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3 第2課時基礎達標練1.(2024·河南高二期末)某同學從家里舊電器上拆得一環形變壓器(如圖),但變壓器的銘牌已經污損無法看清參數。該同學利用高中所學知識來探究該變壓器原﹑副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之間的關系,操作步驟如下:(1)確定繞組:結合銘牌殘存數據可知圖中1、2為輸入端,3、4和5、6為兩次級繞組輸出端,用多用電表歐姆擋測量發現都導通。(2)測量變壓器的初級(原)兩次級(副)線圈匝數分別為n1、n2和n3:先在該變壓器閉合鐵芯上緊密纏繞n=80匝漆包細銅線,并將理想交流電壓表接在細銅線兩端;然后在初級線圈(1、2端)上輸入有效值為220 V的交流電,若理想交流電壓表的示數為4.0 V,則初級線圈的匝數n1=_________;把理想交流電壓表分別接在3、4和5、6端,示數分別為12.0 V、5 V,則次級線圈的匝數n2=_________,n3=_________。(3)該同學通過裸露部分觀察發現該變壓器使用了兩種規格的銅線繞制,結合前面數據可以推測其中較粗的銅線屬于_________(填“初級線圈”或“次級線圈”)。(4)考慮到變壓器工作時有漏磁損失,實驗中測得的原線圈匝數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線圈的實際匝數。答案:(2)4 400 240 100 (3)次級線圈 (4)大于解析:(2)根據理想變壓器變壓規律得=,=,=,解得n1=4 400,n2=240,n3=100。(3)由實驗數據可知變壓器為降壓變壓器,次級線圈電流大一些,所以需要較粗銅線繞制。(4)變壓器的鐵芯漏磁,會造成副線圈電壓實際值比理論值小,故實驗中測得的原線圈匝數大于原線圈的實際匝數。2.(2024·遼寧高二開學考試)在“探究通過變壓器原、副線圈的電流與匝數的關系”實驗中。(1)以下給出的器材中,本實驗需要用到的有______(填選項字母)A BC D E(2)在實際實驗中,將電源接在匝數為1 000匝的原線圈兩端,副線圈的匝數為500匝,用多用電表測得通過副線圈的電流為0.40 A,則通過原線圈的電流可能為_________。A.0.05 A B.0.10 AC.0.15 A D.0.25 A(3)如圖所示為利用變壓器原理進行遠程輸電的電路,交流發電機的輸出電壓為U,采用圖示理想變壓器輸電,升壓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之比為k1,降壓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之比為k2,輸電導線電阻為r,用戶的工作電壓也為U。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_________。答案:(1)BDE (2)D (3)解析:(1)給出的器材中,本實驗需使用學生電源輸出交流電壓,需使用多用電表的交流擋測電壓,需使用可拆變壓器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的電壓與匝數的關系,故BDE正確。(2)若為理想變壓器,由I1n1=I2n2,可得I1=0.20 A,考慮到實際實驗中,有漏磁等現象,通過原線圈的電流應大于0.20 A,則通過原線圈的電流可能為0.25 A。故選D。(3)升壓變壓器副線圈的電壓U2=,降壓變壓器原線圈電壓U3=k2U,損失的功率ΔP=2·r=。3.(2024·浙江金華高二期末)(1)某興趣小組要用圖甲所示電路測定一個電容器的電容,已知定值電阻R0=100 Ω,現利用計算機軟件測出電容器放電時的i-t圖線如圖乙所示,測出i-t曲線和兩坐標軸所圍的面積為43.2 mA·s,則電容器的電容C=_________F。(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2)某興趣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可拆變壓器進行“探究變壓器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的關系”實驗。要安全、順利地完成本實驗,除有閉合鐵芯的原、副線圈外,還必須要選用的器材是_________。