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1張PPT)第1章 遺傳因子的發現第2節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第1課時 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解釋及驗證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闡明有性生殖中遺傳因子的分離和自由組合使得子代的遺傳因子組成和性狀表現有多種可能,并可由此預測子代的遺傳性狀。 1.生命觀念:運用物質觀,分析和闡明遺傳因子與豌豆雜交實驗的關系。2.科學思維:運用歸納與概括能力,解釋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3.科學探究:采用假說—演繹法,解釋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必備知識 自主梳理?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提出問題1.實驗過程P 黃色圓?!辆G色皺粒 ↓F1 ____________↓?F2 黃色圓?!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綠色皺粒數量 315 101 108 32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9 ∶ 3 ∶ 3 ∶ 12.實驗分析黃色皺粒黃色圓粒綠色皺粒3∶13∶1分離(4)兩對性狀____________,共有4種不同性狀表現,即:①兩種親本類型:黃色圓粒、綠色皺粒。②兩種新類型(重組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出問題(1)為什么會出現新的性狀組合呢?它們之間有什么數量關系嗎?(2)F2中9∶3∶3∶1的數量比與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F2的3∶1的數量比有聯系嗎?自由組合黃色皺粒綠色圓粒兩對相對性狀都符合分離定律,但如何解釋新性狀組合的出現呢?提示:F1在產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同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從而形成新的重組性狀。?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提出假說1.性狀由遺傳因子控制(1)親本中純種黃色圓粒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的遺傳因子組成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2)F1的遺傳因子組成為__________。2.F1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1)假說:F1產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____________,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____________。(2)F1產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1。YYRRyyrrYyRr彼此分離自由組合YRyRYryr3.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1)配子結合方式:________種。(2)性狀______種,遺傳因子組合形式______種。1649?對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演繹推理、實驗驗證1.驗證方法:__________。2.遺傳圖解(如下圖)測交法YyRryyrrYRYryRyryr1 : 1 : 1 : 1(1)由測交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可推知:①雜種子一代產生的配子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_。②雜種子一代的遺傳因子組成為_________。(2)通過測交實驗的結果可證實:①F1產生______種類型且比例________的配子。②F1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了________,不同對的遺傳因子____________。1∶1∶1∶1YyRr4相等分離自由組合(1)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2中出現的重組類型指的是與F1性狀表現不同的類型。( )(2)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每一對遺傳因子的傳遞都遵循分離定律。( )(3)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2中出現的重組類型指的是黃色皺粒和綠色圓粒。( )(4)雜種F1(YyRr)產生4個配子,比例為1∶1∶1∶1。( )(5)F1的性狀表現與親本中黃色圓粒作為母本還是父本無關。( )(6)因為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16種,所以F2中遺傳因子的組合形式也有16種。