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4張PPT)第一節 流域內協調發展第四章 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地理導入新課為什么要實行“河長制” 河長能協調解決哪些問題 四川從2017年全面建立“河長制”,2018年全面建立“湖長制”以來,所有的7 415條河流、7 817座水庫全部建立了“河長制”,瀘沽湖等29個重要天然湖泊被納入了“湖長制”。不僅如此,四川還把2 458條長年流水的水渠和一些重要的渠道、12個濕地都創新性地納入了河長制管理范疇。學習目標①運用資料并結合實例,理解流域內協調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結合實例,了解流域上中下游協作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方式,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的意義。③結合實例,了解流域內協同解決水質等水環境問題的措施,說明流域內部保護環境的意義。學習重難點重點:難點:理解流域內協調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了解流域上中下游協作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方式,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的意義。2、了解流域內協同解決水質等水環境問題的措施,說明流域內部保護環境的意義。一、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水系:河流的干流和各級支流以及連通的湖泊、沼澤構成的系統。流域:由分水嶺所包圍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區域。分水嶺:相鄰流域間的山嶺或河間高地。新課講授水資源的功能:農業灌溉、淡水養殖,提供工業和生活用水、發展航運、水能發電、生態保護、旅游等。一、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新課講授水資源協作開發水資源對于流域內不同行政區域、不同行業和部門具有開放共享性。流域內水資源的協作開發和綜合利用,會影響整個流域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系統的運行和發展。一、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新課講授讀圖思考,水資源利用中的沖突,為什么要進行協調開發 不同的利益主體對于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不同,導致地區之間、上下游之間、工農業之間、城鄉之間在水資源利用、水質保護中出現利益沖突。考慮到流域的整體性強、關聯度高的特點,需要以流域為單元進行統籌管理。同一流域的上下游之間,往往存在利益沖突:可能出現爭建水庫或港口碼頭的現象;上游大量排污,下游污染嚴重;上游山區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加劇下游河道淤積、洪澇災害。新課講授如何進行協調開發呢 一、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新課講授一、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上游新課講授下游制定相關法律,實施水源地保護、水土保持等生態保護措施;征收費用作為對上游生態保護的經濟補償;一、流域內部水資源協作開發新課講授全流域: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對全流域進行水量的分配和調度、水利工程建設的布局規劃、排污治污管控,如河長制。合作探究一:讀圖,思考:1.為什么黃河下游流域面積狹小 2.為什么黃河沒有成為重要的航運通道 1.由于黃河含沙量大,當黃河流到地勢低平的下游時,流速減緩,泥沙沉積,使下游河床不斷抬高,形成“地上懸河”,河床高出兩岸地面,幾乎沒有支流匯入。新課講授讀圖,思考:1.為什么黃河下游流域面積狹小 2.為什么黃河沒有成為重要的航運通道 2.黃河徑流量相對較小且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大,常會出現斷流,冬季有結冰期封凍,初春初冬有凌汛,泥沙含量高,水位較淺,不利于航運發展。新課講授合作探究一:延展: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流量、含沙量、汛期、結冰期和流速等二、黃河的調沙減淤新課講授黃河的水文特征中,最突出的是哪些方面 含沙量大和徑流量少。含沙量大,是黃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之一,黃河的泥沙主要來源于哪里 為什么 黃河的泥沙主要來源于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二、黃河的調沙減淤新課講授二、黃河的調沙減淤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 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挾帶泥沙數量較多,當流經華北平原時,坡度變小,流速減慢,泥沙沉積使下游河床不斷抬高,形成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懸河”。新課講授思考: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二、黃河的調沙減淤新課講授二、黃河的調沙減淤從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現為土壤侵蝕,但水土流失過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統一變化的過程,是自然環境整體性的表現。新課講授二、黃河的調沙減淤黃河沙患該如何解決呢 需要流域內綜合協調。結合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的原因,思考作為侵蝕區(產沙區), 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減少入河泥沙量。