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四節 國際合作第四章 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地理導入新課中歐班列給沿線國家帶來哪些有利影響呢 作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標志,中歐班列具有效率高、路線廣和全天候的獨特優勢,已經成為連通亞歐大陸的主要橋梁和綠色通道。借助返程班列,它正源源不斷地將白俄羅斯牛肉、荷蘭乳制品、德國啤酒、法國化妝品、葡萄牙紅酒等“洋貨”運到中國消費者手中。同時也把四川的水果、河南的餃子、西安的果脯等大批中國傳統美食送往歐洲。通過中歐班列,中國和歐洲人民的聯系更為緊密了。學習目標①結合實例,說出參與國際合作的國家、開展的具體合作及產生的影響。②利用圖表,指出世界經濟“二元結構”與“三元結構”的不同。③舉例說明經濟全球化的表現。④結合“一帶一路”建設的實例,說明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了解世界經濟“二元結構”與“三元結構”的差異。結合“一帶一路”建設的實例,說明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新知講解閱讀教材文字材料和圖4.34世界經濟的“二元結構”和“三元結構”示意圖。一、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新知講解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闡述理由。一、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1)我們使用的手機的零部件來自世界許多國家,就是經濟全球化的體現。( )(2)經濟全球化會促進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區域平衡。 ( )(3)“一帶一路”中的“一路”就是指我國古代的“絲綢之路”。 ( )(4)“一帶一路”建設為沿線國家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 )(5)我國古“絲綢之路”起點是現在的西安市。 ( )(6)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的影響都是積極的。 ( )√×√×√×新知講解一、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1、概念:跨國界的經濟活動驅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的過程。新知講解一、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2.表現:商品、服務、生產要素和的信息跨國流動。新知講解一、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3.影響通過國際分工和跨國投資,世界范圍內的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新知講解一、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4.國際合作的表現:由于全球生產網絡的形成,世界已經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勞動分工格局,很少有國家可以離開其他國家而獨自生存。一、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合作二元結構轉為三元結構發達國家逐漸轉向金融產業和高科技產業一小部分發展中國家崛起為制造業大國(中國)另一部分發展中國家主要從事原材料生產和初級產品加工新知講解1.簡析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中需要克服的惡劣自然條件。2.簡述中巴經濟走廊對中國、巴基斯坦兩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中巴(巴基斯坦)經濟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管道的綜合貿易廊道。該廊道大幅度縮短中巴貿易的距離,為我國開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戰略通道,有利于開展海陸聯運。我國西部獲得南下印度洋的捷徑,而不必途經馬六甲海峽。瓜達爾港的開發,加強了巴基斯坦的地緣優勢,進而構筑東亞、中亞、南亞之間的石油天然氣運輸通道。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構成中巴合作示范效應,激勵更多的國家實施開放合作,承接產業轉移,加速自身發展進程。合作探究一:國際合作1.(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地勢起伏大,多地震、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部分地段多沙漠、風沙天氣;干旱缺水;生態環境脆弱。新知講解2.簡述中巴經濟走廊對中國、巴基斯坦兩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對中國的意義:提高中國能源和貿易的運輸安全;縮短中國與中東之間的海上貿易航道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擴大西部商品輸出,促進西部經濟發展;改變中國西部的閉塞格局,打開印度洋海上出口;利于喀什的農業、工業等產品外運。對巴基斯坦的意義:促進巴基斯坦對外貿易;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就業機會,增加人民收入;通過輸油管線建設,帶動巴基斯坦經濟發展;帶動西南部港口的發展。