( )(7)F1測交將產生4種(1∶1∶1∶1)表型的后代,是孟德爾假說的內容。( )(8)遺傳因子的自由組合發生于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中。( )【答案】 (1)× (2)√ (3)√ (4)× (5)√ (6)× (7)× (8)×【解析】 (1)重組類型指的是F2性狀表現與親本性狀表現不同的類型。(4)雜種F1(YyRr)產生4種配子,比例為1∶1∶1∶1。(6)F2中遺傳因子的組合形式有9種。(7)F1測交將產生4種表型的后代,比例為1∶1∶1∶1,這是演繹推理。(8)遺傳因子的自由組合發生于配子形成時。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情境解讀圖表情境:觀察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圖像,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對圖像中的遺傳因子組成劃分了A、B、C三個直角三角形。任務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合作探究1.圖中,直角三角形A的三條邊表示哪種性狀?為什么?F2遺傳因子組合形式共有幾種?提示:黃色圓粒;直角三角形A的三條邊表示遺傳因子組成中含顯性遺傳因子Y和R;9種。2.圖中直角三角形B、C的三個角表示哪種性狀?在F2中所占比例共是多少?提示:綠色圓粒和黃色皺粒;3/8。3.將親本P改為純種黃色皺粒×純種綠色圓粒。則F1的性狀是怎樣的?F2性狀分離比是多少?F2中重組型所占比例是多少?提示:黃色圓粒;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镁G色皺粒=9∶3∶3∶1;5/8。4.單獨看F2中種子的形狀或子葉的顏色的遺傳是否都遵循分離定律?判斷依據是什么?提示:是。單獨看種子的形狀,圓?!冒櫫!?∶1,單獨看子葉的顏色,黃色∶綠色≈3∶1,說明均符合孟德爾分離定律。5.在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2中純合的黃色圓粒豌豆所占比例是多少?F2的綠色圓粒豌豆中雜合子所占比例是多少?●典例剖析下列有關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豌豆開花時對親本進行去雄和傳粉B.F1的性狀表現與親本中的黃色圓粒作為母本還是父本無關C.F1產生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9種D.F1自交得到的F2的遺傳因子組成有4種,比例為9∶3∶3∶1【答案】 B【解析】 應在豌豆開花前對母本未成熟花進行去雄,A錯誤;F1的性狀表現與親本中的黃色圓粒作為母本還是父本無關,B正確;F1產生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雌雄配子各4種,結合方式有16種,C錯誤;F1自交得到的F2的性狀表現有4種,遺傳因子組成有9種,D錯誤。1.在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實驗中,用黃色皺粒豌豆(YYrr)與綠色圓粒豌豆(yyRR)作親本,F2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和重組類型個體所占的比例是( )A.4/16和3/16 B.1/4和3/8C.1/4和5/8 D.9/16和2/16【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據題意分析可知,親本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yyRR,F1為YyRr,F2為Y_R_∶Y_rr∶ yyR_∶yyrr=9∶3∶3∶1,其中純合子占1/2×1/2=1/4,重組類型個體(Y_R_、yyrr)所占的比例為9/16+1/16=5/8,C正確,A、B、D錯誤。●歸納提升1.分支法書寫配子類型(以YyRr產生的配子種類為例)2.F2遺傳因子組成及性狀表現的分析性狀表現 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雙顯性 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單顯性 1/16YYrr、2/16Yyrr1/16yyRR、2/16yyRr雙隱性 1/16yyrr3.F2出現9∶3∶3∶1的條件(1)所研究的每一對相對性狀只受一對遺傳因子控制,且遺傳因子要完全顯性。(2)F1能產生1∶1∶1∶1的配子。(3)不同類型的雌雄配子都能發育良好,且受精的機會均等。(4)所有后代都應處于比較一致的環境中,且存活率相同。(5)實驗的群體要足夠大,個體數量要足夠多。4.關于重組類型的警示(1)重組類型不是指F2中遺傳因子組成與親本不同的個體,而是指F2中性狀表現與親本不同的個體。(2)含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F2中重組類型不一定為3/8,也可能是5/8,這與親本的遺傳因子組成有關。①當親本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和yyrr時,F2中重組類型所占比例是3/8。②當親本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和yyRR時,F2中重組類型所占比例是5/8。●情境解讀遺傳圖解:結合下圖的測交實驗,回答問題。