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黑龍江省龍東十校聯盟高三下學期聯考(二模)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山西陶寺龍山文化遺址有源自內蒙古河曲地區的陶三袋足器,和受大汶口文化影響的陶背壺和其他陶禮器,有來自于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石俎刀,也有體現紅山文化因素的彩繪盤龍紋陶盆。這說明( )A.中原文化影響到周邊地區 B.各地區初步形成血緣認同C.中華文化共同體趨于形成 D.中華大地農業生產較發達2.如表是《東南亞地區出土的漢朝文物(部分)》簡表,據此推論正確的是( )地區 遺址 出土文物泰國南部(馬來半島最南端) 考山考等遺址 嶺南類型和江東(江浙)類型陶瓷器越南東南沿海 沙螢文化墓地 銅鏡、銅容器和銅炊具,印度產各類珠子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潘坤帕遺址 銅鏡,來自印度、羅馬的玻璃及黃金珠飾A.漢代生活習俗在當地流行 B.漢文化走出國門邁向世界C.中西文化交流呈繁榮景象 D.中華文化發展領先于世界3.唐律中死刑三復奏制規定,“死罪囚”在執行死刑前,復奏次數為三次,復奏時間需經過兩日,復奏結束,皇帝批示下達后,要相隔三天才能執行死刑,違者要受到處罰。這一規定( )①以禮法結合為指導思想②反映了慎刑的立法理念③體現了君主專制的色彩④說明唐律實施程序煩瑣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宋代有很多經商者接受過多年的文化教育,有著基本的道德修養,他們對商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趨勢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使宋代社會出現了特殊群體儒商。儒商出現主要源于( )A.書院制度的產生發展 B.理學的世俗化通俗化 C.商業經濟的高度繁榮 D.科舉公平開放規模大5.明嘉靖以后,通俗小說創作題材關注蕓蕓眾生,重視市井閭巷的俗事。同時,小說家的目光不再只停留在故事的層面,而是更關注故事中人物的性情、心理和命運,把描寫的重心深入到故事人物的內心,以此表現人性的善惡美丑。這種文學思潮主要得益于( )A.明末清初儒學的新變化 B.王陽明心學思想的影響C.農業和手工業的新發展 D.小說家創作水平的提高6.鴉片戰爭后,外商在中國興建了不少加工型或生產型企業,如茶葉等出口食品加工、棉花出口打包、繅絲、制革、造船、航運業等企業,其中,1844—1860年、1861—1870年的造船企業分別是22、16家,航運業企業分別是10家、24家。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洋務運動抵制了列強侵略 B.中國農業輕工業領先于世界C.中國經濟被卷入國際市場 D.中國商業經營方式出現變革7.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國內諸多學術期刊嘗試將傳統的右起豎排改為西式左起橫排的版式變革。在歷史學、考古學等人文類學科中,堅持豎排版式較多。但北京大學主辦的《國學季刊》等刊物,及與北大有關聯的中央研究院主辦的12種學術期刊都選擇了橫排版式。由此可知( )A.新文化運動對出版領域影響極為有限 B.對中西文化的態度影響期刊版式選擇C.北京大學有力推動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D.國民政府文化專制阻礙文化事業進步8.如圖是黃鎮在長征途中創作的美術作品,畫中主人公戴著很深的近視眼鏡,左手提著一盞馬燈,右手執一根手杖,右上題寫著“夜行軍中的老英雄”。1962年,為該畫配寫的題詩寫道:“路要自己走,燈要自己提。夜收旭日出,旱過降云霓。”該作品( )A.再現了紅軍過草地的場景 B.反映了蘇區美術事業發展C.表達了對革命勝利的自信 D.展示了奮發圖強時代風貌9.195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將“大定”縣改為“大方”縣,“平越”縣改為“福泉”縣。對于福泉,當地民眾理解為,解放后在共產黨領導下,我縣各兄弟民族團結一致,和睦友愛,建設創新,此乃幸福之源也;今天我們能得到解放,應當感謝共產黨和毛主席。材料表明(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到貫徹落實 B.貴州省重視民族文化工作的開展C.貴州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熱情高漲 D.少數民族形成新中國的政治認同10.中共中央召開的一次工作會議指出,最近幾年許多領導人放松了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進行得很有成效的調查研究工作。毛澤東也指出,“解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們吃虧就在于不注意調查研究。”由此,全黨上下調查研究之風蓬勃興起。這次調查研究( )A.助推了國民經濟一五計劃的制定 B.促進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C.推動了中共八大正確方針的確定 D.有利于國民經濟調整措施的落實11.1984年,中央在遼寧黑山縣等全國四省五縣市進行國營企業負擔的退休費用改由社會統籌的試點,打破了數十年的“單位制”籬笆。截至1986年,全國實現了縣、市一級的養老保險費社會統籌。