分子間勢能可能發生變化,不能判斷“物體的內能不變”,故B錯誤;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 ℃,所以從“1個標準大氣壓下把水燒開”可以判斷“水末溫為100 ℃”,故C正確;串聯部分電流處處相等,所以從“兩只燈泡串聯”可以判斷“通過兩燈絲的電流相等”,故D正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3張PPT)第二章 氣體、固體和液體1.溫度和溫標目標體系構建1.知道什么是狀態參量,什么是平衡態。2.理解熱平衡的概念及熱平衡定律。了解熱力學溫度的應用。3.理解溫度的意義,知道常見溫度計的構造,會使用常見溫度計。4.知道什么是熱力學溫標,理解攝氏溫度與熱力學溫度的轉換關系。 1.通過力學中描述質點的狀態參量,理解熱學中的狀態參量,知道平衡態、熱平衡。2.知道溫度的表示方法,通過對比理解熱力學溫標和攝氏溫標,能夠將攝氏溫標轉換為熱力學溫標。3.觀察實驗室中的常用溫度計,知道它們的構造并會使用。課前預習反饋知識點 11.熱力學系統:由大量分子組成的______。2.外界:系統之外與系統發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體。3.狀態參量:為確定系統的狀態所需要的一些量,如:_____、______、溫度等。4.平衡態:無外界影響,______________的狀態。說明:平衡態是狀態量,不是過程量,處于平衡態的系統,狀態參量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變化。狀態參量與平衡態系統體積壓強狀態參量穩定『判一判』(1)表示系統的狀態參量常用的有體積、壓強、阿伏加德羅常數和溫度。( )(2)當系統處于平衡態時,系統的溫度、壓強、體積等都不隨時間變化。( )(3)平衡態是一種理想情況。( )×√√知識點 21.熱平衡:如果兩個系統相互接觸而傳熱,這兩個系統的狀態參量將會互相影響而分別______。經過一段時間,各自的狀態參量不再變化了,即這兩個系統達到了________。2.熱平衡定律:如果兩個系統分別與第三個系統達到熱平衡,那么這兩個系統彼此之間也必定處于________。熱平衡與溫度改變熱平衡熱平衡3.溫標:定量描述______的方法。(1)攝氏溫標:一種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規定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________,水的沸點為_________。在0 ℃刻度與100 ℃刻度之間均勻分成_______等份,每一份算作1 ℃。(2)熱力學溫標:現代科學中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________溫度。溫度0 ℃100 ℃100熱力學(3)攝氏溫度與熱力學溫度攝氏溫度 攝氏溫標表示的溫度,用符號___表示,單位是________,符號為℃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標表示的溫度,用符號__表示,單位是_______,符號為K換算關系 T=______________注意:變化1 ℃與變化1 K是相等的。t攝氏度T開爾文t+273.15 K4.溫度:處于熱平衡的系統之間有一“共同熱學性質”,即_____。這就是溫度計能夠用來測量溫度的基本原理。『判一判』(4)溫度是決定兩個系統是否達到熱平衡狀態的唯一物理量。( )(5)兩個系統處于熱平衡時,它們一定具有相同的熱量。( )(6)處于熱平衡狀態的系統內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熱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 )溫度√×√『選一選』(2024·山西大同高二階段練習)下列關于系統是否處于平衡態的說法正確的是( )A.開空調1 min內教室內的氣體處于平衡態B.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時,這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處于非平衡態C.0 ℃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 ℃的環境中,冰水混合物處于平衡態D.