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1.2 熔化和凝固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北師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精做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展示生活中與熔化和凝固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如冰雪消融、鋼鐵冶煉時鐵水凝固成鑄件等。 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類似冰雪融化或者水結成冰的現象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分享生活中的實例,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熔化和凝固。 (二)新課講授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5 分鐘) 結合導入環節展示的實例,講解熔化的概念: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例如,冰變成水,蠟燭受熱變軟后變成液態蠟等。 引導學生思考熔化的反過程,從而引出凝固的概念: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像水結成冰,液態的金屬冷卻后變成固態的金屬塊等都是凝固現象。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20 分鐘) 實驗準備:介紹實驗器材,包括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試管、溫度計、攪拌器、海波(硫代硫酸鈉)、石蠟、水等。說明實驗中需要用攪拌器不斷攪拌,以保證受熱均勻。 分組實驗: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組探究海波的熔化過程,另一組探究石蠟的熔化過程。 實驗步驟: 組裝實驗裝置,將裝有海波(或石蠟)的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用酒精燈緩慢加熱,注意調整酒精燈的火焰大小,使溫度緩慢上升。 每隔 1 分鐘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以及海波(或石蠟)的狀態變化,同時用攪拌器輕輕攪拌。 直到海波(或石蠟)完全熔化后,再繼續記錄幾分鐘的數據。 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規范操作,如實記錄數據。 數據處理與圖像繪制:實驗結束后,讓學生根據記錄的數據,在坐標紙上以時間為橫軸,溫度為縱軸,繪制出海波和石蠟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晶體和非晶體(15 分鐘) 展示學生繪制的海波和石蠟的熔化圖像,引導學生觀察并對比兩者的不同。 講解晶體的概念:像海波這樣,在熔化過程中,雖然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做晶體。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例如,冰、各種金屬、海波等都是晶體。 講解非晶體的概念:像石蠟這樣,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做非晶體。非晶體沒有熔點。常見的非晶體有玻璃、瀝青、松香、石蠟等。 對比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特點,從是否有固定熔點、熔化過程中溫度變化情況等方面進行總結,以表格形式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 物質類型 | 是否有固定熔點 | 熔化過程中溫度變化 | |---|---|---| | 晶體 | 是 | 保持不變 | | 非晶體 | 否 | 不斷上升 | 凝固過程(10 分鐘) 引導學生思考:既然熔化是從固態到液態的過程,那么凝固作為其逆過程,晶體和非晶體的凝固過程又有什么特點呢? 講解晶體的凝固過程: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不斷放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做凝固點。同一晶體的凝固點和它的熔點相同。例如,液態的水凝固成冰時,溫度保持在 0℃不變。 講解非晶體的凝固過程: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不斷放熱,溫度持續下降,沒有固定的凝固點。比如,液態的石蠟在凝固時,溫度會一直降低。 對比晶體和非晶體的凝固特點,同樣以表格形式呈現: | 物質類型 | 是否有固定凝固點 | 凝固過程中溫度變化 | |---|---|---| | 晶體 | 是 | 保持不變 | | 非晶體 | 否 | 不斷下降 | 熔點和凝固點的應用(5 分鐘) 舉例說明熔點和凝固點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例如,在焊接金屬時,需要選擇熔點合適的焊錫;在北方的冬天,為了防止汽車水箱中的水結冰脹破水箱,會在水中加入防凍液,降低水的凝固點。 提問學生:“你們還能想到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熔點和凝固點的知識呢?”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三)課堂小結(5 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的特點,熔點和凝固點的概念以及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 強調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是本節課的重點,通過熔化和凝固圖像分析它們的特點是難點,鼓勵學生課后多復習,多思考。 (四)課堂練習(5 分鐘) 展示一些與熔化和凝固相關的練習題,如判斷生活中常見現象屬于熔化還是凝固,根據晶體和非晶體的特點分析問題,讀取熔化和凝固圖像中的信息等題目,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對學生的練習結果進行點評,解答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強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布置作業(5 分鐘) 完成課本上相關的課后練習題,進一步加深對熔化和凝固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更多關于晶體和非晶體在生活和科技領域中的應用,下節課進行分享交流。 五、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實驗探究和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對熔化和凝固的知識有了較好的理解。但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部分學生對實驗儀器的組裝和數據記錄不夠熟練,導致實驗時間較長。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訓,提高實驗效率。同時,在講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以及熔化和凝固圖像分析時,部分學生理解起來仍有困難,需要在后續教學中多舉實例,多進行針對性練習,幫助學生突破難點。