任務二: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合作探究1.從測交親本產生配子種類及比例的角度分析,為什么測交可以確定F1產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提示:測交是讓F1與隱性純合子進行雜交。由于隱性純合子產生的配子對F1個體產生的配子所決定的性狀沒有影響,所以測交后代出現的性狀及比例與F1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相符。2.結合圖解分析,測交具有什么作用?提示:①測定F1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②測定F1遺傳因子的組成;③判定F1在形成配子時遺傳因子的行為。3.測交實驗中,子代出現4種比例相等的表現類型的原因是什么?提示:F1是雙雜合子,能產生4種數量相等的配子,隱性純合子只產生一種配子,且對性狀的決定無影響。4.若另外兩個親本雜交,后代性狀也出現了1∶1∶1∶1的比例,能否確定兩親本的遺傳因子組成就是YyRr和yyrr?試舉例說明。提示:不一定,比如Yyrr和yyRr雜交,后代也會出現1∶1∶1∶1的比例。5.若測交后代有兩種性狀,且數量之比為1∶1,試分析F1的基因型。提示:由于隱性純合子只產生一種配子yr,所以測交后代的性狀與比例由F1決定,由于后代有兩種性狀且比例為1∶1,說明F1能夠產生兩種配子且比例為1∶1,其基因型為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典例剖析孟德爾在對兩對相對性狀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自由組合定律。下列有關自由組合定律的幾組比例,能直接說明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的是( )A.F2豌豆籽粒表現為黃∶綠=3∶1,圓∶皺=3∶1B.F1產生配子的比例為YR∶Yr∶yR∶yr=1∶1∶1∶1C.F2籽粒性狀表現及比例為黃圓∶黃皺∶綠圓∶綠皺=9∶3∶3∶1D.F1測交后代性狀表現及比例為黃圓∶黃皺∶綠圓∶綠皺=1∶1∶1∶1【答案】 B【解析】 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形成配子時,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所以F1產生4種配子的比例為1∶1∶1∶1,直接體現了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2.某一植物體內常染色體上具有三對等位基因(E/e、F/f和H/h),為探究這三對等位基因在常染色體上的位置,研究小組選用顯性純合個體與隱性純合個體雜交得F1,F1再與隱性純合個體進行雜交,結果為EeFfHh∶EeFfhh∶eeffHh∶eeffhh=1∶1∶1∶1。下列表示上述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圖示,正確的是( )【答案】 A【解析】 根據題意,用顯性純合個體與隱性純合個體雜交得F1,即EEFFHH×eeffhh→EeFfHh,F1與隱性純合個體測交,即EeFfHh× eeffhh。eeffhh產生的配子是efh,子代為EeFfHh∶EeFfhh∶eeffHh∶ eeffhh=1∶1∶1∶1,所以EeFfHh產生的配子是EFH∶EFh∶efH∶efh=1∶1∶1∶1,E和F總是同時出現,說明EF在一條染色體上,ef在一條染色體上,B、C、D錯誤,A正確。●歸納提升1.自由組合定律的內容及適用范圍2.驗證自由組合定律的方法●情境解讀圖表情境:豌豆種子的子葉顏色有黃色和綠色,由遺傳因子Y、y控制,種子形狀有圓粒和皺粒,由遺傳因子R、r控制,且這兩對遺傳因子獨立遺傳。某科技小組同學按照孟德爾的豌豆遺傳實驗方法,進行了兩組雜交實驗,結果統計如表。任務三:自由組合定律基本題型的解題規律組別 親本性狀表現 子代性狀表現及數量黃色圓粒 黃色皺粒 綠色圓粒 綠色皺粒甲組 黃色皺?!咙S色皺粒 0 304 0 98乙組 黃色圓?!咙S色圓粒 315 101 108 32●合作探究1.請寫出甲組和乙組親本的遺傳因子組成?提示:甲組Yyrr×Yyrr;乙組YyRr×YyRr。2.乙組親本中的黃色圓粒能產生幾種類型的配子?分別寫出其配子的遺傳因子組成。提示:4種;YR、Yr、yR、yr。3.乙組親本中產生的雌雄配子是隨機結合的,當雄配子1/4Yr與雌配子1/4YR結合后,形成的個體遺傳因子組成是怎樣的?在F2中所占比例為多少?提示:雄配子Yr與雌配子YR結合后,形成的個體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所以由該情況形成的該遺傳因子組成在F2中所占比例為1/4×1/4=1/16。4.嘗試歸納生物個體所產生配子種類數與其含有的不同遺傳因子對數之間具有怎樣的關系?提示:某一遺傳因子組成的個體能產生的配子種類數等于2n種(n代表雜合的遺傳因子對數)。●典例剖析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的個體與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的個體雜交,兩對遺傳因子各控制一對相對性狀且獨立遺傳,則后代中( )A.性狀表現有2種,比例為3∶1,遺傳因子組成有3種B.性狀表現有4種,比例為3∶1∶3∶1,遺傳因子組成有6種C.性狀表現有4種,比例為9∶3∶3∶1,遺傳因子組成有9種D.