壓縮密閉容器中的空氣,空氣處于平衡態答案:B解析:開空調1 min內教室內的氣體溫度要變化,故不是平衡態,故A錯誤;兩物體溫度不同,接觸后高溫物體會向低溫物體傳熱,物體的溫度會發生變化是非平衡態,故B正確;0 ℃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 ℃的環境中,周圍環境會向冰水混合物傳熱,冰水混合物的狀態參量會發生變化,故不是平衡態,故C錯誤;壓縮密閉容器中的空氣,要對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氣體的溫度、壓強、體積變化,故不是平衡態,故D錯誤。『想一想』(1)“平衡態”就是“熱平衡”嗎?(2)在寒冷的冬天,用手觸摸放在室外的鐵塊和木塊時,明顯感覺到鐵塊較涼,所以鐵塊比木塊溫度低。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提示:(1)“平衡態”指的是一個系統的狀態,“熱平衡”指的是兩個系統之間的關系,二者的本質不同。(2)不對。由于鐵塊和木塊與周圍環境達到熱平衡,所以它們的溫度是一樣的。之所以感覺鐵塊更涼,是因為在觸摸鐵塊和木塊時,在相同時間內,人體傳給鐵塊的熱量更多。知識點 3溫度計名稱 原理水銀溫度計 根據水銀的__________的性質來測量溫度金屬電阻溫度計 根據金屬鉑的______隨溫度的變化來測量溫度氣體溫度計 根據氣體______隨溫度的變化來測量溫度熱電偶溫度計 根據不同導體因______產生電動勢的大小來測量溫度熱脹冷縮電阻壓強溫差『選一選』下列關于溫標、溫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今天最高氣溫是25 ℃,用熱力學溫度來表示即為25 KB.今天最低氣溫是283 K,用攝氏溫標來表示即為13 ℃C.今天從早晨到中午,氣溫上升了10 ℃,用熱力學溫度來表示即上升10 KD.今天從早晨到中午,氣溫上升了10 ℃,用熱力學溫度來表示即上升283 K答案:C解析:根據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T=(273+t) K,可得,今天最高氣溫是25 ℃,用熱力學溫度來表示即為298 K,故A錯誤;今天最低氣溫是283 K,用攝氏溫標來表示即為t=(283-273) ℃=10 ℃,故B錯誤;今天從早晨到中午,氣溫上升了Δt=10 ℃,由于數值上ΔT=Δt,所以用熱力學溫度來表示即上升10 K,故C正確,D錯誤。『想一想』體溫計的測溫原理是什么?量完體溫后為什么必須甩一下?提示:體溫計利用了熱平衡和熱脹冷縮原理;量完體溫后,水銀不能自動回到液泡,必須用力甩回去。課內互動探究探究?平衡態與熱平衡的比較要|點|提|煉1.平衡態的理解(1)熱力學的平衡態與力學的平衡態的意義不同,熱力學的平衡態是一種動態平衡,組成系統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只是分子運動的平均效果不隨時間變化,表現為系統的宏觀性質不隨時間變化。(2)平衡態是一種理想情況,因為任何系統完全不受外界影響是不可能的。(3)熱平衡概念也適用于兩個原來沒有發生過作用的系統,只要兩個系統在接觸時它們的狀態不發生變化,那么這兩個系統原來是處于熱平衡的。(4)平衡態不是熱平衡:平衡態是對某一系統而言的,是系統的狀態,熱平衡是對兩個接觸的系統之間的關系而言的。分別處于平衡態的兩個系統在相互接觸時,它們的狀態可能會發生變化,直到溫度相同時,兩個系統便達到了熱平衡。2.熱平衡定律的意義決定兩個系統是否達到了熱平衡的參量是溫度。因為互為熱平衡的物體具有相同的溫度,所以在比較各物體的溫度時,不需要將各物體直接接觸,只需將溫度計分別與各物體接觸,即可比較溫度的高低。(1)熱平衡的特征方面:溫度是決定一個系統與另一個系統是否達到熱平衡的物理量。(2)熱平衡的條件方面:達到熱平衡的兩個系統一定具有相同的溫度。典|例|剖|析1.如果一個系統達到了平衡態,那么這個系統各處的( )A.溫度、壓強、體積都一定達到了穩定的狀態不再變化B.溫度一定達到了某一穩定值,但壓強和體積仍是可以變化的C.溫度一定達到了某一穩定值,并且分子不再運動,達到了“凝固”狀態D.溫度、壓強不再變化,但體積仍可變化答案:A解析:如果一個系統達到了平衡態,系統內各部分的狀態參量如溫度、壓強和體積等都不再隨時間發生變化。溫度達到穩定值,分子仍然是運動的,不可能達到所謂的“凝固”狀態,故A正確。