侵蝕區主要是中游的黃土高原,應該做好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新課講授二、黃河的調沙減淤水土保持措施,包含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新課講授封山育林留茬少耕、免耕打壩淤地挖魚鱗坑退耕還林還草沿等高線耕作谷坊修建梯田新課講授新課講授二、黃河的調沙減淤案例分析:閱讀教材第63頁案例:南小河溝的小流域綜合治理1.小流域綜合治理實行什么樣的方針 2.如今,有哪些新的技術手段用于小流域治理 思考新課講授1.小流域綜合治理實行什么樣的方針 2.如今,有哪些新的技術手段用于小流域治理 1.保塬、護坡、固溝。新課講授2.如今,有哪些新的技術手段用于小流域治理 數字小流域系統。應用GIS技術收集相關信息→建立相關信息連接平臺→輸入數據、實現數據的有效存儲與共享→構建服務系統→為構建“土壤侵蝕預測預報模型”以及流域的管理與治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新課講授二、黃河的調沙減淤黃河下游的堆積區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呢 減少河道淤積。小浪底工程利用“人造洪峰”向下游放水,提高下游行洪輸沙能力,實現對黃河下游河床的全線沖刷,將淤積的泥沙送入大海。新課講授二、黃河的調沙減淤黃河下游的沖淤平衡,對黃河入海口地區會產生什么影響 入海口地區獲得穩定的泥沙來源,三角洲面積逐步擴大,河道穩定,不會出現頻繁改道現象,入海口地區的生態保護良性發展。新課講授1.萊茵河流域內哪個國家最急于改善水質、治理污染 為什么 萊茵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萊茵河不僅是沿岸上千萬人的飲用水源和工農業用水的要來源,還承擔重要的航運任務,也接納沿岸排放的生活和工農業污水,歷史上曾一度變成“歐洲下水道”。但是流域內各國經過半個世紀的協調治理,已經成功地完成了萊茵河的污染防治。閱讀材料,思考下列問題合作探究二:分析萊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新課講授荷蘭,位于萊茵河下游。上中游沿岸國家工業發達,人口眾多,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多。1.萊茵河流域內哪個國家最急于改善水質、治理污染 為什么 新課講授合作探究二:分析萊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2.萊茵河氯化物污染調查的結果顯示,法國、德國是污染排放的主要國家。根據“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的基本原則,荷蘭、德國、法國分別應承擔什么責任 萊茵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萊茵河不僅是沿岸上千萬人的飲用水源和工農業用水的要來源,還承擔重要的航運任務,也接納沿岸排放的生活和工農業污水,歷史上曾一度變成“歐洲下水道”。但是流域內各國經過半個世紀的協調治理,已經成功地完成了萊茵河的污染防治。閱讀材料,思考下列問題新課講授合作探究二:分析萊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德國、法國位于萊茵河沿岸,且工業發達,城市眾多,排放的工業和生活污染物多,需要對污染物治理后才能排放,或者關閉一些小型的工廠;荷蘭位于下游,受危害最大,上游國家進行治理后,它受益最大,應該為此支付一定的生態賠償費用。2.萊茵河氯化物污染調查的結果顯示,法國、德國是污染排放的主要國家。根據“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的基本原則,荷蘭、德國、法國分別應承擔什么責任 新課講授合作探究二:分析萊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3.指出萊茵河水污染防控中應用的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技術手段。萊茵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萊茵河不僅是沿岸上千萬人的飲用水源和工農業用水的要來源,還承擔重要的航運任務,也接納沿岸排放的生活和工農業污水,歷史上曾一度變成“歐洲下水道”。但是流域內各國經過半個世紀的協調治理,已經成功地完成了萊茵河的污染防治。閱讀材料,思考下列問題新課講授合作探究二:分析萊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行政手段:成立萊茵河國際保護委員會、簽署《萊茵河氯化物污染治理公約》、制定《萊茵河行動計劃》。經濟手段:生態補償協議、產業結構調整等。技術手段:實時動態監測、開發“萊茵河預警模型”、各監測站點互聯等技術。3.指出萊茵河水污染防控中應用的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技術手段。新課講授合作探究二:分析萊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新課講授思考:黃河為什么會斷流 如何解決黃河斷流問題呢 新課講授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結合所學知識思考,為什么黃河下游斷流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新課講授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黃河斷流的自然原因黃河流域大部分流經干旱、半干旱區,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水量小;下游形成“地上河”,無支流匯入;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年際變化大。新課講授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黃河斷流的人為原因流經區域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大;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浪費嚴重;上下游缺少調控用水的措施。