性狀表現有2種,比例為1∶1,遺傳因子組成有3種【答案】 B【解析】 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的個體與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的個體雜交,子代性狀表現有2×2=4(種),比例分別為1/2×3/4、1/2× 1/4、1/2×3/4、1/2×1/4,即3∶1∶3∶1,遺傳因子組成有2×3=6 (種),B符合題意。3.如圖為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的個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圖解,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分離定律發生在①過程,自由組合定律發生在②過程B.雌雄配子結合方式有9種,子代遺傳因子組成有9種C.F1中不同于親本性狀表現的個體占全部子代個體的7/16D.F1中雜合子所占比例為4/16【答案】 C【解析】 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都發生在配子形成的過程中,即①過程;雌、雄配子各有4種,所以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16種,但子代遺傳因子組成有9種;F1中與親本性狀表現不同的有A_bb、aaB_、aabb,其所占比例為7/16;F1中純合子為AABB、AAbb、aaBB和aabb,其所占比例為4/16,則雜合子所占比例為1-4/16=12/16,即3/4。●歸納提升1.配子類型及概率的問題具有多對遺傳因子的個體 產生配子的種類數 產生某種配子的概率解答方法 每對遺傳因子產生配子種類數的乘積 每對遺傳因子產生相應配子概率的乘積舉例: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的個體 配子種類數為Aa Bb↓ ↓2 × 2=4種 產生AB配子的概率為1/2(A)×1/2(B)=1/42.遺傳因子組成類型及概率的問題問題舉例 計算方法AaBb與AaBB雜交,求它們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種類數 可分解為兩個分離定律:Aa×Aa→后代有3種遺傳因子組成(1AA∶2Aa∶1aa),Bb×BB→后代有2種遺傳因子組成(1BB∶1Bb)。因此,AaBb× AaBB的后代中有3×2=6種遺傳因子組成AaBb×AaBB,后代中AaBB出現的概率計算 1/2(Aa)×1/2(BB)=1/43.性狀表現類型及概率的問題(正推型)問題舉例 計算方法AaBb×Aabb,求它們雜交后代可能的性狀表現種類數 可分解為兩個分離定律:Aa×Aa→后代有2種性狀表現(3A_∶1aa),Bb×bb→后代有2種性狀表現(1Bb∶1bb)。所以,AaBb×Aabb的后代中有2×2=4種性狀表現AaBb×Aabb,后代中性狀表現A_bb出現的概率計算 3/4(A_)×1/2(bb)=3/84.根據子代性狀表現及比例推測親本遺傳因子組成的方法(逆推型)根據子代性狀表現比例拆分為分離定律的分離比,確定每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遺傳因子組成,再組合。如:(1)9∶3∶3∶1 (3∶1)(3∶1) (Aa×Aa)(Bb×Bb) 親本遺傳因子組成:AaBb×AaBb;(2)1∶1∶1∶1 (1∶1)(1∶1) (Aa×aa)(Bb×bb) 親本遺傳因子組成:AaBb×aabb或Aabb×aaBb;(3)3∶3∶1∶1 (3∶1)(1∶1) (Aa×Aa)(Bb×bb) 親本遺傳因子組成:AaBb×Aabb;(4)3∶1 (3∶1)×1 (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 親本遺傳因子組成: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課堂達標 鞏固訓練1.下列關于孟德爾對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解釋的敘述,錯誤的是( )A.豌豆雜交時對母本的操作程序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B.F2中圓粒和皺粒之比接近3∶1,符合分離定律C.親本中去雄的個體一定是黃色圓粒豌豆D.F2有4種性狀表現類型,2種重組類型【答案】 C【解析】 孟德爾用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做了正反交實驗,故親本中去雄的個體既可能是黃色圓粒豌豆,又可能是綠色皺粒豌豆,C錯誤。2.在孟德爾利用豌豆進行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關系的是( )①F1自交后代的性狀表現比例?、贔1產生配子種類的比例 ③F1測交后代的性狀表現比例?、蹻1自交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比例?、軫1測交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比例A.①③⑤ B.②④⑤C.②③⑤ D.①②④【答案】 C【解析】 F1自交后代性狀表現比例為9∶3∶3∶1,與題意不符,①錯誤;F1產生配子種類的比例為1∶1∶1∶1,符合題意,②正確;F1測交后代的性狀表現比例為1∶1∶1∶1,符合題意,③正確;F1自交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比例為1∶2∶2∶4∶1∶2∶1∶2∶1,與題意不符,④錯誤;F1測交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比例為1∶1∶1∶1,符合題意,⑤正確。