A BC D答案:(1)4.8×10-3 (2)BD解析:(1)i-t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為43.2 mA·s,則電容器充滿電時的所帶的電荷量為Q=43.2 mA·s=0.043 2 C,由i-t圖像可知,電容器放電時的最大電流為Im=90 mA=0.09 A,則電容器充滿電荷時的電壓為U=ImR0=9 V,所以電容器的電容為C===4.8×10-3 F。(2)要探究變壓器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的關系,應使用學生用低壓交流電源,不能用干電池;要測量交流電壓,不能使用普通的電壓表,應使用多用電表的交流電壓擋。故選BD。能力提升練4.用可拆變壓器、學生電源、多用電表等器材“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與匝數的關系”,若原、副線圈匝數比為2∶1,輸入電壓U1=10 V,輸出電壓為U2,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實驗時U1不要超過12 V,且不要用手接觸裸露的導線及接線柱B.原線圈應接學生電源的“DC”輸出端C.若測得U2=4.8 V,可能原因是變壓器工作時存在能量損失D.若測得U2=1.8 V,可能原因是變壓器工作時存在“漏磁”答案:B解析:為了人身安全,實驗時U1不要超過12 V,且不要用手接觸裸露的導線及接線柱,故A正確;變壓器原線圈應接交流電,故應接學生電源“AC”輸出端,故B錯誤;根據變壓器工作原理=,解得U2=5 V,若測得U2小于5 V,主要原因是變壓器是不理想的,故有漏磁、鐵芯發熱,導線發熱導致能量損失等可能,故C、D正確。故選B。5.(2023·南通高二階段練習)某學習小組在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和匝數關系的實驗中,采用了可拆式變壓器,鐵芯B安裝在鐵芯A上形成閉合鐵芯,將原、副線圈套在鐵芯A的兩臂上,如圖所示:(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為保證實驗安全,原線圈應接低壓直流電源B.變壓器中鐵芯是整塊硅鋼C.保持原線圈電壓及匝數不變,可改變副線圈的匝數,研究副線圈的匝數對輸出電壓的影響D.變壓器正常工作后,電能由原線圈通過鐵芯導電輸送到副線圈(2)實驗過程中,變壓器的原、副線圈選擇不同的匝數,利用多用電表測量相應電壓,記錄如下,由數據可知N1一定是_________(填“原”或“副”)線圈的匝數。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可得出原副線圈兩端電壓與匝數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N1/匝 100 100 200 200N2/匝 200 400 400 800U1/V 2.1 1.95 5.22 2.35U2/V 4.28 8.00 10.60 9.64(3)學習小組觀察實驗室中一降壓變壓器的兩個線圈的導線,發現導線粗細不同,結合以上實驗結論,應將較細的線圈作為_________(填“原”或“副”)線圈。答案:(1)C (2)副 原、副線圈兩端電壓U與匝數N成正比 (3)原解析:(1)變壓器改變的是交流電壓,因此原線圈不能接低壓直流電源,選項A錯誤;因為變壓器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如果變壓器鐵芯是用整塊鐵芯,則在電磁場的作用下,會產生很大的渦流發熱,當熱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會損壞鐵芯和線圈,故不能用整塊硅鋼,選項B錯誤;研究變壓器電壓和匝數的關系,用到控制變量法,可以先保持原線圈電壓、匝數不變,改變副線圈匝數,研究副線圈匝數對副線圈電壓的影響,選項C正確;變壓器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若不計各種損耗,在原線圈上將電能轉化成磁場能,在副線圈上將磁場能轉化成電能,鐵芯起到傳遞磁場能的作用,而不是靠鐵芯導電來傳輸電能,選項D錯誤。故選C。(2)由數據可知N1一定是副線圈的匝數;由表可知,在誤差范圍內,原、副線圈兩端電壓U與匝數N成正比,則=。