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北京海淀進修學校初一(下)期中生 物考生須知1.本卷共 8頁,包括二個大題,30道小題,滿分為 100分。練習時間:60分鐘。2.在答題紙上準確填寫班級、姓名和考號,并將條形碼貼在相應位置。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4.在答題紙上,選擇題用 2B鉛筆作答,其它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5.考試結束后,將答題紙交回。一、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每題 2分,共 50分。)1. 春耕時土壤需要通過耕和耙而變得松軟,以滿足種子萌發所需( )A. 水 B. 光照 C. 溫度 D. 空氣2. 農民播種時發現有部分種子沒有萌發,對未萌發的種子推測不恰當的是( )A. 胚被昆蟲咬壞 B. 還處于休眠期C. 長期儲存使胚死亡 D. 土壤中沒有施肥3. 種質庫中適于保存大豆等作物種子的條件是( )①高溫 ②低溫 ③干燥 ④潮濕 ⑤空氣流通 ⑥密封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4. 根部未帶土團移栽后的幼苗,開始幾天出現萎蔫現象,主要原因應是( )A. 幼苗不適應新環境 B. 損傷了幼根和根毛C. 損傷了根冠和分生區 D. 損傷了伸長區5. 葉芽通過分裂和分化發育成莖和葉,主要是因為葉芽具有( )A. 分生組織 B. 保護組織C. 薄壁組織 D. 輸導組織6. 若只有一朵花也能結出果實和種子,則這朵花必須具有( )A. 雌蕊 B. 雄蕊 C. 雄蕊和雌蕊 D. 花瓣7. 我國曾發行過一套蜜蜂郵票,其中一枚描繪了蜜蜂為荔枝傳粉的景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第1頁/共11頁A. 荔枝的花是蟲媒花B. 荔枝花可能色彩鮮艷、有香味C. 蜜蜂將花藥中的花粉粒攜帶到花絲上完成傳粉D. 缺少蜜蜂等傳粉昆蟲時,可進行人工授粉,以避免荔枝減產8. 下圖表示果實形成的簡略過程,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 ( )A. 子房、受精卵、果皮、胚B. 子房、胚珠、果皮、種子C. 胚珠、受精卵、種子、胚D. 子房、受精卵、果皮、種子9. 取桑樹枝條插入盛有紅墨水的錐形瓶中,置于陽光下。當看到葉脈發紅時,將枝條縱切觀察,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莖中有運輸水的結構 B. 葉脈中有運輸水的結構C. 變紅部分的細胞具有完整的細胞結構 D. 枝條帶有葉片可促進水分的運輸10. 番茄育苗后需進行移栽,下列關于移栽樹木的措施與目的對應錯誤的是( )A. 傍晚進行移植——減少蒸騰作用散失水B. 減去部分枝葉——促進莖內水上升至葉C. 保留適量根部土壤——避免損傷根毛第2頁/共11頁D. 移栽后輸營養液——補充水和無機鹽11. 下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菠菜葉片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②葉肉處細胞,含葉綠體,可進行光合作用B. 水能通過⑤葉脈中的導管運輸到葉肉細胞C. ⑥氣孔是氣體進出葉片的門戶,不能閉合D. 葉片各部分的細胞各不相同,屬于器官12. 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在討論蒸騰作用,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A. 甲說:蒸騰作用可以拉動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保證各組織器官的需要B. 乙說:蒸騰作用在炎熱的夏天,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避免被過高的氣溫灼傷C. 丙說:遇到持續的高溫天氣,植物的氣孔會都打開、放大,增強蒸騰作用而降溫D. 丁說:夜間植物的氣孔閉合或縮小,蒸騰作用會明顯弱于白天,減慢體內的運輸13. 同學們想檢測甜椒植株上、中、下部位葉片的有機物的含量,按照如下方案進行實驗,經碘液檢測①、②和③號葉片藍色依次加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該方法不能檢測葉片中所有有機物的總量B. 圖 2 中大燒杯內的液體為酒精,小燒杯內的液體為清水C. 圖 3 中的操作為滴加碘液檢驗淀粉D. 圖 1 中①號葉片的淀粉含量最少14. 將金魚藻放在盛有質量分數為 0.2%的碳酸氫鈉溶液(可提供二氧化碳)的試管中,控制水溫為 25℃。將試管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處,觀察試管中每分鐘產生的氣泡個數。每個條件做三次重復實驗,取平均值,數據如表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第3頁/共11頁試管與燈的距離/厘米 每分鐘產生的氣泡個數10 16120 12230 11340 101A. 產生的氣泡數量隨著距離的增加而增多B. 產生氣泡的個數可以反映光合作用強度C. 若將試管放在黑暗處則會沒有氣泡產生D. 產生的氣體可使快要熄滅的衛生香復燃15. 