故選C。3.如圖表示孟德爾的豌豆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已知控制黃色、綠色和圓粒、皺粒的遺傳因子分別為Y、y和R、r。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進行豌豆雜交實驗時,去雄和人工授粉不能同時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圖示,請寫出判斷豌豆種子形狀顯隱性的兩個依據: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2中新出現的性狀組合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其中的純合子雜交,得到的子代再自交,后代的性狀類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F2中雜合的黃色皺粒豌豆有104粒,則雜合的黃色圓粒豌豆約有________粒,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遺傳因子組成為____________的豌豆。【答案】 (1)去雄是在花蕾期進行的,此時雌蕊的發育還不成熟,需等雌蕊成熟后再授以成熟的花粉(答案合理即可)(2)①親本圓粒豌豆與皺粒豌豆雜交,F1均為圓粒豌豆,故圓粒為顯性性狀?、贔1圓粒豌豆自交,F2的性狀類型及比例為圓?!冒櫫#?∶1,所占比例小的為隱性性狀(或F1圓粒豌豆自交,F2中出現了皺粒豌豆,故皺粒為隱性性狀)(3)6/16(或3/8) 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9∶3∶3∶1(4)416 YyRr【解析】 (1)進行豌豆雜交實驗時,去雄是在花蕾期進行的,此時雌蕊的發育還不成熟,需等雌蕊成熟后再授以成熟的花粉,因此去雄和人工授粉不能同時進行。(2)根據圖示,親本圓粒豌豆與皺粒豌豆雜交,F1均為圓粒豌豆,則圓粒為顯性性狀;F1的圓粒豌豆自交,F2的性狀類型及比例為圓?!冒櫫#?∶1,出現性狀分離,比例小的為隱性性狀(或F1圓粒豌豆自交,F2中出現了皺粒豌豆,故皺粒為隱性性狀)。據此,可判斷豌豆種子形狀的顯隱性。(3)F2中新出現的性狀組合為綠色圓粒和黃色皺粒,所占的比例是6/16(或3/8),其中的純合子為YYrr、yyRR,二者雜交,F1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自交后代的性狀類型及比例為黃色圓?!镁G色圓粒∶黃色皺?!镁G色皺粒=9∶3∶3∶1。(4)F2中雜合的黃色皺粒豌豆(Yyrr)所占比例為2/16,雜合的黃色圓粒豌豆所占的比例為8/16,若雜合的黃色皺粒豌豆有104粒,則雜合的黃色圓粒豌豆約有104÷2×8=416粒,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的豌豆。課時小結第1章 第2節 第1課時課時跟蹤 分層訓練學業考達標練一、選擇題1.豌豆的黃色(Y)與綠色(y)是一對相對性狀,圓粒(R)與皺粒(r)是一對相對性狀?,F有純種黃色圓粒豌豆(YYRR)與純種綠色皺粒豌豆(yyrr)雜交,得F1(YyRr)。則F1的表型是( )A.綠色皺粒 B.黃色皺粒C.綠色圓粒 D.黃色圓粒【答案】 D【解析】 豌豆的黃色(Y)與綠色(y)是一對相對性狀,圓粒(R)與皺粒(r)是一對相對性狀。用純種黃色圓粒豌豆(YYRR)與純種綠色皺粒豌豆(yyrr)雜交,得F1(YyRr),由于F1有Y和R遺傳因子存在,所以均為黃色圓粒豌豆,D正確。2.下列關于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兩對遺傳因子控制B.每一對遺傳因子的傳遞都遵循分離定律C.F1中控制兩對性狀的遺傳因子相互融合D.F2中有16種組合方式、9種遺傳因子組成和4種性狀表現【答案】 C【解析】 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兩對遺傳因子控制,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其中每一對遺傳因子的傳遞都遵循分離定律。這樣,F1產生雌雄配子各4種,雌(雄)配子數量比接近1∶1∶1∶1,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則F2中有16種組合方式、9種遺傳因子組成和4種性狀表現,C錯誤。3.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1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生F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F1產生4個配子,比例為1∶1∶1∶1B.F1產生的YR雌配子和YR雄配子數量之比為1∶1C.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1產生的4種類型的精子和卵細胞可以自由組合D.F1產生的精子中,基因型為YR和基因型為yr的比例為1∶1【答案】 D【解析】 F1產生4種配子,不是4個;F1產生4種雄配子和4種雌配子,YR∶yR∶Yr∶yr=1∶1∶1∶1,4種雄配子和4種雌配子可以隨機結合,但雄配子的數量遠遠多于雌配子的數量;自由組合是指形成配子時,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自由組合。