新知講解合作探究一:國際合作新知講解閱讀教材P85-86,思考“一帶一路”的建設對國際合作有怎樣的意義?二、“一帶一路”與國際合作新知講解1.打造新型國際合作模式二、“一帶一路”與國際合作|意義①背景: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聚焦全球發展面臨的核心挑戰。②絲路精神:“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③目標: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在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同時,更加倡導包容性發展。新知講解2.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建設二、“一帶一路”與國際合作|意義①原則:“共商、共建、共享”。②國際合作觀念: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倡導所有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新知講解3.開拓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新空間二、“一帶一路”與國際合作|意義聚焦根本性問題——發展,倡導政府間合作和政策溝通,突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各國間相互貿易和投資,完善金融合作機制和保障體系,推動各國人民友好往來,致力于實現經濟融合、發展聯動及成果共享。新知講解4.提供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文化驅動力二、“一帶一路”與國際合作|意義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強調在維護文化多元性的基礎上共謀發展、共求繁榮、共享和平。新知講解5.促進相關國家的共同繁榮二、“一帶一路”與國際合作|意義通過加強國際經貿合作,既可提升我國自身發展動力,也可讓相關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和便車,加快發展,得到實質性好處。材料1:2011年,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班列從重慶出發,經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等城市,向西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國家,終點是德國杜伊斯堡,全長11 000多千米,全程僅需2周,較海運縮短近30天,價格僅為空運的1/5。重慶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占世界筆記本電腦產量的1/3。為了把數量龐大的筆記本電腦運到歐洲,設想通過火車運輸,但是有太多的困難擺在面前:線路所經過的國家的運價和通關問題、貨物檢驗和檢疫問題、運輸的安全保障問題、技術標準問題、沿線冬季氣溫差異大問題……通過多國協商談判,“渝新歐”班列最終確立了“五定”班列開行模式(定站點、定線路、定車次、定時間、定價格),實現統一運單,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程放行,全程安全監控和冬季常態運輸。如今,“渝新歐”班列已實現常態化運行,從重慶將筆記本電腦、服裝鞋帽、機電設備輸送到歐洲,再從歐洲載著名牌汽車、牛奶、紅酒等回到中國。合作探究二:分析“渝新歐”班列與國際合作新知講解1.說明重慶積極推動“渝新歐”班列開通的原因。2.“渝新歐”班列經過哪些國家 有幾次換軌 3.舉例說明“渝新歐”班列開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國際合作。為什么 4.舉例說明“渝新歐”班列開通對沿線國家的意義。“渝新歐”班列運行線路材料2:新知講解1.說明重慶積極推動“渝新歐”班列開通的原因。“渝新歐”班列運行線路重慶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渝新歐”班列是將重慶筆記本電腦產品快速運往歐洲的新線路。“渝新歐”班列開通可以縮短運輸時間,保障運輸安全,降低運輸成本;可以使重慶成為重要的進出口產品中轉地,促進重慶物流業的發展,提高重慶的經濟發展水平;可使重慶成為內陸口岸、內陸交通樞紐、西部通往歐洲的橋頭堡。新知講解2.“渝新歐”班列經過哪些國家 有幾次換軌 “渝新歐”班列運行線路“渝新歐”班列經過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六個國家。“渝新歐”班列全程需要經歷兩次換軌。新知講解3.舉例說明“渝新歐”班列開通需要哪些方面的國際合作。為什么 “渝新歐”班列運行線路(1)“渝新歐”班列沿途經過六個國家,針對通關問題需進行國際合作,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程放行的便捷通關模式。(2)由于中途需要轉軌,貨物的調運如何保證效率和安全是一大問題。因此必須進一步明確沿線各國鐵路部門的職責權利。(3)沿線國家的運價、貨物檢驗和檢疫標準都存在差異,必須通過國際合作,實現全程統一運單,進一步節約運行時間、簡化程序等。新知講解4.舉例說明“渝新歐”班列開通對沿線國家的意義。“渝新歐”班列運行線路有助于促進沿線國家的經貿發展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有利于縮小亞歐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實現共同發展;聯系亞歐兩大洲,可以促進亞歐經濟走廊的形成;有利于沿線國家間不同貨物的流通,縮短運輸時間,降低運輸成本,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新知講解課堂小結波蘭中部的羅茲市曾是歐洲最主要的紡織工業中心,但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停滯。