(3)理想變壓器的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因為是降壓變壓器,所以副線圈的電壓小于原線圈的電壓,而功率又相等,所以副線圈的電流大于原線圈的電流,為了減少功率損失,根據電阻定律可知副線圈應用較粗的銅導線繞制,故應將較細的線圈作為原線圈。6.(2024·重慶渝中高二階段練習)物理興趣小組用可拆變壓器“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與匝數的關系”。可拆變壓器如圖甲、乙所示。(1)為實現探究目的,保持原線圈輸入的電壓一定,通過改變原、副線圈匝數,測量副線圈上的電壓。這個探究過程采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_________。A.控制變量法 B.等效替代法C.演繹法 D.理想實驗法(2)若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分別選擇n1=800匝、n2=400匝,原線圈與10 V正弦式交流電源相連,用理想電壓表測得輸出電壓U2=3 V,輸出電壓測量值明顯小于理論值,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A.原線圈匝數n1少于800匝B.副線圈匝數n2多于400匝C.副線圈阻值較大D.鐵芯B沒有安裝在鐵芯A上(3)等效法、理想模型法是重要的物理學方法,合理采用物理學方法會讓問題變得簡單,這體現了物理學科“化繁為簡”之美。圖為某電學儀器原理圖,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分別為n1、n2。若將右側實線框內的電路等效為一個電阻,可利用閉合電路的規律解決如下極值問題:在交流電源的電壓有效值U0不變的情況下,在調節可變電阻R的過程中,當=_________時,R獲得的功率最大。答案:(1)A (2)D (3)2解析:(1)該探究過程采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故選A。(2)根據=,若原線圈匝數n1少于800匝,則副線圈電壓應該大于5 V,故A錯誤;根據=,副線圈匝數n2多于400匝,則副線圈電壓應該大于5 V,故B錯誤;副線圈阻值較大,不影響次級電壓,故C錯誤;鐵芯B沒有安裝在鐵芯A上,則變壓器會“漏磁”,則副線圈電壓小于5 V,故D正確。(3)根據變壓器的原理可知U0=U1+I1R0,=,=,I2=,解得R′==2R,將U0等效為電源電動勢,R0等效為電源內阻,R′等效為外電阻,則R消耗功率最大時,則R′=R0,此時=2。7.某同學利用實驗室中的自耦變壓器做“探究變壓器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關系”的實驗。圖甲為變壓器的實物圖,圖乙為其內部結構圖,圖丙為實驗原理圖。除自耦變壓器外實驗室還提供了如下器材。A.直流電壓表;B.多用電表;C.220 V交流電源;D.交流學生電源;E.低壓直流電源;F.滑動變阻器“20 Ω 2 A”;G.滑動變阻器“5 Ω 0.5 A”;H.開關、導線若干。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電源應選用_________,測量電壓的電表應選用_________,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_。(2)實驗中原線圈的匝數用圖甲刻度盤上的_________表示,副線圈的匝數用圖甲刻度盤上的手柄上的指針指示刻度表示。(3)為了實驗過程中的安全,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為了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壓電源,所用電壓不要超過12 VB.連接好電路后,應先檢查電路連接是否正確,再接通電源進行實驗C.因為使用電壓較低,通電時可用手直接接觸裸露的導線、接線柱D.為了測量電表的安全,測量電壓時,先選用最大量程試測(4)實驗中想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副線圈上的電壓,是否可行?_________。