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九年級質量調研檢測歷史試卷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 《墨子》記載:“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這表明墨子( )A. 主張為政以德 B. 主張兼愛非攻C. 推崇賢德之人 D. 推崇察舉制度2. 陳寅恪曾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陳寅恪認為“李唐一族崛興”得益于( )A. 重新統一 B. 貞觀新政 C. 民族交融 D. 制度創新3. 下圖是宋元泉州城市平面布局示意圖,據圖可知( )A. 宋元泉州城中佛教寺院眾多 B. 宋元泉州城市布局整齊劃一C. 宋元泉州市舶司的地位最高 D. 多元文化匯聚并存和諧共處4. 下圖是清朝前期人口變化示意圖,推動這一變化的重要因素是( )A 堅持重商主義國策 B. 人地矛盾徹底解決 C. 高產農業作物引進 D. 北方人口大量南遷5. 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戚繼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這些寶貴的精神遺產蘊含著( )A. 家國天下的情懷 B. 君主專制的傾向C. 國家統一的宏愿 D. 小國寡民的理念6. 1866年,英國人約翰·斯懷爾在上海創立太古洋行。太古洋行可以“合法”開展業務的城市有( )A. 寧波、蘇州 B. 廈門、江寧 C. 廣州、沙市 D. 重慶、天津7. 1913年農歷新年過得有點不一樣:新政府禁止慶祝,但民間依舊熱鬧,人們貼春聯、逛廟會,走親訪友,新政府第一次廢除春節嘗試失敗了。這折射出( )A. 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復雜與艱巨 B. 中國傳統的社會陋俗根深蒂固C. 中華民國改革措施損害人們利益 D. 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不平衡8. 1978年9月,安徽省委作出借地度荒決定:凡集體無法耕種土地借給社員種麥子;鼓勵社員多開荒,誰種誰收。這一決定( )A. 表明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全國 B. 探索了農業生產發展的新模式C. 改變了我國農村的土地所有制 D. 標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9. 1957年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開幕,19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位購買商到會。“廣交會”既努力擴大中國與亞非民族主義國家和平反帝、發展的共識,又挖掘了西方國家與中國之間不同程度的共同之處。這一做法( )A. 壯大社會主義的力量 B. 鞏固了新生人民政權C. 體現萬隆會議的精神 D. 貫徹改革開放的方針10.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下圖可知( )A. 中國科技引領了世界科技的潮流 B. 改革開放成就中國科技的卓越C. 科技成就取決于科學家艱苦奮斗 D. 科技發展與國家富強相輔相成11. 某同學搜集了以下的歷史信息,據此可知該同學研究的國家是( )元老院掌握國家決策權 萬民法適應疆域的擴張 階級矛盾激化奴隸起義A. 斯巴達城邦 B. 羅馬共和國 C. 古羅馬帝國 D. 拜占庭帝國12. 13世紀,佛羅倫薩市政府決定擴建一座小而簡陋的教堂,并專門發布公告稱,教堂要與“佛羅倫薩的眾多市民的意志結合而成的高貴的心靈相一致”。由此可見,當時佛羅倫薩( )A. 市民階層力量壯大 B. 資產階級統治確立C. 基督教的勢力增強 D. 人文主義廣泛傳播13. 史家評價拿破侖:“拿破侖致力于掃除舊秩序。貴族和教士失掉了他們的特權,拿破侖大軍開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寬容的原則就傳播到哪里。大革命思想的傳播成為許多歐洲國家自由傳統發展的重要一環。”史家之所以這樣評價是因為拿破侖( )A. 推翻了西歐各國專制統治 B. 動搖了西歐舊制度的基礎C. 推動了歐洲啟蒙運動的興起 D. 建立起對西歐的殖民統治14. 1924年1月25日,列寧逝世的噩耗傳到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場,主持會議的孫中山先生立即動議:中止原定會議議程,追悼列寧。國民黨追悼列寧,是因為他( )A 繼承與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B. 鼓舞了世界受壓迫民族解放斗爭C. 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思想武器D. 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15. 下圖是1950年蘇聯漫畫家弗米且夫的作品《聯合國的和聲》,作者意在表明( )A. 聯合國旨在推動世界和平 B. 美蘇冷戰中蘇聯處于劣勢C. 美國操縱聯合國推行霸權 D. 聯合國成員都附和著美國二、辨析改錯(8分)16. 經濟的發展推動社會的變化。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正確的寫正確;錯誤的寫錯誤,并加以改正。(1)春秋戰國時期,青銅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轉型。(2)唐朝開創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海上絲綢之路隨著新航線的開拓進入鼎盛時期。(3)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4)第一次工業革命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由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12年元旦的《申報》以顯著地位刊登慶祝標語和祝詞。其中一條標語是:“中華民國萬歲”……在《共和國大總統履任祝詞》的最后寫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轂我蒸民,振興實業。四萬萬眾,人足家給。軼美駕歐,揚我國力。”