(多選)下列關于平衡態與熱平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系統在接觸傳熱時它們的狀態不發生變化,這兩個系統原來的溫度是相等的B.處于熱平衡的幾個系統的溫度可以不相等C.處于熱平衡的幾個系統的溫度一定相等D.只要溫度不變且處處相等,系統就一定處于平衡態答案:AC解析:只要兩個系統在接觸傳熱時它們的狀態不發生變化,這兩個系統原來就處于熱平衡,而溫度是反映兩個系統是否達到熱平衡的唯一物理量,故A、C正確,B錯誤;描述系統的狀態參量不止一個,根據平衡態的定義可知D錯誤。對點訓練 探究?溫度計與溫標要|點|提|煉1.“溫度”含義的兩種說法宏觀角度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這樣的定義帶有主觀性,因為冷熱是由人體的感覺器官比較得到的,往往是不準確的。熱平衡角度 溫度的嚴格定義是建立在熱平衡定律基礎上的。熱平衡定律指出,兩個系統相互處于熱平衡時,存在一個數值相等的物理量,這個物理量就是溫度,這樣的定義更具有科學性。2.溫標(1)常見的溫標有攝氏溫標、華氏溫標、熱力學溫標。(2)溫標要素:第一,選擇某種具有測溫屬性的測溫物質;第二,了解測溫物質隨溫度變化的函數關系;第三,確定溫度零點和分度的方法。(3)溫度的兩種數值表示法:攝氏溫標和熱力學溫標 攝氏溫標 熱力學溫標提出者 攝氏薩斯和施勒默爾 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零度的規定 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273.15 ℃溫度名稱 攝氏溫度 熱力學溫度溫度符號 t T單位名稱 攝氏度 開爾文單位符號 ℃ K關系 (1)T=t+273.15 K,粗略表示:T=t+273 K(2)每一開爾文的大小與每一攝氏度的大小相等(1)攝氏溫標: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的熔點定為0 ℃,水的沸點定為100 ℃,在這兩個固定點之間共100 ℃,均勻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攝氏度,用1 ℃表示,用℃表示的溫度叫作攝氏溫度,常用t表示。(2)熱力學溫度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由T=t+273.15 K可知,物體溫度變化1 ℃與變化1 K的變化量是等同的,但物體所處狀態為1 ℃與1 K是相差很大的。(3)絕對零度是低溫的極限,只能接近,永遠達不到,故熱力學溫度不能出現負值,但攝氏溫度可以有負值。典|例|剖|析2.(多選)關于熱力學溫標和攝氏溫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是T=t-273.15 KB.熱力學溫度升高1 K大于攝氏溫度升高1 ℃C.熱力學溫度升高1 K對應攝氏溫度升高1 ℃D.某物體攝氏溫度為20 ℃,即熱力學溫度為293.15 K答案:CD解析:攝氏溫度與熱力學溫度的關系為T=t+273.15 K,故A錯誤;由T=t+273.15 K得,ΔT=Δt,可知,熱力學溫度升高1 K等于攝氏溫度升高1 ℃,故B錯誤,C正確;某物體攝氏溫度為20 ℃,則熱力學溫度為T=(20+273.15) K=293.15 K,故D正確。關于熱力學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t升高了1 ℃,對應T升高了274 KB.攝氏溫度與熱力學溫度都可能取負值C.溫度由t升至2t,對應的熱力學溫度升高了t+273 KD.-136 ℃比136 K溫度高答案:D解析:因T=t+273 K,可知Δt=1 ℃,則ΔT=1 K,故A錯誤;熱力學溫度不可能取負值,故B錯誤;因T1=t+273 K,T2=2t+273 K,則ΔT=t,故C錯誤;據T=t+273 K知,-136 ℃=137 K,故D正確。對點訓練 核心素養提升不能正確區分平衡態與熱平衡而致錯 (多選)有甲、乙、丙三個溫度不同的物體,將甲和乙接觸一段時間后分開,再將乙和丙接觸一段時間后分開,假設只有在它們相互接觸時才有熱傳遞,不接觸時與外界沒有熱傳遞,則( )A.甲、乙、丙三個物體都達到了平衡態B.只有乙、丙達到了平衡態,甲沒達到平衡態C.甲、乙、丙三物體一定達到了熱平衡D.乙、丙兩物體一定達到了熱平衡答案:AD案例解析:一個系統,只要它的狀態參量不隨時間變化,或者和外界沒有能量交換,系統體積不變,系統內各點溫度、壓強一樣,我們就說這個系統達到了平衡態。