4.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表明,子葉顏色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種子形狀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小明想重復孟德爾的實驗,他用純種黃色圓粒豌豆(P1)與純種綠色皺粒豌豆(P2)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狀表現如圖所示,根據自由組合定律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都是皺粒B.①、②、③、④都是黃色C.④的遺傳因子與P2相同D.①、②、③都是新的性狀組合【答案】 B【解析】 由圖可知,①、②、③、④的遺傳因子組成依次為YYrr、Yyrr、Yyrr、yyrr,性狀表現均為皺粒,A正確;①、②、③均為黃色,④為綠色,B錯誤;親本P2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與④的遺傳因子組成相同,C正確;①、②、③均為黃色皺粒,是新的性狀組合,D正確。5.測交法可用來檢驗F1是不是純合子,其關鍵原因是( )A.測交子代出現不同的表型B.測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響C.與F1進行測交的個體是隱性純合子D.測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直接反映F1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答案】 D【解析】 測交是讓F1和隱性純合子雜交。由于隱性純合子只能產生一種類型的配子,且對性狀的決定無影響,所以,子代表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D正確。6.自由組合定律發生于圖中哪個過程( )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子代9種遺傳因子的組合形成4種性狀組合A.① B.②C.③ D.④【答案】 A【解析】 自由組合定律是在個體產生配子時發生的。圖中①表示AaBb產生4種數量相等的配子(1AB∶1Ab∶1aB∶1ab),即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A與a,B與b)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A與B,A與b,a與B,a與b)自由組合形成不同類型的配子。7.假定某植物五對成對的遺傳因子是相互自由組合的,雜交組合AaBBCcDDEe×AaBbCCddEe產生的后代中,兩對成對的遺傳因子雜合、三對成對的遺傳因子純合的個體所占的比例是( )A.1/2 B.1/4C.1/16 D.1/64【答案】 B【解析】 根據遺傳因子分離定律,分對計算,其中DD×dd一定得到Dd,在剩下的4對遺傳因子組合中,出現雜合子和純合子的概率都是1/2;要滿足題意,則需要除D、d之外的4對遺傳因子組合中,有一對為雜合子,另外三對均為純合子,其概率是:4×1/2×1/2×1/2×1/2=1/4;其中4是指“在4對遺傳因子組合(Aa×Aa,Bb×BB,Cc×CC,Ee×Ee)中,有且只有一對出現雜合子的情況有4種”,每一次出現一雜三純的概率是1/2×1/2×1/2×1/2。二、非選擇題8.豌豆種子的子葉黃色和綠色分別由遺傳因子Y、y控制,形狀圓粒和皺粒分別由遺傳因子R、r控制(其中Y對y為顯性,R對r為顯性)。某一科技小組在進行遺傳實驗時,用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豌豆進行雜交,發現后代有4種性狀表現,對每對相對性狀作出統計結果如圖所示,試回答下面的問題:(1)每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________定律。(2)親代遺傳因子組成:黃色圓粒為______,綠色圓粒為________。(3)雜交后代中純合子的性狀表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雜交后代中黃色皺粒占________。(5)子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________%。(6)在雜交后代中非親本類型的性狀組合占________。(7)若將子代中的黃色圓粒豌豆自交,理論上講后代中的性狀表現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分離 (2)YyRr yyRr(3)綠色圓粒、綠色皺?!?4)1/8(5)25 (6)1/4(7)黃色圓?!镁G色圓?!命S色皺粒∶綠色皺粒=15∶5∶3∶1【解析】 自由組合定律研究的是兩對或兩對以上的遺傳因子的遺傳規律,但對每對遺傳因子來說,仍然符合分離定律;在本題中,由于子代中圓粒和皺粒的比例是3∶1,黃色和綠色的比例是1∶1,故親本的遺傳因子組成中黃色圓粒應是YyRr、綠色圓粒是yyRr,然后根據遺傳的基本定律分別計算出相應的結果;(7)小題要特別注意,F1的黃色圓粒中有兩種遺傳因子組成:YyRR和YyRr,且兩者的比例為1∶2,即前者占1/3,后者占2/3。在統計它們自交后代的性狀表現比例時,應該乘上該系數,即1/3YyRR[1/3(3/4黃圓和1/4綠圓)]、2/3YyRr[2/3(9/16黃圓、3/16黃皺、3/16綠圓和1/16綠皺)],結果出現黃色圓?!镁G色圓?!