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學習目錄情景導入一、熔化、凝固澆鑄零件美麗冰掛流淚蠟燭物質從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叫作物態變化。固態 液態 氣態固態 液態 氣態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凝固新課探究思考物質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條件?不同物質熔化和凝固的規律一樣嗎?二、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探究:探究不同物質熔化的特點提出問題:不同物質在由固態變成液態的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相同嗎?猜想假設:熔化過程中一定要加熱,所以物質一定要吸收熱量。這時溫度可能也是不斷上升的。實驗器材與裝置:蜂蠟海波記錄數據:將溫度計插入試管后,待溫度升至 40 ℃ 左右時開始,每隔 1 min 記錄一次溫度;在海波或蜂蠟完全熔化后再記錄 4~5 次。時間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海波 溫度/℃實驗現象 蜂蠟 溫度/℃實驗現象 分析數據:時間/min溫度/℃海波熔化的圖像蜂蠟熔化的圖像時間/min溫度/℃討論:海波和蜂蠟的熔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實驗結論:時間/min溫度/℃海波的熔化特點在一定溫度下熔化,熔化時不斷吸熱但溫度不變。蜂蠟的熔化特點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化時不斷吸熱且溫度不斷升高。三、熔點和凝固點定義 特點 常見物質晶體 具有確定熔化 溫度的固體 在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固態的海波、冰、各種金屬、萘、天然水晶、食鹽等非晶體 沒有確定熔化 溫度的固體 在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固態的蜂蠟、石蠟、 松香、玻璃、橡膠、 塑料等根據各種固體熔化的特點不同,可以將固體分為兩類:晶體和非晶體。常見的晶體冰海波各種金屬天然水晶食鹽萘明礬常見的非晶體石蠟蜂蠟松香玻璃瀝青在1.01×105Pa大氣壓強下一些物質的熔點物質 熔點/℃鎢 3414鐵 1538銅 1083金 1064物質 熔點/℃銀 962鋁 660鉛 327錫 232物質 熔點/℃萘 80.5海波 48.5冰 0固態水銀 ﹣38.8物質 熔點/℃固態酒精 ﹣117固態氮 ﹣210固態氧 ﹣218.8固態氫 ﹣259★同種物質的凝固點和熔點相同。熔化吸熱凝固放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熔化和凝固規律的應用。古代鑄鐘圖(出自《天工開物》)交流討論:能否用鋁制的容器熔化銅或錫?在南極考察站能使用水銀溫度計測量室外的氣溫嗎?用鋁制的容器不能熔化銅,但能熔化錫。因為鋁的熔點低于銅的熔點,但高于錫的熔點。南極的最低氣溫低于水銀的凝固點,水銀在此環境下會凝固而呈固態,因而在南極考察站不能使用水銀溫度計測量室外的氣溫。知識點1 熔化、凝固1. 早在商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熟練掌握了青銅鑄造技術。用銅塊澆鑄成銅像的過程中,銅首先要發生熔化,在這個熔化的過程中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吸收 不變 1234567891011122. [教材素材題]某工廠在鑄造金屬零件的時候,先將塊狀金屬原料進行高溫熔煉,該過程屬于 ,再澆注到模具中冷卻定型,該過程屬于 。(均填物態變化名稱)熔化 凝固 123456789101112知識點2 熔點和凝固點3. [2024·成都期末]雪花都有規則的六角形結構,是一種常見的晶體。下列物體是晶體的是( A )A. 一粒粒的食鹽顆粒B. 晶瑩剔透的玻璃C. 燭光晚餐上的蠟燭D. 熬好凝固的豬油A1234567891011124. [2023·北京]將某種金屬制成的勺放入15 ℃的水中,金屬勺沒有熔化;將該金屬勺放入45 ℃的水中,發現金屬勺逐漸熔化。該金屬的熔點可能是( B )A. 10 ℃ B. 30 ℃C. 50 ℃ D. 60 ℃123456789101112將某種金屬制成的勺放入15 ℃的水中,金屬勺沒有熔化,說明金屬勺的熔點大于或等于15 ℃;將該金屬勺放入45 ℃的水中,發現金屬勺逐漸熔化,說明金屬勺的熔點小于45 ℃。所以,金屬勺的熔點15 ℃≤T<45 ℃,故選B。【點撥】【答案】B1234567891011125. [2023·阜新]如圖所示的四幅圖像中,能大致體現液態海波凝固特點的是( D )ABDCD1234567891011126. [2023·懷化]圖甲是探究晶體海波熔化過程的實驗裝置圖,圖乙是海波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由圖乙可知,海波熔化時需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溫度 (選填“升高”“保持不變”或“降低”)。BC段對應溫度如圖丙所示,則海波的熔點是 ℃,應選用 (選填“實驗室溫度計”或“體溫計”)進行測量。吸熱 保持不變 48 實驗室溫度計 1234567891011127. [2023·自貢]下列現象屬于熔化的是( A )A. 初春,冰雪消融匯流成溪B. 盛夏,冰棒周圍出現“白氣”C. 金秋,陽光照射迷霧散去D. 寒冬,雙溪水庫水面結冰A1234567891011128. [教材交流討論]南極的最低氣溫可達-90 ℃,科考隊員要測量南極的氣溫,應選用( C )物質 水銀 酒精 水凝固點/℃ -38.8 -117 0A. 體溫計 B. 水銀溫度計C. 酒精溫度計 D. 寒暑表123456789101112【點撥】由于水銀的凝固點是-38.8 ℃,所以體溫計、寒暑表和水銀溫度計無法測出南極的溫度;酒精的凝固點是-117 ℃,低于南極的最低溫度,可以使用。【答案】C1234567891011129. [2023·恩施州]某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該圖像是某晶體的熔化圖像B. 該物質在第4 min時是固態C. 在第12 min時,該物質不吸熱也不放熱D. 該物質的凝固點為80 ℃123456789101112【點撥】由圖像可知,物質降溫,是物質的凝固過程,A錯誤;該物質在第4 min時是在凝固過程前,為液態,B錯誤;第12 min時,該物質處于凝固過程,不斷放熱,溫度保持不變,C錯誤;由圖可知,該物質的凝固點為80 ℃,D正確。【答案】D12345678910111210. 如圖為“55°”水杯的圖片。將沸水倒入這種水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 ℃,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這是因為杯的內壁和外壁間貯存了一種顆粒,這種顆粒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使沸水降溫利用了它 的特點。晶體 熔化吸熱 123456789101112課堂小結1.熔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2.凝固: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3.晶體: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4.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5.非晶體:沒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6.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