如圖是“環剝枝條與樹瘤形成”的示意圖,如果樹木枝條的樹皮被環剝一圈,會形成樹瘤,下列對樹瘤的形成及形成原因描述錯誤的是( )A. 樹瘤形成是由于有機物積累B. 樹瘤的位置是環剝處的下方C. 有機物運輸方向是葉→莖→根D. 有機物的運輸通過篩管進行16. 如圖為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時,某小組設計的實驗裝置及主要操作步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甲組試管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②乙組試管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③該裝置可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氣④該裝置可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17. 下圖中的①、②分別代表某植物細胞內的兩個生理活動,甲、乙分別為該細胞的某種結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第4頁/共11頁A. 植物的每個細胞都能進行①、②過程B. 甲是線粒體,①過程能夠分解有機物C. 乙是葉綠體,②過程需要有光才能進行D. ①和②過程既有物質變化又有能量變化18. 新疆地區在瓜果生長季節白天較長、溫度較高,而夜間較短、氣溫較低。這里所產的葡萄、哈密瓜等水果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 )A. 這里的植物只有光合作用,無呼吸作用B. 植物的蒸騰作用強,吸收的水更多C. 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強,而晚上呼吸作用弱D. 植物可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糖分19. 下列農業措施主要是為了抑制呼吸作用的是( )A. 農田淹水后及時排澇B. 種莊稼時進行合理密植C. 提高溫室中二氧化碳濃度D. 向封閉糧倉充入氮氣并保持低溫20. 為了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做法與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 光盤行動,節約糧食 B. 乘坐公交,綠色由行C. 多用紙張,過度包裝 D. 垃圾分類,合理利用21. 圖示為女性生殖系統,對此敘述錯誤的是( )A. 正常情況下卵細胞產生于①卵巢B. 卵細胞和精子在④陰道結合形成受精卵C. 受精卵不斷分裂分化,最終在③子宮著床生長發育D. 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排出廢物22. 下列關于“試管嬰兒”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試管中長大的嬰兒 B. 由卵細胞發育而來第5頁/共11頁C. 克隆技術產生的人 D. 體外完成受精作用23.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時期。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 身高突增、體型肥胖是青春期的顯著特點B. 性激素分泌與生殖器官的發育密切相關C. 青春期是一生中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D. 要關注個人衛生,合理調整青春期心理24. 下列營養物質中,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類 ②脂肪 ③蛋白質 ④水 ⑤無機鹽 ⑥維生素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⑤25. 下列物質與其缺乏時表現出來的癥狀不相匹配的是A. 維生素 A—夜盲癥 B. 鈣—骨質疏松C. 維生素 B—壞血病 D. 鐵—貧血二、非選擇題(在每題中除特殊說明外,每空 1分,共 50分。)26. 中國西北荒漠地區氣候干旱,土壤鹽漬化嚴重,天然植被日漸稀疏。但人們發現苦豆子這種植物在這樣的環境中仍頑強地生長著。(注:土壤鹽漬化后土壤中的鹽分等物質含量過高,會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甚至不能生存;mmol/L 為濃度單位。)(1)右圖為苦豆子種子的結構示意圖。營養物質貯存在[ ]______中,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種子萌發時,需要為其提供的環境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__。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 ]______,該結構繼續發育為幼苗的______。(2)為提高種子發芽率,科研人員選取 150 粒顆粒飽滿、大小一致的苦豆子種子進行種皮軟化。將吸脹后的種子均分為三組置于培養皿中進行如表所示實驗:組別 第 1 組 第 2 組 第 3 組溫度 25℃ a______ 25℃處理 用 b______浸濕種子 用 200mmol/L 氯化鈉溶液浸濕種子 用 400mmol/L 氯化鈉溶液浸濕種子①a 處應為______。