(5)下表為某次實驗得到的數據,從數據上發現電壓比總小于匝數比,除測量誤差外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說出兩個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數據記錄表(表盤總刻度為240 U1=12 V)實驗次數 1 2 3 4 5指針指示刻度 40 60 80 120 200U2/N 1.90 2.92 3.94 5.96 9.98答案:(1)D B F (2)總刻度 (3)ABD (4)不可行 (5)有漏磁(磁損) 鐵芯發熱(鐵損)或線圈導線發熱(線圈有電阻)解析:(1)變壓器工作必須針對交流電,為了確保安全,選用交流學生電源D;由于測量的是交流電壓,因此選用多用電表B的交流擋位;為確保安全,選用額定電流為2 A的滑動變阻器F。(2)原線圈的匝數是線圈的總匝數,用圖甲刻度盤上的總刻度表示。(3)在實驗中為了確保人身安全,需要使用低壓電源,且電壓不要超過12 V,A正確;為了確保安全,實驗時,連接好電路后,應先檢查電路連接是否正確,再接通電源進行實驗,B正確;即使使用電壓較低,為了確保實驗數據的可靠精確性,通電時也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裸露的導線、接線柱,C錯誤;為了測量電表的安全,測量電壓時,先選用最大量程試測,再選用小一點的量程,確保精度,D正確。故選ABD。(4)根據變壓器的電壓匝數關系可知,副線圈兩端電壓由原線圈電壓與匝數比決定,與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大小無關,因此實驗中想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副線圈上的電壓,不可行。(5)由于電壓比總小于匝數比,說明副線圈中磁通量的變化率總小于原線圈中磁通量的變化率,原因在于該變壓器并不是理想的變壓器,在實際運用中既有有漏磁(磁損),又有鐵芯發熱(鐵損)或線圈導線發熱(線圈有電阻)。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4張PPT)第三章 交變電流3.變壓器第2課時 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與匝數的關系實驗必備·合作探究1.實驗目的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與匝數的關系。2.實驗原理(1)如圖所示,變壓器是由原線圈、副線圈和鐵芯組成的。電流通過原線圈時在鐵芯中產生磁場,由于電流的大小、方向在不斷變化,鐵芯中的磁場也不斷變化,變化的磁場在副線圈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副線圈就存在輸出電壓。(2)本實驗通過與副線圈相連接的多用電表,觀察原線圈電壓變化時,副線圈輸出電壓的變化;通過改變原、副線圈匝數,探究原、副線圈的電壓比與匝數比的關系。3.實驗器材可拆變壓器(鐵芯、兩個已知匝數的線圈)、多用電表、低壓交流電源、導線若干。4.實驗過程(1)保持原線圈的匝數n1=400匝和電壓U1=5 V不變,改變副線圈的匝數n2 ,研究n2對副線圈電壓U2的影響。①選擇原線圈的匝數n1=400匝,用導線將變壓器原線圈接在學生電源的交流輸出接線柱上,將選擇開關調至使原線圈兩端電壓為5 V。將多用電表與原線圈n1=400匝的接線柱相連接,檢查原線圈的電壓是否為5 V,如圖甲。表格一 U1=5 V,n1=400匝實驗次數 1 2 3n2/匝 U2/V ②將多用電表與副線圈n2=200匝的接線柱相連接,如圖乙,讀出副線圈兩端的電壓U2。將n2、U2的數值記錄在表格一中。③將多用電表與副線圈n2=800匝的接線柱相連接,如圖丙,讀出副線圈兩端的電壓U2。將n2、U2的數值記錄在表格一中。④將多用電表與副線圈n2=1 400匝的接線柱相連接,如圖丁,讀出副線圈兩端的電壓U2。將n2、U2的數值記錄在表格一中。(2)保持副線圈的匝數n2和原線圈兩端的電壓U1不變,研究原線圈的匝數對副線圈電壓的影響。表格二 U1=5 V,n2=400 匝實驗次數 1 2 3n1/匝 U2/V ①將1中的原線圈作為副線圈,副線圈作為原線圈。選擇n2=400匝,用導線將變壓器原線圈接在學生電源的交流輸出接線柱上。②將選擇開關撥至5 V擋。③將多用電表與原線圈n1=200匝的接線柱相連接,讀出副線圈兩端的電壓U2。將n1、U2的數值記錄在表格二中。④保持n2=400匝,U1=5 V不變,將連接電源的兩根導線與原線圈n1=800匝的接線柱相連接,讀出副線圈兩端的電壓U2。