新課講授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黃河斷流的影響|對主河道河道萎縮,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汛期決口的風險干涸河道演變為沙帶,增加了土地沙化的可能性黃河斷流景觀圖主河道變為沙帶新課講授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黃河斷流的影響|對河流沿岸影響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供水;水環境容量減小,加劇水污染;造成沿岸地下水開采增加。黃河斷流 農業干旱黃河沿岸水污染新課講授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海岸侵蝕后退,海水倒灌;濕地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餌料來源,影響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黃河斷流的影響|對河口、海域新課講授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為了實現流域的協調發展,必須進行水資源的合理調配。閱讀教材,找出采取了哪些措施 新課講授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1.建立水資源統一調配機制1999年開始,黃河水利委員會被授權實施黃河水量統一調度和分配。2009年,黃河水利委員會制定了《黃河取水許可管理實施細則》。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為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調音定調,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課講授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2.推廣應用節水技術:包括農業、工業、生活和生態節水。節水農業生產和生活節水新課講授三、黃河流域水資源的調配3.開源措施海水淡化人工增雨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1.圖4.13所示兩河段的用水結構與全流域的相比,各有什么特點 2.從提高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資源利用的建議。蘭州到頭道拐:農業用水比重大,工業用水比重較小。三門峽到花園口:工業用水比重大,農業用水比重小。合作探究三:對比分析黃河不同河段水資源的利用新課講授2.從提高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資源利用的建議。農業方面:噴灌、滴灌;推廣耐旱型農作物。工業方面:提升工藝流程;污水處理后再排放等。生活方面:提高水價;洗菜水進行澆花、沖廁所等;全流域協調用水,分配用水份額等。新課講授合作探究三:對比分析黃河不同河段水資源的利用課堂小結山西省作為水土流失嚴重的省級行政區之一,積極開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讀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線地形圖和魚鱗坑示意圖,完成1~3題。當堂訓練1.圖示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 )A.充分利用溝底谷地,擴大耕作業規模B.以水土保持為中心,綜合開發利用水土資源C.通過固溝、護坡、保塬工程,徹底治理水土流失D.實行輪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B山西省作為水土流失嚴重的省級行政區之一,積極開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讀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線地形圖和魚鱗坑示意圖,完成1~3題。當堂訓練2.圖示小流域治理最適合采用耕作措施的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A山西省作為水土流失嚴重的省級行政區之一,積極開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讀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線地形圖和魚鱗坑示意圖,完成1~3題。當堂訓練3.魚鱗坑是該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樹造林的一種措施,人們在挖坑培埂時往往將半圓形的埂筑得中間高、兩側低,其目的是( )A.提高魚鱗坑美觀度,增強觀賞性B.增加魚鱗坑容量,防止坑水外溢C.使坑內溢水分散流動,減弱徑流的沖刷力D.增強坑埂的堅固度,防止洪水沖毀坑埂C流域的綜合開發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此完成4~5題。當堂訓練4.決定河流開發方式和方向的是( )A.流域的人文背景 B.流域的植被狀況C.流域的自然背景 D.流域的人口密度5.下列關于長江流域的開發與整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上游地區發展的重點是水資源的開發B.中游地區要防治長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C.下游地區需綜合治理環境污染D.全流域要搞好生態建設,提高植被覆蓋率CA右圖為黃河花園口至利津河段年均排沙比(河段出口年均排沙量與河段入口年均來沙量之比)與花園口站年均來沙系數(河流含沙量與河流流量之比)關系圖。據圖完成6~7題。當堂訓練6.為使花園口至利津河段不淤積,花園口站年均來沙系數應至少在( )A.0.007以下 B.0.012以下C.0.022以上D.0.032以上B右圖為黃河花園口至利津河段年均排沙比(河段出口年均排沙量與河段入口年均來沙量之比)與花園口站年均來沙系數(河流含沙量與河流流量之比)關系圖。據圖完成6~7題。當堂訓練7.該河段來水量增加,必定導致( )A.河段含沙量減少B.河段排沙比減小C.花園口站來沙系數增大D.利津站排沙量增大D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