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三押題信息卷生物學(一)參考答案1,A飽和脂肪酸可參與合成磷脂,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A正確;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呈液態,動物脂肪大多含有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呈固態,B錯誤:飽和脂肪酸、糖類、蛋白質都是機體的能源物質,但不是直接能源物質,直接能源物質是ATP,C結誤:飽和脂肪酸參與合成的膽固醇能參與運輸血液中的脂質,但不能促進鈣和磷的吸收,D錯誤2.DMAM位于線粒體外膜和內質網膜之間,具有信息傳遞功能,A正確;由圖可知,線粒體外膜和內質網膜某些區域形成MAM,但未發生膜融合,B正確;推測內質網中分泌蛋白的加工需要線粒體通過MAM進行參與,如提供能量,C正確;根據題意,MAM會促進Ca+由內質網進入線粒體,故糖尿病患者心肌組織中的MAM能導致線粒體內Ca+增加并產生損傷,D錯誤,3.A協同轉運蛋白轉運物質時需要消耗能量,A錯誤;ATP驅動泵是ATP酶直接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實現離子或小分子物質的跨膜運輸,ATP驅動泵雖既能作為酶,也能作為運輸物質的載體,但發揮作用的部位不同,B正確;光驅動泵的能量來源是光照,因此影響光驅動泵轉運速率的因素有光照的強弱、光的顏色(或波長)、光驅動泵(載體蛋白)的多少,C正確;驅動泵的能量不一定來自ATP,如光驅動泵的能量來源是光照,D正確。4.D谷氨酸屬于非必需氨基酸,可以作為能源物質來緩解脂肪分解供能的不足,A正確:谷氨酸轉變成谷胱甘肽(三肽)屬于化合反應,需消耗ATP,B正確;TCA循環為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發生于線粒體中,TCA循環產生的NADH可與O結合生成HO,C正確;a酮戊二酸經TCA循環產生CO,的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D錯誤。5.DKRT19通過激活HDAC1改變組蛋白修飾,屬于表觀遺傳調控,A正確;轉錄因子FOXP4能上調KRT19表達,可能是其通過直接結合基因調控序列來發揮作用的,B正確;組蛋白是染色質的組成成分,其被乙酰化后會使染色質變得松散,DNA易復制轉錄,而HDAC1催化組蛋白去乙酰化,使染色質結構緊密,從而導致基因轉錄受抑制,C正確;HDAC抑制劑通過抑制HDAC酶活性(而非“促進組蛋白乙酰化”)提高組蛋白乙酰化水平,從而恢復基因表達并抑制KRT19的促癌作用,D錯誤6.D雄蜂精子的染色體數與其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相同,都是16條,A錯誤;由于雄峰是由卵細胞直接發育而來,僅需含一個黑體基因就表現為黑體,而雌蜂需含兩個黑體基因才表現為黑體,故黑體在雄蜂中出現的概率高于雌蜂,B錯誤:組合一F,中雌雄表型存在差異,是親本基因型為DE和DdEe的緣故,不是伴性遺傳的結果,C錯誤;組合二中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de、DDEE,F,中雌蜂基因型為DdEe,D正確。7.C兩種植物各自進化出不同的適應策略不一定會產生新物種,C錯誤8.C組胺作為信號分子與胃上皮細胞膜受體結合后起作用,A正確:抗組胺藥可用于治療胃酸分泌過多引起的胃灼熱癥狀,B正確:組胺增多可引起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從而產生過敏癥狀,C錯誤:組胺具有微量而高效的特點,起作用后可被組胺酶分解,D正確。9,DY鼠與正常鼠連體后,Y鼠攝食量未減少,但正常鼠攝食量顯著下降,這表明正常鼠的瘦素通過血液循環進入Y鼠體內,但因Y鼠下丘腦受體缺陷無法響應,故Y鼠仍肥胖;同時,Y鼠體內過量瘦素反向流入正常鼠,抑制正常鼠食欲,AC正確:若X鼠缺乏瘦素,連體后正常鼠的瘦素應使其攝食減少(與實驗結果一致),X鼠肥胖的原因應為自身瘦素缺失,B正確:瘦素需通過下丘腦神經元調控食欲,實驗結果未否定神經調節的作用,同時免疫調節也可能會影響體重,D錯誤10.C針對釀膿鏈球菌的抗體攻擊心臟瓣膜屬于體液免疫,A正確:風濕性心臟病屬于自身免疫病,是免疫自穩功能異常導致的,B正確: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方法是設法降低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C錯誤;釀膿鏈球菌侵入人體與B細胞接觸,是激活B細胞的第一個信號,D正確。11.D在生態系統中,狼和兔都屬于消費者,均能加速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且碳在兔和狼之間以有機物形式傳遞,A錯誤;狼往往捕食的是野兔種群中的老弱病殘個體,減少了疾病的傳播等,這有利于野兔種群的生存和發展,B錯誤;狼的嚎叫聲屬于物理信息,野免的聽覺感知屬于對物理信息的感知,C錯誤;狼與野免間的雙向信息傳遞可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D正確。12.B生態足跡反映人類對資源的消耗,但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由生物多樣性及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決定,僅降低生態足跡無法直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A錯誤:生物多樣性通過增強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維持穩定性,其間接價值(如調節氣候、保持水土)遠高于直接經濟價值(如藥用、觀賞),B正確:保護棲息地不僅維護瀕危物種的潛在價值,還能通過維持生態系統完整性保障生態系統的穩定性,C錯誤:引入單一物種會降低生物多樣性,導致營養結構簡化反而削弱抵抗力穩定性,且恢復力穩定性也可能因系統脆弱性而下降,D錯誤。13.C單克隆抗體需通過雜交瘤細胞制備,而血清中的抗體由多種B細胞分泌,A正確:誘導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時,滅活病毒通過表面糖蛋白(受體)促進兩細胞膜融合,B正確:若只考慮不融合和兩兩融合的情況,初篩培養液中至少存在5種類型的細胞,未融合的B細胞、未融合的骨髓瘤細胞、自身融合的B細胞、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細胞、融合的B細胞和骨髓瘤細跑:第二次篩選依賴抗原一抗體反應,C錯誤:最終獲得的雜交瘤細胞既可在體外通過培養液培養增殖獲得單克降抗體,也可在小鼠腹腔內增殖分泌獲得單克降抗體,D正確。14,B土壤際酶活性與城鄉梯度、溫度等因素有關,也與土壤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如H、有機質含量等)密切相關,如土壤H等,A錯誤;同一林分下,近郊土壤脲酶活性整體較高,可能與土壤調落物現存量較大有關,導致底物濃度較高,土壤微生物量增加,土壤理化性改變,進而使土壤酶活性升高,B正確;馬尾松林、針闊混交林中脲酶活性均為近郊>鄉村>城區,而常綠闊葉林中脲酶活性為近郊>城區>鄉村,C錯誤;酶可降低相關生化反應的活化能,不能提供活化能,D錯誤【高三押題信息卷·生物學(一)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A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生物試卷 【2025高考押題卷】 2025屆高三押題信息卷(一)(5.1).pdf 生物試卷答案 【2025高考押題卷】 2025屆高三押題信息卷(一)(5.1).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