將n1、U2的數值記錄在表格二中。⑤保持n2=400匝,U1=5 V不變,將連接電源的兩根導線與原線圈n1=1 400匝的接線柱相連接,讀出副線圈兩端的電壓U2。將n1、U2的數值記錄在表格二中。⑥拆除實驗線路,整理好實驗器材。5.數據處理分析表格一和表格二數據可知,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兩端電壓U1、U2之比等于兩個線圈的匝數n1、n2之比。6.誤差分析(1)由于漏磁,通過原、副線圈的每一匝的磁通量不嚴格相等造成誤差。(2)原、副線圈有電阻,原、副線圈中的焦耳熱損耗(銅損),造成誤差。(3)鐵芯中有磁損耗,產生渦流,造成誤差。(4)多用電表的讀數存在誤差。7.注意事項(1)要事先推測副線圈兩端電壓的可能值。(2)為了人身安全,只能使用低壓交流電源,所用電壓不要超過12 V,即使這樣,通電時不要用手接觸裸露的導線、接線柱。(3)為了多用電表的安全,使用交流電壓擋測電壓時,先用最大量程擋測試,大致確定電壓后再選擇適當的擋位進行測量。(4)連接電路后要由同組的幾位同學分別獨立檢查,然后請老師確認,只有這樣才能接通電源。(5)在改變學生電源、線圈匝數前均要先斷開開關,再進行操作。實驗研析·創新應用探究?教材原型實驗1.(2024·山東青島高三期末)某同學利用自耦變壓器探究降壓時“變壓器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關系”的實驗,變壓器結構圖如圖所示。典|例|剖|析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過程中為了安全選用了學生電源供電,連接電路時,應該將學生電源_________(選“直流”或“交流”)接線柱和自耦變壓器的_________(選“AB”或“CD”)接線柱相連接;(2)在測量變壓器副線圈上電壓時,選用了多用電表進行測量,如果某次實驗副線圈上的電壓大約為6 V,則多用電表擋位選擇開關應該旋至哪個位置?_________;正確選擋開始實驗,刻度盤指針如圖,讀數為_________V;(3)實驗時保持變壓器原線圈輸入電壓不變,調節旋鈕P的位置并記錄數據,從所得數據發現原、副線圈電壓比總是略大于對應匝數比,造成這一誤差的原因可能是(說出一條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交流 AB (2)交流10 V 6.4(3)有漏磁現象,鐵芯內有渦流,線圈上有電阻解析:(1)變壓器工作需接交流電,為確保實驗安全,實驗中要求原線圈匝數大于副線圈匝數,讓副線圈上得到較低的電壓,故電源連接自耦變壓器的AB接線柱。(2)實驗副線圈上的電壓大約為6 V,則多用電表檔位選擇交流10 V;由圖可知,電壓擋10 V的量程精度為0.2 V,則讀數估讀到0.1 V,故示數為6.4 V。(3)主要原因是變壓器不是理想變壓器,有漏磁現象、鐵芯內有渦流發熱、導線線圈有電阻發熱等能量損耗,使副線圈兩端電壓偏低。(多選)(2023·安徽高二期中)某班物理實驗課上,同學們用可拆變壓器探究“變壓器的電壓與匝數的關系”。可拆變壓器如圖甲、乙所示。對點訓練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為確保實驗安全,實驗中要求原線圈匝數小于副線圈匝數B.變壓器原線圈接低壓交流電,測量副線圈電壓時可以選用多用電表的“直流電壓擋”C.可以先保持原線圈電壓、匝數不變,改變副線圈的匝數,研究副線圈匝數對副線圈電壓的影響D.變壓器鐵芯是由相互絕緣的薄硅鋼片平行疊壓而成的,而不是采用一整塊硅鋼(2)小明同學把交流電源接在原線圈兩端,調節學生電源使輸出電壓為30 V,用多用電表交流電壓10 V擋測量副線圈兩端電壓,測量結果如圖丙所示,則示數為_________V,原、副線圈匝數比最有可能的值是_________。(填選項前字母)A.4∶1B.5∶1C.6∶1D.9∶1答案:(1)CD (2)4.4 C解析:(1)為確保實驗安全,實驗中要求原線圈匝數大于副線圈匝數,讓副線圈上得到較低的電壓,故A錯誤;變壓器原線圈接低壓交流電,測量副線圈電壓時應當用多用電表的“交流電壓擋”,故B錯誤;可以先保持原線圈電壓、匝數不變,改變副線圈的匝數,研究副線圈匝數對副線圈電壓的影響,故C正確;變壓器鐵芯是由相互絕緣的薄硅鋼片平行疊壓而成的,而不是采用一整塊硅鋼,這樣設計的原因是為了減小渦流,提高變壓器的效率,故D正確。(2)由圖丙可知,電壓擋10 V的量程精度為0.2 V,則讀數估讀到0.1 V,故示數為U2=4.4 V。