——摘編自《申報的興衰》、《清末四十年申報史料》材料二 《申報》關于共產黨的報道(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節選)報道主題 報道內容抗戰貢獻 (關于社會各界賀電的報道)“第八路軍朱總指揮、彭副總指揮,暨前線諸將士均鑒,平型一役,已佩神威,捷報傳來……此后出奇制勝,謹電馳賀。”皖南事變 (刊登國民政府下發的通告)“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抗命叛變,襲擊友軍,已由顧司令長官緊急處置,繩以軍法,將該軍全部解散,編遣竣事。” ——摘編自陳鴻《抗戰時期<申報>中的中國共產黨形象研究》(1)根據材料一,指出《申報》所報道的歷史事件,并分析其意義。(2)根據材料二,闡釋《申報》對中國共產黨的報道前后的變化。(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申報》史料價值的認識。18.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美國1930年6月通過了新的關稅法案,共有890種商品提高了進口稅率,平均進口稅率提高到40%的新高度.德國由27%增至82.5%,法國由19.1%增至53%,意大利由24%增至66%……面對日本的瘋狂傾銷,各國群起而攻之。……1932年世界貿易總額降至1929年的三分之一。——摘編自高德步、王玨《世界經濟史》材料二 二戰結束后,為避免重蹈覆轍,各國開始探尋建立更為穩定、開放的國際貿易秩序。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正式成立,……在GATT的推動下,各國關稅水平逐步下降,國際貿易實現快速增長。1995年,在GATT的基礎上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TO),進一步強化了全球貿易規則的制定與執行。——摘編自《巴菲特發聲背后:關稅對經濟的多面影響及深層制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美等國大打關稅戰的背景及其帶來的后果。(2)據材料二,指出關貿總協定成立的目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世貿組織成立帶來的意義。(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認識。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 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有關貨幣知識的項目化學習,請你參與完成。項目主題】一枚小錢幣,半部世界史項目一貨幣·交流】同學們搜集了以下材料:古代貨幣 ①秦半兩 ②和同開珎 ③東羅馬帝國金幣搜集理由 秦半兩是中國第一個全國統一的貨幣,標志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②③項目二貨幣·碰撞】同學們整理了以下材料:西班牙銀元由西班牙在南美洲鑄造。圖為“人像雙柱”銀元,西班牙銀元的一種,1772年開始在墨西哥鑄造。墨西哥獨立后于1825年停鑄“雙柱”,改鑄“鷹洋”。據英國東印度公司記錄,1681年至1833年,流入中國的白銀達6800萬兩以上,合銀元1億枚,絕大部分是雙柱銀元.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賠款 2100萬銀元,特指“西班牙銀元”,1銀元質量約0.74兩。 ——摘編自徐瑾《白銀帝國》項目三貨幣·未來】同學們整理了以下材料:歐元 比特幣 數字人民幣(1)參照示例①,請你為②③文物寫上搜集理由。(2)運用第二組同學搜集的資料,圍繞主題,展開論述。(3)綜合以上探究并結合時代背景,說說你心目中未來貨幣的發展的趨勢。歷史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C2.C3.D4.C5.A6.B7.A8.B9.C10.D11.B12.A13.B14.B15.C二、辨析改錯(8分)16.(1)錯誤,青銅農具改為鐵制農具(2)錯誤,唐朝改為元朝 (3)正確(4)錯誤,第一次工業革命改為第二次工業革命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1)事件:中華民國成立。意義: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推動民族工業發展(“振興實業”);傳播民主共和觀念,促進社會變革。(2)變化:前期(1937-1940)正面報道共產黨抗戰貢獻,如平型關大捷賀電;后期(1941皖南事變后)轉為負面,引用國民政府通告污蔑新四軍“叛變”。(3)史料價值:記錄重大歷史事件,反映時代的輿論傾向等。18.(1)背景: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大危機,各國經濟嚴重衰退;各國為保護本國市場、轉嫁危機,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后果:各國關稅大幅提高,國際貿易秩序混亂;世界貿易總額大幅下降;加劇了經濟危機,激化了各國之間的矛盾,為二戰的爆發埋下隱患。(2)目的:避免重蹈20世紀30年代貿易保護主義的覆轍,建立穩定、開放的國際貿易秩序;意義:推動全球貿易規則的制度化和規范化;進一步降低關稅,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發展;為解決國際貿易爭端提供了機制化平臺,推動世界經濟有序發展。(3)認識:貿易保護主義會加劇經濟危機,破壞全球經濟秩序;開放合作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組織在協調全球經濟關系中發揮重要作用,各國應堅持多邊主義,共同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1)和同開珎:唐朝時日本仿制中國貨幣制成的,反映了日本與唐朝之間的友好往來,見證了唐朝的繁榮與開放。東羅馬金幣:唐代時流傳入我國的東羅馬帝國貨幣,見證了唐朝與歐洲的交往,也見證了唐朝的繁榮與開放。(2)觀點:貨幣見證了不同地區與文明的碰撞。論述: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在美洲殖民擴張,掠奪財富,鑄造西班牙銀元,激化了歐洲與拉美的矛盾,引發了拉美的獨立運動。西班牙銀元見證了殖民時期歐洲與拉丁美洲的碰撞;工業革命后,英國加快了海外殖民擴張的步伐,向中國走私鴉片,引發鴉片戰爭,中英《南京條約》賠款2100萬銀元。西班牙銀元見證了工業強國英國與東方農業古國中國的碰撞。綜上所述,隨著全球聯系的加強,貨幣見證了世界不同地區和文明的碰撞。(3)趨勢:數字化、虛擬化、信息化、多樣化、統一化等。(言之有理也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