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開卷)(試題卷)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70分,歷史、道德與法治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答題過程中可以參考教科書和其他資料。請獨立思考,誠信答題。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凌家灘遺址考古發現了水稻炭化后的稻殼痕,家豬、家狗等動物骨骼,在墓葬祭祀區西側廣場出土了包括磨制石器、玉器、陶器等在內的各類遺物260余件。據此可知,當時該地區A.貧富分化出現B.原始農業興起C.早期國家產生D.部落聯盟形成2.“儒家關注文化,留下了核心價值,比如提倡仁愛:墨家關注社會,留下了社會理想,比如尚賢用能:法家關注國家,留下了治國理念,比如倡導法治等”。這主要說明了()A.各學派思想相互借鑒B.統治階層壟斷了文化C.百家學說的深遠影響D.各諸侯國爭奪話語權3.秦朝通過郡縣制建立起的官僚體系,不依賴貴族血緣或地域紐帶,而是通過統一的法令和層級化的職位分配實現對地方的統治。這反映了郡縣制()A.加強了中央集權B.終結了貴族特權C.打破了地域隔D.提升了行政效率4.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人口遷徙,北方鼓吹樂也陸續傳人到南方地區,并和當地音樂融合在了一起,從而構成極具南方特點的音樂類型,被廣大統治者所喜愛。這反映了當時()A.商品經濟的繁榮B.政權更迭的頻繁C.江南地區的開發D.民族交融的加強5.在8世紀前半葉,長安城居住著許多外國的王侯、供職于唐朝的外國人、留學生、求法僧、外國的音樂家、舞蹈家、美術家,以及大量外來的商賈,至于外國的使臣更是絡繹不絕。這一現象反映了唐朝()A.政治制度的創新B.文學藝術的繁榮C.中外交流的頻繁D.科學技術的先進6.李時珍在編寫《本草綱目》時,通過嘗試藥物療效,驗證前人記載的真偽: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通過觀察“沖氣成聲”現象(如吹笛),提出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通過空氣傳播的理論。這反映了明朝科技注重()A.與時俱進B.技術革新C.借鑒西方D.實踐總結7.圖1是一組創作于1911年的漫畫《旗人改裝圖》,描繪了“旗人”的服裝和發式上的改變。該漫畫繪制的背景是()旗人改裝圖(一)旗人改裝圖(二)改裝后之旗人圖1A.洋務運動的興起B.維新變法的推行C.辛亥革命的爆發D.近代教育的發展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5 BCADC 6~10 DCCBB 11~15 BCDCD二、辨析改錯(8分)16.(1)[×】.(1分)把“班超"改為“張盤"。(1分)(2)IV]。(2分)(3)【×】.(1分)把“奧斯曼人"改為阿拉伯人”。(1分)(4)川×】.(1分)把“地中海“改為“紅海”。(1分)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通10分,共20分)17.(1)變遷:西方工業品大量進人居民日常生活: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結構逐漸瓦解,西方商品占僳中國市場:出現祟洋逐新的趨向。(任答兩點即可,4分)(2)變化趨勢: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2分)主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話水平不斷提高。(或者分別寫出農村和城市的改車舉措亦可,2分)(3)認識:政策調整是澉活消費的動力:消費觀念變遷反映了社會進步:居民收人提高,才能促進沛費市場的縻榮:居民消費狀況的變化反映了近現代中國的滄桑巨變等。(任答兩點,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分)18.(1)條件:自由勞動力:大量資金。(一點1分,2分)(2)【示例】(任選兩個角度對比即可,6分)改革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目的鞏固沙皇專制統治擺脫民族危機,實現國家現代化舉措廢除農奴制,農民支付裝金可以購買土地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保留了舊衙度的我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日本很局限性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快走上對外侵路擴張的道路(3)認識:兩者都佩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的擴展:兩者都挽救了本國危機:兩者都推動了本國的發展與進步,增強了國力:兩國的改革都具有不徹底性,沒有完全清除落后的因素,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等。(任答一點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分)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1)③②①。(3分)(2)川示例1】選擇①。(1分)史料價值:史料①以微觀視角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作戰細節、緊張的戰斗場面和交戰雙方的武器裝備等,也直實反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勇敢、熱血等。(6分)【示例2】選擇②。(1分)史料價值:史料②以個體士兵祝角展現了臺幾莊戰役的一些具體成斗情況,也反映了中國軍人奮明殺敵、不怕犧牲的愛國情懷,以及打敗日軍的宮悅之恃和高昂的斗志等。(6分)【示例3】選擇③。(1分)史抖價值:史抖③還原了平擬關戰役中八路軍的具體戰斗策略、日軍的兵力、熱血的戰斗實況,為分析平型關戰役勝利原因提供了一定依據,也反映了人躋軍戰士追殲強敵的堅定決心等。(6分)(3)途徑/方式:參觀革命博物館或紀念館:觀看革命歷史紀錄片:參加紀念革命的志愿活動:舉辦革命菥神主題淡講。(任答兩點,其他官之有理亦可,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答案2.docx 安徽省巢湖市部分學校2024-2025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九年級歷史試卷(PDF版,含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