②b 處應為______,該組為______(填“實驗”或“對照”)組。(3)統計三組苦豆子種子的萌發率,結果如圖:第6頁/共11頁由圖可知,與第 1 組相比,經 200mmol/L 氯化鈉溶液處理的種子發芽所需時間會______(填“延長”或“縮短”),并且萌發率會______(填“增高”或“降低”)。經 400mmol/L 氯化鈉溶液處理后的種子______(填“萌發”或“不萌發”)。(4)該實驗結果說明,氯化鈉溶液會影響苦豆種子的發芽率,濃度越大,______(填“抑制”或“促進”)作用越強。(5)醫藥研究工作者發現,苦豆子代謝產物中的苦參堿在醫療方面有較大應用價值。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土壤鹽漬化和干旱環境有利于增加苦參堿的積累。結合上述實驗結果,選擇第______組條件處理苦豆子種子,可以兼顧植物生長和醫療應用的雙重需求。27. 葵花籽是向日葵的果實,它既可用于榨油又可作為休閑零食。請回答下列問題:(注:“[ ]”中填圖中序號,橫線上填名稱)(1)葵花籽結在向日葵的花盤上,花盤上有兩種花型。如圖所示,分布在邊緣的________花顏色鮮艷,負責吸引昆蟲傳粉。內側花的花雖退化,但具有花的主要結構:_________和_________。(2)當昆蟲落在花盤上,花藥產生的_________會粘附在昆蟲身上,并進而被攜帶到雌蕊的_________上,由于同一朵花的雄蕊和雌蕊成熟時間不同,向日葵主要的傳粉方式是_______(填“自花”或“異花”)傳粉。(3)葵花籽常有空癟的現象,研究人員對其原因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所示。由實驗結果可知,造成葵花籽空癟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狀況下傳粉昆蟲數量_________,導致_________不足,圖 1 中的[ ]________不能發育成種子。第7頁/共11頁28. 為探究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有關問題,李明選擇一種盆栽的銀邊天竺葵(葉片邊緣無綠色,中間部分綠色)作為實驗材料。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1)實驗前將植株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其目的是______。(2)將實驗裝置放到陽光下照射 4~6 小時,同時摘下葉片 A、B,利用乙裝置進行酒精隔水加熱的脫色處理,最終葉片變成______色,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觀察實驗結果。其中葉片 A 滴加碘液后變藍的部分是______(填寫“綠色部分”或“非綠色部分”),說明產生了______。(3)葉片 A 的綠色部分和非綠色部分的結果比較,可以證明光合作用在______內進行;葉片 A 綠色部分和葉片 B 綠色部分的結果比較,可以證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作為原料。(4)若將圖 1 裝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為“黑色塑料袋”,同時取走固體氫氧化鈉,則葉片 A、B 綠色部分的實驗結果比較,可以證明光合作用需要的條件是______。(5)天竺葵進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是通過其體內的______運輸的,運輸水所需的動力來自葉片進行______所產生的拉力。(6)根據本實驗的結論,寫出一種提高大棚農作物產量的方法:_______。29. 小海同學發現放在家里的香蕉會很快變成褐色,因此對如何保持香蕉品質進行了研究。(1)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主要是在細胞的______內進行的。低溫可以抑制細胞的呼吸作用,減少______的分解,維持蔬果新鮮美味。但新鮮蔬果一般不能冷凍保鮮,因為其細胞內含有大量水分,冷凍結成的微小冰晶會刺破______,導致細胞破裂物質外滲。所以,蔬果多通過冷藏保鮮。(2)冷藏是否有助于保持香蕉品質呢?小海同學通過實驗獲得如下結果。貯存時間及香蕉果皮褐變情況溫度/℃0 天 3 天 6 天 9 天 12 天5 無褐變 褐變面積<25% 褐變面積 36% 褐變面積 52% 褐變面積 96%13 無褐變 無褐變 無褐變 褐變面積<25% 褐變面積<25%25 無褐變 無褐變 無褐變 無褐變 輕微腐爛由實驗結果可知,______(填“低溫”或“高溫”)可能是導致香蕉果皮褐變的原因之一。______℃可能是保存香蕉的較好選擇,理由是該溫度下香蕉果皮褐變速度較慢,且 12 天時仍未腐爛。第8頁/共11頁(3)為進一步研究褐變原因,小海同學測定了香蕉的呼吸速率,結果如下圖。①呼吸作用能產生______,該氣體的釋放速率可表示香蕉的呼吸速率。②據圖分析,褐變現象都發生在呼吸速率______(填“低于”或“高于”)20(mgCO2·kg-1·h-1)時。可能由于香蕉的呼吸作用受到了抑制,導致果皮細胞因______供應不足而死亡,造成褐變。(4)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與蘋果、桃等溫帶水果在低溫下的表現不同,說明生物的特性與其生存的______是相適應的。