中歐班列的開通,使該市成為中國貨物在歐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當堂訓練(1)羅茲市為了充分發揮貨物集散地的作用。應重點發展的產業部門是 ? (2)中歐班列的運行,為我國相關港口帶來了更好的經濟效益。為什么 中歐班列路線示意圖物流(倉儲)擴大了服務范圍;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運營效率。(答出兩點即可)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當堂訓練橄欖油是我國通過中歐班列從西班牙等國進口的商品之一。油橄欖樹適宜生長在亞熱帶地區偏堿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澇。(3)結合材料,說明我國亞熱帶很多地區不適宜種植油橄欖樹的自然條件。中歐班列路線示意圖土壤偏酸性;降水量較大,雨季較長,地勢低洼處易澇;云量較多,光照不足。當堂訓練歐洲國家對義烏生產的小商品需求量很大,當地卻很少生產。近年來,這類小商品利用中歐班列大量運往歐洲國家。(4)說明歐洲國家發展這類小商品制造業的不利區位條件。中歐班列路線示意圖原材料(零部件)不足;勞動力、土地等成本高。俄羅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氣開采和出口國。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集天然氣勘探開采、液化、運輸、銷售于一體,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實施的首個海外特大型項目。俄羅斯為該項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該項目采用模塊化施工方式,即將生產線和相關建筑設計成一系列的模塊,由全球多地工廠制造,然后運至項目施工現場拼裝。模塊體積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塊重量與埃菲爾鐵塔相當。該項目以中國、日本等亞洲太平洋沿岸國家為主要目標市場。中方企業全方位參與設計和建造,數十家企業承攬了85%模塊的建筑。該項目超過60%的模塊和零部件經白令海峽—北冰洋航線運至項目施工地。下圖示意該項目的位置。當堂訓練材料一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下圖示意該項目的位置。當堂訓練材料二(1)簡述俄羅斯配建港口對該項目及周邊區域發展的經濟價值。(2)說明采用模塊化施工方式對該項目建設的益處。(3)分析開發白令海峽—北冰洋航線對提高該項目產品(液化天然氣)市場競爭力的作用。(4)指出在該項目合作中體現的中俄兩國各自的優勢。當堂訓練(1)簡述俄羅斯配建港口對該項目及周邊區域發展的經濟價值。對本項目的經濟價值:(該項目)運輸量巨大,保證該項目建設和運營,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經濟收益。對周邊區域發展的經濟價值:為俄羅斯北冰洋沿岸地區及北冰洋上的經濟活動提供基地;促進鄂畢河沿岸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為鄂畢河出海航運提供中轉服務。當堂訓練(2)說明采用模塊化施工方式對該項目建設的益處。工程量巨大,設計成不同模塊,可以由不同地區的工廠同時生產,縮短工期;模塊運至現場拼裝,減少現場(惡劣自然條件下)施工的時間和難度。當堂訓練(3)分析開發白令海峽—北冰洋航線對提高該項目產品(液化天然氣)市場競爭力的作用。中國、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亞洲國家)是其主要銷售市場;開通白令海峽—北冰洋航線,(與蘇伊士運河—大西洋航線相比,)大大縮減產品的運輸距離和運輸時間,降低運輸成本,從而降低產品銷售價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氣市場的競爭力。當堂訓練(4)指出在該項目合作中體現的中俄兩國各自的優勢。俄羅斯優勢:資源(能源、天然氣)豐富,(天然氣勘探開采、液化)技術強。中國優勢:資金雄厚、制造業實力強、運輸能力強、市場需求大等。2014年5月21日,中俄兩國在上海簽署了《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根據雙方商定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讀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示意圖,完成3~4題當堂訓練3、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在俄羅斯境內向北彎曲,最主要原因是( )A繞過凍土區域,便于施工B.緩解該地區能源緊缺狀況C.北部天然氣產量大,氣源充足D.保護貝加爾湖地區的生態環境C.2014年5月21日,中俄兩國在上海簽署了《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根據雙方商定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讀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示意圖,完成3~4題當堂訓練4、圖示天然氣跨區域調配對中俄兩國的影響,正確的是( )A.促進俄羅斯能源開發,有利于能源結構調整B.減輕俄羅斯就業壓力,可優化產業結構C.增加我國清潔能源比重,消除大氣環境污染D.緩解我國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國家能源安全D.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