這一舉措( )A.為企業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 B.推動改革開放進入了新階段C.開啟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歷程 D.完善了新中國社會保障體系12.波斯帝國的御道網絡覆蓋帝國主要地區。帝國在御道沿線設置了驛站、客棧、倉庫等一系列配套設施,形成了較成熟的郵驛系統。帝國的信差采用逢站換人換馬接力的方式傳遞公函,效率很高,波斯大王也習慣通過書信向總督發號施令。這反映了波斯帝國( )A.國王權威至高無上 B.官方通訊發達順暢 C.國土遼闊疆域廣大 D.綜合治理水平欠缺13.1300年,埃爾頓莊園法庭案卷載有19個茅舍農涉訟的記錄。他們被指控沒有給領主的馬車裝草,但這些茅舍農認為,他們沒有裝草的義務。為此,法庭查閱了有關慣例后裁決:這些茅舍農沒有義務將草地或領主庭院中垛起的牧草裝上馬車。材料反映了莊園法庭( )A.成為農民維護其權利的舞臺 B.在基層治理中發展了習慣法C.是歐洲基層自治的主要組織 D.本質上維護封建領主的利益14.英國主日學校1780年代初出現第一所,其入學人數,1801年達20多萬人,1833年達到136萬人,占全國5~15歲人口的45%。主日學校要“幫助工人階級的兒童養成適應工業社會的習慣”,它重視傳授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據此可知,主日學校運動( )A.提高了工人社會地位 B.損害了中產階級利益 C.推動了英國科技創新 D.主要活躍于工業中心15.巴黎和會上,戰勝國對德國賠款無法確定總數,后來在法國支持下規定的德國賠款總額超過了德國的支付能力。1924年美國銀行家道威斯通過對德國提供貸款等方式使德國的經濟生活正常化,并且只規定了5年的賠款數額。這就是道威斯計劃。這一計劃( )A.改變了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 B.推動了德國國內法西斯運動的興起C.有利于德國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束縛 D.解決了英法對德問題上存在的矛盾16.如表是蘇聯“四五”計劃(1946—1950年)時期的若干統計數據。對此表解釋合理的是,蘇聯( )類別 數據消費資料工業 產值 年均增長率15.7%投資額 20.8億盧布產量 增加23%,是1940年的122%生產資料工業 產值 年均增長率12.8%投資額 150.84億盧布產量 增加105%,是1940年的204%A.國民經濟得到恢復發展 B.國民經濟結構趨于合理C.重工業發展出現了遲滯 D.經濟體制改革效果初顯二、材料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所修正史共十三部。各史中都有篇幅不少的少數民族類傳,在各史中看到的烏桓、鮮卑、氐等民族史內容,是以往史書中未見的。貞觀年間編成的《晉書》創立載記記載十六國歷史,對此,有學者評論道:唐太宗要貫徹華夷一家,加強統一觀念,于是援引“載記”之例,分國記述前趙前燕、前秦等十四個政權。同時,筆法上也不辨華夷,以示四海一家。記述方法的變化在統一后所修《晉書》和《隋書》中,還表現為關于少數民族的記述,都以東西南北四夷標目,以下再分述各少數民族。此外,《魏書》中還強調鮮卑與漢人都是黃帝的后裔,有意打破鮮、漢界限。總之,在這一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整合過程中,民族史記述成為史家關注的重點,正史中的民族史撰述在當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摘編自許殿才《魏晉南北朝隋唐正史民族史撰述與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整合》(1)據材料概括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民族史撰述的進步之處。(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民族史撰述所體現的時代背景。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民國時期,西安新出現的商業、交通、工業、居住等建筑,結構由傳統土木架構向采用工業時代更堅固經濟的磚木混合結構發生轉變。1912年,英國人羅士修建了西安鐘樓郵政局,其主體除了仿古的歇山式飛檐屋頂以外,立面形制與結構功能裝修以及運營方式都是“洋風”建筑的典型再現。修建于1927年的革命公園,其光明樓設計還呈現出傳統建筑屋頂飛檐翹角形式的簡化以及底層開設西式拱券門洞,給穿行的民眾提供遮陽擋雨與短暫交往的公共空間。這是結合當時經濟文化與用途等需求利用現有建材的典型案例。——摘編自史炫《影像記憶中的20世紀西安明城區建筑》材料二 在紐約,充滿濃重的商業氣息的華爾街建有大量英式的城市房屋,每個種族形成的文化社區在美國都是最大的,例如唐人街、印度街、猶太人區等等。19世紀末,美國興起超高層建筑,紐約就有眾多的摩天大樓,如洛克菲勒中心由洛克菲勒財團建造,是代表資本主義的地標性建筑。同時,紐約還有諸多獨特的后現代主義建筑,如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像茶杯、像彈簧也像海螺,究竟像什么可以完全由觀賞者決定,這些后現代建筑時刻向人們展示城市文化中張揚的個性和對自由的崇尚。——摘編自徐卉《美國城市建筑研究》(1)據材料分別概括西安和紐約城市建筑體現的文化特征。