(5)生活中還可以通過包裹保鮮膜來延長香蕉儲存時間,因為保鮮膜可使香蕉避免接觸外界的______,抑制呼吸作用,也可以減少______散失,能保持新鮮。30. 閱讀科普文,回答下列問題12 月 4 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隨艙下行的載人空間站第三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其中就包括了經過 120 天的空間培育生長、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的水稻種子,這是水稻首次在太空結籽。水稻是人類主要的糧食作物,營養成分如表 32-1 所示。同時水稻也是未來載人深空探測生命支持系統的主要候選糧食作物,利用空間微重力進行水稻育種,是空間植物學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種子既是人類的糧食,也是繁殖下一代植物的載體,人類要在空間長期生存,就必須要保證植物能夠在空間完成世代交替。第9頁/共11頁每 100 克可食用稻米中所含營養物質的量糖類 蛋白質 脂肪 膳食纖維 維生素 E 鈣 鐵 鋅77.2g 7.4g 0.8g 0.7g 0.46mg 13mg 2.3mg 1.7mg神十四乘組在軌期間,從 7 月 29 日注入營養液啟動實驗,至 11 月 25 日結束實驗,水稻種子在中國空間站內經歷了 120 天的空間培育生長,完成了種子萌發、幼苗生長、開花結籽這一“從種子到種子”的發育全過程。這是國際上首次完成的水稻全生命周期培養實驗。水稻在太空中的長勢是科研人員關注的重點。在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生長的水稻,其多種性狀都與地面有所不同。其株型在空間變得更為松散,矮稈水稻變得更矮,高稈水稻的高度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水稻在空間開花時間比地面略有提前,但灌漿時間延長了 10 多天;大部分的穎殼不能關閉。開花時間和穎殼閉合在保障植物充分的生殖生長、獲得高產優質種子方面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員將利用返回樣品進行進一步分析。此外,航天員還在空間站內開展了再生稻實驗,并獲得了再生稻的種子,水稻剪株后僅 20 天就再生出了 2個稻穩。說明空間狹小的封閉環境中再生稻是可行的,為空間作物的高效生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驗證據。該技術可以大大增加單位體積中的水稻產量,也是國際上首次在空間嘗試的再生稻技術。(1)水稻的營養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2)7 月 29 日,神十四乘組注入營養液啟動實驗,請你推測一下培養水稻幼苗的培養液中至少應該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分,吸收這些營養成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稻在太空中的長勢是科研人員關注的重點,空間站的水稻與地面水稻性狀有很多不同點,以下描述正確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矮稈水稻更矮 b.高稈水稻更高 c.水稻開花時間略有提前 d.灌漿時間延長(4)你認為在太空中研究水稻生長發育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第10頁/共11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每題 2分,共 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D C B A C C B C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C B A B C A C D C21 22 23 24 25B D A C C二、非選擇題(在每題中除特殊說明外,每空 1分,共 50分。)26.(1) ①. ④子葉 ②. 適宜的溫度 ③. 充足的空氣 ④. 一定的水分 ⑤. ③胚根 ⑥. 根(2) ①. 25℃ ②. 清水 ③. 對照(3) ①. 延長 ②. 降低 ③. 不萌發(4)抑制 (5)227. ①. 舌狀 ②. 雄蕊 ③. 雌蕊 ④. 花粉 ⑤. 柱頭 ⑥. 異花 ⑦. 較少 ⑧. 傳粉 ⑨. ①子房28.(1)消耗或轉運葉片中原有的淀粉(2) ①. 黃白 ②. 綠色部分 ③. 淀粉(3) ①. 葉綠體 ②. 二氧化碳##CO2 (4)光(5) ①. 導管 ②. 蒸騰作用(6)適當增加光照時間、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合理即可)29.(1) ①. 線粒體 ②. 有機物 ③. 細胞膜(2) ①. 低溫 ②. 13(3) ①. 二氧化碳 ②. 低于 ③. 能量 (4)環境(5) ①. 空氣 ②. 水分30.(1) ①. 糖類 ②. 供能(2) ①. 水分、無機鹽②. 根 (3)acd(4)培育水稻新品種;為了構建未來載人深空探測生命支持系統;為空間作物的高效生產提供了新思路和實驗證據(合理即可)第11頁/共1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