兩個系統接觸一段時間后,兩個系統的狀態參量不再變化,我們就說這兩個系統達到了熱平衡。乙和丙分開后,甲、乙、丙三個物體與外界沒有熱傳遞,它們中各處的宏觀性質將不隨時間而變化且具有確定的狀態,所以甲、乙、丙三個物體都達到了平衡態,選項A正確,B錯誤;甲和乙接觸一段時間分開后,甲和乙達到了熱平衡,但乙和丙接觸一段時間后,乙的溫度可能又發生了變化,甲和乙的熱平衡被破壞,乙、丙兩物體達到了熱平衡,選項C錯誤,D正確。誤區警示:1.平衡態不是熱平衡,平衡態是對某一系統而言的,熱平衡是對兩個接觸的系統而言的。2.分別處于平衡態的兩個系統在相互接觸時,它們的狀態可能會發生變化,直到二者溫度相同時,兩系統便達到了熱平衡。課堂達標檢測一、狀態參量與平衡態1.(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狀態參量是描述系統狀態的物理量,故當系統的狀態變化時,其各個狀態參量都會改變B.當系統不受外界影響,且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其內部各部分狀態參量將會達到穩定C.只有處于平衡態的系統才有狀態參量D.兩個物體間發生熱傳遞時,它們組成的系統處于非平衡態答案:BD解析:由于描述系統的各種性質需要不同的物理量,只要其中某個量變化,系統的狀態就會發生變化,不一定各個狀態參量都發生變化,A錯誤;當系統不受外界影響時,系統總要趨于平衡,其內部各部分狀態參量趨于穩定,B正確;處于非平衡態的系統也有狀態參量,只是狀態參量隨時間變化,C錯誤;兩個物體間發生熱傳遞時,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內部仍存在溫差,故系統處于非平衡態,D正確。二、熱平衡與溫度2.(多選)關于熱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系統甲與系統乙達到熱平衡,則它們的溫度相同B.標準狀況下冰水混合物與0 ℃的水未達到熱平衡C.量體溫時水銀體溫計需要和身體接觸5 min左右是為了讓體溫計跟身體達到熱平衡D.冷熱程度相同的兩系統處于熱平衡狀態答案:ACD解析:兩個系統達到熱平衡的標志是它們的溫度相同,或者說它們的冷熱程度相同。故A、C、D正確,B錯誤。3.(多選)達到熱平衡的兩個物體,其( )A.冷熱程度相同B.體積相同C.溫度相同D.熱量相同答案:AC解析:達到熱平衡的系統都具有相同的狀態參量——溫度,宏觀上的溫度可以表述為物體的冷熱程度,故A、C正確;達到熱平衡的兩個系統,溫度相同,其他狀態參量不一定相同,故B錯誤;熱量是用來表示系統之間發生熱傳遞的能量,不能說物體具有熱量,故D錯誤。三、溫度計和溫標4.(多選)下列關于熱力學溫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136 ℃比136 K溫度高B.0 ℃等于273.15 KC.1 ℃就是1 KD.升高1 ℃就是升高273.15 K答案:AB解析: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是表示溫度的不同方法,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規定的零點不同,但每一分度的大小是一樣的。根據T=t+273.15 K可知-136 ℃=137.15 K,0 ℃等于273.15 K,故A、B正確;由ΔT=Δt判斷,故C、D錯誤。5.(多選)下列關于熱力學溫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熱力學溫度的零點是-273.15 ℃,叫絕對零度B.熱力學溫度的每一開的大小和攝氏溫度的每一攝氏度的大小是相等的C.絕對零度是低溫的極限,永遠達不到D.1 ℃就是1 K答案:ABC解析:熱力學溫度的零點也叫絕對零度,是-273.15 ℃,絕對零度只能無限接近,不能達到;熱力學溫度的每一開的大小和攝氏溫度每一攝氏度的大小是相等的,但不能說1 ℃就是1 K,它們的物理意義是不同的,故A、B、C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2章1溫度和溫標練習含答案(教師用).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2章1溫度和溫標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