探究?創新拓展實驗本實驗的創新有兩個視角:視角一:不改變實驗原理,改變實驗目的,在原線圈兩端電壓和匝數一定時,用多用電表測出副線圈兩端電壓就可以求出副線圈的匝數。視角二:不改變實驗裝置和實驗目的,還可以探究變壓器是否是理想變壓器。要|點|提|煉2.如果把一個可拆變壓器看成理想變壓器,兩個線圈分別為A、B,現要測量A線圈的匝數,提供的器材有:一根足夠長的絕緣導線、一只多用電表和低壓交流電源。(1)請簡要敘述實驗步驟____________(寫出要測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2)A線圈的匝數為nA=_________。(用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典|例|剖|析解析:(1)①用長導線繞一個n匝線圈,作為副線圈替代A線圈。②把低壓交流電源接B線圈,用多用電表交流電壓擋測得繞制的線圈的輸出電壓U。③用A線圈換下繞制的線圈用多用電表交流電壓擋測得A線圈的輸出電壓UA。對點訓練 分壓特性曲線對應圖乙中的_________(選填“B”或“C”);則限流式接法中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的選擇依據是_________。(2)某實驗小組用如圖丙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變壓器的電壓與匝數的關系”;某次實驗中,用匝數na=200匝和nb=400匝的線圈進行實驗,測得數據如圖丁所示,則原線圈的匝數為_________(選填“na”或“nb”),電壓比和匝數比不嚴格相等,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 R≈Rx (2)nb 漏磁、鐵芯發熱、導線發熱課堂達標檢測1.(2024·北京房山高二期中)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可以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與匝數的關系:(1)(多選)除圖中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A.干電池 B.低壓交流電源C.直流電壓表 D.交流電壓表(2)(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A.變壓器工作時,通過鐵芯導電把電能由原線圈輸送到副線圈B.變壓器工作時在原線圈上將電能轉化為磁場能,在副線圈上將磁場能轉化為電能C.理想變壓器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沒有能量損失D.變壓器副線圈上不接負載時,原線圈兩端電壓為零(3)實驗中,圖中變壓器的原線圈接“0,800匝”接線柱,所接電源電壓為交流10.0 V,副線圈接“0,400匝”接線柱,則副線圈兩端電壓是_________。A.20.0 V B.15.0 VC.5.0 V D.2.5 V答案:(1)BD (2)BC (3)D (4)>解析:(1)變壓器只能改變交流電的電壓,必須要有低壓交流電源提供交流電,故B正確,A錯誤;原線圈輸入交流電壓,副線圈輸出交流電壓,故應用交流電壓表測量輸入和輸出電壓,故D正確,C錯誤。(2)變壓器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而不是通過鐵芯導電把電能由原線圈輸送到副線圈的,故A錯誤;變壓器工作時在原線圈上將電能轉化成磁場能,在副線圈上將磁場能轉化成電能,故B正確;理想變壓器不漏磁、無能量損失,輸入功率和輸出功率相等,故C正確;變壓器的原線圈兩端電壓由發電機提供,副線圈上不接負載時,原線圈兩端的電壓不變,故D錯誤。(4)根據理想變壓器原理可知,原副線圈兩端電壓之比等于原副線圈匝數之比,即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應與其匝數成正比,實驗中由于變壓器的銅損、磁損和鐵損,導致變壓器的鐵芯損失一部分能量,所以副線圈上的電壓的實際值一般略小于理論值,所以實驗測得的原、副線圈的電壓比應當大于原、副線圈的匝數比。2.