命S色皺?!镁G色皺粒=15∶5∶3∶1的比例。選擇考提升練一、選擇題1.在F2中出現了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和綠色皺粒四種性狀表現,其比例為9∶3∶3∶1。與此無關的解釋是( )A.F1產生了4種比例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數量相等C.F1的四種雌、雄配子隨機結合D.必須有足夠數量的F2個體【答案】 B【解析】 F1產生雌雄配子各4種,數量比接近1∶1∶1∶1,A正確;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數量一般不相等,雄配子數量要多于雌配子,且此內容與后代形成9∶3∶3∶1的比例無關,B錯誤;F1的4種雌配子與4種雄配子隨機結合,C正確;子代個體數量太少具有偶然性,因此必須有足量的F2個體,子代比例才能接近9∶3∶3∶1,D正確。2.下列關于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產生F2時需先在F1植株花粉未成熟時去雄B.F2中出現3種不同于親本表現型的重組類型C.F1產生配子時不成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含雙顯性基因的配子數量最多D.F1產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種,受精時配子的結合存在16種組合方式【答案】 D【解析】 子一代F1是自交,不需要母本去雄,A錯誤;F2中出現的4種表現型,有2種是不同于親本表現型的新組合,B錯誤;F1產生配子時不成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產生的四種配子的比例是相等的,C錯誤;F1產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種,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存在4×4=16種組合方式,D正確。故選D。3.如圖為某同學書寫的玉米雜交遺傳圖解。下列對該遺傳圖解的評價錯誤的是( )A.該遺傳圖解書寫完全正確B.還應加入雜交符號C.還應標注出親代、子代的性狀表現D.配子的結合方式都正確【答案】 A【解析】 該遺傳圖解書寫并非完全正確,如應明確各代性狀表現及親本間的雜交符號,A錯誤;遺傳圖解中親本之間的雜交符號“×”不能缺少,B正確;繪制遺傳圖解時要注意明確親代、子代的遺傳因子組成和性狀表現,C正確;該遺傳圖解中配子的結合方式正確,D正確。4.某觀賞植物的白花對紫花為顯性,花瓣一直為單瓣,但經人工誘變后培育出一株重瓣白花植株,研究發現重瓣對單瓣為顯性,且含重瓣遺傳因子的花粉致死。以新培育出的重瓣白花植株作母本與單瓣紫花植株雜交,F1中出現1/2重瓣白花,1/2單瓣白花,讓F1中的重瓣白花自交,所得F2中各表型之間的比例為( )A.9∶3∶3∶1 B.3∶3∶1∶1C.6∶3∶2∶1 D.4∶2∶1∶1【答案】 B【解析】 設決定白花和紫花的遺傳因子分別為A、a,控制重瓣和單瓣的遺傳因子分別為B和b,親代中重瓣白花植株的遺傳因子為AABb,單瓣紫花植株的遺傳因子為aabb,F1中重瓣白花植株的遺傳因子為AaBb,單瓣白花植株的遺傳因子為Aabb,由于重瓣白花植株(AaBb)產生的花粉只有Ab和ab兩種,比例為1∶1,產生的雌配子有四種:AB、Ab、aB、ab,比例為1∶1∶1∶1,隨機結合后,F2的表型及比例為重瓣白花∶單瓣白花∶重瓣紫花∶單瓣紫色=3∶3∶1∶1。5.如表是用棋盤方格分析兩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后子二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所得的結果,其中部分遺傳因子組成并未列出,而僅以阿拉伯數字表示。配子 RY Ry rY ryRY 1 3 RrYY RrYyRy RRYy RRyy 4 RryyrY 2 RrYy rrYY rrYyry RrYy Rryy rrYy rryy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A.遺傳因子組成RrYy的個體占4/16B.1、2、3、4的遺傳因子組成分別為RRYY、RrYY、RRYy和RrYy,性狀表現都一樣C.遺傳因子組成出現概率的大小順序為4>3>2>1D.在此棋盤方格中,RRYY只出現一次【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遺傳因子組成RrYy的個體占4/16,A正確;1、2、3、4的性狀表現一樣,都是雙顯性,它們的遺傳因子組成分別為RRYY、RrYY、RRYy和RrYy,出現概率為1/16、2/16、2/16、4/16,大小順序為4>3=2>1,B正確,C錯誤;在此棋盤方格中,RRYY只出現一次,概率為1/16,D正確。6.有關下列圖解的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可反映遺傳因子分離定律的實質B.④⑤可反映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C.④⑤可發生遺傳因子的自由組合D.