(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安和紐約城市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說明其城市建筑的史料價值。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列材料是某校歷史興趣小組在開展主題探究活動中搜索相關資料整理而成。蘇聯援建的部分工業企業建設概況表名稱 省份 計劃安排投資(萬元) 實際完成投資(萬元) 竣工時間沈陽第一機床廠 遼寧 5650 6043 1955年長春第一汽車廠 吉林 56000 60871 1956年吉林鐵合金廠 吉林 5400 6300 1956年哈爾濱儀表廠 黑龍江 2790 2494 1956年阜新海州露天煤礦 遼寧 15285 19472 1957年佳木斯熱電站 黑龍江 2530 2975 1957年經過這一時期大規模、系統化的工業建設,蘇聯援助東北的重點項目都已經正式建成投產,這些工廠和企業逐漸成為我國重工業的支柱。請依據材料為該小組確定探究主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探究的內容進行闡釋。(要求:主題明確且包含時間尺度,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清晰。)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自聯合國成立半個多世紀以來,各種全球性與區域性國際組織的發展非常迅猛。過去主要以調整國家間政治關系為任務的國際法,迅速向經濟領域伸展,其所涉領域已從以維護和平為主擴大到包括當代國際生活的所有方面,諸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衛生等在內的各領域,無處不是國際組織活動的場所。如海洋法,已從過去的海面法向縱深方面發展至海床洋底,1982年、1994年分別誕生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其《執行協定》。現在,聯合國已擁有180多個會員國,國際法主體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國際法的歐洲中心性質已嚴重弱化,其他文化和文明的觀點、愿望和要求,正開始在世界法律思想的演進中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由于冷戰格局的結束,在當今和可預見的將來,世界各國將奉行一個國際法的體系。——摘編自楊澤偉《晚近國際法發展的新特點及其影響因素》(1)據材料概括二戰后國際法發展的主要表現。(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國際法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參考答案1.C2.B3.A4.D5.B6.C7.B8.C9.D10.D11.A12.B13.A14.D15.C16.A17.(1)民族史記述成為各正史的重要內容;新發展起來的少數民族的歷史活動得到及時反映;撰寫方式革新,體現多民族一體;傳遞民族同源共祖的信息(都是黃帝的后裔)。(2)魏晉時期少數民族活動活躍,民族政權分立(國家處于分裂時期);民族聯系加強,民族交融成發展大勢;文化認同增強;隋唐實現了大一統政權的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發展)。18.(1)西安:中西融合;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功能化、實用化。紐約:移民文化;多元文化;具有現代性。(2)形成原因:同: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異:西安:西學東漸;國人學習西方。紐約:北美居民具有多源性、多樣性。史料價值:都屬于實物史料;能直觀展現兩大城市的發展史;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遺存中會發生改變,需與其他史料佐證,對研究者的素養要求很高等。19.示例:主題:“一五”計劃時期東北地區的重工業建設背景:國內重工業基礎薄弱;一五計劃的制定;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仇視新中國。條件:國民經濟恢復;人民政權得到鞏固;黨的正確領導;蘇聯大力援助新中國;抗美援朝戰爭勝利,贏得和平的周邊環境。經過:東北三省廣大干群落實一五計劃;大力興建工業企業;蘇聯進行技術、資金援助。成效:東北地區建立了較完備的重工業體系;東北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特點:以國營企業為主導進行建設;體現計劃經濟特色;借鑒蘇聯建設經驗。意義:有利于改變我國重工業落后的面貌;推進了東北地區城市化進程;支援了全國工業建設(加快了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有利于鞏固國防,捍衛國家主權;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20.(1)表現:國際組織激增;國際法內容擴展;國際法主體增加;國際法適用于整個國際社會。(2)原因:經濟全球化發展;科學技術進步;世界多極化發展(發展中國家努力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國際社會具有共同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