(2024·福建三明高二期末)某同學用匝數可調的可拆變壓器來探究“變壓器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的關系”:(1)下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__。A.原線圈接學生電源直流電壓,電表置于直流電壓擋B.原線圈接學生電源交流電壓,電表置于交流電壓擋(2)如圖甲所示,一變壓器的副線圈匝數模糊不清,該同學為確定其匝數,原線圈選擇“0”“8”(×100匝)接線柱,測得電源電壓為10.0 V,副線圈電壓為4.9 V,則此時接入的副線圈可能是_________。A.“0”“2”接線柱 B.“0”“4”接線柱(3)如圖乙所示,探究鐵芯在變壓器中的用途時,該同學先將上方的鐵芯取出,再將鐵芯緩慢向左水平推入,則觀察到小燈泡亮度變化與鐵芯作用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_。A.小燈泡變亮B.小燈泡變暗C.鐵芯起到傳送能量的作用D.若將鐵芯換成等大的銅塊,則實驗現象更明顯(4)你認為該實驗的系統誤差主要來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一條即可)。答案:(1)B (2)B (3)AC (4)線圈和鐵芯有一定的電阻與漏磁解析:(1)變壓器在交流電條件下才能正常工作,故A錯誤,B正確。(3)變壓器的鐵芯的作用是導磁,盡量減少漏磁,其起到傳遞能量的作用,故A、C正確,B錯誤;銅不能被磁化,因此不能導磁,若將鐵芯換成等大的銅塊,則實驗現象不明顯,故D錯誤。(4)實際的變壓器的線圈有一定的電阻,且鐵芯處存在漏磁,則實驗的系統誤差主要來源是線圈和鐵芯有一定的電阻與漏磁。3.(2024·山西河津市高二期中)功放內部的變壓器一般為環狀,簡稱環牛(環牛效率極高,可看成理想變壓器),如圖所示,某同學探究變壓器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間的關系,并測量原、副線圈匝數。實驗器材有:一個輸出電壓可調的交流和直流兩用穩壓電源、多用電表、絕緣漆包線、可拆的環牛變壓器。實驗步驟:①用漆包線在環牛鐵芯上繞30匝,將繞制的線圈兩端的絕緣漆刮去;將穩壓電源電壓調至U2,變壓器副線圈接電源,用多用電表測量新繞制線圈兩端電壓U3;②多次改變接到副線圈的電源電壓U2,重復步驟①,得到多組U2、U3數據,記錄在表格中;③作出U2(縱軸)-U3(橫軸)圖像(國際單位),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求得圖像的斜率為5.0;④將多用電源電壓調至18 V,接到原線圈兩端,此時多用電表測得副線圈兩端電壓為4.5 V。(1)實驗中線圈接電源時應接電源的_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輸出端,多用電表測量電壓時應將選擇開關撥到_________(填“直流電壓”或“交流電壓”)擋。(2)由實驗得到的U2-U3圖像可知,變壓器中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成_________(填“正比”或“反比”)關系。(3)該變壓器原線圈有_________匝。答案:(1)交流 交流電壓 (2)正比 (3)600解析:(1)實驗要探究變壓器電壓與匝數關系,用到交流電源,因此線圈兩端要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端;測量電壓時多用電表應將選擇開關撥到交流電壓擋。(2)由U2-U3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可知,變壓器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成正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二冊第3章3第2課時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與匝數的關系練習含答案(教師用).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二冊第3章3第2課時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與匝數的關系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