③⑥對于有性生殖的后代表現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圖中①②是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可反映遺傳因子分離定律的實質,A正確;④⑤表示形成配子的過程,而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為受精作用過程,③⑥表示該過程,B錯誤;④⑤表示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上的不成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C正確;③⑥表示受精作用,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③⑥對于有性生殖的后代表現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D正確。7.已知控制3對相對性狀的3對遺傳因子A與a、B與b、C與c自由組合,遺傳因子組成分別為AaBbCc、AabbCc的兩個體進行雜交。下列關于雜交后代的推測,正確的是( )A.性狀表現有8種,AaBbCc個體的比例為1/16B.性狀表現有4種,aaBbcc個體的比例為1/16C.后代中具有三對顯性性狀的個體所占比例為7/32D.后代中aabbcc所占比例為1/32【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多對遺傳因子的雜交實驗。性狀表現有2×2×2=8種,AaBbCc個體的比例為1/2Aa×1/2Bb×1/2Cc=1/8,A錯誤;性狀表現有8種,aaBbcc個體的比例為1/4aa×1/2Bb×1/4cc=1/32,B錯誤;后代中具有三對顯性性狀(A_B_C_)的個體所占比例為(3/4)×(1/2)×(3/4)=9/32,C錯誤;后代中aabbcc所占比例為(1/4)×(1/2)×(1/4)=1/32,D正確。二、非選擇題8.在雜交育種中,可以將兩個品種的不同優良性狀組合在一起,再篩選出所需要的優良品種。已知某種自花傳粉的農作物的有香味和無香味、高產和低產這兩對相對性狀分別受兩對獨立遺傳的遺傳因子A/a、B/b的控制。讓純種無香味高產植株與純種有香味低產植株雜交,F1全是無香味高產,F1自交n代并篩選出有香味高產品種。回答下列問題:(1)有香味和無香味、高產和低產這兩對相對性狀中的隱性性狀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2)F2的性狀表現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篩選得到穩定遺傳的有香味高產品種,則最快可在子________代中篩選到。(3)欲判斷F2中某有香味高產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請設計最簡便的實驗進行鑒定。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統計子代的性狀表現及比例。預期結果和結論:①若子代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有香味高產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為________;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有香味高產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為________。【答案】 (1)有香味 低產(2)無香味高產∶無香味低產∶有香味高產∶有香味低產=9∶3∶3∶1 三(3)讓有香味高產植株進行自交 ①有香味高產aaBB?、谟邢阄陡弋a∶有香味低產=3∶1(或高產∶低產=3∶1) aaBb【解析】 (1)分析題意可知,讓純種無香味高產植株與純種有香味低產植株雜交,F1全是無香味高產,說明無香味和高產是顯性性狀,有香味和低產是隱性性狀。(2)F1是無香味高產,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F1自交,F2的遺傳因子組成為A_B_、A_bb、aaB_和aabb,性狀表現及比例為無香味高產∶無香味低產∶有香味高產∶有香味低產=9∶3∶3∶1;F2有香味高產植株既有純合子,又有雜合子,F2再自交,F3中不發生性狀分離的即為純合子,所以最早可在子三代中篩選得到穩定遺傳的有香味高產品種。(3)F2中某有香味高產植株的遺傳因子組成有aaBB和aaBb兩種,欲通過最簡便的實驗進行鑒定,則對于植物而言,應選擇自交,所以實驗思路為:讓該有香味高產植株自交,統計子代的性狀表現及比例。①若該植株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則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子代全為有香味高產。②若該植株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則自交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子代aaB_∶aabb=3∶1,表現為有香味高產∶有香味低產=3∶1。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2節第1課時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解釋及驗證練習含答案(教師用).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2節第1課時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解釋及驗證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