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4一2025學年度遼寧省縣域重點高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已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距今8200一7400年的興隆洼遺址分布于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因首次發現于內蒙古興隆洼村而得名。遺址中發現了磨制石鏟、石鋤、石刀等工具,遺址周圍有人工圍溝,圍溝內有成排的房屋,房屋中發現了石磨盤、磨棒、石杵、陶器等器物。這表明當時該地區A.精耕細作生產形式出現B.采集漁獵生產方式消失C.手工業的分工日趨擴大D.原始農耕文明特征明顯2.《左傳·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記載道:“夏四月,(魯桓公)取郜(郜國)大鼎于宋(宋國賄賂魯國),納于大廟,非禮也。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今滅德立違,而置其賂器于大廟,以明示百官。’”這表明當時A.周天子專制集權弱化B.禮樂秩序遭到了破壞C.社會轉型任務已完成D.世襲制度逐漸被摒棄3.東漢時期崔寔撰寫的《四民月令》用大量的篇幅描寫了莊園經濟的情況,如;正月“命女紅趣織布”,三月“可種黍稻”,六月“命女工織縑帛”,十月“賣縑帛、敝絮”。這種“春種夏織秋收冬賣”的循環反映出當時A.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B.土地利用率得到顯著提高C.社會矛盾得到了緩和D.國家放寬了對農民的限制歷史第1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瑞APP4.史料記載:“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歲月遷訛,斯風漸篤,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還,遂成卑庶。周漢之道,以智役愚,臺隸參差,用成等級;魏晉以來,以貴役賤,士庶之科,較然有辨。”材料可以用來說明A.豪強大族興起的根源B.選官程序的不斷改善C.九品中正制異化過程D.士人階層衰落的現象象5.唐初,尚書省為全國行政中樞,其長官尚書令“掌總領百官,儀形端揆”,唐高祖時,李世民就曾任尚上書令一職。但據文獻記載,唐太宗登基后,尚書令長期闕而不置,尚書省只設左右仆射(副長官)二人“總判省事”。此舉旨在A強化專制集權B.提高行政效率C.維護社會秩序D.規范宰相職權題6.下表為唐朝國子監中教授儒家經典的教師構成。由表可知,唐朝得官員官員'等級教投學生及其教學內容國子學博士正五品上負責教授三品以上官員子弟及皇親國成子孫星太學博士正六品上救授五品以上官員子弟四門學博士正七品上教授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及庶人“俊士”(優秀平民子弟)律學博士從入品下救授法律條文與司法實務書學博士從九品下教授書法、文字學(如《說文解字》)算學博士從九品下教授數學與天文歷法魯A.中央官學占據主導地位B.教育資源分配呈等級性C.私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D.科舉選官制度尚待完普7.宋代設諫院,始于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其長官為“知諫院事”。這之前,分屬門下省和中書省的左、右諫議大夫及左、右正言,雖名為諫官,但除非皇帝特旨供職,并不得諫諍。諫院主管規諫諷諭,凡朝政缺失,百官任非其人,各級官府辦事違失,都可諫正。宋代諫院的設置A.有助于政務系統的良好運轉B進一步分割了行政中樞的權力C,標志著監察制度的正式確立D.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行政管理歷史第2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罐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